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


  •   接下来的几天,陈词经常会来找秦亦欢讨论一些项目相关的问题——带着摄影机来的,通常,她们讨论完之后,陈词会调整别墅的灯光,拍一段她的短视频。

      镜头才是女明星真正的舞台,秦亦欢自然无所谓别人拍她,不过她觉得她和陈词挺熟的,可以从“别人”更进一步了,于是忍不住问:“陈导,你难道想做一个娱乐圈流量生活实况的记录片?”
      陈词纠正她:“是演员。”
      然后说:“我对以故事人物为主的镜头不太熟,所以想练一下手。”

      秦亦欢把那些短片都要来看过,因此对陈导的“不太熟”不敢苟同:“我觉得挺好的呀,完全挑不出毛病。”
      陈词摇了摇头,“借用一下放映室?”
      秦亦欢便带着她去了楼上,两个人在大屏幕前一段一段看陈词这几天拍的短视频。

      秦亦欢坐在草坪上,秦亦欢穿着睡袍看书,秦亦欢陷在沙发里枕着头发呆,秦亦欢踮着脚从酒柜里拿酒……各式各样的,都是秦亦欢。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被拍到镜头里总是比真人要丑的,但是秦亦欢觉得,陈词的摄影机仿佛被上帝加了个颜值无损buff。
      视频里她的一颦一笑,就和她真人一样。
      一样的美艳,一样的冲击力。

      没有造型师,没有灯光师,没有动作指导,甚至没有繁复精密的摄影器械,只有一台摄影机和个陈词——秦亦欢觉得,如果这能叫业务不熟,那剩下的摄影师就都是在浪费氧气。
      她于是很诚实地把这个想法跟陈词说了。

      陈词说:“太单调了。”
      “怎么说?”
      “你看,我用过夕阳的自然光,用过你屋里的灯光,算上睡衣你换过四套衣服和三种发型,场景也不一样,可是它们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情绪都在一个维度上。”
      秦亦欢有点好奇陈词是怎么评价自己的,“什么感觉?”

      “像……”陈词想了想,说:“像是爬山的时候,天快黑了,别人都急匆匆找地方过夜,你一个人却坐在山顶看夕阳。很美,很倦,可是你其实是不在乎的,你只是在享受挥霍青春才气和美貌的感觉,因为这可不是每个人都有的资本。”

      秦亦欢听着有点心惊。
      太准了。
      她确实是不在乎,颜值顶尖演技过硬眼光奇准,这都是别人几辈子都求不来的,她就偏要拿来浪费……这么想着的时候,秦亦欢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陈词方才陷入思考时,平刘海下的眼尾又勾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妖气,像白塔下镇压了千年的精怪。

      她笑了下说:“厉害啊,陈导。”

      陈词走之后,秦亦欢一个人又看了遍那些视频,总觉得就这么摆着实在可惜,浪费陈导的运镜,也浪费她的美貌。
      她向陈词要了许可,然后把这些视频发给自己的营销团队,让他们挑着发出来。
      ……

      在陈词忙着推进电影创作,以及拍她的视频时,秦亦欢又和付远投资远程视频了几次,最终确定由何欢作为《稷下集序》的主要出品方,成本预算为三千万,宣发费用按投资比例均摊。付远在决策效率上不如秦亦欢,因此最终资金到账的时间会比她晚半年。
      三千万的成本,再加两千万的宣发费用,对于新人导演来说,这算是巨额投资了。

      合约签署的第二周,秦亦欢第一笔一千万到账,《稷下》正式重启。
      原本的美术团队因为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在项目停摆之后不久就去了另一个剧组。陈词又联系了其他几家,然而大部分不是时间对不上,就是嫌报酬太低;既有时间、又不介意酬劳的团队倒是也有,但是陈词看不上人家水平。

      单是确定美术这事,他们就开了好几次会——甚至连会议室都是临时找的,这是何欢影视第一次独立制作电影,在此之前,他们连合适的办公场地都没有。
      秦亦欢深切领教了启动一部电影需怎样的工作量。

      最终陈词、副导演、摄影和秦亦欢几个人一起定好了美术:这位美术指导叫张余唐,之前有过两部电视剧作品,要价不高,风格和陈词想要的效果也基本契合,唯一的问题就是……水平极其飘忽不定。

      别人的水平浮动,都是对不同的剧发挥不一样,这位就比较特立独行了,他同一部剧里的美术水平都跟过山车一样,有些场景布置得相当惊艳,质感真实细腻,但是另一些场景往往就会滑到另一个极端上去,廉价塑料,连后期都拯救不了。
      最后成片的效果往往非常不协调,导致他的团队一直开不出更高的报酬来。

