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最终试炼二 ...

  •   我们眼前的敌人——清扫者,确实如同预计中的一样,强大得令人无可奈何。
      因为清扫者近乎傲慢的无视,我们的火星部队有了额外的一个多月时间,能够更细致深入的收集敌人情报。
      在这短短的时间中找到战胜、抵抗、至少是逃生的办法,正是我们整个文明共同面对的艰难考题。
      而到了如今这最后的交卷时刻,我们能够拿出的答案,却只能说差强人意。

      在虚拟空间中的无数推衍之后,我们无奈的发现,能够对清扫者团块起到一定战术作用的常规武器,我们只剩下了两种。
      第一种的思路是摧毁,代表着那一丝自欺欺人的、对胜利的顽固执念。
      那是可以在原子尺度下引发核反应的物质瘟疫,那么反过来想,我们就要制造出远超核反应炉的能量密度,将清扫者团块的物质在原子尺度上破坏才行。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对清扫者造成损害。
      做个类比的话,就像对抗我们的太空舰队,不能只打散舰队队列的阵型,那没有意义,我们重新集结整队就好;只有砸开舰船外壳、瘫痪关键设备,才算得上对舰队造成了损伤。
      而虽然清扫者的团块以小行星为集群单位,但实际上它们的功能单元是原子尺度的,就相当于舰队的舰艇只有原子大小,只有在这个尺度上破坏目标,我们才算是对清扫者造成了威胁。
      仅仅是这个门槛,就将我们人类文明的绝大多数武器拒之门外。
      而剩下的极少数武器,诸如核弹、高能激光以及粒子束武器之类,又都因为低下的能量利用率而惨遭淘汰。
      制造原子尺度的破坏,核弹大约只有爆炸中心极小范围内;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也只会在集中照射的极小范围内,才能制造出满足条件的效果。而在那微小的杀伤半径以外,以辐射、热能等各种形式发散的能量,甚至会有很大可能资敌,被清扫者直接吸收利用。最后的结果,这些武器对敌人造成的杀伤,甚至还赶不上给敌人送去的能量。
      继续追求破坏的效率,能够将绝大多数武器能量都投入到原子尺度破坏效果,这样的武器,我们手边只剩下了一种,那就是反物质。
      其一,反物质对燃料的利用率堪称完美,即使是氚,通过核聚变榨取出来的能量,换算成质量也不过是原料的百分之一,而反物质燃料,这个比例理论上可以达到百分之两百;
      其二,不像其他武器,需要达到足够的能量密度才能造成原子尺度的破坏,只要把反物质糊在清扫者脸上,湮灭反应之下,连物质本身都不复存在,就更无须考虑物质结构的问题了。
      但反物质武器也有其致命的缺陷——至少对于现在的人类文明来说——那就是来源匮乏。
      已知的宇宙内根本没有天然的矿藏储备,只能在实验室中少量制取,而且制备过程中的能量耗损令人无法忍受,平均两万单位其他形式能量,才能转换成一单位的反物质。更不要提强磁场约束的储存方式,带来的高昂维护成本。
      时至今日,虽然早就意识到反物质很可能是初级星际文明的杀手锏,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们整个文明的反物质储备也不过只有几千吨而已,这点质量,连完全消灭哪怕一个清扫者团块,都远远不够。

      第二种思路是拖延,代表着将希望寄托在虚无飘渺变数上的侥幸心理。
      在月球轨道外一光秒,双星系统的防卫舰队,与第一批清扫者团块狭路相逢。一方默不作声的逐渐逼近,而另一方火力全开打得热火朝天。
      舰队的舰艇数量高达上亿。这听起来似乎有些骇人听闻,但在太空文明之间的对抗中,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数字。
      凭借三极智脑统合下的战时体制,我们投入海量资源,在三颗星球上兴建了百万以上的太空船坞;依靠普及廉价的生物机械技术,人类文明拥有短时间内不输于虫族的暴兵能力;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最终设计的舰艇,以每小时百万艘的速度源源不断的出产;借助整合后的周天星辰大阵的反重力引导,近乎无损耗的进入太空集结。
      更何况,虽然数字很大,但那些舰艇都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一次性用品。简陋的铁质外壳之下,没有维生舱驾驶仓,舰队是通过联合网络的信号传输,被近百万从虚拟世界无数血战中选拔出来的优秀指挥人才遥控驾驶指挥着;除了最简单的通讯系统和核聚变引擎之外,就只剩下唯一的武器——高斯轨道炮。
      这个武器系统占据了舰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体积,圆盘蚊香一样的电磁加速导轨,大约一百克的纯铁弹头加速到出膛速度,与迎面而来的清扫者相对速度可达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光速;弹头命中清扫者团块后迅速扭曲变形碎裂,将动量完全传递给对方;而纯铁弹头,也保证了不至于资敌为对方送上核燃料。
      动能武器,是的,这就是能将拖延效果发挥到极致的最佳武器。
      即使不能在原子尺度上造成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对方的组织,也依然是存在战术意义的。
      迎击清扫者的防卫部队,他们的唯一工作,就是拦截在清扫者团块前进方向上,无休止的向对方倾泻纯铁弹头组成的金属风暴。依靠最简单的动量守恒原理,死死拖住清扫者逼近的步伐。
      在一开始,拖延战术的效果显著,对方与我们的双星核心相对距离不减反增,甚至还有直接击穿对方的太空引擎,引发殉爆的情况出现。而如果对方解除太空引擎构件,就更加无法对抗金属风暴带来的汹涌动量,被推得离双星越来越远。
      但我们知道,这样的消极防守,只不过是慢性自杀。
      恶魔呼吸还在继续,月球轨道外的团块集群只会越来越多;而只要清扫者改变死板的编队模式,化整为零,从各个方向全方位逼近双星,就会大大增加我们的防守压力;甚至于如果清扫者的军队单位目标不是那么大,分散成厘米、毫米尺度的碎屑尘埃向我们弥漫过来,那就更加防不胜防;即使退一万步说,清扫者什么都不做,以现在的纯铁弹头消耗速度,最多一年之后,就能够耗尽三个星球我们能够开采到的所有铁矿的总储量。
      所以,拖延不是目的,只能是手段。我们必须借助着争取而来的时间,想办法做点什么。

