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50 ...
煮猪潲水的过程,没人想回忆,相比之下,喂猪反而成了一件简单的事。
农家喂鸡也很简单,平时撒把谷子就行,比较难的反而是赶鸡。因为院子面积大,平时白天会把鸡放出来自己溜达觅食,傍晚再把鸡都赶进鸡笼子里。
鸡是禽类,这意味着它们是一种直肠子动物,赶鸡的时候得很小心才不会踩到鸡的粪便。
三个女孩儿来到黄土村的第一天,喂完猪又喂鸡,到了傍晚还要喂猪,再小心翼翼地去鸡笼子里摸鸡蛋,把在院子中散步的鸡都赶回笼子,最后抄起农家自制扫把清扫院子。
人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
比如,早上第一次喂猪的时候,元梦和褚雯雯还是一副要崩溃的表情,到了晚上,元梦已经能一边给猪食槽加猪食,一边跟小姐妹吐槽:“怪不得都说‘懒得像猪’,这猪除了吃就是睡,比咱们舒服多了。”
褚雯雯一边扫院子一边闲扯:“猪可真能吃,一天好几顿,一顿一大锅。所以说,减肥还是要管住嘴、迈开腿,这猪又管不住嘴,又不动弹,它不胖谁胖?”
元梦:“……扎心了。我最近老吃夜宵,好像是胖了点儿。咱活得还不如一头猪,想吃吃想喝喝,天天有人伺候着,不用减肥。”
图南:“往好处想想,伺候完它,就能吃到红烧五花肉粉蒸肉糖醋排骨东坡肉小炒肉小酥肉土豆烧肉回锅肉东坡肉……有没有开心一点?”
“有,并且还饿了。”元梦重重点头。
李奶奶给华戏小分队的分工十分科学,三个女孩儿留在家里帮忙,两个男孩子则被带到田里去了,干真正的农活儿。
据说这边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如今正好是收稻谷的季节,他们进村来的时候正好路过大片田野,金黄璀璨,放眼望去皆是金秋时节好景象。
黄土村虽然还带着贫困村的帽子,但其实已经不算很贫困了。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十年的大力扶贫,使当地村民们得到了多种形式的帮助。各种科技特派员下乡调研,扶贫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一对一帮扶,缺房子的盖房子,缺地的分地,缺种子的送种子,就差没给光棍一人发一个老婆了。
这种情况下,除了失去劳动力的和那种实在懒到没法儿的,家家户户不说奔小康,至少赚个温饱再供孩子读书绝对没问题——更何况这儿的小孩读书也不必他们来供,自有国家免学费发早午餐。
李奶奶家住的那一片房子,就是政府统一给盖的,一部分用于安置危房改造的村民,另一部分分给了从大山深处迁出来的村民。
李奶奶家就属于危房改造那一批。
听李小红说,他们家原来住的是山脚下的破房子,外头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那种。后来有扶贫干部过来调查,帮助他们去村委会那边做了登记,等这里的房子盖好,他们就直接搬过来了,拥有了不怕风吹雨淋的新家。
扶贫不仅仅体现在基础生活上,华夏人民最擅长的种地,历史悠久,同时也是农民们赖以生存的依傍,自然不能漏掉。
按照陈一池和陆航那仅有的农业知识,大约知道水稻成熟后会变成饱满的稻谷,似乎是需要用镰刀割下来的?
等到了地头,他们就傻了眼——
田里收割机“轰轰轰”开过,稻子一排排倒下,整整齐齐。
当然,如今早已不像从前那样,一切农活儿全依靠人工手动,但还是有不少农活儿需要他们干的。
李奶奶年纪大了,不如年轻人有力气,既然有了两个大小伙子供她使唤,她便让陆航和陈一池俩人把稻穗收集起来,运到村里的打谷机那儿,把一粒粒稻谷和植株分离开。
已经是秋天了,太阳不算热烈,可两个男孩子仍然累得汗流浃背。
俩人在田地里劳作的时候,带着央视标志的摄像机和摄像大哥就跟着他们拍。附近田里的村民时不时踱步过来看热闹,见到两个白净俊俏的男孩子在帮李奶奶干活儿,免不了笑着围观了一顿,还有人上前问摄像师能不能把自己照进去。
说真的,这对陈一池和陆航来说,实在是太新奇的体验了。
干农活先不说,在这个黄土村,他们两个时下正当红的小鲜肉,走在村里就像随便一个普通人一样,最多因为面孔新鲜以及身后跟着的摄像机被多看两眼。
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来的中老年人和小孩子,哪怕有些条件好的人家常常看电视,看得也是央视新闻以及正剧,没有任何人认得他们这两个明星。
一边捡着稻穗,陈一池一边说:“突然觉得,我的人生需要改变一下。”
陆航:“哈?”
