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8、月隐星稀 ...

  •   崔星遥十七岁的人生是在那一天被改变的。

      她还记得自己坐在辇轿中、第一次进入那三层宫墙时的情形。

      她穿着出生以来穿过的最华贵的衣裳,云鬓高高梳起,上面簪的东西是她母家一族几世的财力。

      层层绫罗绸缎包裹着她,丝毫不差、分厘不偏,然而临跨过那道门槛前,为她更衣的姑姑却将她后颈的衣服往下拉了一寸,说她的脖子生得好看,而陛下前些年曾多看过一眼脖颈好看的采女。

      她的身体没有动,心底是厌恶的。

      父王已死,余氏一族也早就破败腐朽,昔日养在康王行宫、罗袜都要束到小腿的明珠,如今却要同青楼娼妓一般让人挑选赏玩。

      月栖湖畔旁,他坐在九层纱障之后,只有一道清瘦的影子。

      他的声音有些低哑,语气令她琢磨不透。

      他留下了她,原因她大抵也是知晓的。她是康王之女,是安抚藩国的一颗棋子,是寄托家族希望的最后一枚棋子。

      初见匆匆一瞥,再次见他已是半年之后。他终于从那层层纱障之后走出,一步步向她走来。

      他比她想象中年轻太多了。不仅年轻,还很好看。他说话时从不疾言厉色,眉宇间的表情眼神、平淡得不像一个身居高位的帝王。

      他清雅得体,同她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柔和如春风一般。他说一不二,身在前朝平定碧疆战事时杀伐果断。他从不利用她的身份多做文章,除了偶尔约她在月栖湖畔旁、隔着那道纱障观星赏月,他们几乎很少见面。

      可就在月栖湖畔那荡漾的水光中,她动摇了。

      这种她曾经厌恶唾弃的生活,如今渐渐变成了她的依靠,变成了她存续在这世间的意义。

      他从来不唤她的名字,只客气地称呼她的名位。

      但那又如何?毕竟如今她是唯一一个可以正大光明坐在他身侧的女子。

      她从未在他身旁见过其他女子。

      或许,她就是那个离他最近的人。

      她和他的命运是相同的,所以她了解他的苦衷,那种被困于王位之上、宫墙之内的苦衷。她会是那个唯一了解他的人。

      或许她注定会来到他身边,他们注定会陪伴彼此,在这深宫中一同老去。

      夜深的时候,她常常在那白头到老的轻甜美梦中醒来,看着一地惨淡的月光、逐渐想起属于她的冰冷现实。

      她的母族倾尽全力将她送到这里,给她的指令是如此的干瘪而没有回旋的余地:杀了皇帝,夺回秘玺。

      她常以为这任务难在行凶杀人、又或是难在窃取宝物,从未想过最终会难在她不能自已地动了心。

      她不忍心杀他,但他若不死,余家又该何去何从?

      可她又何其无辜?以家族之名将她送入这宫墙之中的那些人,又何曾想过她要何去何从?

      命运抉择的那天终究到来,去找他的那一晚,她备下了汤盅和香囊。

      汤里是穿肠毒,香里是迷魂散。

      家族将命运交于她手,而她将命运交于老天。

      如果他选了那碗汤,那么她将屈服于自己的宿命,将这一切画上句点。

      可如果他没有动那碗汤呢?

      长久以来的念想在她的心底蠢蠢欲动、就要破土而出,或许她可以改写这一切,拥有属于自己的结局。

      那些对她来说夜夜入梦、遥远如星星一般的东西,或许有一日可以真真切切地属于她自己。

      她料想了两种结局,将最残忍的画面在脑海中反复勾勒,可唯独没有想过眼下这一种。

      他早就知晓一切,并对她说:她的情分一文不值。

      “你要找的东西,不在这里。”他的表情依旧清雅淡然,像过往每次同她说话时一样,“孤把它交给了最信任的人。”

      谁是你最信任的人?单将飞?还是......

