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对佛教的理解 ...


  •   其实我国古代文人基本都是精通道释儒三家的。就说最近的网红王阳明吧。一出生就带着玄幻色彩,后来介绍他的时候仿佛他还有改变暗物质的能力,很是神化。但是他30岁时已经基本通晓儒释道三科了,也为他今后的“心学”打下了基础。

      关于这三科我有一点自己的理解。

      我大概是一个佛学色彩很重的人,哪怕我不会背很多佛经,还吃肉啥的,但是我觉得我可能比很多人更能理解佛教,因为性格吧,哈哈哈。

      我对佛教的理解其实和别人不太一样。很多人说是忍耐,宽容。但是我觉得不是。

      首先我们从问题本身出发,比如一个社交达人我想他是不会去想太多关于人和人交往的事情的,因为他就是讨人喜欢,他的行为意识不是刻意的,有的人真的是天生就会这么做,喜欢为别人考虑,挑动气氛。因为刻意会很累的,但是下意识的行为它不会;一个家庭关系和谐的人,是不会去想家人相处的问题的,家人对他很好啊,很多问题太近了反而会忽视,所以才会有灯下黑的说法。一般说来你缺什么你才会去想什么,不自觉的思考这个问题里面的联系,对比其他人的做法,为什么?因为这就是你的功课。

      生活无忧,家庭富足,就像晋惠帝,人民没饭吃,他说何不食肉糜。但是现在网络化发展很快,应该是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但是就是说明了一点不同阶层不同的人接触的对象、处在的生活环境是不同的,很多方面是意识不到的。

      看《将夜》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点,这里面的主角居然能背出货币上的编码,我就从没想过会看银行编码,哪怕这个是唯一的码,每张都不同。

      我想穷人和穷人也是不同的吧,有的人就是拼命找商机要挣钱。有的就是拼命要守住财富,怕被偷,要牢牢记住自己每一分钱的样子。每个人所求的不同,所以关注的点也不一样。

      对我来说,我认为的佛教就是经历苦难,你越痛苦你的反弹就越大,你对造成你痛苦的来源就会理解的越深刻,这样才能修正未来的道路,你经历的越多你明白的越多,明白的多了,到了一个点上爆发出来就叫开悟。

      常言说吃一堑长一智。吃亏吃多了,那你就会变得明智,以后碰到了同样的问题该怎么做,这是你要去思考的问题,而不是忍耐、宽容。

      碰到问题不去思考,你去谈忍耐宽容,然后放过了一次次成长的机会,那你到底在修什么?

      很多人修佛修的很难过,很生气都得病了还要忍耐,然后不忍耐了碰到什么都要怼,发现自己的病好转了,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还觉得自己很有道理。。。我觉得就是他们的理解出了问题。每个人对场景是有不同表达方式的,比如你有点胖。你有点丰腴。你胖的好讨人喜欢哦,还有很多是不是?

      对问题你也有不同的理解啊,所以千万不要用别人的认知来当自己的认知。

      在你没有什么想法之前,就不要有想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自己放开,你先不带任何目的的尝试性去做,做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有想法了,然后这就是你的认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