“你看,这些乡亲们都不认识咱们。”
“正常。”
“不。如果是央视的主持人,或者常演正剧的那些大佬们,他们肯定认得。走遍大江南北,只要有电视的地方,一定有人认得他们。”陈一池若有所思。“这就是国民度啊……网红网红,只在网上红,现实里查无此人说得就是我了吧?”
陆航大笑:“别,别这样说自己,你是网红,那我是啥?”
“你是电影咖,跟我不一样。”陈一池对他们俩的差别认识得很清楚。“我回去得好好想想。”
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奇妙。
任谁也想不到,一次莫名其妙的下乡扶贫活动,从此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当然,此为后话。
干到傍晚,两个大男孩儿又辛辛苦苦地把打谷机打下来的谷子用箩筐装好,一箩筐一箩筐堆上三轮板车,一个人推车一个人扶,慢吞吞地回家了。
刚到李奶奶家门口,就闻到了一股饭菜香气,里头传出来女孩子独有的清脆嗓音,嬉嬉笑笑。
图南听到门外响声,走出来正好跟他们碰面,笑道:“你们回来得正巧,饭刚做好,赶紧去洗个手,尝尝小红的手艺。”
没错,晚饭是李小红做的。
早饭在镇上招待所吃,午饭由村主任请了,到了做晚饭的时候,三个女孩子围着农村锅灶一筹莫展,摄像大哥和跟镜导演在背后一直笑,丝毫没有伸出援手的意思。
正写作业的李小红被图南找到,本来是想问她灶要怎么烧火怎么用,结果小红妹妹人小本事却强,根本不需要她们动一根手指头,自己就把灶烧热,麻溜儿地煮饭炒菜。
菜还是现场从院子菜地里拔出来的,新鲜水灵得不行。
一番操作下来,行云流水,一看就是家务小能手,三个城里姑娘佩服不已。
当然,她们都快二十岁的人了,也不能光看着,让人家小朋友做饭。于是一个人择菜洗菜,一个人切菜,另一个人烧火,大家好歹略尽绵薄之力,算是参与了这顿晚饭的制作。
元梦称赞小红妹子:“我九岁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干嘛呢,小红真能干。”
李小红被夸奖得有些脸红,同时也有些好奇:“姐姐,你们在家里都做什么呢?谁做饭?”
元梦:“我爸做饭。”
褚雯雯:“我妈做饭。”
图南:“保姆做饭。”想了想又觉不对,那是上辈子的事儿了,改口道:“现在是我爸妈一起做。”
李小红知道“保姆”是什么。他们村里有个妇女去城里给人家当保姆了,听说一个月能挣好几千块钱,才出去两年家里就起了新房子。
小孩子不知道几千块钱是多少,但十块钱对她来说已经是笔巨款了,三年级早学了数学,知道一千块钱就是100个十块钱,那应该是非常非常多了。
她眼巴巴地看着图南,问道:“姐姐,那你家还缺保姆吗?我什么都会干,也不要几千块钱,一点点钱就好了。”
图南愣住,旋即失笑:“你还小呢,雇你当保姆属于雇佣童工,是犯法的喔。”
李小红失望地垂下头。
望着她的发顶,不知道为何,图南忽然有些鼻酸,她轻轻抚摸这个小姑娘的头发,温柔地说:“小红不要当保姆,你要好好读书,以后走出去,上大学。”
李小红似懂非懂,有些沮丧地说:“上大学要很多钱的,我们读小学和中学不要钱,可是读到大学就要很多钱了。前年村里的玲玲姐就考上了大学,她家里借了很多钱才够学费,现在是她哥哥在外面打工供她念书。”
三个女孩儿里,家世最差的大概是褚雯雯,可就连她也是城市小康家庭出身,从未想象过在这片华夏大地上,竟然有孩子还在为学费犯愁。
童言童语,最为真实。
就像元梦说的,她九岁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干嘛呢。她们三个,九岁的时候大概都是穿着公主裙,吃着巧克力,撒娇让爸爸妈妈周末带自己去游乐园玩儿的娇娇女。
而九岁的李小红,她什么家务都能干,喂猪喂鸡煮饭扫地洗衣服,甚至已经开始为未来的人生担心,不敢想象上大学这件事,而是想要去城里当保姆。
一阵沉默中,图南忽然开口,她对小红许诺:“别担心,你好好学习,以后考上大学,姐姐给你出学费。”
这两天出去吃吃喝喝了,躺平。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青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50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