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十一章 樾人(一) ...

  •   1994年5月
      帝京的天灰蒙蒙的,以灰黑色为主色调的建筑上五颜六色的广告牌也蒙上了一层的灰。
      薛琳来参加莫妮卡的专辑签售会顺便考察帝京的市场。
      莫妮卡在九三年获得青歌赛冠军之后两个月发行单曲旋舞CD,一经发售就创下了首日一百万,首周一千万的新人单曲发行记录,

      九四年二月名为新春献礼的莫妮卡首张专辑发行,共收录包括旋舞、沙海以及郭怀玉新作母亲的春天在内的十二首歌曲,不出众望的,一经发售就引发了轰动,莫妮卡更是在春晚现场演唱了母亲的春天,她靓丽的外型,稳健的台风,精彩的演唱,瞬间收获粉丝无数。
      春节过后,每个大街小巷,每台有车载录音机的车子,每户有电视、广播、VCD的人家,都被母亲的春天给征服了。
      在这个基础上,专辑的销量一涨再涨,半个月就达到了五千万张CD,而且还在持续火爆。
      本次签售会共准备了事先签好的一万张CD、签名海报和五千张现场发售的CD,签到最后,莫妮卡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手了。
      薛琳将莫妮卡和她的助理亲自送回酒店之后,马不停蹄地去找事先联系好的房产中介,薛琳在帝京和魔都之间,选择了帝京做为唱片公司的大本营,目前迫切需要扩大经营。
      同时她的培训学校生意也在蒸蒸日上,华夏民众对于孩子的教育从来都不吝啬金钱,孩子“落后”,“被比下去”,“丢面子”的恐惧促使着他们拼命往教育上砸钱。
      出国的热潮也越来越旺,薛琳将培训学校完全分开整合,补习机构更名勤学教育,做为语言学校的牛剑教育则被更名为常春藤教育,针对托福、雅思、日语等级、俄语进行专门的成人教育。
      两方面都扩大了规模增强了师资力量,薛琳几乎是在国家推出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一时间就替所有员工按时足额缴纳了养老金。
      薛琳成立了专门的薛氏教育公司,已经有充足管理经验的薛钢成为了教育公司的首任总经理,薛琳同时将30%的股权交给了薛钢,将19%的股权给了父母,自己掌握余下的51%,并找来专业的公司法方面的顾问制定了严谨的章程,这一部分薛琳准备做为薛家的家族产业,未来支撑薛家的所有后代生活。
      而目前只有唱片公司的文化公司和已经拥有两家饭店,四家公路连锁自助餐厅的餐饮公司,薛琳则完全和薛家剥离开来。
      在所有的扩张中,薛琳有一条死守的原则:只买不租。
      她知道未来二十年里商业用房的房租是如何增长并最终吞噬掉商家大部分利润,让商家不堪重负的。
      在这样的扩张中,薛琳觉得自己的能力越来越不足,她这次在帝京除了打算买两层写字楼做为唱片公司的办公用房之外,还打算替自己报名参加商学院本科教育。
      薛琳实际上很年轻,离婚的时候她不过二十五岁,初中毕业之后成绩极为优秀的她选择了听从父母的建议没有直升高中,而是选择了报考中专师范,要知道,彼时中专比高中的分数还要高,一毕业就安排工作,同样是国家干部的身份,从入学起就计算工龄,是许多顶尖学生的选择,十八岁中师毕业就开始成为一名老师,二十岁的时候嫁给了沈樾。
      就算是在九四年,中专的学历也算是不差的,薛琳却觉得自己知识不足,严重需要训练。
      中介约薛琳在新建的CBD商圈见面,见面前打电话给薛琳说堵在了路上,让薛琳等他五分钟。
      薛琳对帝京的路不是很熟,没敢走远,只是约定地点附近转圈,忽地报刊亭前排队的人群吸引了她的注意。
      她发现这些人手里都拿着一本杂志——《武林风》,很快队伍就断了,老板连连摆手宣布没货了,没有排到的人非常沮丧,开始围追之前买到杂志的人。
      “他们在抢什么?”薛琳走过去问老板。
      “武林风。”老板用毛巾擦了擦汗,“从上个月开始武林风来了一位新人作家,叫什么樾人的,写了个《猎雕英雄传》这些人就疯了。”
      薛琳愣了一下,沈樾是打不死的小强吗?被各大媒体报道为抢劫他人作品的文化流氓,恶混之后,王荔荔快速的发表声明,声称自己被沈樾所骗,完全被蒙在鼓里,坚决一大恶棍沈樾划清界限。甚至为表清白,同时转移视线发动一切资源对沈樾猛烈攻击。
      沈樾的饭店都开不下去了,将饭店兑出去之后,再也没有了消息,消失得无影无踪。