      不对称战争,落后一方的获胜几率为零。因此,落后一方挣扎求存的唯一希望,就在于将这场战争变得不再不对称。
      换句话说,就是争取在极短时间内,在灭亡或是失去反击力量之前,技术水平出现爆炸式的飞跃。而想要产生这种技术爆炸,就必须在诸如理论物理等关键基础领域有突破性进展。
      在不对称战争中想要存活下去甚至逆转翻盘,这是一个最正统的奋斗方向。
      但技术突破需要资源、需要灵感,更需要时间。
      资源方面,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下,战时体制的全面资源倾斜,能做的我们已经做到了极致;灵感的产生,本就是不可控的,在积累尽可能多的研究者、尽可能优越的研究条件之后,我们也只能期待灵光一闪的幸运降临;这两者,一个本就在我们手中等待分配,另一个归属于虚无缥缈的几率,而唯有时间,是需要凭借我们的努力从敌人手中夺取。
      因此,我们最终以拖延而不是杀伤的思路和原则,来确定防御部队的主要装备配置。

      在这用海量资源换取来的时间中,我们选择的技术突破方向,是引力。
      虽说物质和能量本质上是一体的,但互相转化的方法却并不多。目前人类掌握的几种,核反应转化效率大约为百分之一,过于低下;反物质转化效率百分之百,但难以制备,都无法成为对抗清扫者的主要武器。
      好在我们还有第三条路。
      引力,物质转换成能量的比例,大约为百分之三十。
      理论上,我们有楚先生兑换的大统一场方程;应用上,我们有继承自恶魔队的周天星辰大阵;目的上,我们也不是要穷究引力的一切,只需要制造一种对清扫者有效的武器;而具体目标我们也有了,那就是重现曾经出现过的一个高能现象。
      在与恶魔队的战斗中,郑吒带领的对金星的初期侦查,遭遇了恶魔队的迎头阻击,双方在金星外大气层大打出手。激烈的能量对抗,机缘巧合之下,竟然制造了一个微型黑洞,不但将战斗强行打断,更险些将双方吞噬。
      科学上的一些重大发现,往往都是源于对某个偶然现象的深入研究。科学研究,本质上就是从现象中总结规律的行为。而那些最基本最深层次的物理规律,更是往往要在罕见的高能反应现象中才能略见端倪。
      在我们对文明发展的畅想中,未来的科学理论研究,需要反复的制造高能反应现象以探索深层次的物理规律,就好像那些越造越大的粒子对撞机;而制造那些现象的能量消耗,也必将越来越庞大,甚至可能需要消耗一颗恒星所蕴含的全部能量。当然,那个时候的人类文明,想必也早就拥有了河系级的疆域了吧。
      这一次也是如此,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认为可以利用这个现象制作强有力的武器,因此我们排除各种干扰探究引发这种现象的未知规律,试图做到将这个高能现象,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规模重现。

      面对物质瘟疫一样的清扫者,黑洞不失为另一种有效的武器。
      清扫者是沾都沾不得的大麻烦,那么,将这些危险的东西丢进黑洞,不失为简单便捷一劳永逸的好办法。而且不像反物质,能够拖进湮灭的物质瘟疫是总有限的,只要黑洞现象还在维持,有多少清扫者团块都来者不拒。
      反物质武器的优势就在于精确可控,有多少反物质,就能对清扫者制造多少破坏,反物质消耗完,破坏过程就终止;再加上我们的反物质储备相当的不宽裕,因此反物质武器被我们定义为一种防御型武器。毕竟金属风暴不一定能保证将物质瘟疫完全拒之门外,或许会有微小的瘟疫碎屑躲过拦截飘荡过来,接触到防区中的物质。因此,我们对防区内的监控也是不遗余力,一旦发现瘟疫的增殖反应,就会有少量反物质迅速降临,在癌变区域扩张之前将之完全抹消。
      而相对的,微型黑洞是一种进攻型武器,它的破坏效果敌我不分,适合扔到敌人的密集阵型中随意发挥。不管物质瘟疫再怎么丧心病狂,只要它还是物质,就无法抗拒黑洞的力量。
      这样的武器如果能够投入使用,我们或许真的能够看到一线胜利的希望。
      只是,那真的是希望吗?

