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王深乐了:“莫说西京,便是京城天子脚下,难道就没有土匪不成?不过是传不到你们这些贵公子耳中罢了。”

      冯紫英也笑:“在这西京之中,王兄难道算不得贵公子?一样儿也该传不到你耳中才是。”

      王深却是一叹:“西京贵人无数,我父亲不过小小副将,我又算什么贵公子。”

      冯紫英听他如此自嘲,不由皱眉:“王叔父四品之职,驻军中只在主将之下,王兄不该如此妄自菲薄。”

      “兄弟你初来西京,不知道西京的水,并不比京中浅多少。”王深举杯向冯紫英致意,等他饮下门酒才道:“自圣人登基以来,越加重文轻武,武将于地方上便不大吃得开。加上我父亲当年虽然侥幸脱身,可上锋对他又用又防,不肯十分信任。若不是父亲一向谨言慎行,这副将之职能否保得住,还未可知。”

      说到这里,加意看了冯紫英一眼,见他没有什么诧异之色,只当是平日冯唐也教导过,说得越发顺口:“不光我父亲这里情况如此,西北军中诸将,除了李将军外,别人的处境都差不多。”

      李将军?冯紫英回想了一下冯唐让他带的信,收信人中仿佛没有一位姓李的将军,看来这位李将军不是与冯唐不是旧识,便是原本关系就不好,冯唐觉得没有给他写信的必要。

      可王深却将这位李将军与西北军中诸将相提并论,就有些耐人寻味了——王诚王副将,也曾是荣国公旧部,不过当年没与冯唐一样随荣国公回京中任职。这样曾与冯唐并肩做战的将领,在西北军中不只一个两个,不然冯唐也无人可托付照顾冯紫英。

      能让王深与王诚相提并论的,也都是当年留下的荣国公旧部,李将军也应该是其中之一才对。冯唐竟没写信给他,这位看似被冯唐遗漏的李将军,听起来却是在西北军中混得最好的一个。

      这就让人不得不深思,李将军其人,怎么就能够在荣国公旧部都被人又用又防的处境之中,凭什么能够置身事外了。

      “这位李将军难道有什么过人之处?”冯紫英觉得自己还是打听清楚的好,免得自己一不小心投进了与冯唐不对付的人氅下,被人收拾了还不知道为什么。

      王深直接摇头:“别说我这样没打过交道的后辈,便是我父亲这样曾与李将军并肩而战过的同袍,也说不清李将军怎么就能如鱼得水。”

      说着他脸上带出疑惑的笑意:“据闻李将军打起仗来悍不畏死,每战必冲锋在前,人传有荣国公之风。偏他对上锋并不阿谀奉承,平日也不怎么与人交往,谁也说不清主将为何对他多有优容。”

      难道又是有作为才有地位?冯紫英也疑惑道:“说不定因他作战勇猛,主将惜才。”

      王深对此嗤之以鼻:“说起作战勇猛来,原来西北军将领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可等荣国公一去,还不是被调的七零八落,好几位叔叔伯伯都跟我父亲一样,看似远离边线自此平安,实则不过是让这些人抱不成团而已。”

      冯紫英倒没有王深这么愤慨,一则芯子已经不是原主,二则在他看来,军中主将都换了,提拔忠心于自己的部下,便于指挥也是应有之义。

      “只有那位李将军还留在西北军中?”冯紫英对李将军的兴趣最浓厚。

      王深点头:“西北行营主将陈至,节制甘陕宁三省军事。原来荣国公旧部,只留任了一位李晖李将军。”

      “那这位李将军现在驻守何地?”

      “天门关。”王深很熟悉西北各将领防区。

      冯紫英听了点头:“那我便去投天水关去。”既然听起来李将军与冯唐关系不大好的样子,那自己惹不起躲得起,不去投天门关不就行了。

      王深觉得可行,不过还是问一句:“冯伯父原本想让你去哪里?”

      冯紫英一笑:“我父亲虽然偶与旧时同袍书信,不过为防人说结党勾连外官,也不敢太过频繁,所以对西北局势知道的并不十分清楚。这次因厌我一直在京中生事,把我赶出京中,恨不得我多吃些苦才好呢,哪儿管我投到哪位将军氅下。”

      听他语中大有落莫之意,王深也不好多说,将话题转向京中人物、风土人情之上。冯紫英虽才穿来几日光景,跟牲口们吹牛的本事还在,把个京中风物说得天花乱坠,王公子听得目瞪口呆,执意要留他在西京多盘恒几日,也算见识了京中人物。

