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家事 ...

  •   原主这个冬芳,是到长春宫伺候后方嬷嬷给取的。
      她本名也叫辛虞,父亲辛文瀚是个一面考举人一面在乡里社学教书的塾师,每月有束脩可领,母亲又勤俭持家,算不得富裕,却也衣食丰足。
      原主的哥哥和两个弟弟都在跟着父亲读书,她也开了萌,粗通文墨。仅有的烦恼大概就是哪天又和小姐妹拌了嘴,以及随着年龄日大,开始有小少年痴痴盯着她看,弄得她不好意思出门。

      然而世事难料,幸福的生活截止于她十一岁那年冬天。
      辛文瀚因救人被惊马所伤,折了左腿,还断了几根肋骨,不得不辞去了塾师的工作回家养伤。一下子少了笔大进项不说,还要大把大把地花银钱在治伤上。
      辛家的生活眼见着拮据起来,辛母不仅要照顾丈夫婆婆并几个儿女,还要做针线维持生计,整个人迅速瘦下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好容易辛文瀚的身体有了起色,转过年又闹了旱灾。家里田产多些的人家都快吃不上饭了,谁还有那闲钱供子弟读书?辛家日子艰难,别说给辛文瀚调理身子,一家几口吃饭都成了问题。

      这时就有人坐着牛车来买女孩子,还有采买男孩子净了身后送进宫里的。辛家不肯卖儿卖女,一直咬牙坚持着,谁知原主的祖母熬不住苦日子,竟突然病倒,在本就窘迫的辛家头上又压了重大山。
      辛文瀚生父早亡,是寡母一手将他养大,供他读书又为他娶妻,哪里忍见老母亲受病痛折磨?偏自己腿伤刚愈,连像别人家半大孩子一样去山里寻些东西果腹都做不到,更别提赚钱为老母治病。只能眼看着妻子天天熬夜做活儿,憔悴得随时会被风吹走似的,几乎愁白了头。

      原主那时已经懂些事了,听说和她一起玩大的二妞被卖了,得来的钱换了粮食足够一家人吃上好一阵子;常在社学外面羡慕巴望的小旺也不见了,说是家里孩子多养不起,他家又没闺女,只好卖了才七八岁什么活都干不了的他去了宫里做公公。
      她不知道什么是公公,但谁提起都要叹一句那孩子可怜,做公共一定不是件好事儿。
      夫妻俩谁都没注意到女儿最近沉默得有些异常,直到她一声不响自己跑去卖了身。
      原主想的其实很简单,家里需要钱,她又是唯一的闺女,别人口中的赔钱货。她去,总比弟弟去做公公强,母亲再熬下去迟早会坏了眼睛,她不想再在半夜醒来时听到母亲压抑的哭声和父亲的叹息了。

      辛文瀚和妻子不说对这唯一的女儿如珠似宝,却也从未像有些人家那样重男轻女慢待于她,哪里舍得,听闻消息后二话不说便冲去带她回家。
      可她说什么都不肯,“我不!,卖了我,祖母就有钱治病,弟弟也不用再嚷嚷饿,我不走!”
      辛文瀚气得嘴唇都在抖,却连一句斥责都说不出口,只面上有难掩的苍白。
      后来原主材明白,他不斥责她,是因为觉得自己身为儿子、丈夫、父亲,却无能到拖累母亲重病、妻子劳累、女儿卖身,再无能不过,又有何资格斥责一心为家里人着想的她。

      村里人见他脸色难看执意反对,都劝。
      “这次可是宫里采买宫女,给的钱多不说,去的地儿也好,至少到了年纪还能放出来。这日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万一错过这次,谁知下次还能不能有这么好的去处了,到时候恐怕再想见上一面都难。”
      “就是。老马家二妞子就被卖进了个大户家里做使唤丫头,将来赎不赎得出来还要看主家的意思。同样是伺候人,她最大的出息也不过是个妾,你家闺女却不同,长得仙女儿似的,万一得了贵人青眼,说不定还有大造化咧。到时候你们就是皇亲国戚,哪里还用吃这些苦。”
      “辛先生也莫要太过不舍,令爱小小年纪已现倾城之色,只怕日后会出落得愈发姿容不凡。先生家中无权势,若有什么,恐难护她周全。”
      ……

      于是原主最后还是坐着牛车晃晃悠悠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家乡,怀里揣着母亲流着泪塞给她的两个鸡蛋,对于现在的家里来说极为奢侈的吃食。
      她耳边回响着父亲的交代:“进了宫要小心,老实做事不要招惹是非。家里不求你荣华富贵,只盼你平安归来。每年春秋我们都会去看你的,你一个人在宫里不要害怕……”任泪水模糊了视线。
      入宫后先学规矩,然后被分到长春宫,她一直记着父亲的话,小心谨慎,本分老实到近乎木讷,只每年两次和家人见面时依稀可见曾经的灵动。可一年年熬过来,她最终还是被永远地留在了这个紫禁城,至死,都没可能再回去那个回忆里温暖的家。

