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安乐死常规化的世界 ...

  •   20XX年,安乐死已常规化。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怎样去死,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生不由自己规划,死却是应当自己计划好的最后一件事。

      自杀舆论谴责很高,这是一种应激的、不经思考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真的想死的话,必须证明“去死”的必要性和决心。可以通过身体检查或者心理检查。身体检查由医生评估你的“生命质量”是否已经达到不值得活的标准。就像体检一样,如果分达到安乐死通过标准,多走几步程序就可以获得证明。常年卧病在床的人、行动不便生活一成不变的人,通常可以通过检查。心理检查需要多次进行,心理评估师对你的心理状态进行客观的评估,过程中不能进行倾向性引导,如果确认“生命和未来对这个人已经没有意义”那么就会通过。由于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后者还要求有类似“陪审团”的高教育水平公民进行投票。申请者和负责评估的心理评估师需要进行论述,并提交书面评估材料,也可以包括个人日记、聊天记录、照片、他人评价等证据。如果申请者认为评估不准确,也可以通过这项评审来请求更换评估师。

      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心理评估多年没有通过的人。她怀疑自己的评估师是个传统的“反安派”(反对安乐死),给她的评估谈话夹带私货,明里暗里让她珍惜生命,但这也是一种自以为是、没有职业道德的行为。故事从“开庭”开始。

      如果是电视剧的话,第一幕就是法庭上,主角说:“我申请更换心理评估师。”然后切一些她回家的镜头,体现她的性格和求死原因的线索;再切陪审团讨论来体现她和评估师的交流与矛盾。

      有关【世界设定】:
      非常提倡“个人自由和选择权”的社会(远超现在我们对个人选择范围的理解),安乐死属于个人选择的权利。因此,“反安派”是被主流舆论谴责的,网上讨论都不会出现这个主题,只要用“个人选择论”就能打倒一切反对声音。因为言论自由也是自由,在个人blog上发表反安言论倒是偶尔能看到。

      竞争激烈,一切都要评估,就像身体检查由医生给出“生命质量”指数一样,高考变成了“高中能力指数”,就业有“就业能力指数”,还有“信用指数”“消费能力指数”甚至去相亲交友也有“魅力指数”“匹配指数”。通常都由一组该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评估。因为如此规范化、数据化,人们都早早把自己的一切规划好,争取在指数上得到高分。

      普遍看法是:人多嘛,就需要一个标准来对比和建立联系,这个体系虽然不是完美的,但已经尽可能成熟完善了,你也想不出更好的替代方法吧?既然要做,不如把评估交给专业人士。这是一种较为公平的方案。而且,如果你真的想做成某件事(得到高评分),总是有方法的,无论是学习、社会行为,还是去整容。

      有关【主角A】:
      “这么强调个人自由和选择,一切却都建立在他人的评估上。这不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荒谬吗?”

      第一种思路是:A长相普通,是个聪明又努力的学霸。在规则中顺风顺水,对自己也很认可。父母都很严厉,从小要求她一切做到最好,一切安排好,考上最好的大学,也是两人的母校。女主因此和父母关系并不亲近,同时又以他们为目标而仰慕父母这样“找到生命意义”的强者。

      高中时,因为共同的兴趣和同学C成为朋友。C的成绩、身材、长相都非常普通,存在感低,在班里除了A外没什么朋友。A和C相处时,是更加主动的角色,同时也有些优越感。在竞争压力很大的中学里,老师虽然不是暴政式教育,却总是强调规则论,“你现在的成绩水平决定了你以后的人生。”以此来鞭策C这样还需努力的同学。C在这样的环境中更加自卑,对未来感到绝望,也失去了努力的动力。A虽然注意到了,但由于两人的交往建立在欢乐的事上,从来没有交流过有关内心脆弱的深度话题,于是不知道如何开口,以“尊重个人选择”给自己找了理由没有去深入干涉这件事,把和C的友谊保持在让自己舒适的范围内。C只用谈话和日记就轻易通过了心理检查,并在大学录取后选择使用安乐死。(这里涉及到检查通过的有效期,比如需要每年更新——但这样的规定也证明这不是个客观不变标准,评估师会用到这个论点。)

      A此后一直在思考C的选择。如父母所愿上了大学后,逐渐发现父母并不是万事笃定的强者,他们也经常随波逐流,受显性或隐形的规则限制行事,成为父母那样的人的理想破灭,对包括安乐死在内的社会规则和评价体系越来越怀疑,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寻找答案。同时也探寻C的死究竟是否是“正确”的选择。所以她不一定是真的想安乐死,但对死亡也没有什么抵触。

      另一种思路是:A已经三十几岁,事业稳定,父母催着成家生子。似乎又要踏上父母的老路,然后继续在约束工作、家庭、教育的种种规则下活着,延续这种被他人定义的数值评估的命运的循环。她感到困扰和迷茫,因此做出了能打破这种循环日常的尝试。

      有关【评估师B】:
      “一个人的生命不仅是他本人的权利,对他人也是有价值的。而这种价值不属于他的决策范围。”
      “要求客观评价一个主观的东西,这怎么可能是合理的呢?”

      评估师家庭环境很幸福,家人们互相关怀和依赖,所以形成了生命很美好,要为了自己和爱自己的人好好珍惜的想法。前女友认为“我爱你是我的事。你爱我是你的事。我只负责计算属于自己的这部分,而这种情感必须由自己去与天平另一端的价值作比较。这是我个人选择的权利,而不是不尊重你。”为了工作环境(更高的工作价值指数)选择去别的城市而分手,用“个人选择论”完全没有考虑他的挽留,加深了他对自己理论的坚定。

      评估师认为人们彼此需要又彼此独立,但生活的意义还是建立在其它人的存在上。同时,人的想法是没有正确答案的,只要内心认可了就是对的。想安乐死的人也可以不想死。既然都可以,不如为他人考虑,从整体上考虑做出好的选择,并让他自己也认可这种选择。有点类似效用最大化(maximum utility)理论。

      “你的朋友其实是在呼救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安乐死常规化的世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