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檄天钉头书 ...

  •   次日早朝,灵惠夫人林默娘奉命上天,展开书文,一看便知:“陛下,娘娘,这是两河的一种古文字,名叫钉头书。”
      “这钉头书写的是什么?你读来听听。”
      “遵命!”
      林默娘浏览了一遍,不由得面色一白,忙躬身回禀:“此书写得甚是不通,皆是妖言惑众之辞,不读也罢。”
      “既然写得甚是不通,你就如实读出吧,供众卿一乐,倒也使得。”
      “娘娘恕罪,待小仙如实译出钉头书。”
      林默娘捧起钉头书,当场将它译出:
      “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汝枉为三界至尊,贪欢恋酒,不理朝政,善恶不分,赏罚不明。”
      众文武一下子炸了锅。从古至今,朝 廷有错都是奸臣的错,哪有这样矛头直指至尊的!李靖当场义愤填膺地大骂道:“清真教真是无君无父的野蛮人!请陛下速发大军,灭此恶贼!”
      玉帝倒没看出什么生气的样子,反而摆手制止李靖:“稍安勿躁,钉头书还没读完呢。灵惠夫人,你接着读。”
      “遵命!”
      “致使紫云之上,朽木窃据栋梁之位;黄泉之下,芝兰反受稗草之辱。为善者尸骸无存,作 恶者富贵延年。肉食者贪得无厌,众百姓苦于剥削。四海列国之中,冤孽无穷,以致三界有累卵之危,众生有倒悬之苦。当是之时也,汝不思治其根本,反戕害无辜,以图一时之安逸,不亦殆乎!”
      “一派胡言!”瑶姬脸都气白了,“全赖陛下圣明,识破奸臣逆子,拔擢忠良,沉香才能平反冤案,廓清朝野。哪有什么冤孽无穷?冤孽早已肃清了!”
      众文武纷纷附和:
      “陛下慧眼识人,紫云之上都是忠臣良将,哪有朽木?司法天神大公无私,黄泉之下哪有一个无辜?真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说什么三界有累卵之危、众生有倒悬之苦?自从新天条出世、司法天神履任以来,三界安宁和美,众生安居乐业,人人皆称颂天威。这钉头书真是一派狗彘之言!”
      沉香心中却忍不住一痛。这里除了他之外,大概只有死物和老君知道,钉头书上写的句句属实!
      玉帝看向钉头书的神色越发暧昧了,他示意众文武停下议论,又命林默娘:“灵惠夫人,这钉头书后面还写了什么?”
      “陛下,待小仙逐句译出。”
      再往下看,林默娘心中一惊,脸色微变,竟觉得这钉头书上所云十分有理。
      “两河沃土,乳蜜之地,耕种千年,皆化沙尘;八水相绕,表里山河,灌溉千年,悉为咸卤。农牧为业,叩衣食于地,而地力日疲,纵然人皆圣贤,亦不能为继,何言永固无虞?为三界众生计,当另辟新业,方能免于万世之祸。汝身为三界之主,岂有意于此乎?”
      林默娘不着痕迹地望了碧霞元君一眼,只见她眼中也有震惊与恍然之色。
      然而更多的人依然在嘲笑钉头书:
      “什么万世之祸?不灭清真教,才是万世之祸呢!”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林默娘静静等候着众人都安静下来,才接着译下去:
      “无始以来,罪业深重,究其根本,在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物寡供薄而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又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汝身为至尊,当广降人杰,造福众生,使饥者有其食,病者有其医,战乱不再,冻馁无存。其时天下为公,则三界之危自解。”
      冷嘲热讽依然不绝于耳:
      “蛮夷妖人,懂得什么大道之行?”
      “这些人连礼义廉耻都不懂,也敢妄言三界了!”
      林默娘不由得望了太上老君一眼,只见道祖依然是那副散淡清闲的样子,眼观鼻鼻观心。
      《道德经》诚不欺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今苍生涂炭,汝尚安坐于九天之上,妄称仁德,岂不知三界众生,皆愿生啖汝肉!幸大道不绝,真主布道于天方,吊民伐罪,诛灭昏君,褒善惩恶,重开天地。尔等天庭众文武,当缚此民贼,以礼来降,免动干戈!”