      她的思绪一片混乱。眼前的人既熟悉又陌生,她看不透他的情绪。

      “妾不知道陛下所指为何,甚感惶恐......”

      “崔淑媛,你与孤都是清醒的人,事到如今又何必佯装大梦未醒。”他边说边将手中香囊打开,里面燃尽的香灰扑簌簌掉落,腾起一股细烟,“还是这迷香令你昏了头、竟忘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局面已破,再难平复。

      崔星遥的心狂跳起来。她不善应对这样的局面,她向来都该是从容的、美丽的、进退有度、优雅得体的。而不该是如此狼狈、穷途末路的模样。

      “这一路走来,孤一直将你带在身旁,也算是给了你不少机会,你倒是沉得住气,一直等到如今才动手。”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崔星遥百思不得其解。

      “陛下是从何时开始怀疑我的?”

      “从你入阙城的那一刻。”

      原来从一开始,他便没有信任过她。

      “是因为舅父......”

      “余右威?”他看她的眼神有些许惊讶,似乎对她的问题感到奇怪,“他是他,你是你。不过若你不是余右威的甥女,孤确实不会见你。”

      这答案与其说是伤人,不如说是令人难堪。

      她自以为的撕心裂肺、悲苦情殇统统只是错觉,留下的只有一把钝刀子在她心口划来划去。

      她不服、她不甘、她不能相信这一切都只是她的错觉。

      也许,也许是他故意如此说来,好让她死心。

      她倔强抬起头来,直视帝王的眼睛。

      “陛下既然一早便怀疑我,为何还要约我在月栖湖畔夜夜观星?”

      然而对方的眼中一片清明,许是因为太过清明而无从探究什么,像是一面镜子,只映得出她自己的影子。

      “夜夜观星?你可看清了,同你观星的当真是孤吗?”

      崔星遥呆住了,眼中的光渐渐褪去。她回想起过往短暂的几个月中,那一个个春风吹拂的夜晚。她沉醉于那些温柔与善意,竟未曾想过一个问题。

      皇帝为何每次见她时,都要隔着纱障呢?

      “可是......你的声音......”

      “眼见尚且不能为实,何况耳听呢?”

      崔星遥的身体僵硬下来,她始终保持着跪坐在地上的姿势。

      他从未对她动过心,甚至不曾在她的世界停留过。而她却已经在那一个个深夜长梦中,走完了同他的岁岁年年。

      她突然想起昨夜破晓前,她再次辗转难眠、起身到窗前时,曾无意中听见他院中隐隐传来女子的声音。

      彼时她以为是别苑宫人的声音,可如今想起才察觉异样。他的身边何时有过女官近前伺候呢?

      好像游梦之人突然惊醒一般,崔星遥喃喃开口问道。

      “是因为昨夜陛下院子里的人吗?”

      就在她说出那句话的一刻,年轻帝王脸上的神情变了。

      似是长久以来的面具顷刻间碎裂,或许是眉梢轻轻扬起的弧度,又或许是眼瞳之中轻微的颤动。她这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见到的那张脸,不过是佛祖面对众生时、化作的千篇一律的石像罢了。

      “你注意到她了?”他笑了,眼神深处有藏不住的寒意,“孤用靴子当借口将人骗了来,不过留了她一晚而已,就教不相干的人察觉到了端倪。”

      靴子?

      眼前闪过那个马车旁,一身灰尘、立在泥泞中的倔强身影,崔星遥的心底浮上一层不解与疯狂。

      怎么会是她?怎可能是她?!

      “她怎能和我相提并论?!她武将出身、心思粗陋,做起事来又十足地肤浅......”

      “孤以为,爱本就是肤浅的。”帝王眼底的寒光渐渐散去,只留下一点没有温度的微笑,“她可以为孤去死,你可以吗?”

