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11 相儿媳 ...

  •   八月初三,依旧是个时光静好的日子,阳光裹着大地的温暖,微风携着花叶的清香。
      这一天,荣国夫人在安乐府设下桂花宴招待各家女眷。
      安乐侯府所在的东大街上,香车宝马络绎不绝。待娇客们进得府内,顿时成了靓丽的风景。或端庄娴雅,或娇俏灵动,或绝艳,或清秀,将花儿都比了下去。
      陈亦珏将宴席设在花园里,花园里满是新近移植的桂花,清香扑鼻。待客所用茶点也以桂花为主题,茶用醇香馥郁的桂花茶,酒用醇厚柔和的桂花酒,甜点用桂花糕和桂花糯米藕,糖水用桂花小米粥和桂花小汤圆。可见,主家对宴席用了十二分心思,认真至极,诚意十足。
      陈孟氏陪在陈亦珏身边,看着女儿游刃有余的应对着贵妇和千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郭夫人带着郭蕊儿上前,笑着说道:“荣国夫人,陈夫人,两位的气色瞧着不错,就跟姐妹花似的。”
      “郭夫人玩笑了。”陈孟氏掩嘴笑了起来,目光落到郭夫人身侧的郭蕊儿的身上。“这位是蕊儿姑娘吧,上次见到还是去年建章侯府老夫人过寿的时候,这一年出落得更标致了,平时做些什么呀?”
      “平时跟女先生读书识字,偶尔做些刺绣。”郭蕊儿微微垂眸,含笑应答。
      “挺好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还会刺绣,是个好姑娘。”陈孟氏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受诗书熏陶,欣赏读书有才华的人。
      “夫人谬赞,蕊儿就是胡乱识了几个字。”
      陈孟氏瞧着郭蕊儿手里的绢帕,问道:“这手帕子上绣的是什么?”
      闻言,郭蕊儿将手帕在掌心摊开,露出刺绣图案。“这是皇后赏的绣样,天山雪莲花纹。”
      陈孟氏仔细瞧了两眼,十分欣赏的说道:“倒是很少见到天山雪莲花纹的绣品,可真好看。”
      陈亦珏和旁边的几位夫人也围过来瞧了瞧,都十分欣赏,不吝赞美。
      郭夫人对着大家谦虚了一番,心里美极了。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她家女儿可不就要被求亲的踏破门槛了嘛。不过,郭夫人记得皇后的话,促成郭陈两家联姻。
      宴席进展顺利,贵妇们聚在一块闲聊,让年轻的姑娘们一起去玩。也不知姑娘们是谁先开了头,从谈心变成了对诗,又从对诗变成了才艺比拼,欢笑声和叫好声越来越大。
      有位夫人说:“那些孩子在玩什么,瞧着挺热闹的?”
      陈亦珏看向身边的周嬷嬷,周嬷嬷立即回道:“夫人,小姐们在比才艺。”
      陈孟氏:“都比了些什么,现在是哪位姑娘赢了?”
      “比的是作诗作画,现在是郭二小姐和张四小姐平分秋色。二位小姐各作了一幅画,其他小姐正重新评定着高低。”
      陈亦珏的目光不动声色的扫过众贵妇,笑着说道:“嬷嬷,去请二位姑娘拿着画作过来,让我们也开开眼。”
      “是,夫人。”周嬷嬷应声后,便快步走向娇客们。而后,大家便都盈盈走了过来。
      郭蕊儿和张婧文落落大方的站到中间,各自让侍女展开画作。
      郭蕊儿画的是锦绣山河图,画中有锦绣山河,有穿行于山间河流上的船只,十分灵动,构图大气,用墨炉火纯青。张婧文画的是花园饮宴图,一看就是今日情形。
      陈亦珏笑着说道:“我瞧着这两幅画都好,母亲与众位夫人觉得如何?”
