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元旦联欢会(2) ...

  •   “同学们,近来的学习怎么样?有没有很大的压力呢?”班主任娄小青在讲完主题班会后问大家。
      “学习学得我都瘦好几斤了。”有快嘴的同学在班主任的话音刚落时便说到。
      “对呀,对呀,我都变得憔悴了。”张阳阴声怪气地说,还不忘用手轻轻托着自己的脸,展现出一幅“娇柔”的样子。
      “哈哈哈·····”同学们一阵大笑。
      “老师,学习折磨我千百遍,我待学习如初恋。”有同学说。
      课堂上的笑声一波未落一波又起。大家在谈起学习的话题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得很是开心。
      “同学们,听着你们谈学习情况,看得出大家都是非常辛苦的。学习贵在坚持,在求知的道路上,大家既是辛苦的,又收获着快乐。相聚就是缘,元旦将至,我们高一一班注定要携手跨年。按照学校安排,下周三下午后两节各个班级要统一举办元旦联欢会。请大家积极准备。每个小组至少一个节目,节目时长每个3分钟左右,形式不限。”
      “哇~大家可以大显身手喽。有绝活儿的千万不要藏着掖着啊。”张阳嬉笑着鼓励大家说。
      “这下可就有得看了。”
      “咱们军训的时候,从各个方阵都涌现出好多的人才。元旦联欢会,那更是大家展示才艺的好时机。”
      “请问,你有什么绝活儿?”
      “我什么都不会,你再逼我,我就给你表演胸口碎大石。”一个平时极不爱说话的男生,和旁边的同桌开玩笑说。
      “哈哈哈····”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教室里像炸了锅似的,气氛火热。
      班主任娄小青看到这样的场面,悬着的一颗心顿时落了下来。她一直认为班上除了几个活泼好动的学生外,其他多数同学性格比较内敛,不喜热闹爱安静。所以会不时担心元旦联欢会上,在做游戏或者表演节目时没有氛围,甚至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不过,现在的她觉得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了。
      娄小青对着同学们做了一个“停止”的动作,教室里激烈的讨论逐渐停止。
      “关于元旦联欢会,同学们课下可以好好计划一下,充分准备节目,给大家展现一个不一样的自我。大家围绕元旦联欢会谈论了不少内容,有没有哪位同学说一下元旦的来由和习俗文化呢?”
      “中国元旦在农历正月初一,其中的“元”指第一或者开始的意思,“旦”它是一个象形文字,上面像太阳,下面如地平线,代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之意,意为开始。后来人们把“元”和 “旦”结合起来,定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高扬首先站起来说到。
      “你们认为高扬说得怎么样?”老师反问。
      “我认为高扬说得很准确,他不仅告诉我们元旦的来源和时间,还具体给大家分析了元旦二字。我在此想要补充的是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比如:吃鸡蛋、汤饼、年糕等。”闫彤站起来接着说。
      “刚才两位同学围绕着元旦的来源及习俗谈了许多。我想说的是文学高于生活,却来源于生活。关于元旦的诗词篇章,我们怎么能够忽略呢?比如我们大家最熟悉的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如: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诗中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写出人们元旦贺岁、迎春的喜悦。关于元旦的诗作还有很多,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们课下可以交流一下。这是我的回答,谢谢大家。”王婷起身说到,话语中流露着满满的自信和骄傲。
      刘湾听到三位同学的回答后,暗中佩服不已。刘湾可惜自己肚子里的知识量太小,关于元旦,她除了知道是在农历正月初一之外,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好在这三位同学让刘湾长了不少见识。
      “以上三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补充得也特别到位。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三位同学,感谢他们给大家带来的详细讲解。”班主任娄小青欣慰地说。
      班会课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