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血嫁 ...

  •   伍小六不愧是在田家干过几年的人,拿捏起这高门深院里的事来甚是有门道,肖南回面上不表现,但深知自己这方面决计是比不上的,暗自庆幸赌对了人。

      说来这事也不算难办,即便是再衷心的丫鬟,也是不情愿陪着小姐去送死的。都知道孙家绝不是个好过日子的地方,早在半月前便有年轻丫鬟想要临阵脱逃,结果被抓了回来打个半死丢出府去,吓得其余的再也不敢有什么念想。

      伍小六知道,若想插个陌生人进去,必须要找不那么惹眼的人来替。田家姑娘身边的人都不行,那都是脸熟的,少不了要左右顾忌。

      思来索去,便选了做浆洗缝补的和随轿小厮这两个位子,正巧有对兄妹才十五六的年纪,本是府中管事的儿女,被选上跟去孙家伺候也是苦闷了好久,伍小六找上门才说了两句,对方便感激涕零地答应了,生怕两人反悔,连夜将田家上下琐事一一告知两人以防出纰漏,还特意照着肖南回的身形赶了套丫鬟衣服出来。

      肖南回乐得有件干净衣裳穿,全然不觉愁得慌,只有伍小六一直愁眉苦脸的,短短两三天仿佛叹尽了一辈子的气。

      就这样,田家嫁女的日子终于到了。

      送亲的队伍血红血红地铺了一路,却在丑时刚过便出发了。无人高唱、无人敲锣打鼓,一队人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带着新娘子上路了。

      这不像是喜事,反倒像是丧事。

      整个东城还在一片混沌之中,肖南回跟在新娘的轿子后面,回头望向这黄沙中的衰败古城,紧了紧面上的汗巾。

      她离她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宿岩东城与西城之间原本只是一河之隔,但自从孙家截源改道,天沐河便不再流经此地,久而久之随着风沙侵蚀,原本的河道下陷坍塌,成了一道绵延百余里、人畜都难以逾越的沟堑。

      所以要想从东城入西城,就必须绕回到岭西戈壁,穿过三目关才能到

      三目关俯瞰形似鱼嘴,是一处宽入窄出的峡谷口,若将碧疆比作一只圆形的布袋子,那三目关就是这布袋子的扎口。

      当年肖准便是在这里吃了败仗,这也是为什么孙家与白氏只需出兵镇守三目关,再派巡游铁骑于戈壁之中,便能守住碧疆一地。

      近些年白氏作乱碧疆,戈壁外已经少有人走动,昔日官道早已被粗粝砂石覆盖,车轮行在上面颠簸异常,行人亦是走得脚底生泡。肖南回心中早预料到了这情形,出门前在脚底板裹了厚厚的两层布,大半日下来,仍是走得两脚生疼。

      即便如此,她还是不肯浪费一分一刻的时间,抓着伍小六一直低声询问着这些年宿岩一带的势力情况。伍小六说得口干舌燥,起先还愿意分享一点,渐渐地便任她如何威逼利诱也不肯开口了。

      正午阳光炽热,日头刚刚偏斜,前方的风沙便散了些,一行人终于看到了那若隐若现的奇特关口。

      那是一座巨大高耸的神像,沙石堆砌而成,却在风沙中屹立了数百年仍未倒下,只是面目模糊了些。在那神像的脸上有三处孔洞,两处开在眼睛处,一处开在额头上,远看好似长了第三只眼,所以此地才被称为“三目关”。

      所谓望山走死马,看到神像后,肖南回等人又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才到了峡谷关口。一队孙家的骆驼骑队正候在神像下,姿态甚是傲慢,连上前迎几步都不愿,只等一队人到了跟前,这才慢吞吞从骆驼上下来个人,操着一口宿岩方言,面上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模样。

      “可是田家小姐?”

