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第 67 章 ...

  •   杨沐沐出院的第五天,家里就迎来了第一拨客人,出乎意料的竟然是上海和嘉兴、湖州等地过来的。他们在南京会合后一路北上,各自背着口粮、家里给沐沐精心准备的礼物,按着地址就找到了杨沐沐家。看着这一大群和逃难似的红小兵们,杨沐沐难得的乐得不行,可是家里还真搁不下这么多人洗澡什么的,于是正在沐沐家的付时,把大家都带去了他们部队的招待所,那儿有大澡堂还有比较便宜的大房间,上下铺的床位,一间房一天才几毛钱。

      关键是比在沐沐家住的能舒服,因为沐沐家没有那么多床和被褥,大家也没想到这次上海包括南边,一共来了小20号人,据说这还是经过层层筛选后剩下的。这么些人只能打地铺,可北京已经进入初冬,沐沐家即便烧上地龙,可地板多硬呀,再说也没有那么多被褥连铺带盖的,别再把人给冻出毛病,那可真是不美了。

      付时没要杨沐沐给的二百元钱,他和陆必强自从跟着沐沐在莨绸上赚了一大笔,本钱充足也能做很多以前他们俩想做却没本钱做的事儿。从暑假过后,付时带着陆必强已经赚了小十万,这是以前两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现在因为运动,他们的事儿更好做了;付时和陆必强,分别带着岳聪和焦阳正经的是跑了好几趟,趟趟都是大丰收。

      因为岳聪的关系,付时和陆必强还跑了一趟云南,帮工艺美术厂运货,顺便每人都买了一些极便宜的玉石首饰和刚磨出来的宝石和玉石料子,首饰除了家里亲近的人,就是送给了杨沐沐。玉石料子杨沐沐没要,不过她要了几块红宝石、蓝宝石的料子,准备以后磨首饰。

      付时没要钱,杨沐沐也知道他现在不缺这点;今儿陆必强没来,一定是又出去跑生意了。沐沐觉得这样也好,起码比在外边瞎胡闹好得多,既便利了别人,又肥了自家的田,还盘活了资源,不知道多划算。付时和陆必强也会作为他们学校的代表之一,参加天安门的活动,也是要上城门楼子的。

      付时带着一大群人,是开着借来的大卡车回来沐沐家的。卡车上虽然有蓬布,但估计也挺冷的,因为现在早晚得穿薄袄,白天毛衫加外衣。幸好付时想到了,这次还还来了50件军大衣,当然不是全新的,都是淘汰下来的八成新、半旧的、或是新的但已经有破损,准备退回被袱厂的。可这已经很不容易了,这可是一次性的淘涣到50件军大衣,要是拿去卖也算是笔小财,当然付时没这么笨,会把军大衣拿去卖钱。

      家里已经有沐沐紧急托春华给做的饭菜和热汤,刚送来不多会,还有从春华借来的碗筷。沐沐也是照着40套碗筷来借的,她担心东北也来20人哪!这些碗筷都存放在春华的库房里,本来也是沐沐家以往仓库里的存货,有销售用的,也有给家下人和伙计们吃饭用的。于哥还说呢,赶明好好甄别一下,但凡是明朝和清前、中期的,那都是古董,说不定还能值个三瓜两枣的。

      孩子们洗干净也是唇红齿白、干净漂亮,而且都明显比北京的孩子显得白,杨沐沐也没和大家叙旧的打算,说到底不过是陌生人,只是让着大家赶紧吃饭,没有做面条,担心他们南方人吃不习惯,再说正是中午,还是吃米饭实在一些。能看出来,虽然大家都比较饿,可是吃相很好,还遵从了沐沐安排的分餐制,并且没有人吧嗒嘴,明显家里人是从小精心调教过。

      沐沐给大家订了三个菜一个汤:红烧肉烧老豆腐(因为红烧肉不是那么多)、肉沫大葱摊鸡蛋、油渣炒大白菜和紫菜蛋花汤;菜统一用脸盆盛放,分别放了勺和筷随吃随取。春华的大家怕米饭不够吃,特意用以前的大锅蒸了两大木桶饭,沐沐自己也抱不下一个桶。晚上给安排的肉丝打卤面配黄豆芽和心里美萝卜。

      大家吃饱了饭以后,又主动的把饭碗和吃光的菜盆给洗涮干净,才坐下来和杨沐沐聊天。杨沐沐为了大家喝水方便,还从春华借了一个大保温茶桶,虽然保温效果很一般,才两三个小时,可总是方便很多。正好烧地龙的灶上放上水,一会就开,时不时就能往里边给续上一些热水。

      他们这时才有空把带来的东西整理出来,给杨沐沐过目。同时他们告诉杨沐沐,现在火车人超级的多,甚至有的地方把货车上的货物都清空了用来运送红小兵。他们好歹从南京上车时找到熟人帮忙,给弄到行李车箱,人还少点,有个坐的地儿,就这样他们也不敢多喝水,吃的是家里带的干粮,餐车根本不开火,因为车上人太多,怕出意外。倒是有几个经停站,有人安排给送吃的,都是窝头、馒头一类的,不好吃,可起码能填填肚子。

