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六军齐卸甲 ...

  •   伊斯拉斐尔大奇:“连天兵天将们都找不着他们的元帅了,你难道知道他在哪里?”
      “你来看。”杨戬将簿册和那张战报拿给伊斯拉斐尔看,“这一处,火焰山的战报,跟别处有所不同。你算一算,俘虏中的文职和武职、将官和兵卒,还有缴获中的短兵器和长兵器,这三组数做个比例,为什么比别处高了这么多?这会是偶然吗?”
      伊斯拉斐尔接过簿册和战报,心算片刻,一拍大腿:“对!文职多而武职少,将官多而兵卒少,短兵器多而长兵器少——这都是中军帐才会有的特征!李靖的中军帐就在火焰山!”
      伊斯拉斐尔高兴极了,紧了紧腰中的袢甲绦。
      “我这就去向元帅请命!”
      李靖其人,为将不过庸才,却专会钻营,压住真正的人杰不得出头。他在一天,天庭就一天不能打胜仗,把他清除出去,三界还能多一丝希望。
      没了李靖,领兵的会是谁呢?沉香吃了败仗,是不可能挂帅了——十之八九会是真武大帝。论兵法和武艺,真武大帝足以胜任元帅之职,怕的是兵法与武艺之外的东西。
      ——是啊,因为那些东西,纵有兵法高明、武艺非凡的勇将,也不能尽展其才,这样的天庭,真的还能担负起保护三界的责任吗?

      “你说什么?你知道李靖在哪里?”弥卡尔乐了,“伊斯拉斐尔,你要醒来说话啊!”
      “不曾睡着。”
      “你说的是梦话。”
      “句句实言。”伊斯拉斐尔求战心切,上前行礼,“元帅,战机稍纵即逝,拖延犹豫不得啊!只要给我一支将令,我就能把李靖擒到您面前来。如若有失,甘当军法!”
      “也罢,我就命你率领本部人马,增援/交河,与马立克一同追歼残敌!”
      伊斯拉斐尔领兵向交河进发,部署安排已定,他扮作小校,命令亲随卷起旗帜,悄悄将火焰山包围。
      随后,伊斯拉斐尔一马当先突入营中,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杀得巨灵神望风而逃,鱼肚将丢盔卸甲。李靖认出伊斯拉斐尔,知他手段,慌忙撤退,谁知火焰山早已被重重围困。李靖祭起玲珑宝塔往下打,意图打出一条通路来。
      “斗法宝?只有你有法宝吗?”
      伊斯拉斐尔哈哈大笑,举起堕仙角,吹一声,玲珑宝塔坠落在地,吹两声,李靖法力被破去。这第三声要是吹出来,李靖就得七窍流 血而亡,只是伊斯拉斐尔想要活捉敌方主帅,才没有吹这第三声。伊斯拉斐尔命亲随将李靖绑缚了,打上车辇,押回大营。

      伊斯拉斐尔一出手就擒获了敌军主帅,弥卡尔大喜过望,问他到底是怎么找到中军帐的?伊斯拉斐尔这才把杨戬的话如实复述。弥卡尔早知杨戬多谋,却没想到他细致机变到这种程度,唯有甘拜下风而已。他又下令将李靖押往昆仑山,由真主处置。
      真主连见都没见李靖一面,只说了一句:“人家既然不远万里来了,也不能让他白来——正好仇报仇、冤报冤。”就把处置李靖的事全权交给了吉布列。
      “仇报仇、冤报冤?”桌案上一只银币在旋转着,吉布列坐在堂上,审视着地上被绑得像粽子一样的李靖,“高昌回鹘公主玛依娜,就是被你逼死的,对吧?高昌回鹘既然已经改信清真教,我们就得给他们做主。让你给她偿命,可算得仇报仇、冤报冤?”
