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 ...

  •   8 还是奥运会和公婆

      没有读之前,你一定会认为这节的开头还是“如果……”,但是她说,建立规律容易留下印象,打破规律印象会更深。
      没有孩子之前,美林怎么也没想过一个孩子会带来那么多事情。那时候她和承泽好的蜜里调油,简直就找不到一件能让他们俩有不同意见的事。那时候她和公婆的关系也很好,因为不在一地,一年回去探望一次,相处不过三五天。公婆觉得她是大学生,个子不低,话又不多,长得白静斯文。美林觉得公婆都是知识分子,没有传说中的立规矩什么的,虽然自己抢着做事,婆婆依旧是不放手,说好容易放假还不多歇歇我们退休了不就是干点家务么,说自己没有女儿要把美林当作女儿来宠,婆媳互相都满意的不行。
      把他们请来照顾孩子弄成这样的结局,是当初万万没有想到的。尔后就落了个心病,美林觉得公婆总带着审视的眼光看着孩子,看到孩子的“缺点”,那一定是美林教育方法的不是。如果当初完全由着公婆来带,孩子就能长成“完人”了么?这真是个奇怪的现象。不仅存在与公婆和美林之间。成人可以对彼此的生活方式保持尊重。但对于孩子的事,似乎人人都可以随便的轧一脚。可以接受成人有不同的个性,孩子却都要活泼大方笑容可掬。美林偶尔会有这样的错觉,觉得小花是上帝发给她的一张考卷,能不能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美丽的图画周围的人都有一双监考老师般锐利的眼睛,她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奥运会如期的开了。
      家里特地换了42寸的液晶电视。开幕式的当晚,一家人都守在了电视机旁,如同前些年盼春节晚会的景儿。美林听前几天看了彩排的同事说,场面巨大,震撼人心。但主题曲和点火炬没有当众彩排,给大家留个悬念。婆婆说:千万别搞个花肚兜和大腿舞出来。大家都笑了,看来对张大导演都有类似的偏见,一想起他就想起白花花的大胸脯,由此可见提倡母乳喂养多重要啊。美林忙说没有没有,我们同事看了彩排,说挺不错的,挺给咱中国人长脸的。
      直播的时候,美林有种使力只使出七分的感觉,欠着点什么。公婆看得挺起劲,尤其是小女孩出来唱歌唱祖国的时候,婆婆说:这是谁家的姑娘长得好唱得也好。公公马上接着说:咱家小花也不比她差,美林你好好培养培养,将来再开奥运会的时候让小花上去唱!
      因要陪着小花睡觉,美林没看完开幕式。几日后闲了去网上搜索视频,搜出了NBC版的,美林才知道自己为什么看直播总觉得欠着点。真是人比人气死,货比货得扔。CCTV的某一部分比整个国家的任何事物都更像封建余孽,停滞在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旁边披灰带尘格格不入,生生的把开幕式的精彩毁掉了三分。
      更让人诧异的是婆婆提到的小姑娘,竟是表演的双簧。本来美林当时就怀疑是假唱,但假唱这个问题因为太过泛滥已经不成为问题,在这种重大的场合为了保证效果(不能出错!不能出错!――――――出错就这么可怕么?)倒让人默许了,双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献声的小朋友当然没有林妙可美貌,但刘欢也不能算帅哥吧?要是一定要一个人露脸,一个人出声,索性在节目表上列出。大约导演也觉得这么做有点滑稽吧?不能大大方方做事,怎么能指望纸里包住火呢?
      网络中有许多针对小朋友的批评,但美林觉得,千错万错都是成年人的错。天下无不是的孩子,都是父母的不是。
      美林已深受现代教育的影响。有点像夹心饼干。当年她做小孩的时候,讲究的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首孝悌,次见闻。美林至今对父母都存着敬畏之心,也可以说有些隐隐的缺憾。有了小花,两母女亲密无间,时常把小花紧紧地搂在怀里,才算填满了内心那个若有若无的空洞。这方面满足了,又有了其他的烦恼。小花什么事情都不瞒着她,即使是所谓的“错事”也十分坦然。美林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不行,一定要全摆在她的眼面前分辨对错。平日倒也罢了,公婆来的这段时间除了看奥运就是琢磨小花,琢磨的结果就是找美林谈了一次话,主题思想是:娃是个好娃,聪明伶俐,美林你可一定要管好了啊。
      美林的思想负担一下子又重了许多,向承泽抱怨,承泽说:你啊,就是不善于处理复杂的关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