      钉头书读罢,众人都听出来了,这简直不啻于一封战书檄文。有人已经攘臂出班,义愤填膺:“清真教如此藐视天威,妖言惑众,是可忍,孰不可忍!陛下,娘娘,应速发大军,荡平天方,剿灭清真教!”

      昆仑山上,真主又把杨戬请到了他的洞穴中。
      “吉布列带你去了光明寺,密特拉是什么人,你都看清楚了吧?”
      “他是一个幽灵。”
      “不错,不错,说得极切!”真主大笑道,“火本无形,火神本来就不需要肉身。”
      “你来,坐下来。”真主把杨戬让到一只蒲团上,自己也在对面坐下,“我已命伊斯拉斐尔上天庭去下战书,只等另立地府,然后在塞尔柱突厥渡升三十万大军,便可反天东征了。”
      “塞尔柱突厥?”
      杨戬当然知道“渡升”是什么意思。
      清真教的事业刚刚开始,就夺去三十万个活生生的生命,让他们从此与家人阴阳永隔。诚然,你可以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以说他们都是自愿为清真教献身的。但是这样一来,他们所追求的“正义”,岂不是从一开始就令人怀疑?
      善之花,也可能会结出恶之果。毁灭重建不是儿戏,真主的任何一点恶意,都不能等闲视之——他必须慎重考虑自己的立场。
      “契丹为女真所破之后,耶律大石率领残部称帝于七河,自号‘菊儿汗’。如今高昌回鹘和东可汗王朝都已向契丹臣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西可汗王朝。西可汗王朝的宗主正是塞尔柱突厥,因此契丹与塞尔柱突厥之间必有一战。在塞尔柱突厥渡升三十万大军……”杨戬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真主的神色,“没有了这些军队,塞尔柱突厥绝不是菊儿汗的对手,河中很快就要落入契丹人之手了。失去了河中,恐怕塞尔柱突厥的土崩瓦 解也不会远了。契丹王族笃信佛教,这样一来,恐怕于清真教不利啊。”
      “从天方到昆仑,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英勇无畏的圣战者,这一点并不会因为凡间易主而改变。”真主说,“三界众生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勋,到了那个新世界,他们都会永享吉庆的。”
      “比别人享受更多的吉庆吗?”
      “这是他们应得的。”
      ——明白了。
      真主对吉布列和弥卡尔都保持着距离,却对杨戬开诚布公,毫不掩饰自己真实的一面。这样的人委实难得,杨戬不愿意欺骗他。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这不会是一个公正、幸福、清白无暇的世界。”
      真主并不生气,反而很欣赏杨戬的坦率。
      “我知道你爱这个三界,也知道你不忍它毁灭。我不会拿你当棋子,更不会强迫你做什么,我会让你看到我是对的,然后自己站到我这边来。”
      “毁灭重建不是小事,这个三界真的就不能修补了吗?”
      “毁灭重建,修修补补,都有它的道理。有的人认同前者,有的人认同后者,都能讲出很好听的理由来。可是,凭什么一群人就要听另一群人的呢?问题就在眼前,总要拿出个解决的办法来——其实哪个是对的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认同哪个。”
      “知道为什么神王兄妹是错的吗?”真主侃侃而谈,“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心即天心,人道即天道。神王兄妹当初牺牲众神拯救三界,谁认同了呢?众神认同吗?三界众生认同吗?而我们现在要毁灭三界、创造一个新世界,你来看——这么多人,上到我本人、火天神密特拉,下到清真教、祆教、明教的所有教众,都无比热切地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并愿意为它的实现而付出一切。有朝一日你会看到,就连原本笃信儒释道三家的汉人,都会支持我们。如果这还不是正义,那还有什么敢冠以正义之名?”
      “我不喜欢对人说假话,因为真话才能吸引志同道合的人。”真主说得平静而淡然,“我不喜欢阴谋,阴谋一旦被敌人看破,就会反噬自身。而阳谋——就算敌人看破了,也不得不入你彀中。”
      “有一件事,我想你能理解我的想法。”真主倾身向前,靠近了杨戬,“我的理念实现,未必等同于我的清真教必须大获全胜。你不愿意帮我,大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反对我。但是,历史的大潮滚滚向前,不管你做什么,最终都是在为它开辟道路,这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时来天地皆同力,正道所在,你想不要都不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檄天钉头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