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11章 ...

  •   窑沟村地处半山腰,地势偏高,因而这场雨势虽来得猛,但村民们也没受多大影响。

      然而在地处山脚的村庄就没这么幸运了,因未到棉花采摘的最佳时候,大部分棉花未采摘,现在地里都被雨水泡坏了,这也便意味着辛苦了小半年的成果就这么泡汤了。

      也幸亏村民们不靠这吃饭,不然日子就难过了。

      雨后初晴的日子是一个星期后的事情了,正是周末的时候,孩子们也都放假了,杨伟庆便开始捣腾着大伙儿将棉花拿出来晒干,去去霉味儿,赶明儿个就进城里卖货了。

      因为害怕棉絮乱飞影响到老三的病,杨伟庆只能挪地到村儿里的大广场上铺晒棉花,赶不巧的是,村儿里的人也都在晒棉花。

      虽然大家都有自己的小地方,但他们家棉花多,这就意味着空间不够,可是不抓紧时间晒棉花就容易霉了坏了,刘梅有些担心。

      杨伟庆却不疾不徐地道:“没事儿的,每家就一两麻袋,晒个一天就成了,回头我跟大伙儿说说,让大家行个方便。”

      然而两天过去了,偌大的广场却没有如杨伟庆预想的那样空置下来,反而是更多人占地了,甚至连他之前占的小块儿地都被抢了。

      这是怎么回事儿?他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还是隔壁邻居老陈嘴快道出了实情,无外乎是大家都需要用到地方晒东西,给他杨伟庆行个方便,他们可就不方便了。

      杨伟庆看着广场上村民们晒被子的晒被子,有晒席子的,有晒花生的,就连小孩子则是难得的出来晒课本和书包,大家井井有条地忙碌着各自的事情。

      似乎大伙儿对昨儿个答应他的行方便的事情都默认不管了。

      没办法,杨伟庆去找了村长,希望村长能帮帮忙。

      村长听了他的话,面带为难地道:“伟庆啊,你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按理说我是可以帮你的,但是你也应该晓得,这广场是咱们窑沟村所有村民共用的,咱也不能不给人家用不是?”

      杨伟庆颔首:“您说的是,只是我想大家能行个方便,只要给我三天就可以了。”

      村长点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要是以前这忙大伙儿是一定帮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我就寻思着昨儿个岳老三怎么这么大方把家里那两亩地的萝卜免费分给村儿里人呢?原来是想给你添堵来着,看来这么久了还是咽不下那口气。”

      杨伟庆愣了一下:“怎么说?”

      原来岳老三想给杨伟庆下绊子,早先通知了村民们可以免费去他家地里分萝卜,但是有要求,就是要跟杨伟庆对着干。

      村民们拿人家的手短,自是不好不照着做,岳老三也自知不好做得太过,只说就三天不给他行方便就行。

      可是别小看这短短三天,他家里这五六十袋棉花很可能就因为这短短三天的时间报废了,岳老三做事是真的狠绝。

      求助无果,从村委会出来,杨伟庆一脸愁容中带着失望,原来他为这个村里所做的一切事情竟不如两个大萝卜,这怎不叫人寒心。

      刚走到村口,杨伟庆正打算去找二叔帮忙,村儿里就剩下他这个亲戚了,想着只能让小儿子去他家呆个几天,等家里晒完了棉花再把小儿子接回来。

      “哎!这不是伟庆吗?”

      一道声音将杨伟庆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他转头去看,意外道:“这不是冼村的书记吗?您怎么来了?”

      冼村书记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不是村儿里抽水泵坏了么?没人会修,听说你懂些门道儿,就想来找你帮忙来着。”

      杨伟庆道:“那您先等会儿,我这还有点事儿要先安排。”

      冼村书记拍胸脯道:“啥事儿?能出力的我帮你。”

      ......

      此时,杨家家里。

      乔麦蹲在杨文昊身边,看着他认真地做木雕,这一次他可是答应了自己雕一朵小花给她的。

      他雕刻的速度很慢,甚至可以说每下一刀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力求做到完美,性子出奇地沉稳内敛。

      渐渐地乔麦也没了先前的兴奋,找了个借口玩去了。

      这时的杨文乐和杨文杰去山里打猪草去了,外头刘梅正在收拾从库房里拎出来的棉花。

      乔麦凑上去,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

      刘梅回道:“就快了,麦麦是不是饿了?灶上还有早上没吃完的包子,我给你热热……”

      乔麦摇摇头,转身跑到大门口,坐在门槛上,小手撑着下巴,听着山间鹧鸪声,闻着新鲜的泥土气息,等待着家人回来。

      每天无聊的时候她总喜欢坐在门槛边发呆打发时间,不知不觉地就成了习惯。

      直到看清远处慢慢走来的人影,她咧嘴一笑,胖乎乎的小身子跌跌撞撞地朝那人奔去。

      刘梅见杨伟庆抱着乔麦回来,放下手中的活计,双手在裤腿擦了擦,给他倒了杯热茶,说:“东西我都整好了,等下就挑过去广场那边晒晒。”

      杨伟庆接过茶杯一口喝完,说道:“不用挑过去了,等下有货车帮忙全部载过去,嗯,去冼村广场晒棉花去。”

      刘梅疑惑:“什么意思?怎么突然要去冼村?”

