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化解(修字) ...
-
许昌不肯示弱:“这么说来,要用一个危机,去消除另一个危机?”
顾坦之厉声道:“我从没这么说!”
“危机之所以可怖,是因为我们处于劣势,可今非昔比了!休养生息五十年,如今物阜民丰,再不是那个百业待兴的弱国了。”
他顿了顿:“许兄不觉得把主动权搞混了吗?现在不该是我们选择,舍哪个保哪个,而是交由藩镇们抉择,是听皇帝的,还是跟咱们对着干。”
许昌默,被他的气魄折服。
南谙一颗心七上八下,到这里就好了,别再说下去了,别再说下去了!
“若是,”谁知太后幽幽开口了,“藩王们不出兵呢?”
南谙都快急死了,如今情景与前世无异。
顾坦之直起脊背,看样子做了很大决定,很久之后,一字一顿道:“那就削藩。”
承明殿归于寂静,方才议论不休的官吏们也止住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皇帝扶额,阻拦已是来不及,而太后却好似没听到什么稀奇的,仍旧抿嘴笑着,仪态万方。
南谙无计可施,整个人像刚从雨里走出来,汗湿了干,干了湿,为今之计,怎么办才好。抬眸去寻顾之深,这么激烈的争论,那人却不在席上,是何时出的大殿?
人们此刻心里想的是同一件事,怎可削藩?怎可削藩!
藩镇割据,是汉朝开国以来的遗留问题。当初太祖皇帝执意分封,目的一是安抚功臣,二是拱卫汉室,然而到最后,都变了味道。藩王因为拥兵自重,野心膨胀,逐渐成为中央的威胁,削藩也就势在必行。
可是,削不削,与何时削,是两个步骤的问题。
文帝意识到应削藩,贾谊献策,而后诸侯闻风反击,贾谊也死于意外。
景帝意识到应削藩,晁错献策,后八王之乱起,所幸有周亚夫用三个月快速评定,可从那以后,却是无人敢再提一个字了。
今日,顾坦之又提起…是逼皇帝决策啊。
太后寿辰,在座的就有不少诸侯,虽都为同姓子弟,知道顾大人所指仅为异姓王,但削了异姓之后呢?是不是轮到他们了?一时间,脸色都非常难看。
南谙知道无力扭转局势,看来准备的东西,该用上了。
她把巧慧叫来,愧疚的问她:“一会儿可能要委屈你一下,如果你不想,我绝不勉强。”
巧慧懂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道理,果决道:“愿听少夫人差遣。“
前面的对峙仍在继续,元狩帝有心打破僵局:“爱卿先平身,朕早就说了,今日不宜议事。“
顾坦之跪着一动不动。
“陛下!“这时,田蚡跑了出来,望着皇帝道,“方才太尉殿前失仪,还句句提及削藩之事,其心可诛,望陛下早做决策。”
这是逼着皇帝处置了。
“顾大人也是为汉室着想啊。”说这话的是许昌。
皇帝却一言不发,田蚡又转身向太后叩首,太后笑着看看皇帝:“说错话,就该罚,皇帝不用估计本宫情面,昭华虽是哀家侄儿,却也是你的臣。”
“算了,”太后见元狩帝不回,“今日这个恶人就有哀家做……”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话还没说完,下方突然传来责备之声,大家都将头扭过去看。
“谁人喧哗?”
南谙低着头跪了出来,人瘦瘦的,肩膀颤颤巍巍,显是怕极了。
一个太监回禀皇帝,这是顾太尉二儿子的媳妇,前任户部尚书南如嗣小女,南氏,太后也听到了。
太后不悦:“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喧哗所谓何事?”
南谙一边磕头一边请罪:“臣女该死,一时情急,望太后娘娘赎罪…”
“哦?说来听听。”
南谙看着太后阴晴不定的面孔,心里是怵的,但只要她愿意听,就有希望。
“说来怕大家笑话…臣女自幼,不喜吃红枣,开宴之前臣女特意吩咐,一会儿的银耳汤里,将红枣去了,但我那丫鬟忘了,所以才出口责备…”
众人又是叹气,又是摇头,小丫头事儿挺多,今天活该她倒霉。
太后倒是不说了,盯着南谙看了许久,沉声说:“把头抬起来。”
南谙闻言遵命,抬头,眼睛规矩的不与上头人对视。
“恩,是个灵秀的,与哀家年轻时很像,”太后语气放缓,竟没了怒色,“你…也不爱吃红枣?”
南谙委屈巴巴抬头,有了一丝笑模样,怯懦中带点孩子气:“可不是!到嘴里皱巴巴的,难吃的很。”
看着她瘪嘴的模样,太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下人们彻底摸不着头脑了,方才可怜南谙的,开始探究起她,这丫头有何不同之处?