      “哎呀,大天使,这都是误会啊!”李靖慌忙解释,“玛依娜公主出逃,我此前一点也不知道。那些家将以为她是阴谋败露才逃的,背着我自作主张。我派金吒追赶,是为了把他们好好接回来,不是为了要他们的命。她身死荒山,我也十分难过……”
      吉布列瞥了那旋转的银币一眼,只听当啷一声,银币落定,是镌刻着花草纹的反面。
      “不必说了。”吉布列示意天使们把李靖押起来,“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保你心服口服。”
      天山西段,两列山脉向西逐渐打开,中间便是伊丽河谷,又称七河,古时候本是乌孙故地,现在归西辽治下。葱岭东西,万里戈壁荒滩,只有两处河谷堪称水丰田美的宝地,一处是河中寻思干,另一处就是七河伊丽水。伊丽河谷内,蜿蜒着数条发源自天山的河流,其中有一条喀拉苏河,河边俱是水草丰美之地,半人高的绿草覆盖着丘陵,起起伏伏有如大海的波浪,层层风过,拨开草叶,露出各色鲜花,有如点点繁星。
      吉布列拎着李靖的领子,指着那条银练一般的河流,笑吟吟地问他:“李天王,你看这里可好啊?”
      “这……这是什么地方?”
      “什么地方?”吉布列仍不改笑意,“这条河,叫喀拉苏河。李天王,你也曾受过回鹘人多年供奉,可知道他们口中的‘喀拉苏’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
      “你不知?好,好,好,我便让你知道——‘喀拉苏’,就是‘黑水’的意思。”吉布列几乎笑出声来,“你明白了吗?”
      “黑水?”
      “是啊。你在一个叫‘黑水’的地方做过什么事,你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吉布列的手指戳着李靖的心口,似乎下一刻就要刺入他的胸膛、剖出他的心来了,“我有一个主意,你一定喜欢。”
      吉布列一挥袖,一道横梁跨在喀拉苏河两岸,天使们又取来了一捆绳索,和一只铅块。黑水狱的事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李靖这会儿才清清楚楚想起来,不觉体如筛糠:“你们……你们要干什么?……杨戬!他还没有死对不对?——原来他勾结的是你们这伙清真妖人!”
      “勾结?没错,就是勾结!”吉布列轻轻笑着,“要怪,只能怪你们的天庭,为什么把马莲草插在了银瓶里?为什么红玫瑰只能在瓦罐安身?最可恼的是金花芙蓉啊——撕碎了叶片,折断了根茎,还要扔在地上千万人踩踏,践为尘泥。你说说,像他这样的绝代人杰,为什么不跟我们‘勾结’呢?”
      “刑伤天王,你们不得好死!清真妖人,你们会遭报应的!”李靖拼命挣扎着,高声喝骂起来。
      吉布列并不着恼,只是笑着吩咐众天使,把李靖倒吊在横梁上,上身缀着铅块,浸入喀拉苏河。清波翻滚,李靖头朝下浸在水中,能够清晰地看见那起起落落的分界面,有几次清波落下,他的口鼻几乎能够露出水面,却因上身缀着铅块,无法抬起身子呼吸一口。生死一线,就在眼前,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任由生命从这具躯体中流逝。
      丘陵之上,碧草之间,吉布列白衣翩然,头上的金步摇压着她深褐色的蜷曲头发。轻风吹动了层层碧浪,映入她的眸子,闪烁着一种奇异的光彩。
      “你且先行一步,三界内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只会觊觎高位、阴谋钻营、残 害贤能的官,我们都会送去陪你的。”
      用伏羲水镜追踪李靖下落的沉香,几乎魂飞天外。
      吉布列没有否认……她没有否认!
      ——难道是真的吗?舅舅他……他他他真的没有死!光明寺那个所谓的高昌回鹘的明使,其实真的就是……
      吉布列……昆仑附近……对了,还有哮天犬……水镜啊水镜,让我快些找到线索吧!

