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9、君臣商议 ...


  •   伍壬前脚离开,后脚舒亮就进来回禀着,“陛下,鲁国公、柱国公、韩相和周尚书正在殿外候着!”

      “宣!”

      “是陛下!”舒亮亲自将人迎了进来。

      “臣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德帝抬了抬手叫起,主动说起了今日唤几位大臣入宫的原因,“朕前日偶感风寒,于政务上难免有些疏忽,为此深思了一番。

      废太子之事已过去,储君也该提上日程,你们四位都是朕倚重的国之重臣,朕想听听你们对此事的看法!”

      四人面面相视,谁也没主动张口,一时间气氛沉默了下去。

      四人皆是官场上的老狐狸,谁也不会在未明确文德帝态度的情况下,率先表态,这点上文德帝也很清楚。

      但他容不得下层蒙蔽和忤逆于他,挑衅帝皇的权威。

      “怎么,几位对朕也愿说真话了吗?”

      “臣不敢!”四人两人点头认错。

      再沉默下去只会触怒皇上,韩相棱模两可地道,“臣等不敢隐瞒陛下,只因诸位皇子文武双全,各有所长,臣等一时之间也无法说出个所以然来,所以...”韩相为难地向文德帝求助,未尽之言众人都心知肚明。

      其余三人在这一刻都不由自主地暗腹了句:老狐狸!

      柱国公毫不迟疑地接着韩相的话往下说,“现今成年的皇子就有赵王、韩王、秦王、蜀王以及卫王,都是极好的人选。”直接把所有成年的皇子拉出来溜一遍,柱国公把雨露均沾这套运用到极致。

      周庆及鲁国公闻言眼角不禁抽了抽,暗腹这这才是个人精!谁也不得罪。

      鲁国公不甘示弱地道,“众所周知臣的小女十分心仪秦王殿下,但秦王一心为公,心无旁骛,如此为国尽心尽责,臣也是十分看好秦王殿下的。”鲁国公看似赞赏秦王,单点了其名,可前缀却牵扯上了儿女私情,听这话的人自然也得思虑这欣赏之言是正是反。

      相比三位,周庆倒是正直了许多,直接道,“赵王战功赫赫,统帅三军,镇守边境,于军事上智勇双全,于谋略上思虑周全,难能可贵;秦王数次知之若微,于危难之极挺身而出,于政务上颇有建树,自任巡抚司以来,从无过错,甚至屡立其功。

      至于其他未成年皇子,皆是少年英才,只是尚未历练,有所欠缺。”

      狡诈!其他三人脑海中纷纷复现这这个词,周庆此人直中带着圆滑,也不怨六部尚书,独他得陛下看重。

      文德帝面不改色听了四人一轮发言,眼波平静。

      这样的情况在文德帝的预料之中,他张口道,“皇子们皆有所长,亦有所短,爱卿们心中既无合适的人选,不若再多观察观察,兴许就有合意的人选推荐了。”

      “臣遵旨!”四人余光间有所碰撞,但又快速地离开了。

      陛下虽不曾名言,但从他的态度可以揣测出,他们所言或许是合他的心意的。

      以周庆对陛下的了解,不由猜测着,或许他们所提之人皆非陛下心中之人?

      若是几位成年的皇子都不是储君的人选,难不成陛下是想...

      四人似是想到了什么,心头不由沉了沉,若当真如此,晋国只怕要动荡不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但愿是他们多想了。

      文德帝又道,“这几日政务上,韩相、周尚书,你们多劳累些,若无急务,韩相与六部可酌情处理。”

      周庆、韩相俯首应道,“是陛下!”

      文德帝挥手道,“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当天晚上,文德帝案桌上摆着份密函,他看完后脸色赤白,瞳孔圆睁,喉咙不可抑制地涌上了血腥。

      张口间,血液从嘴角不慎滑出,看得舒亮心惊胆战。

      “陛下!”

      文德帝一寄刀子甩了过去,那目光摄人心魂,直直将舒亮钉在了原地,寒毛竖立,身体僵硬不敢动弹。

      不知过了多久,文德帝才移开了目光,神色隐晦不明地吩咐着,“不要声张!”

      “是陛下!”舒亮小心翼翼地递上了手帕。

      文德帝接过手帕随意地擦拭着嘴角,一边吩咐道,“取来烛火!”

      舒亮动作麻利地将烛火搁置在案桌上,然后退后几步低垂着眸不看不言。

      文德帝的眼中的光在晕眩的烛光下明明暗暗,他抬起手将密函点燃,一点点看着它燃烧,直至灰烬。

      谁也不知道信件中写了什么,能令得文德帝情绪如此波动。

      当天晚上伍壬被传召入内殿,伍壬把完脉后,下意思地看了舒亮一眼,舒亮耳目笔直,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回应。

      文德帝冷淡地道,“朕的身子朕心知肚明,有什么话直说无妨,朕恕你无罪。”

      伍壬艾怯地回了话,“陛下身子亏损严重,须静心修养,戒躁戒怒才有利于康复!”