      沐沐和他们谈起上海、南京还有其他地方的情况,虽然有些混乱,可大家都还安稳,但是像上海有的工厂就停产了,有的红小兵都挺横的。沐沐问他们的安排,毕竟现在已经不让继续念书了,总得有个营生,如果家里是一个孩子的还好,可以从父母手里接一个班,可如果孩子多的,父母都退下来也不够安排。幸好大家都有互相调济,这一调济,就又能多安排下几个人;付时也替沐沐说有想参军入伍或是愿意来首都、广东工作的,也能安排进工厂。

      付时这么说是有底气的,参军入伍不用了;首都除了岳聪他爸他们工厂要招工,还有付时现在合作的北京肉联厂和皮鞋厂也需要人,都是正式工。广东那边中山丝绸厂不但没有停产,还加班加点的在赶海外订单,期中就有小表哥下的订单。现在中山丝绸厂正在邓支书他们那边设立分厂,一是充分利用薯莨的生丝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这些地方都需要人,以大家的教育水平,如果以后好好干,当个干事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付时也是认真观察了众人后,才开的口;他先一步和这批人接触,观察的时间也更多一些。付时他爷奶也说,这么多学生娃天天在大街上晃悠,可不是个事,早晚得想办法分散,可能往哪里分散-还不是送去农村修地球,就和前几年分流控制城市人口一样。

      付时也和爷爷奶奶商量了自己的未来,他决定去最训练最艰苦、但最容易出成绩的特训大队,只有在那里,他才能更快速的成长,尽快达到他对自己的要求。陆必强则说了,付时去哪儿他就去哪,离开付时太远,他就觉得有点方。因为现在政策还不明确,付爷爷给了付时一年的时间,让他自由晃荡,所以付时和陆必强俩人最近才会轮流外出,抓紧这一年时间。

      东北老家那边的人,是在上海这边的人到了两天后才来的,晚到的原因是下了大雪,出山的路不好走,所以晚出发了两天。另外也是等去山上挖人参的人回来,因为沐沐生病后,食疗的方子里就有山里的猴头菇和雪蛤、黄芪、五味子等,所以于爷爷给东北去了信儿点名要这几样东西,让趁这个机会给捎带一些来。现在要,大家手里都有存货,好掂对,要是等到开春,那很多人手里的山货都卖了,只能等夏秋才能有。

      听说沐沐病了,东北那边人连夜组织人去了秘藏的人参谷,挖了三十年以下的小参和一棵至少百年的老参,让孩子们随身带了来。这个秘藏的人参谷,可是杨家在东北真正的宝藏之一。是多少辈子前,大清还没发迹的时候,被杨家的祖宗们在大山里发现的。凭着这片人参谷,再加上杨家族长擅长经营之道,使他们世代占据着这片广袤的山林和山下的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儿女。

      人参谷一般是绝不让人去的,那个地方很神奇,有时很平静,有时却是危机重重;有的时候去你就找不到,即便就在你眼面前,可你就是看不见;但是如果你的祈祷被参神接受,他就会放你进去,但是每次去大家都会遵守之前祈祷里的许诺,绝不会多采哪怕一根参须走。

      东北来的孩子没有上海的多,只有13个,本来是能来21个人的,可是今年没人管禁猎的事儿,家里组织青壮年进山打猎,又把打猎比较好的9个人给带进山了。现在虽然不禁猎,但是大家也在教授的说明讲解下,明白了为什么会禁猎;原来是因为山林里的大家伙少了,小动物也会跟着衰亡,所以不让人进深山打猎,让深山争取能够自己恢复生机。要是山林不能自己恢复,可能还得人为的放养一些大家伙,人为的帮助山林恢复。

      不过家里的长辈和老人都说,不是因为打猎打的,居住在这里的人从古时候直到现在都在打猎,谁也没看到动物们被打猎打绝了的。相反,树伐得多了,动物就少了,甚至连只野兔子都套不着。关键还是不伐树,以前旗人当家的时候,就不许砍伐树木,后来没人管,都来伐树换钱,日本人更是恨不得伐光这些树木,全运回他们那小岛上去。

      今年上山的目的,除了弄点出肉的狍子、鹿的,就是希望能够活捉一些狐狸、貂子和獾子的,回家好给家里养的配种。村里的老爷爷们还说,要不咱人工配种,配好了给他们再放回山里去,长得虽然不一定有家里喂饲料的快,但皮毛指定比家养的要好得多。因为野外才是动物们的家,在它们自己家里,吃住更适应不说,心情肯定是比关在小屋子里好得多。

  • 作者有话要说:  人参谷是一个很美好的真实传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