      她犹如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般,扬起雪白的头颈,不加掩饰地控诉道。

      “星遥曾在玥河上为陛下挡过一箭,陛下难道不记得了吗?”

      “哦,是吗?”他轻轻歪了歪头,似乎当真在回忆那一天的事,“孤怎么记得,那一箭本就是射向你的呢?”

      饶是先前数次被拆皮抽骨、反复鞭笞,崔星遥也没有想到这件事会如此轻易就从对方的嘴里说了出来。

      即便是她本人,也是花了很久的时间才接受这个事实。

      “白家女少年早慧,善拨弄人心、棋高一着。她知道孤身边有绝顶高手相护,即便那燕紫出手也未必有十成把握,又怎会在祭典如此大的场面中,孤身行刺杀之事?”

      她的泪停在脸上,渐渐从温热变得冰凉。

      她想捂住耳朵、不去听那犹如恶鬼低语一般的声音,可那声音却不肯停止。

      “祭典最后一日,你以代父观礼为由求孤带你出席,并坐在孤的身边,等的就是这一刻。”

      他拿起那盅已经冷掉的汤来,掀开盖子、拿起瓷勺在其中搅弄,玉与瓷相击的清脆声响伴随着汤汁滴落的水声在帐内回响。

      “她那一箭,是为了将你送到孤的身边来。”

      男子手腕一转,汤盅里蜜色的汤汁倾泻而下、打湿了地上的锦毯,然而下一刻,那毯面上却腾起一股青烟,伴随着一阵刺鼻的气味,将整片毯丝灼烧出一片漆黑焦糊来。

      “只可惜,孤的身边已经有旁人了。”

      丝毯上的黑洞越烧越大,直到那发黑发臭的边缘停止了扩散,崔星遥终于笑了。

      命运之所以被称之为命运,便是因为它是那样的难以撼动、不可改变。

      她的人生,其实从未被改变过。

      “我也不想如此。康王一脉已断,余家也根基尽毁,这次......这次是最后的机会,如若能成,我母家一族将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如若不成......”

      崔星遥突然抽出先前一直捏在手里的银钗,狠狠刺向自己的颈间。

      那是她一早为自己准备的。她要为自己留最后一份体面。

      啪。

      她的手顿住,视线缓缓下移,只看见断了的钗头光秃秃地停在她自己的颈间。除此之外,还有两截被削断的指甲。

      她甚至没有看清是什么将她的钗子削做两截,更没有看清是何人出手,迟来的锐痛席卷而来,令她长久以来维系的体面顷刻间碎裂。

      □□惨叫声溢出,年轻女子的面容因疼痛而扭曲起来。

      青衣侍卫看她一眼,转身复命道。

      “事出紧急,下手偏了些,还请陛下恕罪。”

      男子没有回话,只走到女子身前。

      “有些事还未问清楚,你还不能死。当然,一切都结束之后,你若想死,孤不会再拦。”

      帐外,听闻动静的内侍官撩开帷幔走进来,见到眼前情形便垂下眼来,拍了拍手,几名深红宫服的内侍走进来,将地上狼藉一扫而空,最后将崔星遥拉起来抬了下去。

      单将飞最后捡起地上那被削掉的钗尖,小心将那淬了毒的部分用帕子包起来收好,末了看了看立在一旁的刀客。

      “丁中尉,好久不见。”

      丁未翔看一眼那眉目和善的内侍官,只轻哼了一声。

      单将飞没在意对方的傲慢无礼,转身看向帝王。

      “陛下,离天亮还有一个时辰左右。是否......”

      他的话说到一半,突然便被帐外的声音打断。

      那是一种清脆的金石击鸣声,并不如鼓声那般沉重,却比鼓声传得更远。

      春猎始终,以柷敔之声为号。

      启时击柷,合时敲敔。

      而猎时启合之期,又以日升日落为界。

      日未升而鸣敔,是为有异。

      “报!”

