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018 ...

  •   如果说主角个人线的开启,会让阚慈时刻警醒自己是一本书中的炮灰。那么世界线的开启,让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游戏的玩家,承担起开荒和改变的重担。

      这让阚慈不由有些兴奋,他难得用拿了个盆,洗干净手之后,他才选择了抽奖。

      这次抽奖的动画特效也与先前不同。或许在系统看来,世界线的重要性及难度远超主角个人线——至少,在前四任系统日志里,没有人提及过世界线这件事情。

      也因此,它的特效更加大气磅礴,就如同瑰丽、隽永的锦绣山河图在阚慈的面前徐徐展开。等到动画消失后,阚慈这才看清楚自己抽到了什么选项。

      【1、随机剑气】
      【2、随机儒士讲解。】
      【您可随机从中选择一项。】

      剑气和儒士讲解?

      这两个选项,乍一看,就好像是阚慈的运气突然扭转,突然变得幸运起来。所抽到的奖项,再也不是为主角服务、为系统升级,而是真真切切可以作用在自身身上了。

      但很快,阚慈反应过来,不是他运气变好了,而是个人线和世界线的奖池不同。

      在世界线的奖池里,这两个或许是最普通的。

      但这两个选项,对于如今的阚慈来说,却算得上不错。

      【随机剑气:剑气分天、地、人、黄四大品级。选择该奖励后,可凭运气,随机领悟一道剑气。】
      【随机儒士讲解:儒士为儒家弟子统称,包含童生到圣人。选择该奖励后,可凭运气,随机抽取一人讲解儒道经典。】

      居然都是靠运气来确定最终奖励。

      阚慈在两者之间犹疑了一下。对他来说,儒士讲解好像更能提升他对儒道经典的理解。在这项奖励的帮助下,他原本停滞在那里的《大学》或许能一蹴而就,完成修炼。

      但阚慈想了想,还是选择了前者。

      他对自己的运气有充足的自信。如果选择后者,怕会是一名童生来讲解儒家经典。《论语八则》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对阚慈来说,听一名童生讲解是有好处,他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对阚慈来说,好处还是太少了。

      相比较起来,一道剑气,哪怕只是黄级剑气,对阚慈来说,作用更大。

      先前也曾提及过,并非每名剑修都能领悟剑气。能领悟的,都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天才。也因此,对于阚慈来说,选择剑气既能保命,又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伪装身份的作用。

      阚慈选择了1。

      刹那间,他感觉他的感官变得无比灵敏。周围的风、掉落的叶,在这一瞬间,都化作无形的剑。风打落在路边的石头上,形成斑驳的痕迹,那是剑痕。叶卷落在地面上,发出轻微的簌簌生,那是剑痕。

      世间万物,皆为剑。

      风和叶的交汇,就如同剑和剑的交接,无形却有形,锋利却柔和。

      而每个人,就处在剑和剑的交界处。

      阚慈若有所感,他体内的灵气蠢蠢欲动,就好似体内有什么东西汹涌澎湃、快速爆发!

      他抽出藏在袖袍里的那支竹笔,运转起周身的灵力。他借着周边旋转的风,借着向下掉落的叶,朝着远方的假山发出一击。

      一息、两息……

      假山巍然不动。

      阚慈有些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尖,莫非他预料错了,这个抽到的剑气杀伤力并没有他所想象的那么大?

      这个念头刚刚在阚慈的大脑里浮现。下一刻,他便看到原本盘旋在假山上的假花、假草,此刻就好像在刹那间富有生机一般。

      它们仿若在此刻活了过来,拼命向上攀岩,向上生长。顷刻间,原本青灰色的假山在刹那间,被一股繁盛的绿意所笼罩……然后,覆灭。

      “轰”的一声,尘土飞扬。

      假山落地。

      那些假花、假草也好像在此刻突然清醒,失去依附一般,失去活力。

      生与死,仿若就在这一瞬间。

      阚慈收回了笔,在发出这道剑气的那一瞬间,他的身体也在顷刻间失去了力气,颓然而又疲惫。

      看来这这剑气只能当杀手锏或者装逼时使用,只一下,便抽干了他所有的灵力。既如此,他也不必纠结于礼仪、形象,直接坐在了地上。

      这里闹了这么大的动静。

      孔一、张生急匆匆地跑过来查看,见山石倒塌,再看到阚慈全然无力的样子,两人的眉眼间不约而同地闪过几分关切。

      “阚慈,你没事吧?这好好的,假山怎么会倒呢?”孔一有些不可置信。他上前查看起来,发现这些假山上的石头好似被蚕食了一番,成为粉碎的石灰。

      张生倒是若有所思地看了阚慈一眼,随即道:“估计是日久失修,风化了,明日里让管家换一座。”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微微顿了顿,似是想到了什么,有些不确定地开口说道:“话说,府试名单公布,是不是就在明日。”