      杨伟庆将乔麦放下,打发她去玩。

      回头见妻子一脸疑惑,便向她解释今天发生的事情经过。

      起先听到岳老三小人行径她还很愤愤不平,但很快被惊喜替代:“这冼村的村书记可真愿意帮忙了?”

      “可不是,到底人家讲恩情,念着我不藏私主动帮他们村儿,说是村儿里人一直都记着我的好,这不,知道咱家里屯着这么多棉花主动给我腾地儿,甚至还主动叫那开货车的老李免费过来帮忙。”

      刘梅眼里闪动着泪花,不住地感谢:“可真是好人啊。”

      .......

      冼村距离窑沟村其实也就半小时的路程,不算远,但毕竟不能辜负人家的好意。

      说是免费帮忙,其实杨伟庆压根儿没这么想,最后还是出了车费钱,而且还找冼村的村支书向他询问有没有想要做临时工的村民。

      毕竟五六十大麻袋棉花,不少的量了,光凭夫妻二人短时间是忙不过来的,他还承诺这三天每天支付十块钱,这三天一人都能赚30块钱了。

      最后冼村村支书给他找了五个人来,都是村儿里弹棉花的好手,自然在给棉花做晾晒和挑拣工作上非常有经验,这也省去了杨伟庆夫妻不少麻烦。

      杨伟庆在冼村晒棉花一事很快就传遍了两个村儿,对于此事,窑沟村的村民们大家都心照不宣,毕竟没帮上忙,也没好意思说啥。

      然而有眼红的村民就不乐意了,那30块钱多难得啊,这王伟庆做事不厚道,不给乡里乡亲的赚偏要让外村人来赚。

      傍晚吃完饭,大家聚在村口东边的老榕树下休息,闲聊时总忍不住絮叨,说什么杨伟庆胳膊肘向外的话都有,大伙儿还时不时地跟着附和指责。

      大家议论得热闹,恰巧被路过的村长听到,村长冷笑一声儿,当下撂了单车,双手叉腰,指着一众人道:“来,你们说说,哪个想去当临时工?我给你安排到冼村去?”

      环视了一周,没人应答,他的脸也沉了下来。

      “你们想想,伟庆之前不就是想让大伙儿行个方便吗?可是你们呢?就为那两个萝卜,硬是让人家不得不去冼村去,现在好了,知道有钱赚自己赚不得就说人家这里坏那里不好的,你们良心过意得去吗?是觉得人家好脾气想欺负就欺负吗?”

      被村长这么一通数落,村民们都羞愧得一句话说不出来,有想出来“申冤”自己什么都没做的,也被村长瞪了回去。

      其实不止是村民,最不痛快的还是要数岳老三了,本想给人家下绊子,没想到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每天还要被张桂花各种抱怨哭闹,骂他脑子有坑非要白贴萝卜跟人家对着干。

      最后岳老三也恼了:“你个疯婆娘叽叽歪歪,老子做什么还得你来说了?要不是你肚子里还揣着我老岳家的种我早就把你撵走。”

      “你撵啊,我怕你不成?”张桂花挺着个大肚子,也是不管不顾跟他撕破脸了。

      “哎呦,你们别吵了,娃娃都被你们吓哭了。”岳老太抱起吓坏的二丫赶忙劝说。

      可两公婆气头都上来了,哪里是劝得了的。

      看着一屋子乌烟瘴气的,岳老太越发难受,索性带着大丫二丫跑到屋外头去。

      但她也不敢走远,三媳妇儿正大着肚子呢,要是有个万一她就对不起岳家的列祖列宗了。

      晚间杨伟庆回来了,从妻子口中听说了这么些风言风语却是一笑而过。

      刘梅说:“他们这么说你,你不生气吗?”

      “有什么好生气的,嘴巴长人家身上,人家想说什么咱还能阻止得了吗?”

      刘梅垂眼回道:“是这么个理儿,但我心里就是不痛快。”她为丈夫感到不值。

      杨伟庆安抚她:“以后这种事情会更多的,看开点。”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