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补充设定,刚刚看到有小可爱问女主有没有看过原著,因为这里是综名著呀,不管怎么样不可能一本书都没有读过。所以本文设定:凯瑟琳穿越之前所在的世界可以认为是一系列名著衍生出来的现代的世界,即凯瑟琳穿越之前所在的世界是没有这些书哒,本文不存在穿书这一设定。凯瑟琳知道的仅仅是部分历史世界。一开始放弃穿书设定是因为脱离“书本”这一设定,会让凯瑟琳觉得世界更有真实感。希望大家不要计较这个。笔芯。】
【ps:修错字,这本书本来没想这么早开哒,但是因为设置错了存稿箱时间提前开文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鸭。目前暂定晚九点更新。另外我直说我想要收藏想要评论(超大声),笔芯!】
关于阅读前的一些小小注意事项:
1.主要以《傲慢与偏见》为背景,本文时间线参考《傲慢与偏见》成书时间。其他作品时间背景有所调整。
《傲慢与偏见》初稿写于1796-1797,后来1811-1812大幅度修改,1813出版,背景时间线大概是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本文设定参考摄政时期(即1811—的时间线)
时间线大部分模糊采用处理。
2.文案上提到的剧情比较靠后,修改初版文案中一见钟情设定,以保证男主前期戏份。
3.奈特利先生在本文中出场时间设定为三十二岁,即《爱玛》时间线提前五年。
关于凯瑟琳年龄,伊丽莎白见到达西姨妈的时候说自己不到二十一,有三个成人的妹妹,同年莉迪亚已经过了十六岁生日。那么本文开篇设定凯瑟琳十六岁(以同期莉迪亚十五岁作为参考)。
达西先生年龄大概也在二十七八,(乔治安娜十五岁,文中提到达西比妹妹大十多岁,姑且算十二岁吧),所以奈特利先生的年龄也算合适吧。
本文年龄采用模糊计算,对此请勿要过分考据。
4.本文后期走向不一定与原作保持一致,但可确定达西与伊丽莎白仍然是天生一对。
5.时代背景尽可能参考《傲慢与偏见》及奥斯汀所处的摄政时期,但不保证没有谬误,以及时间线混杂部分设定会有私设,勿带入真实历史。
6.文中各种译名有多个版本,本文选用的是作者偏好的版本。原作剧情参考译林版本。
7.对原作中语句引用会尽可能标注,有时会对原句改写。但有时候可能会忘记标注,看到可以提醒我一下鸭。
8.参考资料来源因为比较杂乱,所以不一定会进行出处标注,但若有原句引用,则一定标注。
以上,如果都没有问题就可以快乐地收藏养成我啦!
*
注释部分:
①:引自《傲慢与偏见》第一卷第一章,系班内特太太原话。
②:按照当时社会规则,适龄的非亲属男女之间通信证明他们之间存在婚约。在《傲慢与偏见》原作中,简不能和宾利先生通信,加上卡罗琳蓄意阻拦,这便直接导致他们之间误会重重。以及,达西先生亲手交给伊丽莎白那封著名的信避开了旁人,因为如果被看到会被觉得很奇怪。而伊丽莎白看了达西的信虽然很抱歉也没有回信表达。这也是出于没有婚约凭证。
不过在奥斯汀的《理智与感情》一书中可以看到,埃莉诺给爱德华写信谈公事是可以的。
本文中凯瑟琳和笔友先生通信在当时是出格行为,即使有中介人(舅妈)也是一样,但为了剧情顺利发展,我还是选择这么写。
③:当时的信件是到付,而且会根据信纸张数来算邮费价格。另外当时信件是没有正式信封,那时候的信封就是另外一层纸。为了节约邮费,很多人会把信直接写在这张信封纸的内页,而且尽可能字写的小。
④:《芬妮·希尔回忆录》由英国作家约翰·克莱兰德于1749年创作出版,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关注,但第二年该书主人公的原型被判入狱,引起盗版风行欧洲(此点存疑)。嗯……它是一本欧洲历史上有名的情.色文学。
⑤:第一章时间线:原著故事开始于米迦勒节前(9月29号的米迦勒节为英国传统四大结算日之一,很多租约从这一天起止,也是文中第一段九月的依据),宾利先生租下了内瑟菲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