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第 46 章 ...

  •   步入大四之后,就是热闹忙碌的应届生求职季了。校园中多了步履匆匆、身着正装、奔波在求职路上的身影。

      对于她这一届的学子们而言,大学生活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程予安的班上,有一半的人选择求职,剩下一半中的一半申请出国,一半打算考研。三个选项中,程予安占了两个,她一边准备留学文书,是为了应付家人;一边填写各种网申,替自己准备后路。

      求职好比过五关斩六将,网申、笔试OT、一面、二面,更繁复的公司还会有电话面试以及三面。近年经济形势不景气,特别是金融行业,已经开始精简,招收的人员数量大不如前。有些公司甚至只是挂出来空职位,打打广告,实际上一个人也不要。

      程予安在面对着“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你为什么认为自己适合这个职位”、“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时,口中不停顿地说着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内心却空荡荡的茫然。她之所以申请那些公司那些职位,只是因为业内名气大、薪酬制度好、与专业匹配度高这些最基础的客观原因罢了。

      在参加完一家券商的二面后,她走在路上,看见一位母亲牵着自家小孩的手从自己面前走过,忽然想到了很多年之前她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曾经在作文中写过长大后想当一名科学家。那个时候甚至都不了解这个职业,只是读多了世界名人传,觉得居里夫人、爱因斯坦这类人他们实在太厉害了。因为想变得和他们一样伟大,才对科学家这个头衔抱有憧憬。

      不过随着长大,也明白想要像那些人一样出色,有些不切实际。

      在没有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未来想要从事什么,脑中有种不知从何而来的莫名念头,那就是,上了大学这一切茫然都会迎刃而解,未来变得水到渠成。却没想到,一晃之间,大学四年时光马上就要过去,但是她还是什么都没有找到,属于她自己的答案不知道藏在哪里。

      “呐,你们两个准备干什么?”回到宿舍的程予安对着自己的两位室友如是问道。

      周西卉从手中捧着的书抬起头来,表情有点茫然,显然没有听懂她什么意思。

      “什么想干什么?”黄亚路把电脑敲得啪啪作响,“你要叫我们去吃晚饭吗?”她看了一眼时间,“现在才4点,有些早吧。”自然也没有明白程予安的话语。

      程予安叹了口气,重新组织语言问道:“不是,我的意思是,你们的人生梦想是什么?”她斟酌了小半天,最终还是用上了“梦想”这个宏大地有点过头的词语。

      “哈?”黄亚路停下手上的活计,转头用狐疑的目光朝她扫去,“什么情况?不会是你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你这个问题?也太奇葩了点吧。”

      “不是,是我自己想问。”程予安无奈一笑,“比如想从事的工作、想去实现的事情之类的。”

      周西卉像课堂上回答问题那样,有些不好意思地举起手来:“我想开一家书店。从小到大,我都特别喜欢闻纸张的味道。”她说着表情变得有点失落,“不过也就是想想。现在大家都不看纸质书了,开书店赚不了钱。不如安安心心去工作,多买几本书放在家里也是一样。”

      “我的梦想太多了。”黄亚路哈哈哈地开口,“比如世界和平、中国允许同性结婚、还有能当一个富一代。当上CEO,迎娶白富美,想想就有点小激动呢。”

      “...”程予安给了对方一个白眼,“你就不能给我认真点?”

      黄亚路耸耸肩膀:“我哪里不认真啊。安全、有钱外加如花美眷,不正是每个俗人的追求吗?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要很特别,也不是所有的梦想都必须宏大。你说是吧。”她一顿,“不过我现在的梦想更简单点,那就是老天爷赶快给我一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offer吧。”

      话音刚落,黄亚路的手机忽然嗡嗡震了两下。

      她拿起手机,几秒之后,从座椅上兴奋地一把站了起来:“靠,真来offer了!”电子邮箱里躺着一封刚收到的录用通知书。

      于是话题的走向立刻跑了偏,一下子就从“梦想”转到了“现实”,讨论起班上的谁谁谁已经拿到了哪几家的offer;四大会计事务所是不是已经发完了审计offer、咨询好像还没有par面;去银行好还是去四大好亦或者去大型集团的金融部。

