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古代公案小说合集 ...

  •   精彩部分:

      第八十一则 兔带帽

      话说武昌府江夏县民郑日新,与表弟马泰自幼相善。

      新常往孝感贩布,后泰与同往一次,甚是获利。

      次年正月二十日,各带纹银二百余两,辞家而去,三日到阳逻驿。

      新道:“你我同往孝感城中,一时难收多货,恐误日久。莫若二人分行,你往新里,我去城中何如?”
      泰说:“此言正合我意。”入店买酒,李昭乃相熟店主,见二人来,慌忙迎接,即摆酒来款待,劝道:“新年酒多饮几杯,一年一次。”

      二人皆醉,力辞方止,取银还昭,昭亦再三推让,勉强收下。三人揖别,新往城中去讫。临别嘱泰道:“随数收得布匹,陆续发夫挑入城来。”泰应诺别去。

      行不五里,酒醉脚软,坐定暂息,不觉睡倒。正是:醉梦不知天早晚,起来但见日沉西。忙赶路行五里,地名叫做南脊,前无村,后无店,心中慌张。此地有吴玉者,素惯谋财,以牧牛为名,泰偶遇之。

      玉道:“客官,天将晚矣,尚不歇宿?近来此地不比旧时,前去十里,孤野山冈,恐有小人。”

      泰心已慌,又被吴玉以三言四语说得越不敢行,乃问玉道:“你家住何地?”“前面沅口就是。”

      泰道:“既然不远,敢借府上歇宿一宵,明日早,即当厚谢。”

      玉佯辞道:“我家又非客店酒馆,安肯留人歇宿?我家床铺不便,凭你前行亦好,后转亦好,我家决住不得。”

      泰道:“我知宅上非客店,但念我出外辛苦,亦是阴骘。”再三恳求。

      玉佯转道:“我见你是忠厚的人,既如此说,我收了牛与你同回。”

      二人回至家中,玉谓妻龚氏道:“今日有一客官,因夜来我家借宿,可备酒来吃。”

      母与龚氏久恶见玉干此事,见泰来甚是不悦。泰不知,以为怒己,乃缓词慰道:“小娘休恼,我自当厚谢。”

      龚氏睨视把门一丢,泰竟不知其故。俄而玉妻出,乃召入泰来,其妻只得摆设厚席,玉再三劝饮,泰先酒才醒,又不能却玉之情,连饮数杯甚醉。

      玉又以大杯强劝二瓯。泰不知杯中下有蒙药在内,饮后昏昏不知人事。玉送入屋后山房安歇。

      候更深人静,将泰背至左旁源口,又将泰本身衣服裹一大石背起,推人荫塘,而泰之财宝尽得之矣。其所害者非止一人,所为非止一次也。

      日新到孝感二三日,货已收二分,并未见泰发货至。又等过十日,日新自往新里街去看泰。

      到牙人杨清家,清道:“今年何故来迟?”新愕然道:“我表弟久已来你家收布,我在城中等他,如何久不发布来?”

      清道:“你那表弟并未曾到。”

      新道:“我表弟马泰,旧年也在你家,何推不知?”清道:“他几时来?”新道:“二十二日同到阳逻驿分行。”满店之人皆说没有。

      新心中疑惑,又去问别的牙家,皆无。是夜,清备酒接风,众皆欢饮,新闷闷不悦。众人道:“想彼或往别处收买货去,不然,人岂会不见。”

      新想:他别处皆生,有何处去得?

      只宿过一晚,次早往阳逻驿李昭店问,亦道自二十二日别后未转。乃自忖道:或新一路探问,皆说今新年并未见打死人。又转新里街问店中众客是几时到,都说是二月到的。

      新乃心中想道:此必牙家见他银多身孤,利财谋害,亦未见得。

      新谓清道:“我表弟带银二百两来你家收布,必是你谋财害命。遍问途中并无打抢。设若途中被人打死,必有尸在,怎的活活的一个人哪里去了?”

      清道:“我家满店客人,如何干得此事!”

      新道:“你家店中客人都是二月到的,我那表弟是正月里来的,故受你害。”

      清道:“既有客到,邻里岂无人见?街心谋人,岂无人知?你平白黑心说此大冤。”

      二人争论,因而相打。新写信雇一人驰报家中。次日具状告县。

      孝感知县张时泰准状行牌。次日杨清亦是诉状。县主遂行牌拘集一干人犯齐赴台前听审。

      县主问:“日新你告杨清谋死马泰,有何影响?”

