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044 ...

  •   二丫和小宝姐弟俩的家,经过这一轮翻修,可谓焕然一新。

      屋顶梁柱这些地方,翻修过就没事了,不过新涂的墙壁,需要晾几天才能干,所以七太公事先让小宝放了族学三天假,免得这些皮猴子玩闹时碰坏了还没干透的墙壁。

      翻新后的第二天,姐弟俩就在家里收拾东西。

      此时,院子里的另一棵苹果树,枝头又挂满了苹果。

      这棵树上结的苹果,个头比起第一棵结的略微小一些,味道,赵明轩摘了一个,尝了尝,酸得他直咧嘴。不过二丫姐姐尝了尝,觉得挺好吃的。

      当然,对于二丫姐姐的口味,赵明轩是不抱希望的,二丫姐姐连糊糊和豆子,都觉得好吃,这世上还有她觉得不好吃的东西吗?

      这棵苹果树很明显种得失败了,这就是用苹果籽种树的一个很大缺点,遗传性状很不稳定,这一棵苹果树,就类似于光挑爹娘缺点长的那类杯具娃,优点没遗传到,只剩缺点了。

      以后有了让赵明轩觉得满意的口味,可以考虑砍掉这棵树,留下树根嫁接用,不过现在还没有,赵明轩也就不急着干这事了。

      二丫姐姐帮他把这些苹果都摘了下来,一共收了85个苹果,留出了15个自家吃或者送人,其他的,就装到了箩筐里,准备运到东乡镇去卖掉。

      到了第三天,是十月初十。

      东乡镇的集市,逢五是小集,逢十是大集。

      这一日,去东乡镇赶集的村民有不少,摇橹船上又装了满满一船人。

      赵二牛在这条线上已经跑了好几个来回,关于怎么挣钱,也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比如逢十这种大集,上溪里就装了一船人,下游的人当然就装不下了,不过没关系,他可以跑第二趟。

      有些人比较急着去集市,等不及第二趟,就自己想办法去赶集了,而可以等的,他就沿途招呼一声,等他回过头来再去接。

      当然,这么操作,上溪里这趟出发得就比较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要启程了。

      赵二牛跟着小宝练了一段时间的赵家拳,家里的伙食也改善了不少,他的身板也坚实了许多。这摇船的速度,当然就更快了。

      这日,一个时辰没到,他们就到达了东乡镇。

      船停在了下客的码头上。

      船上的人,下了船,去摆摊的摆摊,逛集市的逛集市,赵二牛则继续去接人。

      赵二丫挑着箩筐,寻了个地方,如同上次一般,摆起了卖苹果的小摊子。

      这次就赵明轩跟着她一起来,柱子和三丫都没有来,没人做广告,赵明轩就偶尔帮她吆喝两声,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热闹。

      赵明轩原以为这些小苹果没多少人会买,但是出乎他的意料,对于这些酸唧唧的小苹果,镇上的镇民,各乡村来赶集的村民,接受良好,用了比上次更快的时间,他们就把这些小苹果卖出去了。

      当然,这也和价格定得比上次低有很大关系。

      这批小苹果,因为个头小一点,味道比较酸,赵二丫的定价是两个大钱一个,买五个还可以送一个,自然卖得比上次快。

      卖完了以后,赵二丫将手伸进装钱的袋子里,偷偷数了一下,一共是124个大钱。

      上次卖了三百多大钱,这次少了许多,不过这些钱都是额外的收入,赵二丫还是很满意的。

      “小宝,阿姐帮你扯身新衣裳吧。”有了活钱,赵二丫的心思就活络了。

      前段时间,小宝一直让她帮忙量身高,她没觉得小宝有长高。

      这段时间,小宝不提这事了,她突然发现,小宝的衣服好像变小了。

      赵明轩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服。他的衣服除了洗得发白,下摆变得短了一些之外,没什么破损。

      他又看了看二丫姐姐身上的衣服,好几个地方都打了补丁,有些地方,更是补丁叠着补丁。

      “不了,我这身今年还能凑合一下,阿姐真的需要新衣裳了。”

      “阿姐这身还能穿,先去看看吧,给你扯一身,等以后阿姐想办法和人换一些布回来,阿姐再做。”赵二丫自己不织布,她家的地里,种的都是黍子,不过有些人家田地有富余,或者人手有富余,就会种麻织布。

