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 9 章 ...

  •   他话是那么说的,可刘宇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刘永辉的提议。

      他们两口子不可能借住在刘永辉家一辈子,早晚都要寻个安稳的住处,虽然赶在这个节骨眼搬出去会让刘永辉两口子多想,但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再次发生,刘宇认为,还是越早搬离越好。

      刘永辉见刘宇执意要搬走,他没在劝。却说了,缺啥少啥就让刘宇吱声。

      李淑梅得知他们小两口要搬出住后,嘴上虽然没说啥,心中却有些别扭。

      一连好几天,刘宇李静都没去赶集,俩人收拾房子了。

      房子闲置了多年,不好好修整修整都不能住人,修修这儿,整整那的,他们就用了三天的时间。

      弄好了房子,小两口就搬过来住了,烧火柴从刘永辉家拉了半马车,刘永仓家又给了半马车。

      一马车的柴火不够用一个冬天的,顶天能用个把月而已,余下的烧火柴就得他们再想办法了。

      一双单薄的被褥,两个二大碗,两个小铝盆,两个碟子,一把磨损快不能用的旧菜刀,一个将要风化的菜墩,一些换洗的衣物,百余来斤粮食……,这就是他们所有的家当。

      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他们的小家。不仅如此,俩人还背着两千多块钱的债务呢!

      做饭都不敢多烧一点柴火,炕不热,屋里冷,夜里俩人只能紧紧靠在一起睡觉。

      为了早日摆脱眼前的困境,俩人都牟足劲的干。

      李静从不说苦,刘宇从不喊累,遇事一起商量,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了些,好在他们感情一天比一天的好,也让俩人的心慢慢连在了一起。

      杨有才再次看在刘宇包地的情分上,把房身地作价三十块钱赊给他,使得原本就负债累累的他们,又增添了一笔新的账务。

      都说虱子多了不咬人,债务多了不发愁,话是这样说不假,可毕竟是欠着人家的钱,终究是要还的。

      欠大队的钱还好说些,欠刘永和那边的钱,他们得尽快还。

      虽然当初刘永辉与刘永仓给讲情,说让三年还清彩礼钱,毕竟那时刘永和没接话,到底是一年还是三年还清彩礼钱,谁也不知道呢!

      不过到目前为止,刘永和没提过这茬的事儿,赵云也没找他们闹过,可越是风平浪静,越让刘宇李静心中没底!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不知不觉中,年末悄然来临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两口子起早贪黑的卖糖葫芦,一共赚了四十多块钱。早就把当初借来的那二十块钱本金还给了人家。

      剩下两天就过年了,年二十八还能赶一天的集,过了今天,他们得到正月十五过后才能做买卖。

      由于快过年的关系,糖葫芦特别好卖,两百多串糖葫芦,不到晌午就卖完了。

      收了摊,俩人买了点肥肉膘,买了点面粉,高高兴兴回了家。

      到了家以后,两口子数数了钱,刨去成本,纯利润竟然赚了四块多,可把他们乐坏了。

      然而,这样的生意不是天天都有的,也就是赶上了快过年,不然他俩一天只能赚个一块来钱。

      把钱放好,两口子去了外屋地。

      买回的肥肉膘被都做成了油滋啦,油滋啦留下一部份,等年三十包饺子做菜用,猪油留着慢慢的吃。

      猪油弄好了,趁天还没黑,刘宇推上独轮车,出门弄柴火去了,这是他每天必干之事。

      刘宇去弄柴火了,李静也没闲着,烧了些热水,在家洗起了衣服。

      李静衣服刚洗好,刘宇推着小半车的树枝子也回来了。

      晚饭俩人吃的苞米茬子,菜都没做,配点咸菜,一顿饭又糊弄了过去。

      明天不用起早,两口子本打算睡到自然醒的,不想第二天一大清早刘永仓来了。

      刘永仓一大清早就过来了,指定不是来串门的,张嘴就朝他们借五十块钱,顿时让刘宇跟李静犯起了难。

      他们手中是有五十多块钱,可这钱李静跟刘宇都安排好了,准备在攒点钱来年盖房子用的。

      如果把钱借给了刘永仓,他们盖房子的事情就没着落了,不把钱借给刘永仓呢!又显得他们两口子忘恩负义,一时之间,他们是头疼不已。

      好在刘永仓把话说完就走了,给他们留了商量的余地,可越是这样,越让他们为难。

      俩人一合计,出于无奈,李静让刘宇给刘永仓送去了三十块钱,他们留了二十多的过河钱。

      其实刘永仓也不好意思朝他们开口借钱的,毕竟知道他们过得是啥日子,他也是被自己大舅哥以死相逼,逼得走投无路了。

      刘永仓大舅哥家孩子年后准备结婚,问他借五百块钱,他家哪有那么多的钱,无奈只能四处给凑钱。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年三十这一天。