而面色严峻,仍旧跪着的顾坦之,在儿媳说出不爱吃红枣时,心中也是一诧,她哪里不爱吃?明明是爱吃的很。
不爱吃红枣的人,是太后。
太后未入宫时,跟姐姐,也就是他的母亲住在一起。那时,顾坦之小小的,刚会走路和说话,很亲这个温柔美丽的姨妈。后来,顾坦之渐渐长大,识文断字,仍是愿意跟姨妈黏在一处。
有一年腊八,家中熬了香香糯糯的八宝粥,姨妈却是一口没喝,问下去,她是不吃枣子的。从那以后,但凡饭桌上有枣,小顾坦之就特意把枣子挑出去,然后捧着小碗邀功似的,递到她面前…
太后望了望天,又转过头看向顾坦之,顾坦之跪得笔直,风吹过,烛火闪烁,带起他一缕碎发。
她的小侄儿啊,长白头发了。
“罢了。”
“太后!”田蚡喊道,刚要说什么,看见太后摆摆手。
“哀家累了,跟你们年轻人耗不起,你们玩吧。”说着,让皇后扶着往大殿后走去。
==
太后走了,南谙终于松气,危机解除,顾坦之也不会被免职。
皇帝精神大振,摆正坐姿,对大臣们道:“顾坦之言语失当,罚三个月俸禄,丞相可有异议?”
被点到名的田蚡一僵,哪敢替皇帝做决定:“臣…无异议。”
“但是,”话锋一转,“南氏殿前喧哗,亦该罚。”
南谙怔,好你个田蚡,又来?!
突然,礼乐的声音大起来,掩盖住议论声。
不复中原地带传统的丝竹管弦,现在这首不知用什么乐器奏的,调子极高,每到高潮处,必急转直下,喜庆而又意想不到,让人拍案称奇。
“皇上~”
“皇上?”
田蚡试着喊了两声,只见皇帝也听的入迷,背着手,脚尖跟节奏一下下地点着,他说什么,已不能入耳,只能作罢。
一曲毕,群臣赞叹,早就把方才的剑拔弩张抛掷脑后。
广陵王腰间别了支长笛,步履轻快走上前,朝皇帝一拜。
皇帝心情很好,问道:“方才曲子是你安排的?”
刘胥笑道:“回父皇,这名乐师是儿臣从百越寻来的大师,其曲融南之柔,北之壮,山民之狂,儿臣特意带来,为父皇助兴。”
顿了顿,取出长笛又温文尔雅道:“儿臣还学了一曲。”
皇帝调了下眉,兴致大发:“哦?吹来听听。”
南谙膝盖已经僵住,挪动一下,钻心地疼,不由腹诽,你们陶冶情操,也先叫我起来啊。
却听头顶传来个极冷淡的声音:“父皇,她跪这,碍事。”
南谙用眼角瞪过去,他人淡淡地,没回。皇帝反映过来:“哦…忘了,南氏,下去吧!”
如蒙大赦,她一步一步挪下台阶,身后开始传来悠扬的笛声。经这么一闹,她也没心情在这继续待下去了,恐怕就算回席,也有妇人嚼舌根,到时候听见了更烦。
南谙看不远处就有一个凉亭,四周没光,亦无游人,刚好让她歇息,于是举步往那走。
腿都跪麻了,迈一步,脚下都像有无数根刺在扎,又痒又疼。
因为注意力全在膝盖上,是以前方就是台阶边缘她都没注意,等到踩空,身自往前跌去,已经来不及。
可是,她没等到坚硬的地面,直接跌进一个人怀里。
熟悉的檀香味,呼吸的节奏,告诉她,这是顾之深。
她抬眸,即便周围黑暗,也能辨认出他在生气,于是心虚又低下,不知在心虚什么。
想了一会儿,还是柔柔开口:“顾之深…”
她语气里带着求饶,霎时,顾之深心软了一下,她的眼睛漆黑明亮,在他怀中躲闪,一下子,他更气了,这哪是知错,分明就是死不悔改。
顾之深一路提溜着南谙的后领来到凉亭,南谙甩开他,愤怒道:“你干嘛!”
风从湖面回来,周围都是芦苇的莎莎声,四目相对,气氛骤然紧张。
南谙没好气,一个劲儿揉下巴,刚才被衣领勒疼了。顾之深亦是不痛快,抱着双臂,居高临下。
也没心情休息了,南谙转头就走,顾之深沉声:“站住。”
她哪里肯听,一只脚已出亭子,顾之深一把又将她捞回,这次拽的是胳膊,更疼。
南谙又疼又委屈,冲他嚷:“让我出去!你凭什么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