      冯紫英此时也觉得,自己匆匆离京要冒昧西北投军的决定,有些太想当然,现在王深诚意挽留,正好多向他打听一下西北形式,便顺水推舟应下。

      几日来由王深带着,冯紫英把西京城逛了个遍。王深还想让他品评一下西京青楼与京中的区别,冯紫英连忙劝他打消这个念头:

      “我几次惹事,都是在那种地方,才被老爷厌弃赶出京来。惹是让老爷知道我来了西京还不老实,说不得不认我这个儿子了。”

      他说的太过可怜,王深便当他被吓怕了,此事不再提。

      倒是老褚头,在冯紫英这晚回客栈后,来到他的房间,一脸规劝:“公子这几日也该歇得差不多了,不如我们明日仍旧赶路吧。西北不比京中,说冷便大雪封路,公子耽误到半路上,老奴怎么向老爷交差呢。”

      存思倒觉得冯紫英就在西京投军才好,这日子跟京中也不差什么。因向老褚头不满道:“老褚头,公子好不容易得个歇脚的地方,你不说助公子的兴,倒败公子的胃口。”

      这小子怕是在西京呆了几日,旧日豪奴脾气复发了,忘记一路上对老褚头的恭敬。冯紫英瞪他一眼:“老褚头说的有理,这几日西京也逛得差不多了,王叔父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也不必再等。不过就算要走,明日也该向王兄辞行。”

      没想到出了京,小主子能听得进劝,老褚头一脸欣慰,哪怕存思咕嘟着嘴也不理会,只笑说:“公子说的在理,哪能不辞而别?”

      冯紫英一笑:“客去主人安,我若再不走,王叔父有家归不得,就是我的不是了。”

      见老褚头一脸赞同,存思一脸蒙逼,冯紫英也没有向他解释的欲望,让两人出去,自己胡乱睡下——西京好歹是一省首府,附近能有什么么了不得的土匪,五六日了还剿不完?真有如此战力,那土匪还不如直接揭竿而起,幻想一下自己坐上龙椅呢。

      王诚迟迟不归,不过是人家不想见自己,找出的说辞罢了。自己再呆下去,就讨人嫌了。

      做出走的决定,冯紫英自不会耽搁,第二日早早便到王府,向王深辞行。王深一脸不解:“兄弟难得从京中过来,怎么说走就走?此一别,兄弟是回京还是继续往西边去?”

      听听,说走就走人家也遗憾,可挽留并没有一字半句。冯紫英一笑:“自然是往西边去。”

      王深道:“兄弟在西京盘恒了这些日子,冯伯父的气也该消了。父子哪有隔夜的仇,不如兄弟收拾一下,还是回京中去,再向冯伯父好生赔罪,何必往西边去受苦。”

      哦?冯紫英看了王深一眼,见他满面真诚不似做伪,一时想不出这人好端端的怎么倒劝自己回京。哪怕想不明白,别人也是一番好意,冯紫英向王公子拱了拱手:“多谢王兄替我着想,只是前日也跟王兄说了,小弟此次在京里惹了忠顺王府的属官,若留在京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被那人寻隙,万一带累了家人,岂不是追悔莫及。”

      “哈哈,说得好。没想到冯兄自己粗疏,教出的儿子倒知道轻重。”冯紫英刚说完,一人豪爽的笑谑便传了过来。王深听声已经站了起来,有些不自然的向一脸蒙逼状的冯紫英解释:“昨夜家父回府,听说冯兄弟来了,本就要今日去客栈相见。”

      说话间,来人已经进了花厅,就见他身高一米八有余,紫黑脸膛上面一双虎目炯炯有神,正一瞬不瞬的打量着冯紫英。

      冯紫英早随着王深站了起来,此时已经行下礼去:“小侄冯紫英,拜见王叔父。叔父龙马精神,小侄写信回京,父亲见了也是欢喜的。”

      王诚大步上前拉起冯紫英:“起来,一家人闹这些虚礼做什么。”说完,笑携冯紫英归座。

      “原本冯兄写信,说你自小身子骨不硬实,要让我看看能不能劝你回京。不想你倒是个顾全大局的,不想拖累家里,正是男子汉行事。”

      冯紫英笑的有些羞惭:“王叔父这样说,可是愧杀小侄了。”说到这里自己都打了个寒战,更坚定了去更西边投军的决心——这么说话太别扭了,别人听了不知怎样,冯紫英自己每句话出口前,都得先在心里过一遍,说完后自己再恶寒一下。

      军中的兵士们,一定不会这么说话。冯紫英心里便有了一个想法,只是不能在王诚面前透露,不然几天后冯唐就会知道,自己的想法可就难以实现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 1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