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虎落平阳被犬欺(一) ...

  •   人类在国家制度下生活已经千余年,期间统治家族更迭了不止一次。现在统治这片土地的家族传承祭祀的时间似乎比禹的子孙要长得多。可事实上,在几百年前,那位号称天子的最高统治者就已经丧失了对绝大部分土地的实际控制。在这些分崩离析的土地中,南方的一块是面积最为广大的。在这块土地的中心,一个未来将纵横天下的人却正处在他人生最不幸的谷底……

      “啪!”又一板子落在张仪的身上。虽然张仪已经是鲜血淋漓,可他还是从牙缝里挤出那句话:“我不知道相君的玉璧在哪!”
      门外,瓢泼大雨从半空中倾泻而下,无情地冲刷着大地上的一切。
      “哼!这里面就数你小子最穷,人家富家公子家里有的是珠玉,哪像你一看见这么大块的玉璧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来人,给我狠狠地打!”
      每张桌子上都点着好几盏油灯,还不时有闪电一划而过,可是每个人都觉得屋子里昏暗得压抑。大堂里除了板子那有节奏的“啪、啪”声,还有哗哗的雨声和不时响起的雷声,可是宾客们仍然感觉四周寂静得让人不安。
      “相君,虽然是这姓张的小子偷了玉璧大家都心里有数,可是毕竟没在他身上搜出来赃物,又没有别的证据,何况窃璧也不是死罪,如果打死了人也不好办啊……”
      终于,有另外的声音打破了这寂静。
      “哼,大王赐的这块和氏璧天下无双,不论到了哪里都能被认出来。以后要是让我的人看见你在卖这块玉璧,小心你的脑袋!给我拉出去,不要让他再玷污这里的空气了!”

      张仪似乎感觉到冰冷的水流过面庞的感觉,费力地睁开眼睛,相府那扇威严的大门还是映在了他被雨水模糊的瞳孔中。哦,原来我还活着啊!张仪挣扎着爬起身,刚才躺着的地面还有些淡淡的血迹,只是过了一会就被雨水彻底冲洗干净了,仿佛什么都未曾有过一样。
      不过张仪并没有在意这些,已经一瘸一拐地走开了。刚才短短不到半个时辰,他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师父鬼谷子那里学成出山的张仪一开始直接投奔鬼谷所在、同时也是自己故乡的魏国,谁知并没有得到魏襄王的赏识。也好,张仪本来也不认为桂陵之败后的魏国还能成什么大事,于是耗尽家底带着妻子来到了楚国。谁知好容易到了楚国都城郢,数次求见楚威王却均音信皆无……后来张仪才听说楚威王正在请大名鼎鼎的庄周出山,难怪抽不出时间来见尚名不见经传的张仪。张仪正在后悔动身来楚国前没打听好情况,却又得到了楚威王要召见他的消息。喜出望外的张仪赶紧入宫,谁知楚威王虽然似乎很欣赏张仪,可就是吝啬于那顶乌纱帽……心高气傲的张仪根本不会再要威王的资助,结果别说再去下一家诸侯,连回老家的盘缠都成了问题……
      早上出门去王宫前,张仪对妻子夸下了海口,说晚上一定派人来接她入相府,现在又如何去面对妻子失望的神色……在街上漫无目地的闲逛着的张仪突然听到一阵丝竹之声,抬头一看,面前威严的大门旁挑着的灯笼上赫然写着“令尹”二字,原来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楚令尹昭阳府前。张仪于是心中一动:这位昭阳乃楚威王之弟,在楚国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现在既然没有去下家诸侯的盘缠,不如先暂且到楚相门下,再徐图发展。于是走上前去,递上本为游说诸侯所用的名帖。片刻,门子屁颠屁颠跑出来:“令尹大人请张先生上座。”