      张余唐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瘦弱男人,留着过耳的中长发,眼底有淡淡的青黑。

      他进组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给秦亦欢确定造型。
      秦亦欢是最早定好的主演,剩下两个主演,目前团队连片酬预算都还没能达成一致,更别提选角了,因此张余唐只能先做孙荏的部分。

      这第一次合作进行得异常顺利,张余唐团队提出方案,陈词给出修改意见,确认之后,秦亦欢去联系品牌赞助——孙荏最主要的造型是波浪边的宽檐帽、墨镜、过膝的黑色风衣和红色高跟长靴,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的一些局部变动。

      克制,冷艳,全身上下都是层次感的黑,只有高跟鞋和红唇两处红色,很秦亦欢,也很孙荏。
      张余唐只修改了两遍,就达到了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效果。

      紧接着就是孙荏的第一次出场的场景设计。
      在此之前,镜头一直是跟着男主郭穆桓的,直到郭穆桓路过B市CBD某整洁亮丽的高楼下,被迎面走来的孙荏撞了一下,然后他一抬头——嚯,美女!镜头就转到了孙荏身上,跟着她从CBD进入落满灰尘的破旧老楼。

      在陈词的分镜里,这是一个长镜头,从CBD到贫民窟的转场暗示了孙荏的出身,紧跟着下一个场景就是孙荏在破旧房间里换装,手法娴熟地处理自己留下的痕迹,梳妆台前摆着任务目标的老照片。
      这是孙荏以侦探身份出场的第一个镜头,刻画这个人物最重要的场景,所以对室内布景的要求非常高。

      张余唐设计孙荏造型的光辉灵感,在这一幕场景里离奇地消失不见了。

      进度每天都在往前推,坐进会议室的人越来越多,主演选角正式提上日程,陈词三天两头带着摄影出去挑选外景地——只有张余唐一个人卡在原处。

      美术组做出第一版方案的时候是凌晨两点。
      张余唐一秒钟都不想多等,半夜就把方案发给了陈词。

      第二天开会的时候,张余唐整个人都显得十分兴奋,穿着T恤裤衩人字拖就来了,差点没被保安拦在门外。
      轮到美术组的时候,张余唐起身介绍方案,过耳的中长发在脸侧晃来晃去,眼睛明亮得像见到糖果的孩子。

      然后秦亦欢就看着陈词叹了一口气。
      大概是不想打击他的热情,陈词犹豫了一下,才说:“张哥,你忙到半夜两点的态度是很好的……但是,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国内搬到B市一对白手起家的新婚夫妻住的,不是艺术家住的,你还是重新做一个吧。”

      秦亦欢跟着看了那份设计,觉得陈词说“艺术家”真的是委婉了,她是完全看不出来把欧式双层床和自行车修理工具摆在同一个空间里有什么意义。
      她现在相信张美术的审美是真的有盲区了。

      张余唐换了第二版,他这次发邮件是晚上九点,还抄送了秦亦欢等人。
      因此秦亦欢得以见到,陈词在十一点的时候给了回信,让他重做了三分之二的设计,剩下的三分之一里,挑出了七成需要改动的地方。
      第三版。
      第四版。
      ……
      张余唐明显越来越暴躁,邮件越来越简洁,眼底的青黑越来越重,细节上也频频出错。

      甚至秦亦欢有一次去找陈词,意外发现张余唐竟然在陈词单元楼下徘徊,一边走来走去,一边在电话里苛责自己下属,“——为什么图跟文件名反了?你他妈不会检查好顺序再给我吗?!害得我多花了一天渲染!!一天!!!你知道那是什么概念吗??!!!”
      秦亦欢忍了忍,决定不提醒他只看文件名不检查文件内容也有他本人的责任。

      第八版。
      第九版。
      ……
      “这个镜子,我说过多少次了,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沿海城镇的风格,你能不能去好好查查资料?!”陈词站在会议桌前,从张余唐递过来那一摞手绘和电脑作图混杂的图纸中抽出两张,扔到张余唐面前,“还有这个柜子,摄影要求主光源是窗户,孙荏的脸出现在镜子里,第一次出图之前我就把这个要求说的很清楚了,你这柜子完全被孙荏挡住了,根本拉不出空间感!”

      张余唐低着头拿着那两张纸。
      陈词坐了回去,“我们还有什么别的事没处理?”

      “有。”副导演几乎是立刻说:“两个男主演的选角要不要提前开始?美术那边,我们的进度已经慢了,如果这里再不加紧的话……”
      秦亦欢于是又跟着讨论了一会儿选角的事情。
      在这个问题上,她有相当高的发言权。

      她正说到“化学反应这种东西必须得去试镜现场”的时候,张余唐突然把手里的两张纸往桌上一摔,低着头,用不太大、但是足以让整个会议室都听清的音量咕哝道:“女的就是事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十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