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古代礼仪等级及行礼方式 ...

  •   一

      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

      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用于僧人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首”。“)

      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顿首”两首,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家恭敬。)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又叫“拜手”。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其他如振动,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即跳踊,一般都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表示极度悲哀,凶拜,即行礼时,先顿首,后空首;吉拜,则在行礼时,先空首,后顿首;奇拜,奇为单数,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为重。

      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来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即源于此。

      二

      到了汉代以后。才渐渐有高座,凳椅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却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随着几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

      三

      古代行礼的等级大致可以分为:三跪九叩、三跪三叩、三跪三拜、八拜、四拜、二拜,这些都是正规场合或举行礼仪或大典或朝廷礼仪时用到而其他情况,只分:嵇首、叩首、顿首、空手、作揖、拱手、颔首(答礼)就可。在常礼中,也可以用到这些八拜四拜的。

      1.八拜,通常是对父母,但也只在极正式的场合,如认亲,婚礼时,天地也是这样,但一般正规场合和对待其他长辈一样都是四拜。其他长辈,如祖/祖母,外公外婆,曾高祖/祖母,叔伯姑舅姨,岳父母,对老师等都是四拜,夫妻之间拜天地时也是每人四拜,兄弟姐妹结义时也是这样。而其他平辈亲属兄嫂弟姐妹等则是二拜。

      2.明代规定,对父母叔伯这样亲属中的长辈(也包括老师),久别再见面时对其四拜,受礼者也应稍稍颔首答礼,小别,平时见面只需作揖/万福即可。

      夫妻(其他这种情况只是结婚时),结义兄弟久别时也应相对四拜,但夫妻之间平时,小别时就不怎么拘礼了。

      平辈亲属,兄弟姐妹之间久别再见面时各二拜,小别只作揖/万福即可(通常是幼者先施)对方还礼,礼数相同,而平时见个面作为主人的一方只需起身,让座即可(古代的家里,分主位,客位,主位就是在大堂正中,客位就是在大堂两侧。平时自己的时候,坐在主位上,客位当然是给客人预备的,但通常来访客人时,自己不但要起身相迎,还要把主位让给客人坐,自己坐到客位上,表示礼貌)。

      对于其他人之间,见个面什么的只需作揖/万福,对方答礼就可以了,施礼和答礼的礼数当然是一样的,一般都是年纪小的或作为晚辈的先施,年长的作为晚辈的后还礼,男士先施,女士还礼。而只有同学,同年,朋友这样完全平辈同等级的才同时作揖。

      古代正礼都是:
      1、稽首:跪拜,两手拱合,叩头至地并停留一段时间。用于朝臣见君主;
      2、顿首:扣头触地即礼毕。用于下级见上机;
      3、空手:类顿首,但俯头至手与心平,不触地。用于官员对尊敬的人;

      常礼:
      1、揖手:直立,两臂合拢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两臂自额头下移至胸,同时上身鞠躬四十五度。用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
      2、拱手:类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动。用于同级;
      3、答礼:颔首致意。用于对下级;

      两名同级官员相遇时,行揖手或拱手两次。

      地位不同时,低级者向右侧移动,揖手两次,高位者点头答礼。如果地位差大,同上,高位者可以不答礼。若差别甚大,低级者行顿首或拜首(跪地一次,叩头四次),高官不答。官员聚会时,主持人只点头致谢。胥吏见文官,必下跪,行拜首两次。学生见老师,百姓见官员时,行拜首礼。百姓间不许拜首。

      明朝对皇帝最大的礼是五拜三扣头——长跪,俯首至手(这叫拜)五次,叩头至地(这叫扣)三次,然后起身,拱手侍立——用于最正式的场合(官员三年一次的入京朝见,贡士在殿试、传胪时行礼)。

      一般三拜四拜,然后起身侍立。接圣旨时要跪。官员参与祭祀或对人表达感激时一般到四拜。

      现在的简化行礼:都是男左手压右手。女右手压左手

      一 嵇首(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嵇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双膝跪下,
      第3步:头伏地一段时间,仍举手齐眉
      第4步:直起上身,仍举手齐眉
      第5步:双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

      二叩首(前可加作揖-然后再叩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单膝跪下,
      第3步:头触地。手放于两旁
      第4步:直起上身,手复齐眉
      第5步:单膝起,仍举手齐眉
      第6步:手放下
      拜(若要重复叩首的话,仍跪着但直起上身,手复齐眉,是为兴。再头触地,手放于两旁,是为拜。这样来回重复,就看几拜了)

      三顿首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低头
      第3步:顿首
      第4步:双膝起

      四空手
      第1步:双膝跪下
      第2步:手交叠放于地,头碰手(但不要碰上)
      第3步:双膝起

      五 作揖
      第1步:举手齐眉
      第2步:庄重缓慢的鞠躬45度同时两臂自眉下移至胸部。
      还有微微的作揖
      第1步:举手齐胸
      第2步:微微鞠躬

      六颔首(答礼,用于受礼者对施礼者的答谢)
      平时起立而不是坐着的时候,叉手于腹部,微微的鞠躬颔首

      七拱手
      只举手齐胸一下,上身不动

      八万福
      第1步:举手齐胸,但在左胸侧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后来的万福,就像现在常看到的一样
      第1步:双手轻轻搭于左胯处
      第2步:右脚后支
      第3步:庄重缓慢的屈膝并低头
      第3步:微微屈膝并低头,口道“某某万福”

      附:
      古代行礼有“九拜”。《周礼·春官·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以享右祭祀。”
      当然,祭祀并不是“九拜”并用。

      稽首是跪下后,两手着地,拜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拜礼中最重者。

      顿首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

      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至手而不着地,是拜礼中较轻者。这三拜是正拜。

      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

      吉拜,是先拜而后稽颡,即将额头触地。

      凶拜,是先稽颡而后再拜,头触地时表情严肃。

      奇拜,先屈一膝而拜,又称“雅拜”。

      褒拜,是行拜礼后为回报他人行礼的再拜,也称“报拜”。

      肃拜,是拱手礼,并不下跪,俯身拱身行礼。

      推手为揖,引手为肃。

      其实也就是揖。这是军礼,军人身披甲胄,不便跪拜,所以用肃拜。

      其他几种拜礼都是正拜的变通。

      宗庙祭祀拜祖先,郊祀拜天拜神,以及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新婚夫妇拜天地、拜父母,都行稽首礼。

      平辈同级之间,拜迎拜送,拜望,拜谒,行顿首礼。

      对于卑者的稽首礼,尊者以空首礼答拜。

      吉拜礼行于各种祠祭,凶拜礼是服三年之丧时所行的礼。

      上古时席地屈膝而坐,跪拜行礼不象后来那样繁缛复杂,对此应有历史的观点。

      在周代,贵族中的大宗继承了王位或封国,而小宗、支子只能充任大夫、士,或者降为庶人。

      宗庙祭祀十分集中地表现出宗法制度的等级差别和尊卑次第。宗族祠堂制度的出现,大致始于南宋。祠堂制是对旧有的宗法制度的补充。一方面,它反映了平民的社会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它也说明人民被更牢固地束缚在封建制度之下

      女子行礼:本着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礼。但处于忍让的风度——女子行礼两手合拢放胸前,微屈膝,微低头即可;若拜礼,上身直,膝着地,拢手下垂,头微低,即可。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