      张仪随家丁步入后堂,原来这场庆功宴乃是在昭阳府后花园的湖边举行。家丁将张仪带到一位衣着华丽的士大夫模样的人面前,想必就是令尹昭阳了吧。张仪走上前拜见,昭阳眯着眼,打量了张仪一会,不以为然地说道:“这位就是鬼谷先生的高徒?”
      原来这位楚国令尹,也就是国相昭阳刚刚率兵大破越国,将楚国领土一直扩展到大海。楚威王大悦,将国宝和氏璧赐予了昭阳。得意洋洋的昭阳大宴宾客,炫耀自己的战功,也炫耀这件举世无双的和氏璧。这时正好听到有鬼谷先生的高徒来投,于是欣然请入。不过张仪自幼家贫,即使拜见诸侯时所穿的衣服也不敢称华美。魏王和楚王是否以貌取人而拒绝张仪且不得而知,昭阳见张仪衣着寒酸,虽然心中不悦,但除了一开始有所显露,随即意识到失礼,请张仪上座,并请教天下大势。张仪对答如流,满堂称道。昭阳已微醉,乘着酒意命人拿出和氏璧传阅,说道:“自古以白玉比君子,张先生的才华堪比这举世无双的和氏璧啊。”
      众门客赶紧争相发挥溜须拍马的本事,拍和氏璧,拍令尹大人的英明,也顺便拍拍张仪。张仪不由大皱眉头,不过昭阳显然很受用。而正在昭阳飘飘然之时,忽然有人大呼:“湖中好大的鱼啊!”众人纷纷离席到湖边看热闹,可是只见湖面波光粼粼,哪里有什么大鱼?昭阳皱起眉头:“是谁如此无聊,开这样的玩笑?”
      有人说道:“大鱼会不会已经沉到水底去了吧?”还有人伸长脖子,希望从水面上找到大鱼存在的痕迹,可是似乎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最后人们三三两两回到座位上继续饮酒作乐,很快就忘记了这个小插曲。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突然乌云密布,雷声大作。眼见暴雨将至,众人纷纷离席谢宴。
      意犹未尽的昭阳有些扫兴,不过也站起身来准备送客:“既然老天不给面子,那诸位就先请便吧。另外,刚才那块和氏璧传到谁的手里了?”
      谁知众人面面相觑,瞠目结舌,没有任何人答复或者将和氏璧交上来。一时,大堂里的空气凝固了。
      昭阳心头一紧,但还是强作笑容:“刚才那个雷可真够响的啊,把这一屋子人都给震住了。那个,都醒醒,和氏璧传到谁那里了?可以交回来了。”
      下面还是死一般的寂静。
      昭阳皱起眉头:“怎么?都被那个雷震傻了?喂,就是说你那!我是不是第一个把和氏璧交给你的?”
      离昭阳最近的那人战战兢兢答道:“是。然后在下很快就将和氏璧传给他了。”
      “我?哦,然后我给你了,是不是?”
      “是。然后……”
      ……
      很快,一环扣一环的指证传到了张仪这里。
      “然后我就把和氏璧传给这位新来的张先生了。”
      “对。”张仪道:“然后我传给了这一位。”
      “哎!你可没传到我的手里啊,是他传给我的。”
      众人的目光马上聚集到张仪身上。张仪皱起眉头,回想当时的情形,对昭阳说:“相君,和氏璧传到在下这里时已非每人独自欣赏,玉璧所到之处都有许多人聚集,人多口杂。当时在下确是将和氏璧递出去了,但有好几只手来接。虽然在下确实记得是递到这位的手上了,但他既然说没有,那应该是附近的某个人接了去。尤其是那时各位又都离席去看湖中大鱼,更是乱作一团。但不管怎样,如果没有掉入湖中,那和氏璧应该还在这间庭院里。”
      这时有人小声嘀咕:“莫非和氏璧掉到哪里了?”
      昭阳一拍大腿,吩咐左右到桌椅下面去翻找。这时豆大的雨点已经开始掉落下来,于是昭阳命家丁将宾客带入客厅等候。可是一个时辰过去了,连和氏璧的影子都没找到。
      昭阳已经有些不耐烦:“仅仅如此片刻,和氏璧还不至于被带离这里。可是寻遍地上和其他的角落都没有,若非掉落湖中,那就只能是在你们中间某个人的身上了。而和氏璧这么大一件东西,不可能掉入湖中没人留意到。今天我心情好,不会责怪你们,有谁拿着和氏璧的就请把它交上来吧。若是在谁手中掉落湖中也可以说出来,这湖也不大,我们可以慢慢打捞嘛。”
      沉默。
      昭阳彻底失去了耐性,大怒道:“好啊,诸位都是君子,却在此间发生了如此不堪之事,而又无人承认,那就只好搜身了!”
      下面开始窃窃私语。搜身麻烦事小,此事传开后影响事大。令尹受楚王赏赐,招待宾客,最后却闹到全体搜身的地步。且不说楚王会如何作想,楚国百姓今年是不愁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张仪突然脑中闪过一道光芒:大鱼?对,根本没有什么大鱼,那个称有大鱼者绝对有嫌疑!“相君,刚才大呼湖中有鱼者……”
      可是没等张仪说完,不知哪里又冒出个尖酸的声音:“我们都是跟了相君多年的人了,难道要和今天的那个不速之客一样对待?”
      “就是啊!刚才指证卡到他那里就应该赶紧把他拿下,像他这种周游列国的说客就是靠嘴皮子混饭吃,千万不能被他的言辞欺骗了啊!”好几个人同时附和起来,张仪纵使浑身长嘴,也无法同时压倒这些人的声音……
      正在气头上的昭阳看看张仪的寒酸样,心里更是认定了就是张仪见财眼开,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拉出来严加拷问。谁知这张仪嘴也够硬,被打得半死也不承认,又没搜到证据,这时昭阳即使不再怀疑张仪也已经下不来台了,只好把张仪赶出令尹府了事。一场盛宴最后不欢而散,众人都一哄而去,再没人关心无辜的张仪的死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虎落平阳被犬欺(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