      “康复?朕还能康复吗?”文德帝冷哼一声。

      伍壬、舒亮纷纷跪了下去。

      “臣无能!”

      “陛下息怒!”

      文德帝深深地缓了口气,半响才叫起,“起来吧!”

      两人动作麻利地爬起,文德帝朝着伍壬道,“伍院首,朕的身体该怎么治就怎么治,你做好了,朕自保你无恙!”

      “臣遵旨!”伍壬得了文德帝的承诺心中颇为感激,只是心头的忧愁依旧残存,每一代帝皇薨逝,主治的太医以及太医院都会遭到新帝的清洗,纵使文德帝有心保他,也于事无补。

      一代天子一代朝臣,这样的道理历经两代的伍壬,早就看得一清二楚。

      伍壬将内心的忧虑压在心底,退了出去。

      文德帝询问舒亮,“赵王何时到达淀京?”

      “回陛下,后日辰时(7-9点)。”

      “后日,也好。”文德帝若有所思低诺道,“服侍朕休息吧!”

      舒亮轻手轻脚地脱下文德帝的腰配带和外衫,将人扶到床榻上,待文德帝躺下后,诺手诺脚地放下床帘,放缓脚步退了出去。

      “陛下睡下了?”紫宸宫的宸妃看见青稚走进来,神色略显急切地问道。

      青稚点头,“伍院首离开后,舒总管也退了出来,守在了外殿门口,奴婢偷偷地看了眼就赶紧回来了。”

      “你做的很好!”宸妃赞许道,“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谨言慎行。”即便面对青稚,宸妃也没有透露自己因何让她注意文德帝的行迹。

      伍壬出现在陛下寝宫,这就说明她之前布下的局开始奏效了。盛妃、秦王又如何?一旦触及到男人的尊严问题,再出色,再有才干,也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

      宸妃抱着熟睡的十一皇子,轻轻的摇晃着,“皇儿皇儿,你要快快地长大,在此之前母妃一定会为你争取你该得的一切。”

      相比起宸妃的野心勃勃,司贞安在得到消息传出去时,只是淡淡地点头,“本殿知道了!”

      司随迟疑地道,“主子,皇帝真的会信秦王不是他的骨血吗?”

      “秦王羽翼已成,皇上本就忌惮,故事的内柔不重要,皇帝信与不信也不重要,只要怀疑的种子种下,就一定会开花结果。”司贞安对此时胸有成竹。

      文德帝在某些方面而言疑心颇重,比如当年父王拥兵自重之时,他定然也会忌惮对方功盖盖住,再加上秦雅芙的事情,直接将他野心激发了,这才导致了定郡王府灭门一案。

      他能疑心自己是秦雅芙的婚前之子,自然也能疑心秦王,若是她没记错的话,盛妃当年也是早产生下的秦王。

      七个月诞下的稚儿,多么相似啊!

      司随道,“众使文德帝对秦王有所疑心,可若是滴血认亲,也可确认结果,若皇上如此做,咱们...”

      “不会!”司贞安斩钉截铁反驳着,“皇上是不会让秦王滴血认亲的。第一,皇家不能出这样的丑闻;第二,时机不对,文德帝已是强弓之末,当日皇后能困住他,秦王如今也能,尤其是在秦王救驾有功的前提下,皇帝若是薨逝,谁会相信秦王所为。

      所以这样的弱势之下,皇上绝不会直面与秦王抗衡,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秦王只能背负着疑罪之身,皇上是不可能将皇位传给这么一位血统不纯的皇子。”

      “所以,秦王直接就不在储君人选之内了,接下来咱们只要解决赵王即可!”说道赵王,司随心中亦有几分欣赏,铁骨铮铮的男子汉,一刀一枪在战场上拼搏,屡立战功,是晋国所有男儿敬佩的对象。

      “赵王!”说到他,司贞安多了几分沉思,“皇上不会中意他为储君的。”

      司随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司贞安摇了摇头,没解释!

      司随见状也不追问,只是将各个皇子的情况分析一番,韩王离京,秦王被疑心,赵王亦有所缺,蜀王昏迷不醒,卫王未成年,且母族强大,有外戚干政的风险,其余皇子莫不是性格软弱就是毫无根基,出身低微,担不起重责。

      细细算下来,十一皇子虽年幼,可宸妃独得恩宠,母族是清流世杰,在文人中颇得盛名,但家族之中几乎无人为官,无外戚之患。身后又有着主子这个嫡亲的姐姐,相当于背靠定郡王府这课大树,联系武将派别。

      文德帝再安排几个文臣肱骨辅助,政权分散,形成制衡,文武两队形成微妙的平衡,足以维持晋国明面上的平稳。

      唯一的确定就是十一皇子过于年幼,变数颇多。

      至于周国?赵王可为,且周国也处于政权动荡之极。

      利弊相左,细细数来,十一皇子倒是极为不错的人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