      天山战败,责任全在沉香,他自己也不讳言,又自称不能胜任军职。玉帝顺水推舟,并不降罪于王灵官和魔礼红,只将刘沉香罚俸一年,并调回了天庭。李靖已被擒身死,真武大帝接下了帅印,领十万天兵增援前线。
      真武大帝深知清真教厉害,不可力敌,只能智取。他与敌小规模地交战了几次,且战且退,意图诱敌深入,伺机歼敌。
      果然,清真教中有沉不住气的人——马立克贪功冒进,与其余各军拉开了距离。真武大帝抓住战机,布下口袋阵,将马立克围困在乌鞘岭,龟蛇二将、五色神龙、魔礼青、魔礼红,精锐齐出,誓要将这伙顽敌一举全歼。谁知马立克勇猛异常,鏖战良久,竟拿他不下。弥卡尔用飞符指挥马立克,攻守有度,死死咬住了真武大帝的主力。其余各军彼此配合,将真武大帝的三万精锐拦腰截断,打得溃不成军。
      乌鞘岭一战,天庭震动。朝堂上众文武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倒是有几个脸红脖子粗,口口声声的“不能求和”“死战到底”,仔细一看都是文官,打起来也轮不到他们上战场。至于那些会武的,一提起挂帅领兵,都是装聋作哑,默默无声。
      万般无奈,太白金星只得出来提议,与清真教求和,玉帝首肯,就命太白金星出使昆仑。待太白金星带回清真教的条件,天庭众文武险些把肺气破了——各级仙府和地府均由清真教接管,文武百官任由清真教任免调用,礼仪制度都要改从清真,战犯押到昆仑山受审,头一名就是玉皇张百忍……
      这等于灭亡天庭!
      这样的条件,天庭万万不能接受。明知打不过,硬着头皮也得打。
      太白金星刚刚离开,明教和祆教的使者就到了昆仑。他们看到清真教两番战败天庭,欢呼雀跃,遂与清真教结盟,同灭天庭。三教联军兵分两路,一路以弥卡尔为元帅,伊斯拉斐尔为先锋,与明教、祆教并进,对敌天庭;一路以马立克为元帅,阿兹拉伊来为先锋,蒙卡尔、纳克尔等俱在军中,攻打地府。
      清真教势如破竹,天庭节节败退。到处都有明教的内应,献关投敌者不可胜数。很多时候清真教的大军还没到,当地的仙官就已经被明教的义军拿下了。
      人人都觉得大难临头,唯有太上老君不慌不忙。他知道死物的实力,区区一个清真教,翻不了天去。看得出来,玉帝又想扶持一股势力,平衡他与瑶姬的合流,此时此刻,万万不能强出头,一来是不利于保存自己的实力,二来还会引起玉帝进一步打压。因此他约束门人,顺其自然,不必争斗。只举荐孔升真人去吐蕃请白度母菩萨来援,略微表示了一下。
      孔升真人能请来白度母菩萨,不过是依靠李唐皇室的身份,作为侄孙请来了姑祖母。白度母菩萨擅长的是医术,武艺与兵法无一精通,就算来了也只能说聊胜于无。
      可是事实上,白度母菩萨已经是天庭从佛教搬来的唯一一个救兵了。旃檀功德佛为保护佛宝舍利,苦守大雷音寺,遭七宗围攻,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和八部天龙正在死战。观音菩萨虽然还没有遇到明面上的冲突,但周边数宗虎视眈眈,又哪敢轻离道场?其余诸佛、菩萨,往日里被世尊如来压住的重重矛盾都被激发出来,再加上祆教依然在煽风点火,更是无一来援。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任谁都觉得,此时的天庭已经风雨飘摇,百官中开始有投敌的。平日里表忠心都是信誓旦旦,一到危难关头就做了贰臣,这样的事情众人也是早有预料的,然而仍有些人的变节,太过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说,令人不寒而栗。
      ——家国本同一理,纯孝之人,怎么会不忠?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六军齐卸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