      送亲队里的礼官连忙上前一步:“正是。”

      “我等是孙太守的下属,特意在此接应。”

      肖南回皱了皱眉。这姓孙的还有点手段,竟然搞到个太守之位。

      那人顿了顿,又继续说道,“队中随行女婢妇人上前,待我等清点一番。”

      送亲队伍里的人都是一愣,随即互相看了看,也不敢多言,女人们都一一上前。

      驼队中另有一人手中拿着田家递上的随嫁礼册,按照上面的人头和姓名,一个一个地确认。

      这人看着便与周围其他几个不大一样,身上穿的是上好的软甲,□□的鞍子上镶着七彩的宝石,十足的招摇。再看那张瘦削的长脸上,天生长了双发黄的狼眼,配上那鹰钩似的鼻子,八成是个难对付的角色。

      但这都不是最吸引肖南回目光的地方。她第一眼看到的,是这人背上背着的长棍。那不是普通习武者使的棍子,而是西南一带特有的长枪枪杆,猛地一看有点像加长版的平弦。

      纪州西南一带曾经遍布游猎民族,民风彪悍难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杜绝当地人私自起兵的隐患,规定家家户户不能私藏兵器,就连铁器也都需在地方官府备案。

      但是上头有上头的管法,民间自有民间的对策。何况这里本就不是太平地方,便是“我不犯人”也难保不会“人来犯我”。由于时常有匪徒流窜,一些村民便会在家中备好长杆,再将铁打的锄头敲直压尖制成简易的枪头,等到有危险的时候就将长杆与枪头组合,瞬间手里便有了傍身的武器,而这种枪头与枪杆分离的特殊传统也流传了下来。

      眼下那人手中的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此人很可能是落草为寇,最后辗转到了孙家做事。附近像这样出身的游骑还有很多,他们大都不会只效忠一人,而是在各方势力之间摇摆,哪边得势便偏向哪边。如今孙家与白家的势力中,恐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这样的人。如果是这样,想要从内部将其瓦解倒也不是完全无从下手。

      一番思虑,肖南回再抬头时便发现前面的人已经一个个过了排查,眼看便会轮到自己,她连忙将头埋下。她知道,她的身量比旁人高出不少,走路姿势也与不习武的人有差别,一般人难以察觉,但是只要有些功夫在身、眼神厉害些的,都不难看出来,她若是这么直楞楞地走过去,恐怕会被揪住尾巴。

      不知怎地,在这样有几分危急的关头,她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人竟然是那人。

      那天夜雨客栈中第一次见面,他就是佝偻着背、一副病恹恹的样子,想来也是为了掩饰身形、避免显眼。想着想着,她也缩了缩脖子、肩膀塌下来,两只脚摆出副内八字的样子,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挪着。

      终于轮到她了,她觉得有视线在她头顶停了片刻,周围似乎格外安静。过了片刻,那道冷冷的声音才再次响起:“你,抬起头来。”

      肖南回心中狂跳,尽量做出一副臊眉耷眼的样子,怯怯抬起头来。

      她来纪州这月余,整日风餐露宿皮肤已经吹黑了些,临行前,她又找那田府管事要了半碗姜汁和了些葛根粉糊在脸上,将原本有些张扬的眉眼弄得没精打采,再缠上那汗巾,猛地一看和那偏僻小村里的村姑也没什么分别。

      那骆驼上的人用一种放肆的目光扫了扫她,突然笑着同旁边的人说道:“你瞧瞧这个。”

      旁边的四五个恶汉同时将目光投过来,都不由自主地一愣,随即神色古怪地勾了勾嘴角:“倒是真有几分像。”

      像?像谁?有什么好笑的?

      肖南回内心千抓百挠地痒痒,但面上还得努力保持着一副蠢样子。终于,那人摆了摆手,示意她赶紧站过去。

      她松一口气,挪着碎步站到一边。

      又点了四五个人,送亲队伍中所有妇人丫鬟便都已清点完毕。肖南回躲在骆驼屁股后面,抬起一只眼看向对面队伍里的伍小六,他似乎也在偷看自己,眼神有些不安。

      先前发话的那人抹了抹鼻子没说话,只向左右随从使了个眼色,十几人便从骆驼上翻身而下,向送亲队伍中剩下的人走去。

      肖南回心中一凉。

      这不太对,他们这是要......