      “都好,都好。”夫人们笑着回应。
      陈孟氏心里有了评判,说道:“蕊儿姑娘的画里,云雾缥缈,青山俊秀,河流灵动,若山峰更有棱有角些便更好了。婧文姑娘的画里,无论是花树,还是宴席,都十分形象生动,若是能再添几分灵趣便是丹青大师也能胜了。”
      众人听得仔细,眼里都是认同。不少贵妇都知道,陈夫人年轻时就是大才女,可比如今这些小姑娘们厉害多了。
      郭蕊儿和张婧文微微一福,谢过陈孟氏的指点。
      陈孟氏的目光扫过二女,笑着说道:“两位姑娘小小年纪就能有此丹青功底,着实不错。今日之画,依我之见,婧文姑娘以眼前的景入画,当更胜一筹。”
      张婧文再次微微一福,“陈夫人谬赞,婧文惭愧。”
      郭蕊儿也微微一福,含笑说道:“能得陈夫人指点,是我们的福气。”
      陈孟氏的眼底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给小儿子相中个姑娘了!
      宴席结束后,不少人家的年轻公子们亲自来接母亲和姐妹们,与别家的夫人和姑娘们在门口相遇,便是一次短暂的变相相亲。
      郭夫人有意落后众人一步再走,果然就见陈孟氏走了过来。
      “郭夫人,蕊儿姑娘,改日我下帖子,请夫人和姑娘一起喝茶。”
      “好,我也正有此意呢。”
      陈孟氏问郭蕊儿:“蕊儿姑娘,今日我言你的画不如婧文,心里可有不高兴?”
      郭蕊儿浅笑嫣然的说道:“不瞒陈夫人,蕊儿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心里欢喜的很。山河图我已画了数幅,女先生认为已是上乘之作,但蕊儿却觉得始终缺了什么,一直不得要领。今日得陈夫人指点,蕊儿茅塞顿开,心里十分感激。”
      “真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姑娘。”陈孟氏对郭蕊儿更满意了,“我是越看越喜欢,恨不得你是我们家的姑娘了。”这话说到这里,透露的意思已是十分明显。
      郭蕊儿羞红着一张俏脸垂首不敢应答,郭夫人笑着说道:“这孩子害羞了,陈夫人可别逗她了。”
      陈孟氏突然叹道:“可惜我只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没定亲,不然真要向郭夫人把蕊儿姑娘讨了来。”
      郭夫人一愣,心想莫非陈夫人其实没结亲的意思?“陈夫人谦虚了,京城里谁不知道陈夫人教子有方,长子是立过军功的将军,次子是吏部的官员,一武一文羡煞旁人。”
      “不怕郭夫人笑话,大儿勇猛善战是母之忧呀,二儿就是个笔帖式,他不整天胡作非为,我就谢天谢地了。”
      “听我家老爷说,陈二公子自进吏部后,好学上进,吏部的大人们都对他赞不绝口,将来必会前程似锦。”
      “谢郭夫人吉言。我呀,就盼着那浑小子能娶个知书达理的贴心人,让我以后省省心。”陈孟氏笑,也清楚了郭夫人的意思。
      ***
      刑部大门前,一个瘸子用力的敲响了鸣冤鼓,仿佛是用生命在敲,几个衣衫褴褛的老少残弱一起喊着大冤和救命。
      瞬时,这一情形引来了路人的围观。守门的衙役分出一个入内禀报,其他衙役维持着秩序。
      很快的,刑部官员升堂,肃州百姓被带到了堂上,围观的人便挤在门口看热闹。
      肃穆的公堂上,惊堂木一拍,肃州老少齐齐跪下。老人诉道:“大人,小民们乃是肃州太平村的村民,有天大的冤枉,求青天大老爷们救命!”
      “既是肃州百姓,怎会来了京城,到刑部申冤?”此次升堂问案的是刑部员外郎曹学智,在刑部任职二十余载,一听这老少残弱又听到是从肃州来的,就猜到是肃州官民之间有摩擦了。
      饱经人世沧桑的老人红着眼睛,一一道来。他们不知道肃州官府私自开矿,不知道亲人的真正去向,只知道亲人们都一去不回,府衙非但不管反而强压他们这些和亲人失去联系的小老百姓。
      此时,离刑部不远的茶楼上,梁晋正和徐弘旻郭明哲喝着茶。
      “两位舅舅,你们觉得今天这案子,会审出个什么结果?”
