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十一章 ...
-
如果长期关注过偏远小地方的社会新闻,那么不难从新闻中发现一个现象。
在那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的基层领导中,除掉大部分兢兢业业为乡亲们办实事的好领导,剩下的领导因为见识不够大致可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土皇帝,他的眼中没有王法,他认为自己就是王法,当上领导后就开始作威作福。还有一类虽然一心想要做个好领导,但因为见识不够而完全不知道变通,上面下达了某个文件,他恨不得能一个标点都不差地落实下去。
龙山小学的校长就属于第二种。
校长和老师都是当地人,其实最初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当年创建学校时只能从矮个子里选高个,才挑中了他们这些人。校长当年据说也是初中毕业,可孟爸爸也自称是小学毕业呢,顶个什么用?
不过,校长好歹年纪比孟爸爸大一点,他上小学时,估计学校里还教些正经的内容,因此他的小学学历是不掺水的。当年,校长先是被选上当了一位普通老师,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一边勤恳教书,一边努力自学,最后凭着资历当上了校长。
既然他能当上校长,说明大家还是肯定了他的能力。但校长始终记得当年自己刚刚当上老师时那战战兢兢的唯恐自己会误人子弟的惶恐心情。他总是担心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好。
这位校长是不是一位好校长?他是!
他完美落实了上面下达的所有文件。上面说,拨款让孩子们一天吃一个鸡蛋,那么这个鸡蛋肯定能吃到孩子肚子里去,绝对不会被校领导层贪污了。
可是,他确实不知道变通,或者说他唯恐自己见识有限,唯恐自己当不好这个领导,因此除了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自己没有这个胆子去变通。
校长拒绝孟正跳级申请的原因就在于此。虽说上面发下来的文件中没有说学生不能跳级,但文件里也没有明确的条文说支持跳级啊!如果让学生跳级,那么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但让学生按部就班念下去是完全不会出错的。
校长当然选择后者了。
说起来,这位校长还是孟奶奶的一个远房姑婆的孩子,牵来扯去有那么一点点亲戚关系。所以,校长就在孟正身上浪费了一点点时间,否则他才用不着和一个小孩子解释什么呢!一开始,校长根本不信孟正掌握的知识足够他跳级了的,他在这个学校里干了二三十年,从来就没有见过能跳级的学生。因此,校长特意叫了一位六年级的老师过来,拿着一套语文、数学的卷子让孟正做。
龙山小学只有语文和数学两门主课。
校长想得很好,只要孩子卷子答得不好,他就有完美的理由拒绝孩子的跳级申请了。这样既不用伤亲戚情面,他又可以教导孩子“虽然你很聪明,但世界很大,你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去远方”的朴素的人生道理。
结果,孟正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试卷。老师当场批改,两个满分。
校长:“……”
校长特别后悔。他觉得自己刚刚是脑抽了,让孩子做什么卷子啊,直接拒绝不行吗!现在骑虎难下了吧!他慢腾腾地说:“孟正,你真的很棒,比老师想象中还要棒!但跳级这个事情……我们再商量商量。咱们这地方,读书的名额是一个一个定死的。我这边松松手,立马有人去举报我……”
孟正:“……”
孟正很想说,就算真的有人因为他跳级的事去举报了校长,校长也不可能有事,因为这样的举报相当无理。但他看到校长的脸上的表情,就知道自己没法说服校长了。
孟正扬了扬手上的卷子,故意做出了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说:“可是我已经把六年级的课程自学完成了……我觉得,我现在直接去读初一都是可以的。”
校长好声好气地解释说:“如果我今天同意你跳级,就因为你已经把六年级的课程自学完成了,那下次有人把孩子送到学校来,明明没有满八周岁,家长却说自己孩子已经把一年级的课程自学完成了,也确实是学完了,那我是不是也要收下呢?”因为当地教育资源有限,所以孩子们的上学年龄线卡得很死,说是满八周岁才能上一年级就一定要满八周岁,差一天都不行。
校长的话听上去有些荒谬,但并非没有道理。孟正顿时就理解校长的难处了,他站起来朝着校长鞠了一躬,说:“我明白了。不好意思,是我不懂事,让您为难了。”
说来说去,孟正还是被地域限制了。
孟正记得很清楚,他大学的同班同学中就有一位是跳级的。那位同学说,他从小自学能力就很强,因为家里有个大他好几岁的堂兄,他家里不缺高年级的课本,小学时就抱着初中的课本在看了。他当时上的学校是小学初中一体的。
有一天,他的班主任忽然把他叫去了办公室,问当时还在上四年级的他想不想跳级。他顺口问,跳到几年级去?老师回答说初一。他点了点头。本以为老师是开玩笑的,没想到第二天真给他拿了一套初一的卷子过来让他做。等到第三天,他就真的坐到初一的教室里去了。
看看别人的跳级!再看看自己!孟正顿时觉得自己非常悲催。
孟正本来琢磨着小学跳两级,初中跳两级,高中就老老实实读三年,这样能提前四年大学毕业。现在小学跳级被拒,初中就在小学隔壁,看来也不指望能跳级了。难道要到高中再跳级?他是不是应该提前把高中的课程看起来了?
