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有了武家这一个领头羊,接下去的何家、林家、盛家、朴家,李晨也是如法炮制,这几趟下来倒也是筹得了上千担的粮食,和五十万俩白银。

      办完了事,李晨就回了县,嫣然接着,迎出来道,“相公定是好一通劳累,快进去歇歇,妾已为夫君兑好了洗澡水,就等着李郎回来解乏了。”

      李晨脱了官帽,摇摇头道,“先不急,夫人去帮为夫寻几张纸来,为夫要写告示。”

      见相公有正事要办,嫣然也不多话,不一会儿就拿来十数张宣纸,又研了墨,将笔递给了李晨。

      李晨卷起袖子,不见沉吟,提笔就写。

      告众乡民书:即日起在丰阳县县衙和土地庙门口开设粥场,一日两次。

      丰阳县令李晨代丰阳县百姓特谢武家捐粮120担,银两万两;何家捐粮200担,银三万两;林家捐粮150担,银一万两;盛家捐粮300担,银一万两、、、、、、

      如此写了十数张,李晨使人拿了张贴到镇上,又嘱人去县下乡村都贴了,才算松了口气,遂进了内衙,解了官袍,泡在了温水中。

      嫣然不轻不重的替李晨按摩着肩背,心思沉重,想不到连日来变故突起,也不知道那伙不知名的歹人还会不会寻来,想到县中的情况,看着这个疲惫不堪的相公,她心有惴惴,却不敢多言,就怕给李晨再增添什么压力。

      花开并蒂,各表一枝,这边李晨才将告示贴出去,整个丰阳县就轰动了,百姓们都激动起来,心有感触,俱纷纷的向县衙靠拢,一是方便明日领粥,二是内心感动,他们丰阳县终于来了个好官,他们有盼头了。

      当中也有一部分乡民平日里露宿在武何这些大户人家的附近,得了这消息,也都不约而同的齐聚在他们的门口,口中喊着,谢武老爷、谢何老爷等话。

      门口的大动静,武何等家当家人第一时间就都知道了,他们也没想到这个知县不贪功,倒让他们做了回好人。既然钱都给了,还能赚些名声,这当然是好事,他们心中了然,对于捐钱捐粮本来都不积极的事,一下子雀跃起来。

      他们更想着,也许县令承诺替他们向皇上表功的事也不是敷衍之词。如此一斟酌,各家的当家们就纷纷行动起来,一叠声的吩咐家仆准备米粮运到县衙,一边又让人开角门准备施粥。

      如此效果,李晨在出告示的时候也是预料到了。这些大族不缺钱,就缺一个可以鸣动天下人和皇上的名声,有了名声族中子弟就有了崭露头角的机会,为此他们愿意散些家财。

      丰阳县因为李晨的一纸告示,从一座寂静的死城中沸腾开来,县丞朱治对李晨是心悦诚服,佩服的紧,他们这位年纪轻轻的县令居然能在半天时间里给百姓找出一条活路来。

      他接了李晨的命令,将老太爷们捐献的银粮入库完毕,又在县衙门前当即开了一个粥场,眼见着欢天喜地喝粥的乡民,不由的有些心酸,这些百姓得有一两年没尝过米粥的滋味了吧。

      而现在这些都得益于他们县来了一个好县令,朱治想着,以后但凡是李晨吩咐的事,他都愿意去做,即使是要赴汤蹈火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这时的李晨正将丰阳县的情况细细的写下来,写完后他又叫来朱治签了字,才将信纸收好,寻思着驿站是不能走了,朝中的污吏定是防着他上奏的,他这份奏折要是通过正常渠道走,是到不了皇帝手中的。

      他也只好等两天寻个镖局,将载信送出去,只要能送到窦骁手上,就能让皇帝看到。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