      没想到他这次“满血复活”了,并像上一世一样,以樾人为笔名,开始发表武侠小说。
      薛琳是知道沈樾的武侠小说有多成功的,甚至塑造了猎雕英雄传世界观。
      要知道沈樾的故事里蒙古最终入主了中原,席卷了半个欧洲,直到九十年后才被明朝打败。
      而在现实中,大明开国皇帝朱翊先是以宋朝将领的身份带领宋朝军民打退了蒙古的进攻,后遭宋朝皇帝猜忌,强夺兵权,诬陷谋反,朱翊并没有学岳飞听从君命,反而干脆真的反了,挥师南下“清君侧”,将宋朝皇室圈禁,自立为帝改朝换代为明朝。
      朱翊又改良了火器,发明了各种实用工具,大大增强了国力,在五年后挥师北伐,将蒙古赶回漠北草原。
      朱翊又将京城从京都迁往燕京,并将燕京改名为帝京,明朝延续四百年,直至明末小冰川期暴发,各种矛盾集中暴发,国内内战不断,建州女真趁机入中原作乱,又有一位自称李唐皇室后裔的明朝武安侯后人李姓将军,收拢各方势力,剿灭女真,一统天下,建立唐。
      后唐持续了三百年的统治,公元1919年被推翻,又经历了内战,二次世界大战,这才建立了如今的华夏共和国。
      这段历史华夏人耳熟能详,沈樾却重新塑造了世界观,甚至“创造”性的模拟出蒙古建立的元朝将人分为四等,汉人为最低等……
      所以整个世界观又被称为沈氏世界观,甚至历史老师都要强调沈樾是为了增加剧本冲突这才更改了“历史”,请学生不要以为小说里的历史是真的。
      回忆起一切的薛琳,心情也由晴转阴。
      “前方检测到武侠名家。”系统响起提示音。
      薛琳抬头,只见一对父子模样的人往这边走,父亲四十来岁的样子戴着眼镜,穿着立领对襟衫,气质十分儒雅,他皱眉看着十五六岁的儿子手里的杂志。
      “为什么要买武林风?”
      “班上的同学都在看,再说我也是在替您观察对手啊。”
      “哼!再去买一本侠客行!”父亲脸带愠怒地说道,“这种胡编乱造历史的书有什么可看的!”
      “比你的侠客行好看!”儿子反驳。
      “快去!快去!”
      “催我干嘛?我走再慢也来得及,根本没人买侠客行!”儿子做了个鬼脸,在老父亲动手打人前快速的跑了。
      父亲一边摇头一边走到报刊亭,“老板,我让你留的侠客行和武林风……”
      “都在这里。”老板拿出两本杂志,“这本武林风我可是提前留下来的,有人出四倍的价钱我都没卖……”
      “真是太感谢您了。”父亲说道,“侠客行卖得怎么样?”
      “一周只卖了两本,没人看啊。闲着没事儿我翻着一篇看了,故事太老套了,看开头就知道结尾,尤其是武打描写,太无趣了,主角连轻功都不会。”
      “那里面的武功招势可都是有出处的,轻功?什么轻功?”
      “轻功就是你轻轻一跃就上房啦!高来高去的!你得看看人家樾人的小说啊。”
      父亲接过两本杂志,哀声叹气。
      薛琳忽然想起了这个人的身份,这人在九十年代初是很小有名气的武侠作家名叫全庸,小说成功之后,自己创办了一本杂志,很可惜不到两年杂志就倒闭了,后来沈樾的作品出名了,他也跟风写过一两部小说,成绩很好,沈樾对他很不满,称他为“跟屁虫”,“跟风狂”,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消失无踪了。
      薛琳走了过去,“老板,有侠客行吗?”
      “您确定您要的是侠客行?”全庸看着薛琳,女人,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人,喜欢看武侠小说的真不多。
      “是啊,您是全庸先生吧,我喜欢您的小说。”
      “你认识我?”
      “您和照片上一模一样。”薛琳翻开侠客行的扉页,第一张就是全庸的照片。
      “唉,都是下面的编辑逼我的,徒增笑话啊。”全庸摇头,他也是曾经创下过发行百万本小说销售记录的成功作家,他的投资商跟合伙人觉得以他的名气,以他的作品为主发行杂志,一定能取得成功,没想到杂志只发生了十期,就遇见了樾人的新派武侠,侠客行除了全年订阅的读者一万份,全国的书报亭只发行了不到两千份,巨亏!惨败!订阅用户也纷纷打来电话,要求退订!
      现在投资人打了退堂鼓要撤股,合伙人逼他仿照樾人的风格创作新书,全庸却是打从心眼儿里一万个不愿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十一章 樾人(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