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第 69 章 ...

  •   接见和大检阅都很顺利,可是首都的供应也真的吃紧起来。不但春华都没法正常营业,需要加班加点给来参加大串联的学生们准备饮食,就连门市部里的饼干等供应都减少到几乎没有。供应给学生们的主食也越来越差,从大白馒头、香油咸菜丝,到杂面含苞米瓤子的窝头就还没泡水洗盐的大疙瘩片;据说老百姓们意见也很大,满大街陌生人见天搞运动不说,家里米缸都见底了,可粮店还没有放供应。去黑市或是赶鬼市,粮食暴涨了一倍价格,还只能买到粗粮苞米面,就这还不是天天能买上,时常也没有卖的。

      为此杨沐沐借出去好多之前存的苞米面和大米白面,让小朋友们换来不少好东西。可是首都已经越来越冷,东北的21个孩子都到齐了,他们本来想回家去,可杨沐沐一听说他们冬天也没什么营生,干脆邀请他们一起南下,并且和他们的长辈问询过后获得了同意。沐沐看着时候差不多了,就领着大家踏上了南下的行程,计划先去广州,再从广州去上海、杭州、湖州、宁波和南京,最后再和东北的小朋友们一起回到北京。

      至于去香港过年的事儿,沐沐已经不抱希望了,因为现在几乎除了外交部的正式工作人员,是不允许一般人出国的,就连工作的人也是一样,对外交流工作几乎全部取消。

      杨沐沐她们浩浩荡荡一行人踏上了去广州的火车,车上并没有多少人,只有少量因工必须出差的工作人员。听列车员说,来的时候人可多了,都是来北京串联的红小兵,现在估计他们都还没有回家,所以车上没有什么人。付时没有和他们一起,而是焦阳和陆必强跟着他们一行人,付时和岳聪又开车跑烟台拉苹果去了,据说是给首都果脯厂帮忙的,除了他们一辆车,还有果脯厂自己的两辆大卡车。

      付时和陆必强不论生意多么好,都必然留下一个人几乎是天天的陪着杨沐沐,他们俩真的被上次杨沐沐生病给吓着了,怕万一再给杨沐沐有个闪失,他们俩自己心里难过自责得不行不说,家里的大人们肯定会天天给他们混合双打的。

      这次就是这样,沐沐生病的消息一被四位老人知道,就连夜赶到医院探视。尽管杨沐沐一再保证不关付时和陆必强的事儿,可据他俩自己和焦阳说,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付时和陆必强就被叫起来去十公里限时越野,回来还紧跟着做三组50个俯卧撑。当他们来沐沐病房时,手还在哆嗦,陆必强却说他俩最近的确松懈了,缺乏锻炼,以后会坚持锻炼,免得真到去部队再跟不上训练。

      这就是少年人真诚的友谊,尽管并没有付时和陆必强的一点儿责任,相反还多亏了他们俩在场:不怕麻烦的帮着把校长转院到军总医院;也同时让杨沐沐得到了最及时的救治,不但没有什么后遗症,据于大夫说经过这次之后,沐沐的病症能再好上个50%,以后仔细调养着,基本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是没问题。对此沐沐是很感谢付时和陆必强的,所以沐沐不喜欢看到他们俩陷入自责当中,沐沐说得很明白,可付时和陆必强还是把她摆在前面,时刻把沐沐当瓷娃娃捧着,这让沐沐觉得自己前几天的威风白抖了,好遗憾哪……

      杨沐沐他们的火车算是按时到达了广州,尽管与小哥已经算是近在咫尺,可沐沐依然没有联系他。现在的形势这么乱,不动就不范错,自己只不过是和大家一起趁火车免票,出来占便宜而已,这一路走来,真的是省了不少的钱和票,有不少地方还都设置有专供红小兵们免费吃喝的供应点,尽管不同地方供应的东西不一样,沐沐他们也没有去领取。

      原因嘛除了不想占过多的便宜,也是因为那些东西看卖相就不怎么地,杨沐沐担心别卫生也不达标,呆会吃完再生病,可就真麻烦了。出门在外,最怕的是突然生病,其次就是怕没钱,为此沐沐他们除了自己带的食物,还交了些钱和全国粮票,同列车员们一起搭伙,不但有口热乎饭菜,味道还不错。

      列车员们也挺喜欢沐沐这一行青少年,口音虽然各异,穿戴统一是八成以上新的军大衣,里面的军装也是正规货,基本都是皮鞋、手表,显然家里生活水平不错。关键是这群孩子,既不像其他的那些红小兵那么喧哗,也不畏手畏脚的拿不出手,虽然他们随身带着不少的吃的,都是友谊商店或是特供才有的,但他们特别的讲究整洁干净,吃完东西一定会主动的清理打扫,列车员们谁不喜欢这样的旅客呢。

      一到广州下了火车,这军大衣就只能抱着了,幸好付时先给付伯伯打了电话,因此付伯伯除了自己开车来了外,还带了一辆大军卡,要不这些小朋友们得走到不知道啥时候去。沐沐和陆必强也没有去付时家住,他们深知付时爸妈对工作的热爱,所以和小朋友们一起住在军区招待所,只不过沐沐自己住了一个套间,陆必强和大家一起住大房间,他说和大家一起更好玩。