      这些记忆辛虞都有,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不刻意去想难免有所忽略,她还真忘了这个对原主来说十分重要的日子。
      她用了原主的身体,总该为原主做些什么,比如在能力范围内照拂原主的家人。所以她毫不犹豫拿出大半积蓄叫宋嬷嬷送了过去。
      说起来辛家那几年大概真的走背运,饶是原主把自己卖了个好价,她祖母却怎么也不肯用孙女的卖身钱治病,反而一股火加重了病情,不到半个月就没了。
      而导致一切的旱灾从不会怜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肆虐了整个夏秋后以更不可一世的姿态于第二年卷土重来。于是当原主拿出攒下的例钱给自己的母亲时,那个被生活压弯了脊梁的女人只象征性推拒一下就收下了。
      至于原主的哥哥,听原主母亲说他知道妹妹被卖后曾徒步跋涉十几里路试图将她寻回,却无功而返,回来后便变得很沉默。
      入宫第一年,他还陪母亲来看过她,只是没敢上前,一直远远地望着她。从第二年起原主便再没见到他的身影,问过母亲几次母亲总是支吾不言,今年春才终于吐了实话,说他留书出走至今未归,为此原主连着几晚都没能睡好。

      这些回忆让辛虞的心沉甸甸的,再次不可避免地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亲人。
      金铃见她似有落寞,拿了粟米逗着鹦鹉说话,希望能将她的注意力转移。
      其实比起刚来不久的宋嬷嬷,第一个跟着辛虞的金铃应该更得她信任。但宋嬷嬷表现出来的干练实在让她自愧弗如,她以前也觉得自己伺候小主尚算尽心,可和宋嬷嬷一比,才知道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
      这次的差事可能要动用些人脉,宋嬷嬷这个在宫里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总比她个小丫头适合,她有自知之明,连嫉妒的心都生不起来。
      也不知是她逗鸟技术不行,还是这对儿鹦鹉被养叼了。两只鸟儿把她递过去的粟米吃了个精光,就是吭也不吭一声。
      她收回手,“小主万安。”示意它们照着说才有东西吃,两只鸟儿不为五斗米折腰,脚在横杆上挪了挪,彻底不理她了。

      金铃非常挫败,刚放下粟米,一转头,看到个熟悉的身影脚步匆匆,自她们身前掠过停也未停,立即竖起眉毛,“秋茜!”
      秋茜没听见似的,一溜烟儿出了宫门,转瞬不见,气得她直咬牙,“见到小主也不行礼,她越发没规矩了。”
      辛虞循声缓缓望去时只见到个一闪而逝的背影,很快收回视线,重新看向垂花门方向。那边,两个陌生宫女刚把容贵嫔的被子在后院晒上,说着话出来。
      金铃见了,敛了敛情绪,介绍道:“那是刚提上来的春菲和之前内务府送来的冬蕊,方嬷嬷调*教了些日子,才叫进殿伺候。”

      “新来的春菲?”辛虞偏头看她一眼。
      “是。圣寿节快到了,皇后娘娘开恩,放了不少宫人出去。宫女每三年一放,错过这次便要等明年,春菲姐姐都二十一了,容贵嫔直接放了她出去。”
      辛虞垂下眼眸,没说话。原主若还活着,或许会羡慕那个温和爱照顾人大姐姐一般的春菲,可惜了。
      金铃见辛虞兴致不高,也寻不到更好的话题,干脆住了口。等晒足两刻钟,她低声道:“小主,日头烈起来了,奴婢叫人抬您回去吧。”
      辛虞点了头,金铃刚要去叫小凌子和四喜,秋茜又自外面回来了。
      也不知是没注意还是怎么的,进门时她被门槛绊了下,直接一个五体投地趴在了地上,冲着的,刚好是辛虞这个方向,仿佛在行跪拜大礼。
      金铃实在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临近中午的时候,宋嬷嬷先早离开一步的琳琅赶回,进门规规矩矩行过礼,便扫一眼屋里服侍的金铃又扫一眼门外,垂眸立在床边不言语了。
      金铃这些日子被调*教得愈发伶俐,见状忙道:“小主,奴婢去门口守着。”
      辛虞颔首,金铃撩帘出去,确定无人偷听后站在了内室的门外。宋嬷嬷这才从袖中取出钱袋子,一面打开一面道:“奴婢找了位同乡帮忙,在宫门处见了夫人一面。夫人说家中一切都好,无需您挂念,也没收您给的银子,倒是塞了不少托奴婢带回来。她叫您留着用,别亏待了自己,您在宫中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她看那位辛夫人听闻小主得封宫嫔后并不见欣喜,反而显出几分难过与担忧。怔了会儿,她才强挤出抹笑容询问她小主在宫中的近况,临走前还褪了手上的镯子给她拜托她多照顾自家女儿一二,只是这些不好直说。

      辛虞见了银子,心情颇为复杂,半晌才收回视线,抬眸望宋嬷嬷:“嬷嬷,母亲都和你说了什么?还有没有话叫你带给我,你详细地跟我讲讲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家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