      其实,从清扫者集群向双星逼近的时候,我们就有这样的疑问。虽然在资源的收集利用领域,清扫者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但在机动性当面,似乎并没有比我们强出多少。
      团块集群的航行速度,与我们的主力舰相差无几。作为不对称战争中的领先一方,这样的表现未免有些令人失望。虽然综合来看,清扫者依然是不可抵挡的强大,但这样的短板,却给我们留下了逃亡的一线曙光。
      或许这也是围三阙一的故智,引诱我们离开完备的防御工事,计划在空旷的虚空歼灭我们。
      但单以拖延时间而论,只要太空舰队在机动性上没有太大的劣势,逃亡或许是比原地坚守更好的办法。
      如同经典的星际科幻史诗一样:组建逃亡舰队,向遥远的未知星系进发,在不断的迁徙中寻找到科技突破的契机,在新的殖民星球积蓄力量,打败一路追寻而来的清扫者,人类文明最终登上宇宙之巅。在清扫者现身后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联合网络中涌现出了无数类似题材的太空歌剧。我们也曾心怀侥幸地想着,在这次最终试炼中,或许主神写下的,真的是这样的剧本呢?

      八十一轮恶魔呼吸过后,千疮百孔的火星沉寂了几十个小时,却又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火星轨道异常波动,行星附近引力场发生紊乱,火星地表铁壳出现多处巨大塌陷深不见底。而这一切现象发生的原因,是火星质量,再一次,突兀的、不连续的、瞬间的凭空减少了大约十分之一。
      而与此同时,在月球轨道外,与我方对峙的清扫者团块集群,呈球形在某个位点集结,阵型中部原本空无一物的空间,凭空出现了一个直径超过一千五百公里的小型星球。如此大质量物体的出现,在双星系统内部都引发了极大的引力波动,周天星辰大阵不得不临时过载,才平息了星球表面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一时间手忙脚乱的我们,却也未尝没有松一口气的感觉。
      空间跃迁,科幻小说中星际文明必不可少的核心科技。
      清扫者终于展现出了它在机动方面的领先地位,高端大气上档次,不愧是不对称战争中的领先者,不愧是最终试炼。
      果然是我们想多了,清扫者根本只是单纯的认为我们跑不掉而已。
      这也算是彻底绝了我们逃亡的念头,可以专心致志的垂死挣扎。

      被团块簇拥着的清扫者星球,被我们命名为清扫者王星。
      因为在王星出现在战场上之后,清扫者团块的战斗方式开始改变,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狡诈、更富有智慧,就像从原本机械程序的自动应答状态进化,开始有了全面精确的调度指挥。
      虽然和我们身经百战的指挥官们相比,清扫者的战场调度手腕略显稚嫩,但我们也清晰的感受到,对方在以惊人的速度汲取经验教训学习成长,对于自己的技术优势的利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与此对应的,就是局势急转直下,前方防线节节后退,后方的瘟疫增殖警报此起彼伏,频率增长了何止十倍。
      直到对方模仿我们,用铁质弹头搭载瘟疫物质,向我们回敬般的倾泻起金属风暴的时候,我们的防线不可避免的开始出现了动摇和溃败。
      清扫者王星出现后的第九天,月球沦陷,我们只来得及将月球表层的氚储量开采一空,但即使留下的残渣,也能让清扫者获得更多的能源。
      第十六天,地球上开始频繁爆发瘟疫增殖警报,高峰时期一秒内新发现瘟疫源高达上百处。三天后,多处瘟疫源已脱离控制开始迅速扩散,想要完全抹消,我们必须有投入所有反物质储备、并炸飞小半个地球的觉悟。
      出于节约反物质的考虑,我们向金星收缩防线。但每个人都很清楚,我们文明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但好在,在彻底失败之前,我们对于微型黑洞武器的研究,终于及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新式武器的第一次出场,对手总是最缺乏针对性应对方案的。我们当然要利用这一点,力争取得最大的杀伤效果。原本清扫者团块之间都没什么区别,找不到什么特别有价值的目标,但在王星出现之后,这也就不成问题了。
      这种作用范围动辄上千公里的广域武器,在被清扫者围攻的现在,想要在现实宇宙实验而不泄密,显然是不可能的。微型黑洞发生器的工作过程,只在虚拟空间进行过推演,能否真的成功引爆,依然是未知数。
      不过在这种绝境下,我们似乎也只能听天由命,做最后一搏。
      剩余库存反物质的五分之四,组成了反击小队的突破箭头;在其余所有舰队火力全开的牵制下,十艘装载了黑洞发生器的特制突击舰,为我们吹响了绝地反击的号角。
      最无望的反击即将开始,只是,我们真的还有希望存在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