      她需要的话,可以拿黍米鸡蛋这类的东西,和人换一些布回来做衣服,不过在东乡镇上买的,质量比较好,毕竟能拿出来卖的,都是比较好的,否则镇上的铺子就要砸招牌了。

      这些镇上的铺子,都是经营了很多年,有些更是几代经营下来,很注意口碑,不会以次充好,拿劣货欺骗顾客,做一锤子买卖。

      成衣铺就在南街上,东边朝南方向开门,第一间是杂货铺,第二间就是成衣铺。

      赵二丫带着小宝,直奔而去。

      “两位客官,里边请。”成衣铺的伙计看到他们过来,热情地招呼了起来。

      伙计是位中年人,长年做生意,他的眼睛早就练出来了。

      哪些客人囊中羞涩,只是随便看看,哪些客人兜里有钱,也有买东西的打算,伙计略微扫几眼,就能看出来。

      当然,怎么从客人的兜里掏出更多的钱来,就是这些伙计的本事了。

      “客官,我们这里有上好的细葛布,质地细腻柔和,不管是做中衣,还是做外衣,都合适。”

      伙计打量了一下一大一小两位客人的衣着和神态,估摸了一下客人口袋的厚实程度,就拿过来几匹葛布,介绍了起来。

      这两位客人都拾掇得整整齐齐的,大人的衣服上虽然打着补丁,但是小娃娃的衣服上却没有,显然是那种舍得为孩子花钱的人家。

      这样的人家,丝绸买不起,葛布应该还是买得起的。

      “我看看。”赵二丫听了伙计的介绍,有些心动。

      她走到柜台前,仔细看了看,不过,她怕弄脏了布匹,没有上手试试。

      “客官,这些葛布都是从南边过来的,您来,试试手感。”伙计见状,马上取出了一块布头,递了上去。

      赵二丫接过来,摸了摸,果然比麻布柔和多了。

      “小宝,你觉得怎么样?”她把布头给了小宝,问道。

      赵明轩拿过来,这是一块蓝色的布头,比起他身上的麻布衣服,的确细致多了。不过,和棉布,或者丝绸不能比。

      此时,还没有棉布,他们也买不起丝绸,葛布就属于资产殷实人家比较合适的选择了。

      “不错,给阿姐扯一身吧。”赵明轩觉得这些细布,做中衣比较好,做外衣,对劳动人民来说,不耐脏,不耐磨,不是好衣服。

      麻布粗糙是粗糙了一点,但是又耐脏,又耐折腾,劳动时穿着比较合用。

      二丫姐姐平时再怎么彪悍,也是女孩子,扯几尺细葛布来做中衣,正正好。

      赵二丫又拿过那块布头,摸了摸,心里琢磨了片刻。

      “这是夏布吧,如今入了秋,这夏布过时了。”她不问价格,反而先挑起了刺。

      细葛布比较薄,的确比较适合做夏天的衣服,才有夏布之称。

      天时入了秋,没过多长时间,就要入冬了,这些葛布卖不出来,就要积压下来,明年才能再卖,所以赵二丫这话也不算错。

      “客官,您这话没错,所以这些葛布我们亏本卖了,夏天的时候,您可买不到这么便宜的好布。”伙计也不去反驳她,反而卖力推销了起来。

      客人听了推荐,只摇头,什么话都不说,那就连谈都没得谈,而愿意搭话的,一般都是意动的。他做了几十年买卖,这个道理肯定懂,马上打蛇随棍上,接着赵二丫的话头往下说了。

      “怎么个便宜法?”

      “当季时,一尺要卖50大钱,不过现在入了秋,30大钱就行。客官,您要几尺?”

      “大叔,一匹葛布,宽几尺,长几尺?”赵明轩发现店里的这些布,宽幅大小都差不多,显然都是一个标准,饶有兴趣地问道。

      “小客官,这些葛布,宽二尺,整匹布长四丈,也就是四十尺。”伙伴没有因为赵明轩年纪小,就不搭理他,反而耐心地解释了起来。

      赵明轩迅速心算了一下,一尺50钱,四十尺就是2000钱,也就是一匹布卖二两银子,现在过季打折,只卖1200钱了,也就是打了六折,这个打折幅度还是可以的。

      “大叔,一般人家,多久可以织好这么一匹布啊?”

      “熟练的织妇,日夜织个不停,大概十天就能织成一匹,不过在织布之前,还须经过采葛、煮葛、晒葛、纺线这些步骤,才能开始织布。一个人从头做到尾的话,两三个月可以织成一匹。”伙计虽然是卖布的,但是对于怎么织布,还是挺了解的。

      赵明轩听了,有些咋舌。

      两三个月才能织一匹,一匹布从南边贩卖到北边,卖二两银子,也就是说在南边卖得还要更便宜,这么落后的生产力,怪不得大家都生活得这么节俭环保了。

      不过他想了想粮价,又觉得这些织妇,应该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未脱壳的黍子,价格大概在400钱一石左右,这些葛布就算在南边卖一两银子一匹,也能换二石多的粮食,养活一口人足足有余,从购买力来说,不算太廉价,怪不得很多时候,布可以当钱用。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