      一道影子立在帐外,似乎是转瞬间便出现在那里的。

      “黑羽壬字营来报,艮位四宫、巽位八宫有侵,千人位。”

      “报!”又一道影子接踵而来,低声急促道,“黑羽辛字营来报,兑位七宫、坎位一宫、坎位三宫、坤位九宫有侵,万人位。”

      “报!”

      “不必报了。”账内帝王抬眼,漆黑的瞳仁中一片死寂、毫无波澜,“传令黑羽各营,按先前计划,一切照旧。”

      “是。”

      三道声音在帐外齐齐应下,声音未落,帐外已空无一人。

      长刀侍卫下意识望向帝王,对方正将那汤盅放在一旁的高脚条案上,随手划过那一摞摞奏章和那只被开启过的铜箱。

      “未翔,将飞。”

      两人异口同声恭敬应道。

      “在。”

      “你们以为,今夜可是良辰吉日?”

      丁未翔不假思索道。

      “陛下说它是吉日,便是吉日。”

      夙未的声音有些暗哑。

      “吉日,忌日。不过一字之差啊。”

      丁未翔一滞,还没想好如何开口,单将飞已轻声接道。

      “陛下从未输过,既是多年筹谋,今日必能了却一切。今日过后,再无牵挂,陛下应当高兴才是。”

      “再无牵挂吗?希望如此。”

      帝王的面上显出些许少见的迷茫,但那迷茫稍纵即逝,他很快便恢复了古井无波的模样。

      “黑羽甲字营单将飞听令。”

      “臣在。”

      单将飞转瞬间便收起了那副伺候人的嘴脸,身形利落地哪里像是个常年在宫中行走的内侍。

      “今夜恐多生变数,无论发生何事都要待命王座,切不可让人趁虚而入。”

      “是。”

      “黑羽暗卫总领丁未翔听令。”

      丁未翔上前一步,屈膝行礼、神情肃穆。

      “臣在。”

      “摆阵伏兽台,传令各营,死守方位。”

      “是。”

      “先前教你备的东西都备好了吗?”

      “一切就绪,全等陛下号令。”

      “好。”

      帝王转身,长袖一挥、纱帐向两侧大开,露出东方那一片虚空的黑夜。

      “白鹤留,孤等你很久了。”

      ****** ****** ******

      肖南回已策马在密林中奔走了小半个时辰,耳边持续的嘈杂声令她的听感变得迟钝,那尖细的摩擦声已经响起片刻,她才意识到那并不是她的耳鸣。

      起先,她以为那是另一群夜蝠接近的声音。

      可随即她便觉察到了不对劲。因为那声音中有些许不规律,时轻时重、时快时缓,时而停顿、时而又起。

      也就是几个起落的功夫,一直位于她前方的那群夜蝠突然便溃散开来,原本的一团黑色化作零星几个黑点,迅速便消失在夜色中、无从寻觅其踪迹。

      肖南回不死心,双腿踩上马鞍、从吉祥背上一跃而起,抓住一截粗壮的松枝、借力而上,三下五下攀爬至树冠的部分。

      从枝叶间探出头去的一刻,她感觉到了久违的微风从空旷的上空吹来,夹杂着些许潮湿的味道,清清冷冷。

      四周是茂密不见边界的树顶,树顶之上便是浩瀚无穷的夜空。

      今夜为她指明方向的皓月变得有些模糊,星斗也随之隐耀,稀薄的水汽随风从南边而来,云雾开始在星月之间缠绕。雨安的雨又要来了。

      肖南回明白,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一旦云层将夜空彻底遮蔽,她便会在这无边的山岭密林中失去方向。