      突如其来的女娲游戏打破了所有人的安排。哪怕是阚慈、张生、孔一三人,近些时日的注意力也放在女娲游戏和提升自己修为上,反倒将府试这件事抛之脑后。

      如今当三人重新聚集在一起,张生才得了空闲,想起了这件事。

      “算算日期,应当是在明日。”就这么说话的功夫,阚慈的精神和灵力都恢复了些。他总算好受了些。他从地上站了起来,抬眼看向张生,坦然地迎上张生猜测的目光道,“府试过后,便是院试。”

      院试,三年两次。

      今年正巧有一次,时间由各府自行设定。

      “从现有的消息来看,府试名单出来后,估计便要进行院试了。”

      原先越州或许还会给各个考生一些时间准备。但如今,越州混乱,它成为了第一个人人都可修仙的州府。也因此,府尹大人现在估计忙得焦头烂额。

      在颁布适合眼下环境的新政策之前,自然要先将之前进行到一半的事情推行下去。

      好在,这一点,阚慈三人皆有预料。

      这几天来,他们没有像其他读书人那样,在经历生死之后,耽溺于美色、玩乐之中,没有荒废学业,反倒日夜诵读功课,倒也不怕院试时间提前。

      ……
      ……

      第二日,府试名单公布。
      阚慈、张生、孔一三人皆在榜上,分别是二、三、五的排名,成绩算得上不错。

      而府试的第一,即被孟春秋所得。

      对于这点,三人并不例外。

      除此之外,院试时间则安排在三日后。

      府试名单一经公布,孟春秋好像想起了他们似的,派人请他们去喝茶。

      孟春秋请喝茶的地点并不是忘川书楼这等鼎鼎有名的茶楼,反倒是城外的茶铺。茶铺就支了个大棚,茶桌和板凳就这样赤.裸.裸地摆在外边。

      阚慈三人到达地点的时候,还有几个人没来。倒是包善已经笑呵呵地坐在那里,见到阚慈三人时,他抬起手,冲着他们打了招呼,示意他们过去。

      “小二,再来一壶茶。”阚慈三人落座后,包善手脚极为麻利地给他们倒了茶,“这茶汤虽说看起来颜色不正,但口味清爽,算是解暑利器。”

      “孟老师选的地方倒是不错。”

      阚慈低头,摩挲了一下杯子上的豁口。

      这是小摊小贩。

      也因此茶杯所用的瓷器也不是最好的,上面的花纹皆已经磨平,就连杯底处都还有一小圈茶渍。微黄色的茶汤在里面漂浮,偶尔有碎茶在底部沉浮。

      “倒是难得的乡野情趣。”阚慈应了一声,还没来得及多说什么,下一刻,他们便看到孟春秋含笑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走过来。

      他扫视在场所有人,目光在阚慈、张生、孔一三人的身上微微停顿了下来,表情略有惊讶道:“几日不见,略有繁忙,你们的进步都超出我的想象。”

      听到孟春秋说的这番话之后,在场的众人都默契地轻笑了一声。

      可不是。

      这段时间要说谁最忙,那非孟春秋莫属。

      修真界各宗门弟子来往打探消息的人络绎不绝,每个人都想从孟春秋的口中听到什么情报。

      “本来,我还想在你们院试完成后,带你们入儒门,使用儒术。如今看来,你们悟性匪浅,倒不妨提前同你们说说。”

      “你们可知为何要先读《大学》?”

      包善反应很快,立刻回答道:“朱子曰,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

      朱熹认为,《四书》应当按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顺序来读。《大学》包含的是为人为学的纲目,教人如学做“大人”,从“格致诚正”到“修齐治平”。①(摘取自百度)

      “《大学》为破题之书,是总纲。当然,这是你们还是读书人的说法。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入了儒门后,为何此依旧为四书之首。”孟春秋问道。

      没有人回答得上来,毕竟眼下的众人对修仙一事了解并不多,且有限的一些知识大多都是道听途说,算不上真。

      孟春秋:“因为入了《大学》后,能锤文胆、炼文宫、出口成章、皆记载册。”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说现在的他们,在锤炼自身精神,那么等到《大学》后,他们便可以锤炼自身体魄。

      “除此之外,在入《大学》后,你们遇到其他学派的学生概率会大上不少。”

      “这在修真界被称为造化。”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018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