      和程予安比起来,晏严却没有这样的烦恼和纠结,因为他已经走在了自己想走的路上。

      同一时刻,仁娱公司的某间办公室内。

      这并不是林彤的那间办公室。面前的女人晏严之前也只是偶然在公司遇见过几回,对方叫做孙小弘,年纪差不多四十岁,不爱笑,看上去有些严肃。

      说起来,晏严并不是一个心细如发或者喜欢打探消息的人。林彤带着汪夜岐出走天宇的事情,他是去了公司后,被告知给他换了新的经纪人时才知道这一切的。公司内部一时间沸沸扬扬,有些乱糟糟。私下里有传言说,林彤抓住了某位高层的把柄,迫使公司签了解约合同,违约金也只按照原合同规定的一半支付的。她不仅带走了汪夜岐,还带着自己手下的几位执行经纪人一同跳槽去了天宇。林彤之前手下的其他几位包括晏严在内的艺人便分派给了别的经纪人。他还是个新人,本来就没有单独的执行经纪人,都是和别的几位新人一起联用。所以林彤带人走了,对他没有什么大影响。

      他初听时很有些惊讶,不过转念也就平淡了下来。换到谁手下应该也没太大差别,总不至于会比待在对他漫不经心的林彤手下还差。汪夜岐和他关系不错,对方这一走,只觉得不太再有和对方探论音乐的机会了,心中有一点不舍。

      至于对方没有跟他透漏一点口风的事情,他很是理解,因此并不觉得难受。

      孙小弘正是晏严新一任的经纪人。她比林彤年长,入这一行也早许多,对于对方的这一举动不予置评。她性情其实要平和的多,对于和艺人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林彤也并不相同。她从不认为自己是艺人的救世主,也不认为自己应该去打造他们。她给与意见,在自己权限范围内,愿意给艺人最大的自主权,由他们自己决定。不过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她带过的艺人,两极化比较严重,有主见有能力的发展得相当不错,而剩下的就不行了,签约时间一过,不被公司续约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这一天孙小弘找晏严谈话,正是为了手头上的安排。

      “...就是这三个了,你看你想去哪一个?”她慢条斯理地问道,后又补充了一句,“我个人推荐你去第一个,《直通到春晚》。”

      《直通到春晚》是两年前刚出的一档央视节目,顾名思义,这个舞台上的最后三强能直接上春晚进行表演。全国十几档才艺选秀节目分别派出自家选出的选手,去这个节目上进行PK。晏严作为今年《与声俱来》的季军,明珠已经向仁娱发来了代表邀约,如果这边同意,那就是等到11月底的时候就去参加《直通到春晚》。

      上春晚的好处显而易见,知名度绝对会蹭蹭蹭地往上提。但竞争激烈,毕竟是选秀节目的佼佼者作为对手,能拿到最终那三个能上春晚的席位之一难度绝对不算小。

      另外两个机会,一个是《谁是中国天籁之音》,另外一个是《好歌换代》。前者本质上依然是对唱功的选秀,而后者则是原创音乐作品选秀,选手们需要携自己的原创歌曲上节目。这两个节目播出时间都是在来年1月初开播,时间上完全撞档了。

      “我想参加《好歌换代》。”晏严压根没有犹豫,在孙小弘问完之后,就立刻斩钉截铁地回答了。

      “你确定?”孙小弘没有料到这个年轻人居然这么快就拿定了主意,一挑眉,“你手上有作品么?要是没有,为了参加而赶工出来的曲子质量不佳,只求过了海选那关是没用的。还不如参加《谁是中国天籁之音》来的稳妥。”

      之前在对方说的时候,晏严心中就已经有了选择。像《谁是中国天籁之音》这种纯比唱歌的比赛,就是为了提高曝光度和知名度的,对他远没有《好歌换代》那样有吸引力。况且今年上半年他已经参加过一回类似的《与声俱来》,这短短半年内,自己的唱功也不会有明显进步。在他看来,这样一个让人们关注原创作品的平台真的太难得。他希望自己不仅仅是一个会唱歌的歌手,也希望成为一个有自己代表作的创作人。站在舞台上,总不能一直去唱别人的歌。

      让观众把注意力从唱功转移到作品上,《好歌换代》正是一个十足的好机会。

      “我确定。”晏严郑重地点点头。5月底结束《与声俱来》的比赛后,他一直就在家中试着写歌作曲,到现在手头也有三首自己比较满意的曲子,不过还没有找人填词。他本来想再写两首凑个整数后再一起去录小样拿给上面看,作专辑之用。却没有料到居然先遇到了这个机会。

      孙小弘也不再劝,只是淡淡说了句:“我知道了。那你近期把小样录制好给我,我这边好给节目组的编导。你多准备几首,好让他们那边自己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