      徐弘旻和郭明哲相视一眼,二人的眼里是同样的意思。
      徐弘旻说:“今日审案的是曹学智,此人谨小慎微,必不敢做任何评判,结果是押后再审。”
      郭明哲接着道:“如此大案势必惊动皇上,揪出幕后之人指日可待。”
      梁晋牛嚼牡丹般把杯里的茶喝完,痛快道:“本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那一天了。”
      最后,这案子果然是押后再审,曹学智立即将案情上报刑部尚书和侍郎。
      ***
      八月初三的晚上,夜风微凉。
      刑部官署内,尚书章景明和其他几位官员一起研讨着肃州案情,曹学智提笔拟写折子。此事虽是一家之言,但章景明和其他人心里都清楚,那些百姓胡诌的可能性极小,而此事一旦查明属实,就是一桩滔天大案,因此他们不敢轻忽,决定明日早朝时上奏。
      三皇子府内,梁诚气得想杀人,肃州出了疏漏,而刑部已公开问案过,他知道肃州已捂不住了,而今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肃州撇清关系,将损失降到最小。
      陈府内,陈义安给他母亲跪了。
      陈孟氏继续说道:“蕊儿姑娘是真好,知书达理,温柔可人,要不我安排你们先见一面?”
      “再好的姑娘也跟我无关,我不想成亲不想定亲。”
      “你这孩子,你就不能让娘安安心吗?”
      “娘,我现在每天几乎不是在吏部官署,就是在府里,乖巧懂事的都快不是我自己了。”
      “嗯,你自从做了这个小书吏后,确实比以前乖了许多,娘心里很欣慰。但是,等你定门好亲事,娘会更欣慰。”
      “我现在在吏部做的很好,就连之前看不起我的右侍郎阮大人也夸我上进有前途,我觉得再过两年我会坐上大官,到时候指不定有更好的选择。”
      天知道他为了营造这许多假象,时不时的让身形相似的下属易容后替自己,而自己时而陈义安时而玄生有多辛苦,有时甚至几天都合不上眼。还是以前无所事事的时候好些,随便找个借口,一个人去玩了,一个人去喝酒了!
      陈孟氏不禁笑道:“哪有自己夸自己的?就算你做到一品大员,蕊儿姑娘也配得上你!要有更好的选择,那就只能是皇家的了。尚主的驸马只有品级而无实权,你也愿意?”
      “不愿意。”陈义安老实回答。
      “所以蕊儿姑娘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么好的姑娘不早点定下,被别人抢去了,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
      “娘,我还是觉得我的亲事不着急。”
      “你这孩子,怎么又不听话了,非要惹我生气?”
      “儿子不敢。娘,这事您跟爹商量过了吗,他怎么说?”陈义安心想,先把父亲大人当借口推辞一下,然后今天夜里就去找郭明哲,不许把女儿嫁到陈家。
      不过,有个词叫事与愿违,下人突然来报,老爷和大少爷回府了!
      人未至笑先闻,陈恪朗声笑着进屋,跟在他身后的陈义平也扬着嘴角,二人看上去都心情极好。
      “夫人,我和平儿回来了。”
      “母亲。”
      陈孟氏丢下小儿子迎接丈夫和长子,“回来了好,这次在府里待几天?”
      “平儿待个两三天就回军营,我能多留些日子。”
      陈义安慢腾腾的挪过去,“爹,大哥。”
      陈义平用力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道:“长高了,听说你在吏部混的不错。”
      “我整天就是抄书搬书。”
      陈义平扑哧笑道:“吏部掌管着天下官员的前途,你抄的搬的都是官员们的命运。”
      陈义安呵呵笑,但笑不语。
      陈恪问陈孟氏:“这小子没惹你生气吧?适才我进来的时候,见他跪着。”
      “他呀……”陈孟氏一脸无奈道,“我为他相中了郭家的嫡姑娘,想和郭家议亲,这孩子死活不肯应下。”
      “是郭明哲的女儿?”陈恪若有所思。
      “正是,那姑娘我瞧着挺好的。”
      陈恪一脸温柔的看着陈孟氏说道:“你觉得好,那就是好。”
      陈义安想离家出走。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11 相儿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