      噗,一声闷响。

      送亲队伍最靠前的那名礼官捂着脖子倒了下去,惨呼声被卡在他的喉咙里,只余一点破碎的嘶嘶声。

      十余名骑手齐齐撩开斗篷,弯刀自后腰抽出,午后炽热的阳光照在那刀尖上,亮起一片明晃晃的白光。

      只留女眷,不留男丁。

      真真是土匪的做派。

      送亲队伍里其余人这才反应过来,惨呼着四散奔逃。可怜其中除了四名轿夫,其余小厮不过是十几岁的半大孩子,手中连块能抵挡一下的防身之物都没有,眼都没眨一下便丢了性命,满满登登几十人的队伍,转瞬间便被切瓜砍菜一般宰了个七七八八。

      肖南回身体紧绷地好似一张弓,周围的人都被这场杀戮吓破了胆,一时无人注意她,她的拳头攥地死死的,却最终还是没有动分毫。她可能是在场唯一能救那些人的人,但她不能出手,她是天成将士,她还有要做的事。

      眼见前排的人纷纷倒下,队伍中的伍小六站得靠后,勉强得了片刻喘息的功夫,惊慌失措地钻进了坐着新娘子的花轿。终于,田家带来的最后一个男丁也倒下了,领头的骑手一刀劈在轿辕上,碗口粗的木头登时削下去一截,整个轿子跟着一震。

      “里面的小子识相些自己出来,免得血脏了轿子。”

      花轿红彤彤的车帘子颤巍巍的,像是染上了几分轿里人的战战兢兢。可害怕归害怕,那帘子后还是无声无息。

      领头的见状冷笑一声,猛地抬起一只腿、狠狠落在轿辕上,那花轿瞬间被压得向前倾斜去,轿子内传出两声惊呼,下一瞬伍小六和一身喜服的田家小姐便从那轿门中滚了出来。

      田薇儿落在沙地上,滚了一身尘土,头上钗环也散了些,十分狼狈。伍小六也好不到哪里去,晕头转向地抬起脸来,那亮闪闪的弯刀就悬在他脖子上,刀上还沾着上一个倒霉蛋的血未干透,一股腥气扑面而来。

      这是双刃斩首刀,只要对方手腕一转,他的头颅便会像熟透的柿子一般落在地上。

      握刀人手指关节的咯咯声传入他耳鼓,伍小六绝望地闭上了眼。

      “大爷!大爷饶命啊!”

      一道走了音、破了嗓的惨叫声从背后传来,紧接着一股大力袭来,伍小六脖子上的弯刀擦着他的下巴划过,留下一道血痕。

      那欲行凶的人低头看去,只见一双干瘦有力的手正死死抱着他的大腿。他有些一时反应不过来。除他以外,现场其他人也都是一愣,那驼队中没有人留意到那个村姑是怎么一瞬间就跑到那轿子边上去的。

      肖南回内心的理智已经开始疯狂掌掴她的冲动,然而事情已经做到这一步,后悔是没用了,只期望能赶紧挨过这一关。

      手臂下一阵猛挣,便是这大腿的主人狠狠蹬了她一脚,想将她踢开。

      可是肖南回也是使了吃奶的劲,对方这一脚只让她略微飞起来些,随即又牛皮筋一般弹了回去,嘴里嚎道:“军爷饶命啊!我家一脉单传,就这么一个弟弟,死了可就断香火了啊!”

      她说得是地道的宿岩土话,在场的几人没太怀疑她的身份,只觉得是个多事的傻姑,眼神都是嘲讽。

      她话音刚落,便感觉到那森凉的刀刃改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断香火?没那么复杂,我让你们直接断了气,就没那么多事了。”

      肖南回狠狠瞪一眼伍小六,对方正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己,她脑子飞快转着。

      如果此时动手打起来,她的一切谋划都会失败,大好的机会放在眼前就要被葬送,她心有不甘。但若教她看着伍小六送死,她确实有些良心不安,毕竟走到如今这一步实则都是靠着伍小六,而他之所以被拖下水跟了送亲的队伍,也是因为她。

      肖准时常教导她一点:人生在世,要做到问心无愧。

      她一直记得,所以虽然从前在战场杀敌,练就了一身顷刻间取人性命的本领,但她从不滥用武力,更无法见死不救。可怜她也根本不是个会演戏的,就这一出还是她从戏折子里看来的,如今可要如何才能收场呢?