      大家除了去薯莨大队外,还去了中山丝绸厂,在中山市玩了好几天,因为中山市也是靠海的,他们在海边玩的不亦乐乎。中山和薯莨可能是离首都太远啦,基本没有什么运动的痕迹,老百姓还是津津乐道的谈论香港和外国的富裕生活,期望自己的日子也能像海外或香港的亲戚们那样好,起码不缺衣少吃。所以大家明面上不显,背地里都在做着些什么小交易,整体来说商业气氛还挺浓厚。

      沐沐他们想跟出海去看打渔,也想自己试巴两下,基本上给粮票就好使,钱还不如粮票好使;因为粮票可以直接去买米,而有的渔村给的定额真不够吃,就只能自己想办法。有时他们也会在晚上出海去和香港那边的渔民用鱼换米面,有时则是偷偷弄点干鱼虾供应给外地来采购的人,换粮票和钱再出买粮。这种情况,让陆必强和沐沐的小伙伴变成了好几笔买卖,多呆的几天除了玩,也是为了生意。

      沐沐觉得这就是生产和流通不自由、不均衡导致的经济现象。这种统一调配不能说不好,甚至在特殊的年代、特殊条件下这种统一调拨制度是非常行之有效;可是一昧的压制流通性、就和商品的基本属性背道而驰,那么早晚会出大问题,这也不是吓唬人的话。沐沐他们还拿着中山丝绸厂开的介绍信跑到了靠近去香港边防站的地方,合影留念。

      在付时和岳聪到达广州后,一行人就启程前往南京。随后又去了无锡、杭州。沐沐特意回到宁波,替大舅和妈妈祭拜关家的祖先们;又去到湖州大舅妈的老家,给大舅妈家的祖先们上了供奉。两家人家的亲戚们都很靠谱,把先人们的祖坟都照顾的很好。尤其是大舅妈娘家父母亲的坟,保持的很好,一点杂草也没有。

      帮忙照顾的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亲戚,很认真的说,大舅妈家从发迹以来很照顾乡邻亲戚,有好几次湖州的蚕农、桑农遭遇到大灾,颗粒无收不说,家家都几乎要断粮,都是靠大舅妈的娘家帮助,才能度过难关;所以他们愿意一直跟着大舅妈家一起做事,收获的蚕丝、桑叶都愿意供应给大舅妈家的工厂。即便现在已经公私合营,他们也习惯叫庆丝商号,或是庆丝号,收获也依然优先供应给现在的庆丝丝绸纺织厂。

      等杨沐沐他们转悠到上海时,已经是临近元旦的时间,可是据说,上海的红小兵才开始有回来的,估计不少人也像沐沐他们一样,趁着火车不要票来了个祖国山河游。到达上海的时候,除了东北的小朋友还是全员,江南的就只剩下上海的6个小朋友们了。到上海后,沐沐带着他们住进了自己奶奶家的老宅,是在旧租界的一栋洋房,虽然上海阴冷,但是屋子里有暖气锅炉和管道,烧起来以后,比住招待所舒服多了。

      杨沐沐她们觉着上海的天气不如广州的好,在广州时,阴雨天不多,基本是阳光普照;可是上海就算不下雨,也是阴阴的,太阳就是不露脸。沐沐他们洗的衣裳,都是靠暖气烤干的。在沐沐他们要走的前两天,天气终于晴朗,沐沐和大家抓紧时间到处去玩,实在是前几天下雨,没有人能提起兴趣上外边跑去。听上海的小朋友们说,最糟糕的一次,上海曾经连续阴雨了20天,听得大家都忍不住翻了白眼,因为实在太难受了-那感觉谁经过谁知道。

      这次老天爷很沐沐他们面子,晴好的天气一真持续了一个星期,在沐沐她们还想继续玩时,于哥来电话,说是东北那边出了点状况,在一个山头上发现了有古墓,虽然已经上报,可是根本没有人经管,只能自己人组织了巡逻队日夜巡逻,因为那古墓可够大的,而且是辽国的大王墓,刚发现时候就抢回来不少的土货。家里人发现也是因为有盗墓贼勾结山东屯的人上山,这一堵截,可是截回来不少的好东西。

      幸好那片山不是人人都能上去的,要不就别的庄子一些外地搬来的都能上去顺手牵羊,弄点东西。这伙盗墓贼打洞没打准,只是刚打到墓道,就弄到了很多的金子和铜钱、瓷器,他们正是准备把东西先送下去,再回来重新打洞或是继续往里挖的时候,叫上山套兔子的给发现了。确定是辽国大王的墓地,是因为家里人上山后又做了些清理,发现了一块石板上边写的。

      杨沐沐一听,这还真得赶紧回去。一是请十三陵的赵爷爷和芮叔叔出马,另外就是赶紧通过官方渠道求援,请他们以赵爷爷为首组织考古队前去发掘。只有经过官方渠道,安保才能上去,要不早晚得有人想上去偷去,白浪费自家的人力物力还是算了吧。毕竟这些东西可都是属于国家的,最多也就是给家里人安排个民工的工作,或者发个奖状什么的。

      杨沐沐突然脑洞开了一下,心里想着-这座大古墓别是自家的老祖宗XXX身后之地吧?照杨沐沐知道的,她们家可是在那里住了几百上千年的,要不然也不会在跟着多尔滚进北京城后,还留着这片祖地,一直经营到现在,况且自家的祖坟可都还在东北山里呢,等明年自己还要把爷爷和奶奶还有爸爸妈妈送回祖坟去安葬立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