      新道:“奸计多端,弥缝自密,岂露踪影?乞爷严究自明。”

      清道:“日新此言皆天昏地黑,瞒心昧己,马泰并未来我家,若见他一面,甘心就死。此必是日新谋死,佯告小的,以掩自己。”

      新道:“小人分别在李昭店买酒吃过,各往东西。”

      县主便问李昭,昭道:“是日到店买酒,小的以他新年初到,照例设酒,饮后辞别,一东一西。怎敢胡言。”

      清道:“小的家中客人甚多,他进小的家中,岂无人见?本店有客伴可问,东西有邻里可察。”

      县主即各拘来问道:“你们见马泰到杨清店否?”客伴皆道不见。

      新道:“邻里皆你相知,彼纵晓得亦不肯说,客伴皆是二月到的,马泰乃正月到他家里。他们哪里得知?大抵马泰一人先到,杨清方起此不良之心。乞爷法断偿命。”

      县主见邻里、客人各皆推阻,勒清招认。清本无辜,岂肯招认?县主喝令将清重责三十,不认,又令夹起,受刑不过,乃乱招承。

      县主道:“既招谋害,尸在何处?原银在否?”

      清道:“实未谋他,因爷爷苦刑,当受不起,只得屈招。”

      县主大怒,又令夹起,即刻昏迷,久而方醒。自思:“不招亦是死,不若暂且招承,他日或有明白。

      遂招道:“尸丢长江,银已用尽。”县主见他招承停当,即钉长枷,斩罪已定。

      未及半年,适包公奉旨巡行天下,来到湖广历至武昌府。

      是夜,详察案卷,阅到此案,偶尔精神困倦,隐几而卧,梦见一兔,头戴帽子,奔走案前。

      既觉,心中思忖:梦兔戴帽,乃是冤字。想此中必有冤枉。次日,单调杨清一起勘审。问李昭,则道:“吃酒分别是的”。问杨清、邻居,皆道“未见”。

      心中自思:此必途中有变。

      次日,托疾不出坐堂,微服带二家人往阳逻驿一路察访,行至南脊,见其地甚是孤僻,细察仰观,但见前面源口鸦鹊成群在荫塘岸边。

      三人近前观之,但见有一死人浮于水面,尚未甚腐。

      包公一见,令家人径至阳逻驿讨驿卒二十名,轿一乘,到此应用。

      驿丞知是包公,即唤轿夫自来迎接,参见毕,包公即令驿卒下塘取尸。

      其深莫测。内有一卒赵忠禀道:“小人略知水性,愿下水取之。”包公大悦,即令下塘,浮至中间,拖尸上岸。

      包公道:“你各处细搜,看有何物?”赵忠一直闯下,见内有死尸数人,皆已腐烂,不能得起,乃上岸禀知包公。

      包公即时令驿卒擒捉上下左右十余家人,问道:“此塘是谁家的?”

      众道:“此乃一源灌荫之塘,非一家非一人所有。”
      包公道:“此尸是何处人的?”皆不能识。

      将十数余人带至驿中,路上自思:这一干人如何审得,将谁问起?安得人人俱加刑法?心生一计,回驿坐定。

      驿卒带一干人进。包公着令一班跪定,各报姓名,令驿书逐一细开其名呈上。

      包公看过一遍,乃道:“前在府中,夜梦有数人来我台前告状,被人谋死,丢在塘中。

      今日亲自来看,果得数尸,与梦相应;今日又有此人名字。”佯将朱笔乱点姓名,纸上一点,高声喝道:“无辜者起去,谋死人者跪上听审。”

      众人心中无亏,皆走起来,惟吴玉吓得心惊胆战,起又不是,不起又不是。正欲起来。

      包公将棋子一敲骂道:“你是谋人正犯,怎敢起去!”吴玉低首无言。

      喝打四十大板,问道:“所谋之人乃是何等之人,从直招来,免动刑法。”

      吴玉不肯招认。包公令取夹棍夹起,乃招承道:“此乃远方孤客。小人以牧牛为由,见天将晚,遂花言巧语,哄他到小的家中借歇,将毒酒醉倒,丢入塘中,皆不知姓名。”

      包公道:“此未烂尸首,今年几时害死的?”

      吴玉道:“此乃正月二十二日晚上害死的。”

      包公自思:此人死日恰与郑日新分别同时,想必是此人了。

      即唤李昭来问。驿卒禀道:“前日往府听审未回。”包公令众人各回,将吴玉锁押。

      次日,包公起马回府,府中官僚人等不知所以,出郊迎接,皆问其故。包公一一道知。众皆叹服。

      又次日,调出杨清等略审,即令郑日新往南脊认尸明白回报,取出吴玉监勘审。

      乃问清道:“当时你未谋人,为何招承狱?”

