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大太监陈毫候在墙边,此刻大气都不敢出。
      他心里生出狐疑,心道十五岁的孩子不该有这般的眼界见识。
      难不成,是宫宇里的龙子皇孙,还比不得湖广一带出生的旁系?
      这么一想,反而又说得通。

      皇子生养在宫中,视野都被锦衣玉食蒙蔽了,未必知道多少民间疾苦。
      臣子们一瞒,但凡他们不出京城,外头几钱银子一斤米都未必知道。
      可这后宫里的事……

      柳承炎见那老嬷嬷哆嗦着不敢说话,心知这里头是有蹊跷。
      “点一支香。”
      陈毫忙应了,在孔嬷嬷身旁点了一枝线香。

      “孔嬷嬷。”少年俯身看她,胳膊支在膝盖上,声音平缓有力。
      “一枝香的时间,你能说完多少,会决定你全家上下将来的恩荣。”
      孔嬷嬷四肢伏地不敢再等,咬牙道:“奴婢发誓,前朝妃子党争之时,奴婢服侍于太皇太后左右,从未做过半分歹事,如有撒谎,全家不得好死,活该被疯狗咬死了去!”

      后宫乱事,柳承炎不曾亲眼目睹过。
      但一有富贵人家妻妾争宠成风,二有史册里戚氏作人彘贾南风掷戟,由此管中窥豹,亦可猜出前朝后宫不录册的血雨腥风。
      帝王之侧,怎容祸患鼾睡?

      “你都看见了什么?”
      孔嬷嬷十指都紧贴在冰凉金砖上,似是要将枣核呕出来般,一狠心合盘托出。
      “皇后失道,宠妃弄权,毒胎杀儿,有数不完的下作手段!”
      她心知今天逃不了这一遭,索性说个干净利落,便是吐干净了心里也能好受许多。

      先从妃嫔宠辱升降说起,讲至三个皇子如何病故殡天,再说到公主坠马受惊,如今心智都不似常人,见马都会惊哭。
      麝香、牛膝、红花、水银、榆白皮、蚕故纸……
      掺在点心里,涂在墙漆上,藏进枕头里,有千百种歹毒的手段。
      相杀相戮,永无宁日。

      柳承炎虽预知真相会是一派污秽,听到后面仍是冲击过甚,喉间呕意直往上冲。
      他下意识以袖捂嘴,终于显出几分狼狈。
      陈毫反应过来高喝一声:“放肆!岂可胡言乱语,污圣上清听!”
      孔嬷嬷把这几十年见闻说了大半,笑意已是凄凉恍然。
      “是老奴糊涂,任凭陛下处置。”

      少年深呼吸一刻,白日里积累的疲累像是悉数反噬。
      他轻叹一口气。
      “照你这样说,世间女子都是奸恶秉性,朕还未到成婚之日,已不敢再想往后的事。”
      孔嬷嬷摇摇头,低哑诚答。
      “陛下,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
      “混乱无治,法度盲目,人便都被利欲逼作兽,见同类只知攀咬厮杀,。”
      “照你的意思,她们残害龙嗣都是被我皇兄逼出来恶性,实则个个无辜?”
      “老奴糊涂,妄自胡乱揣摩,望陛下息怒,留老奴全尸。”

      柳承炎回过神,一拂袖子。
      “朕不会杀你。”
      “今后,你便伺候在乾清殿。”
      孔嬷嬷本以为自己吐露密辛太多,今日必会被抹了脖子,没想到反而得了荣宠,轱辘着爬起来行礼谢恩。
      少年淡淡开口:“今后不管哪位宫里的得了宠……”
      “那也都是陛下给的福分。”老妇人深叩于地,劫后余惊:“老奴必万事以皇上为重,绝不偏倚半分。”

      新皇即位,日子忽然变得快起来。
      先前册封前,礼部拟了三个年号。
      元徽,通衡,明隆。

      柳承炎择了第一个,心道徽有美好吉庆之意。
      元徽,望着万象更新,自初至终皆是祥和喜乐。

      当时年号一定下,后宫里传来裕德皇太后的贺信,几行祝语写得滴水不漏,字迹清隽含骨,看着像是练了多年。
      这位皇太后,想来便是他今后的新皇娘。
      便是血缘上毫无瓜葛,按照礼制身份,得称一声母后。

      虽然有心拜见熟悉,但宫中内外事务多如牛毛。
      直到入了年关,柳承炎也只与她见过四五面。

      太后年纪目测着四十有余,即便是远远坐着短谈几句,也能瞧见姿容雍华,进退有度。
      她便是当年那位被先帝冷落多年的正宫。
      虽是苦楚都传到了宫外去,但到底熬到最后,算是血斗之后的赢家。

      半年有余的功夫里,柳承炎将阖宫内外官宦认了个大概,上朝批折日益熟稔。
      他一直留意的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把距离保持的极好。
      白首辅,荀太后。