      而如今,唯一的一点线索,便是方才她捕捉到的那一点声响。

      深吸一口气,肖南回凝神向四周望去,精神高度集中、用尽平生专注,去观察四周静谧无边的树冠。

      一定,一定会有什么蛛丝马迹。

      抖动的枝梢,惊起的夜鸟,又或者是最微弱、转瞬即逝的光影。

      突然,有什么细小的光亮划过她的余光。

      她连忙调转视线向右后方望去,只来得及捕捉到一点消散的影子。

      有什么在那树冠之间跃起又落下。

      月光一般的颜色,细细的,亮亮的。

      肖南回睁大了眼,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见。

      随即,本能将她的记忆唤醒,她终于回想起那声音此前在何处听过。

      在那北地沼泽熊家老宅中,在那碧疆色丘光怪陆离的洞窟中,她都曾听过那声响。

      是飞线。

      肖南回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已经恢复平静的远方,而有什么就藏在在这片风平浪静的密林之中。

      ****** ****** ******

      山林交界深处,无数夜蝠呼啸而过。

      它们遇到了难缠的猎手,似乎有些慌不择路、一头扎进这大山深处。

      鹿松平的箭袋之中如今只剩下一支箭,他停顿了片刻,便果断将它抽出、瞄准那群躁动黑点中最有力的那只。

      擒贼先擒王。

      他观察了一路,虽然那只夜蝠身上不一定带有情报,却仍可能是这群夜蝠中的首领。

      嗖。

      箭矢飞出,直取那机敏飞兽颚下要害。只听一声嘶鸣,那只夜蝠身形一晃便要坠落。鹿松平驱使坐骑快进几步,却见那坠落的身影一瞬间又死而复生一般、重新回到蝠群之中。

      随即,那蝠群仿佛受到什么感召一般,呼啦啦地涌入一侧山体之中,转眼便消失得一干二净,半点痕迹也没留下。

      鹿松平翻身下马,慢慢靠近蝠群消失的地方,随即发现:那山体之中,藏着一处深不见底的裂谷。

      蝠群嘈杂的声响从深处传来,渐渐归为一片死寂。

      蝙蝠本就喜黑暗狭窄的洞穴作为藏身之处,加之他方才接连射箭相逼,逃入这山体之中倒也算是常理之事。

      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四周哪里有些怪怪的。

      这洞口太过干净了,一丝蝙蝠粪便的痕迹也没有,足以说明这里并非有生灵经常活动的地界。

      他缓缓抽出腰间的银色软剑,月色在这一刻突然暗淡下来,他借着剑身上最后一点亮光,望向那深渊深处。

      ****** ****** ******

      西北斗辰岭,草木荒峻、山石陡峭的南坡峭壁上,一条蜿蜒细窄的石栈,断断续续、盘旋而上。

      斗辰岭中有无数条山路,而能行马走车的,只有一条。

      那是早年进山开采矿石的官府开凿的,然而山中矿石已尽、石栈早已荒废,杂草将路面掩盖,雨水冲刷而下的山石将其冲塌成几段,再没有人敢冒险从其中通过。

      而如今,在那狭窄破败、摇摇欲坠的半山石栈之上,竟停着一辆马车。

      没人知道这马车究竟是怎样驶到这宛如绝壁一般的山路上来的,更没人知道这车在这里停了多久。

      若非是那车前还有两匹马,真要教人怀疑:这是否是多年前被人遗弃在这的废车。

      那拉车的马被人用黑布蒙了眼以防受惊,驾车的人显然有备而来,不是第一次走这样的路。

      伯劳趴在一棵秋枣木后,目光投向那紧闭着的车厢,那里静悄悄的,听不见一丝一毫的呼吸声。

      滴答,滴答。

      稀稀拉拉的雨水落下,在四周的荒草丛中激起细碎的敲击声。

      不知过了多久,在她终于决定上前探究一二的时候。

      吱呀。

      马车的车窗被拉开一条缝,半截紫色的衣袖从那窗子中伸出来,接着是一只男子的手。

      那手手心朝上,接了几滴雨水后在指尖捻了捻。

      “果真下雨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8章 月隐星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