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征途(-) ...

  •   和平的年代已经过去,匍匐在威武金龙旗帜下的九州被逐渐分离,黎民在动荡与战火中跋涉挣扎。
      皇权早已旁落,被架空的帝王再也无力维系腐朽而庞大的国家,在混战中黯然隐退历史舞台,汉朝的统治一片风雨飘摇。
      铁骑突出,刀枪争鸣,东汉朝廷日渐消亡,群雄恃强力围猎中原,争诸天下……
      是时,百姓苟求存而终离乱,士人欲得全以贱守节。历史的厚重车轮碾过旧时代的繁华遗迹,扬起尘烟,飞速向前,没有人能阻得住。

      公元194年,汉献帝改元初平为兴平,以是年为兴平元年。
      豪强割据一方,武装混战已经开始,天地翻覆间人民承受着血与火的洗礼,而三国争雄的局面尚未开始。
      彼时,袁绍方强,曹公力未能逞,刘备尚流徙于各郡。郭汜、李傕侵暴百姓,公孙瓒尽有幽州,袁术、刘表混战江淮……
      尚未弱冠的孙策,挺胸执起了父亲的遗愿,策马北上淮南,纵身投入历史的长河……

      1
      兴平元年,江南,天逢小雨。
      百蛰破土,翩然春至。柔柔软软的轻薄水雾间,草色遥绿,芽柳低拂。
      东南形盛,绿树沙堤,却非自古繁华。始皇谪罪人至江南,汉武迁瓯、越于淮泗,四百余年的教化发展,休养生息,方有那烟柳画桥,参差十万人家。
      然而,转眼处,风云变换,人间岁月已是沧桑。两汉王朝日益残破衰落,南地景致却依旧扬州梦逸,云水声寒。
      清影绰绰,丹杨官道上缓缓行过一队人马,晓风晨露间,送来嘀嗒蹄响。
      走得近了,才发现那队伍并不算长,统共只百来个人,倒还显得气势不凡。汉子们都穿者一色的浅褐,马也都是好马,匹匹膘肥体健,毛色光亮。领头的却还是个少年,看轮廓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此刻正静静注视着前方,平静无波,清俊的脸上读不出什么情绪。
      一袭白衣,一骑白马,少年略薄的身影在江南的朦胧的烟雨中,显得有些许模糊。
      一行人所到之处吸引了众多目光,最终停在太守府前,而丹杨太守吴景已领着家人在外等候了。
      见着这位和自己有几分相像的舅舅,白衣的少年矫捷下马,向他执了一礼。吴景将他扶住,亲自迎了进去。
      “如何,事情可办妥了么?”
      穿过回廊,太守领着少年进了大厅,即摒退众人,询问。
      “好在陶谦只是对他刑囚拷问,尚未动杀机。此次吕范能脱身,其实已算大幸。”
      话虽是这样说,干净的脸上却没有一点劫后庆幸的神色,孙策只轻轻点了点头,于困境营救属下的艰辛被轻轻带过。
      对陶谦的动作虽然隐约有所怀疑,如今确悉此事,吴景不由气极:“哼,先君与董卓于阳人苦战之时,紧急关头还曾派遣朱治,特将步骑,东助此人以讨黄巾。而今将军丧不足一年,他陶谦竟与会稽三周*联手逼迫孙氏一门孤寡,好个恩将仇报,真是好个高贤名士!”
      言毕,仍不禁地冷笑连连,忿恨难抒。
      倒是一旁的孙策,神色始终淡淡的,仿佛一名冷心的看客。
      “不过墙倒众人推罢了……只是,如今江都也住不得了。”只在一年之内,便被迫连徙三处,青稚的脸上终于露出一种凄然的神色来。
      他觉得悲凉——生逢乱世,为既得的利益而选择背叛的人,并不鲜见。旧秩序早就被破坏殆尽,赤裸的欲望、不加修饰的手段被更加坚定执行,大多数人只对自己诚实。
      原本孙坚与陶谦同事友好,但与长江南岸会稽周氏三兄弟为世仇,故孙坚新逝,孙策羽翼未丰,一家人从长江南岸庐江郡舒城搬到长江北岸广陵郡江都定居。熟料,江北的陶谦居然动手拘捕了吕范,多亏族人孙河,才将吴夫人等救回。
      其实,和陶谦一般的人又哪里少了呢,孙坚曾经于危难中救过陆康从子,也算得陆家恩人,而在孙策一家流离之际非但不愿支持,连前去拜访的孙策都避而不见。

      “伯符,何不移居吴郡曲阿,再招募军士,收合流散?”刚战退了盘踞丹阳的周昕,吴景建议。
      “侄儿正有此意,但还得禀过母亲。”
      似乎想起了什么,吴景不由莞尔:“你走的日子,姐姐可常念叨着你呢。这时,该在那园子里吧,她总抱怨我怠慢了那圃花。”
      微笑。母亲爱花,在家中最爱做的便是指点儿子们莳花,甚至连最小的翊儿都懂得些花木。