      清道:“小人再三诉告并无此事,因本店客人皆说二月到的,邻里都怕累身,各自推说不知,故此张爷生疑,苦刑拷究,昏晕几绝。自思:不招亦死,不若暂招,或有见天之日。今日幸遇青天,访出正犯。一则老爷明察沉冤,次则皇天不昧。”

      包公令打开杨清枷锁。

      又问日新道:“你当时不察,何故妄告?”

      新道:“小人一路遍问,岂知这贼弥缝如此缜密。小人告清,亦不得已。”

      包公道:“马泰当时带银多少?”新道:“二百两。”又问吴玉道:“你谋马泰得银多少?”

      玉道:“只用去三十两,余银犹在。”

      包公即差数人往取原赃。其母以为来捉己身受刑,乃赴水而死。

      龚氏见姑赴水,亦同跳下,公差救起。

      搜检原银,封锁家财,令邻里掌住,公差带龚氏到官。

      龚氏禀道:“丈夫凶恶,母谏成仇,何况于妾?婆婆今死,妾亦愿随。”

      包公道:“你既苦谏不从,与你无干,今发官嫁;日新,本该问你诬告的罪,但要你搬尸回葬,罪从免拟。”

      日新磕头叩谢,吴玉市曹斩首。

  • 作者有话要说:  1.《包公案》
    2.《狄公案》
    3.《狄仁断案传奇》
    4.《施公案》
    5.《郭公案》
    6.《海公案》
    7.《蓝公案》
    8.《林公案》
    9.《刘公案》
    10.《毛公案》
    11.《彭公案》
    12.《于公案》
    13.《李公案奇闻》
    公案小说
    公案,原系指公府的案牍,其后引申为剖断是非的案牍始称公案。佛教经典中的公案则指“佛祖机缘”,用以剖断生死,是言语动作的垂示,以禅理来判决事端的准绳。
      宋代耐得翁撰“都城纪胜”里,其“说话”的小说家就有“说公案”,专讲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态之事,显然是以江湖亡命游侠招安受职为内容,亦即侠义武勇之属。吴自牧梦梁录将公案与传奇合称为“公案传奇”,传奇原是唐人小说的代称,是以,公案传奇也指的是公案小说而言。
      抑豪猾、除暴乱的侠义武勇之属的小说,固然是公案小说,而官司的平反刑狱,亦是公案小说的题材。宋人所存留的公案小说,以平反刑狱之类居多,如单篇的错斩崔宁、简帖和尚、沈小官一鸟审七命等是,此等尚保留了“说公案”的型式,即每一则故事都有入话、正文、结局。日后,说公案者塑造一中心人物,强化其审理平反冤狱的本领,如“日间断人,夜间断鬼”的包龙图,经说书者的宣说,遂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就是宣说公案的典型。在元代时期,更编作了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也待制智勘□□花、包待制陈川耀粮等剧本,搬上舞台演唱,由于附会的事情愈来愈多,明代就有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龙图公案等书的出现,是书按分类编次,前后故事并不相关。同时,仍保持说公案的型式,直到清同治年间重新镌刻听五斋先生许定本绣像龙图公案仍复如此。除龙图公案外,明代尚有海刚峰属官公案、新民公案;清代尚有鹿洲公案、施公案、彭公案、刘公案、李公案奇闻、于公案奇闻等。
      在众多的公案小说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首推龙图公案(包公案),其次是施公案、彭公案。是类故事能在民间广为流传,主要的原因是该书综合了平反冤狱与侠义除奸的内容,其中施公案又为此类小说的先导。大体而言,龙图公案多因袭前人著述而敷衍,施公案、彭公案则以洗冤录为主,附以民间传说之案狱而成。龙图公案是以包拯为主,辅以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丁兆蕙;施公案是以施仕纶为主,辅以黄天霸;彭公案是以彭鹏(或作彭玉麟)为主,辅以黄三泰、欧阳德。是类小说,流行于清末,撰述者原意或许是以侠义之士来协助诸公,完成其平反冤狱的壮举,孰知阅读者众,故事因而一延再延,如龙图公案由三侠五义更名七侠五义,续以小五义、续小五义;施公案、彭公案等书亦多达三、五百回。
      综观公案小说之能流行,固然是说书人善于宣讲的结果,而世人趋之若鹜,未尝不是社会动荡不安的影响?的确,在乱世时,侠士除暴乱、抑豪猾,可以疏泄人的怨气;青天老爷能平反冤狱,可以纾解人的冤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