      这一天,两口子那也没去,在家包了点饺子,做了个油滋啦炒土豆片,又弄了个油滋啦炖白菜,俩人就这样把年糊弄过去了。

      大年初一这天,刘宇李静提着事先准备好的果子去刘永仓家串门儿,礼物虽然寒酸了些,可毕竟是他们两口子的心意。

      初二他们提着相同的礼物去了刘永辉家,之后又去了几家跟刘宇关系不错的人家串了串门。

      刘永和那边也去串门了,只是李静没去,刘宇自己提着东西去的,赵云也不张罗做饭,刘宇一看,坐了一会他就走了。

      他们最后去的杨有才家串门,目的自然是想拉近些关系。

      一连几天,两口子都在串门当中度过,正月初十以后,他们终于闲了下来。

      平平淡淡又过去了几天,正月十六这天,刘宇李静又去卖上糖葫芦了。

      由于刚过完年,小孩不缺零嘴,他们的糖葫芦卖的很不好。

      平常生意不好,一个上午也能卖出去个三十多串的糖葫芦。可今个,一个上午过去了,只卖出去了十几串的糖葫芦。

      糖葫芦卖不动,又不能贱卖,守着糖葫芦摊李静闹心了,她让刘宇看摊,自己逛集市去了。

      在集市上,李静东看看西瞧瞧,一样物品也没买。

      一连几天,生意都没有任何起色,李静急的嘴都起水泡了。

      在有两个月就开春了,按照这样的生意下去,他们是别指望盖房子了。

      又过去了几天,生意渐渐转好了点,可与年前的生意还是无法相比。

      这样下去不行,李静每天都在集市里转悠,看看这个买卖,瞅瞅那个生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好买卖投资大,有的买卖他们能干,还没有进货渠道。

      转眼出了正月,进入二月份以后,糖葫芦的生意一天不赶一天了,二月份中旬,他们就把糖葫芦摊给结束了。

      不卖糖葫芦了,李静刘宇靠着手里仅有的三十多块钱,改行去收破烂了。

      底子薄,他们积压不起收回来的破烂,每天都要把当天收的物品归类,第二天早早去乡里破烂收购部卖东西。

      还别说,小两口靠收破烂又赚了笔钱,可是好景不长,就在他们打算以后长久干下去时,突然冒出来十多个收破烂的人,导致破烂难收的局面,逼得他们不得放弃收破烂的买卖。

      经历了两次做买卖的经验,刘宇李静得到了很多心德。

      俩人不收破烂了,着手忙起了盖房子的事情,房梁木买了回来,其他盖房子物品也在筹备当中。

      李静跟刘宇为人十分的低调,俩人不声不响把盖房子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天刚暖,刘宇就开始找人帮忙盖房子。

      也是在这时,村里人才注意到他们小两口,俩人正式进入了大家的视线。

      两间半的房屋带个仓房,耗时二十多天才盖好,花了将近八十块钱。房子盖好以后,俩人手中就剩下了十块钱。

      这边房子刚盖好,那边大队开始量地分地了。

      两百亩的地,没有车没有马,这地不好种。

      刘宇只能厚着脸皮去找杨有才解决问题,在杨有才的帮助下,车马问题得到了解决。

      杨有才说了,只要在种地跟收秋期间,大队的车马刘宇可以随时借用。

      车马问题解决没两天,种子就被刘宇从大队拉回了家。

      随后的几天里,刘宇整日不怎么着家,天天出去帮工,李静就在家挑种子。

      这天李静在家挑豆子呢,马艳秋来了。

      “二婶,快上炕里坐。”

      马艳秋笑着回了一句话,脱鞋上了炕。

      李静在挑豆子呢,马艳秋伸手抓起一把黄豆帮忙挑了起来。

      “这豆子不错,没有啥碎豆掰。”马艳秋看着她手中的黄豆子喃喃自语了一句。

      李静应了一句话,俩人一边挑豆子一边说话唠嗑。

      唠着唠着磕,马艳秋把话题扯到孩子身上去了,然后就问李静,她怀没怀上。

      刘宇至今还没跟李静圆房呢,他不主动,李静也抹不开脸,这种情况下,咋可能怀孕呢!外人不知内情,一个两个见李静肚子迟迟没有动静,背地里开始说三道四的了。

      李静是个心思通透的人,马艳秋话一出口,她就明白了是咋回事儿了。

      可她又不能跟马艳秋实话实说,只能说自己也不知道是咋回事,不知真相的马艳秋还提议她抓紧去看看。

      李静嘴上哼哈答应了,心中却有股淡淡的忧愁。

      在她看来,假如是一个正常男人的话,天天跟个女人睡在一起,忍耐力再好,也会越雷池的。可是他俩在一个被窝睡快到半年了,至今她还是个清白的姑娘呢,这事不得不让她多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