      眼下这情形,可能只有一个人能救他们。

      肖南回努力忽视那把在自己脖子前晃来晃去的大刀,突然就将矛头指向了那正往轿子里爬的田家大小姐。

      “小姐啊!你不能不管小六啊!他可是你婶婶的表叔的三儿媳家的孩子,你可不能不管他死活啊......”

      那田家小姐田薇儿是个甚少见识这等场面的人,早就吓傻了,哆哆嗦嗦回过头来,看一眼伍小六的胖脸,死活想不起有这么个人。

      有了这片刻喘息的功夫,伍小六的求生欲终于爆发。他连忙扯住田薇儿的裙角,一脸委屈:“小姐,你不记得我从前帮你翻墙出去偷买糕饼的事了吗?那回被老爷抓回来我腿都被打断了。这次为了来伺候你,家里新娶的婆娘都扔下了,你是承诺过我能有银子拿,我才跟过来的,现在不仅银子没见着,就连小命都要没了,你可莫要害我啊......”

      这下不光田薇儿回不过神来,就连肖南回都听傻了。

      这伍小六当真是个当泼皮的人才,这一套套的碰瓷话,信手拈来连个磕巴都不打一个,看来以前是没少干这勾当。

      那举着刀的恶汉陷入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他也拿不准这胖小厮与田家小姐到底在搞什么鬼,另一方面要他就这么放过这人他又有些不甘心。

      在场的人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打断了情绪,一时僵持在那里。

      肖南回的心蹦到了嗓子眼,生死兴许就在某些人的一念之间,她暗自祈祷那杆看不见的秤最终会向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滑去。

      就在此时,安静干燥的空气中突然传来一声细微声响。

      那是一声咳嗽声。

      咳嗽声并不奇怪,奇怪的是那声音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而这很远的地方似乎还在他们头顶上。

      先前那名拿着礼册的领头人最先察觉,锐利的目光向两侧高耸的悬崖之上扫去。然而那里空空如也,并无半个人影。他有些恍惚,那两侧峭壁何等陡峭,莫说是人,便是猴子也难以攀爬,怎能有人说来便来、说走便走呢?

      也许,是他听错了?

      但这倒是给他提了个醒。最近是多事之秋,有些事最忌讳节外生枝。他们在这里逗留太久了。

      想到这里,他突然开口唤道:“阿齐,田小姐以后便是太守的人了,你便是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不要将事情做得太难看。”

      这话说得四分真切、六分嘲讽,有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轻蔑。

      想想宿东城里那一栋栋空落落的大宅,就知道曾经有过多少田薇儿这样的姑娘葬送在这荒漠之中,葬送在有肉吃有酒喝的岩西城孙家。

      多一个少一个,本就没什么分别。

      那叫阿齐的人终于得了命令,施了大恩一般将刀子从肖南回脖子上挪开,就着下摆擦了擦血迹、收回腰间,阴沉地看一眼那畏畏缩缩的三个人,这才转身骑上骆驼。

      肖南回几乎是毫不掩饰地长出了一口气,拉起地上已经瘫做一团的伍小六,踉跄着回到队伍中,田薇儿则被两个骑手直接抱上骆驼。

      除了那一车车的金银嫁妆,原本车队中的马匹轿子都被留在了原地,和那红色花轿、一地鲜血尸体混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凄凉。

      走入三目关关口的巨大阴影后,队尾的肖南回下意识回头看了看。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似乎有两个人影就伫立在那高大神像的肩上,一直在注视着他们。

      一阵风起,风沙飘散在空中,等这风沙散去,她再眯眼去看,那神像又只是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哪有什么人影。

      是她眼花了吧。

      肖南回裹紧头上的布巾,急匆匆地跟着队伍向碧疆深处走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1章 血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