孟正又想,跳级不跳级的先放在一边,他主要还是担心孟朵的成绩。于是他非常不好意思地冲着校长笑了一下,说:“校长,能不能这样,我还是四年级的学生,学籍不发生变动,等到期中、期末考试时,我也回四年级考,但我平时跟着六年级上课。我想帮我姐姐辅导下功课……”
“这个,我们再商量商量。”校长有些犹豫。
负责帮孟正改卷子的那个六年级老师正好带过孟朵,已经当过孟朵两年班主任了,今年是第三年。老师是知道孟朵那烂成绩的,听了孟正的话后颇为心动,在一旁劝着说:“校长,要不您就同意了吧!他学籍没有发生变动,谁也说不出不是来。要是孟朵真能被他带出来,班里的平均分还能再升一升啊。”
小升初的考试是全县联考。他们县一共有三十三所小学,龙山小学的历史最好成绩是倒数第九,目前已经连着几年是倒数第一了。
老师们很想为倒数第二努力一把!
老师又说:“校长,就孟正刚刚答的卷子,比我们班上绝大多数学生答得都要好。如果让孟正去我们教室上课,说不定能把班上的学习氛围带起来……”
校长也心动了。
就这样,虽然过程坎坷,但孟正的心愿到底还是达成了,他坐在了六年级的教室,和孟朵成为了同桌。因为课本没有多余的,因此他和孟朵共用一套。
他们的堂姐兼表姐孟欣华也在这个班里,就坐在他们后排。
孟正很有信心。小学里的课程这么简单,他一定能把姐姐教会的!
几天后,孟正很想回到开学这天,打死这个盲目自信的自己。
在辅导孟朵之前,孟正从来没想到世上竟然会有人对学习如此不开窍。他重生前在单位里听说过一件事,就他们隔壁部门的主任,早年专心拼事业所以孩子生得晚,他本人都四十多岁了,孩子才刚刚上小学。他每天下班回家后都要辅导孩子写作业,一辅导就忍不住着急啊,一着急……得,脑梗住院了!
孟正当时觉得这事特别不可思议。不过是辅导孩子写功课而已,还是小学阶段那种难度并不大的功课,怎么会闹得自己脑梗住院呢?
自从开始管教孟朵的功课后,孟正终于能够理解那位主任的心情了。
孟朵的数学成绩特别差劲。孟正给孟朵讲题目,讲了一遍又一遍,孟朵没有听懂,他们前后左右桌的人全都听懂了!孟欣华对孟正说:“小正,你讲得真好,我觉得你讲得比老师还好!”再看孟朵,依然是一副没有开窍的样子。
因为有很多学生的家离学校非常远,比如说孟欣华,所以龙山小学是要求学生住校的,一周放一次假。孟正在学校里没把孟朵教出来,等周末回到家后,他还得继续教。
一大早,孟正就给孟朵讲解比例的问题。书本上的应用例题是酒精和水,甲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1,乙瓶中酒精和水的体积比是5:1,已知两个瓶子里的酒精体积相等,当两瓶液体混合,问酒精和水的体积比是多少。
孟朵不会做。
这只是例题,孟朵不会做没关系,孟正耐着性子给孟朵讲了具体的做法,逐字逐句地分析过去。等这题分析完了,他问孟朵懂了没有,孟朵说懂了。
孟正就临时出了一道题,和例题基本上一样,就是把酒精和水换成了红球和黑球,把体积比换成了数量比,又把条件和问题倒了一下,原本的条件变成了问题,原本的问题变成了条件。但解题的思路应该还是一样的。
孟朵盯着题目看了半天,摇摇头说不会。
孟正于是又教了一遍,再问孟朵说懂了吗,孟朵说懂了。孟正让孟朵重复一遍自己说的解题步骤,孟朵一步一步重复得很好。
孟正非常欣慰,说:“其实这道题和刚刚的那道例题,两题涉及到的原理是一样的,你把原理弄懂了,那不管题目怎么变都不怕了。”
孟朵点点头。
然后,孟正又出了一道题,这回的题目和一开始的例题基本上一样,只是把酒精和水换成了梨子和苹果。他再让孟朵解答。
孟朵在稿纸上算了半天,好半天没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孟正心里那叫一个急啊,忍不住说:“我前面问你懂了没有,你不是都懂了吗?姐,你再好好回忆一下,刚刚我给你讲例题时都是怎么讲的?这道题和例题一模一样啊!”
“好好说话,不准凶你姐姐!”孟爸爸不知道从哪里飘了过来。
在教育孩子时,孟奶奶信奉一点,姑娘家的脸皮重要,不能轻易打骂,就算姑娘做错了,也要好声好气地和她讲道理。男孩子就无所谓了,傻小子的脸皮有什么重要的?孟爸爸完美继承了孟奶奶的教育方式,从来不对孟朵大小声。
孟正委屈地说:“我没凶!”
“我都能听到你语气里的感叹号了,你还说自己没凶!”
“爸你讲讲道理好不好,这道题我刚刚真的讲过了……”
“小正啊,我在一边听得很清楚,你第一题讲的是酒精和水,第二题讲的是球,现在这题是水果,每一道题目都不一样……”孟爸爸理直气壮地说,“每道题目都是新的。你再给你姐姐一点时间嘛!”
孟正:“……”
该说他只用教长辈认字,不用教他们数学,真是命大吗?如果他要教爸爸数学,这会儿只怕也得脑梗住院了!孟正弱弱地反驳:“原理是一样的啊。”
“原理要是一样,你姐用得着你一样的题目讲三遍吗?”孟爸爸反驳说。
孟正忍不住拿自己的脑袋砸了下桌子。爸,知道你疼闺女,但是你可以闭嘴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