      白首辅自即位之后,便只有上朝时能碰见一面,较往日变得低调缄默许多,便是他因为政务把几个大臣叫进乾清殿里,也是答完告退,不多言语。
      荀太后蛰伏般推了不必要的一切事宜,除初一十五和节庆之外,一切晨昏定省悉数免了,推称无意耽误皇帝政务,一切以国事为重。

      转眼到了元徽二年,头等大事入了议程——立后。
      直到这时,夏太后才唤宫女前去请人。

      “哀家思忖再三,为皇帝挑出三个人选。”
      三卷画轴挂于屏风前,墨笔丹青栩栩如生。

      柳承炎抬眸望去,旁侧太监朗声唱名。
      “忠国公荀擒华之女——荀梅歌。”
      第一位眉眸清冷,生得杏眼绛唇,眉深肤白,发上缀着一枝赤珠流苏簪。

      ……她也姓荀?
      少年抬眉似有询问,太后淡笑:“是哀家的亲侄女。”
      “确实气态不凡。”

      “兵部尚书冯穆之妹——冯润心。”
      第二位生得鹅蛋脸,柳叶眉,在画中璨然含笑,手折桃花。
      瞧着倒是有几分娇憨。

      “大学士曹章隐之女——曹归!”
      第三位较前两位,少了两分庄重,多出不少明丽。
      丹凤眼明润善睐,唇如红樱,手里捧着一盏锦灯,映得两颊含绯。

      柳承炎平日处理政务时,已渐有善断明决的作风。今日立在三个少女的画像前,罕见地有几分赧然。
      荀太后看在眼里,捧着暖炉笑道:“正值岁初,钦天监也挑了好几个日子,正适合龙凤呈祥,帝后大婚。”
      “这三位哀家都已经托人合过八字,也当面查问过谈吐仪度,个个都是贤德温淑,品貌皆佳。”
      柳承炎原以为自己不会怯场,真立在三个姑娘面前,反而脸上发烫,不好意思多看。
      史书杂册上的妃嫔是一回事,亲眼目睹又是一回事。

      “选后当然得多看几眼,”荀太后忍笑解围:“皇上多看看罢,哀家先去侧堂喝杯茶。”
      她示意左右退下,留他一人细看画像。
      武英殿的画师果真用笔有神,每个人都画得神形兼备,着色恰如其分。
      偶一对视,真像是看见她本人一般。

      两盏茶的功夫,荀太后由宫婢搀着缓步而来。
      “陛下可有心选了?”
      柳承炎微微颔首,站在三张画的正中。
      他思忖许久,才终于定下来。

      荀太后寻着看过去,笑容赞许。
      “哦?冯家的长女,确实性子大方爽朗,想来能与皇上长处久安。”
      柳承炎轻嗯一声,不好再看。
      “其余二位,便选入九嫔之中吧。”太后放长声音道:“至于其他七位……”
      柳承炎看折子快,看姑娘的画像反而一派踌躇,摆手推辞。
      “一切交由太后与司礼监。”
      太后也是许久没在宫里见着这样的少年情态,笑着点头,一如慈母。
      “皇上放心。”

      再回乾清殿时,孟嬷嬷候在殿外,瞧见他时一脸关心。
      “奶娘,”柳承炎扬起下巴交由宫女解帽,随口道:“孔嬷嬷呢?”
      “孔嬷嬷想着您殚精竭虑,想炖一盅银耳如意羹,特意去后殿给您择燕窝里的细木刺呢。”孟婆婆笑道:“陛下今日从太后宫里回来,气色都变好了许多,像是遇着喜事了?”
      柳承炎又想到方才的是,刚褪下的脸红又浮起来,声音小了些。
      “……婚事定了。”

      孟嬷嬷眼睛一亮,连声道喜,老脸都漾开花儿来。
      她把他自幼奶大,心里早认作亲人,能看见儿大成婚,眼眶都红起来。
      “陛下快歇息吧,奴婢也去跟孔嬷嬷说一声,真是大好的喜事!”
      “等一下,”柳承炎叫住她,小声道:“成婚之前,我能亲眼见她一面么?”
      “那恐怕不行,”孟嬷嬷仔细道:“不过便是民间,婚前也可以递个信物传达心意,贵重与否并不重要。”
      柳承炎向往起大婚那一日见到她的那一刻,叫来陈毫,自御案上择了一对鹊衔石榴珐琅镇纸,以红纸包好了交予他。
      喜鹊报春,石榴多子,恰巧应了往后的祈愿。
      “你帮我送出去。”
      “对了,”他想起什么,又道:“叫太医院院使过来。”
      陈毫关切道:“陛下可是哪里不舒服?”
      柳承炎又看他一眼,后者心领神会:“奴这就去唤。”

      孟嬷嬷端着新泡好的君山银针过来,闻声有些紧张。
      “近日风大夜寒,皇上总是连夜批折子,可需要用些姜茶?”
      “我没事,”柳承炎笑道:“我是刚忙完前朝的事,想起奶娘你从前的说法了。”
      老婆婆面有不解,但也不敢多问。
      少年伸了个懒腰,说话时声明气畅。
      “朕打算,为天下孤女寻一个庇护。”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