      正值早春,满园琼英将开未开,太守府里一片生机勃勃。
      孙策刚进院子,就看见吴夫人拿着个花剪弯腰侍弄一丛芙蓉,梳着双丫的小鬟捧着花洒站在一旁。
      孙策悄悄走近,挥退使女,取过了小壶。
      仔细除去过多的枝叶,吴夫人舒了一口气,身旁的人已经收好铁剪,转而将花洒送到她手边。
      “母亲,儿子回来了。”孙策含笑着说。
      吴夫人点头,柔润的眼晴泛起欣慰的神采,悠然走向下一片春花,孙策恭敬地跟上去,熟练而默契地配合着。
      “儿子打算迁居曲阿,不知母亲意下。”望着清理好的大半个花园,他忽然开口。
      “傻孩子。”吴夫人轻声叹喂。
      她投向孙策的目光是温暖,也是辛酸,弥散着淡淡的无奈。慈蔼的母亲知道他想说的,其实不只是迁家。
      “你已是孙家的家主,只要想做的事便放手去做吧。”
      欣喜,笃定,孙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那肖似自己的脸庞,闪现出她熟敛了半生的神色。
      这一刻,她突然想起很多情绪,很多事。
      那个一见之下就不惜用武力争取自己的青年,那个爽朗开怀同时又任侠刚毅的武士,征战四方、支撑着她和孩子们的丈夫,以及将长伴吴郡的那一方坟茔……
      牵挂了半生的疼痛扯得心中一绞。突然背过了头,扣紧花洒,明知无望,只是坚持:“母亲什么都不想要,只要我的儿子。”
      凝咽。细润的水线坠落无声,吴夫人持着花洒微抖。
      看出母亲明显逃避的动作,孙策慢慢偏过了头,闭上眼睛却依然酸楚,仿佛连空气中都浇透了沉重的忧伤。
      “儿子永远不会离开您。但母亲,这是身为孙氏子的责任,也是我的心愿。”他的声调低柔背后却是锋利坚决,字字锤心。
      惊恐,失神打落了花洒,吴夫人缓缓蹲下,颤抖着伸出手去,掐住丛丛花枝。
      他是认真的,吴夫人知道。家逢巨变,尝尽人情冷暖,一年以来的流离跋涉,使得少年的成长伴随着难以忍受的剧痛过早袭来,蛰伏于血液深处的桀骜与不安,正慢慢开始显现。
      倘若逼他放弃,他会怨,怨她用亲情困住了他的脚步。
      那么,她将后悔一生。
      脚边的碧枝上伏着粒粒嫩黄的小朵,迎风浅颤,若有深忧。不能选择,唯有放手……
      柔和的温度,透过冰凉的指尖慢慢传入,孙策矮下身来,轻轻盖住她的手,清韧的指节温暖而坚定。
      “相信我。”他说。

      半月之后,江南的春花已经层层绽开,处处蜂蝶环绕,曲阿确实是个好地方。
      临近傍晚,挂着簇新门额的孙府外,日光耀水,波驻斜阳。
      孙策傍着马与弟弟们话别。
      二弟孙权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死死拉住他的手,而是退到一边定定地看年幼的匡和翊一左一右牵了他的衣襟。孙策伸手抚摸两个孩子细嫩的手背,转过头来对着他,微笑。
      孙权垂手拢袖,努力维持稳重的姿态,逐渐摆脱圆润轮廓的脸庞上还残留着些许稚气与不安,他正介于孩子与少年之间,十三岁,还是矛盾而青涩的年纪。
      “以后你就是家中最大的哥哥,要教导弟弟们,别让母亲伤心。”
      这是孙策对他的信任、也是托付,孙权本该高兴,他却垂下眼帘似听非听,分明是不舍兄长离开,但看着孙策别在腰间的长剑又觉着羡慕。
      轻柔地将两只小手递给孙权,孙策拉过辔头,深深瞥一眼弟弟们,转身。
      遥远的战场处处伏险,而他们立刻便会分离很久。
      看着他收臂、提腿,利落地翻身上马,孙权忽然眼眶一痛,要追出几步,却又无法甩开需要扶持的幼细手臂,忽然用紧张得变调的声音喊道:“阿兄?”
      孙策回身,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摇头,温和认真的眼神让孙权觉得,在那一瞬间就似乎明白了很多。

      落日残照的浸凉黄昏中,孙策催马向前,不再回头,远处威武戎装的骑士,正在等待。
      一声唿哨,马群灰褐色飞扬的鬃毛被划上浅浅的金边,骑士们赭褐的衣衫渐至模糊,数十骑转眼便与夕阳同色,淹没在荒原的尽头。
      然少年的征途,才要开始。

      多年以后,当初送别的人已经成长。
      平山越、剿流寇的吴侯也为无数将领把酒壮行,排江楼船,耀日玄甲,数万人的巍然军队气势浩荡,喊声震天。
      他举酒酬军,拔剑祷行,仪态威严间却再没有了十三岁那年看着墨点般的身影慢慢融入辽远夕阳的悠深感动。
      记忆中,那雕塑一样丰姿与身形挺立如昔,骑士们孤零零的剪影,在金色辉煌的夕阳下,美丽苍凉得令人想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征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