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023. ...
-
“有三个大钱一条的,一个大钱的也有,最便宜的一个大钱可以买五条。”渔翁将独木舟靠到了河滩处,和村民们做起了生意。
赵明轩他们都围了过去看热闹。
三个大钱的那条,足有一斤多,不过就一条。显然这样的收获是非常难得的。
渔翁的船舱里,多是些巴掌长的小鱼,一个大钱一条,而手指长的小鱼,一个大钱可以买五条。
这时候,二丫姐也从地里回来了,她看了一下,对赵明轩说道:“小宝,我们也买一条吧。”
赵二丫独自一人带着阿弟小宝过活,辛苦是辛苦,但是她要养的人就两个,就是自己和小宝,而且小宝还小,吃得不多,所以她家的经济状况,算是村中比较不错的人家,至少她家隔三岔五还有鸡蛋吃,村里别的人家,除非是病了,才会煮个水煮蛋吃,其他时候,可不会这么奢侈。
她手里是有几个余钱的,平常她用的扣扣索索的,是要省着钱以防万一,但是偶尔买条鱼打一下牙祭,她还是舍得的。
“好。”赵明轩点了点头,只要不让他再吃豆子,什么都好,继续吃豆子,他觉得自己恐怕永远只能长得像根豆芽菜一般娇小了。
“你站上面一点,不要去岸边,小心掉下去,阿姐过去看看,二牛,把他们三个都带上去,不用你来挑,大母也在过来了。”赵二丫吩咐了二牛一句,自己挤进了人堆里,挑起了鱼。
赵明轩也就是看个热闹,现在热闹看了,人越来越多,他就没兴趣了,乖乖跑到了高处,坐在河滩边的石头上,看着村里人与那位渔翁讨价还价。
几个人围住那位渔翁,费了半天的口水,总算说得渔翁同意,一个大钱可以买六条小鱼了。
至于二丫姐,则拎着那条最大的鱼,和渔翁讲起了价钱。
难道,二丫姐已经知道,他这个小娃娃以后每月也要有工钱了,所以要买条大鱼庆祝一下?
赵明轩看着这个情形,摸着颔下不存在的胡须,暗暗思索着。
村中嘴碎的人特别多,所以没有任何秘密能够保守,谁家稍微有点事,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整个村子。他和七太公说话的时候,旁边是没有人,但是七太公去劝说别人来族学就读的时候,肯定会说到这件事,二丫姐已经知道了也不奇怪。
赵明轩推测得没错,赵二丫的确是知道这件事了。
她锄草中间,喝水歇一下的时候,就有要好的婶子走到地头,和她说起了这件事。
她已经和小宝学习了不少时间,认识了不少字,算术也会了一点,但是对小宝教得到底对不对,她其实心里是没底的,只不过有了这么个能够识字的好机会,她不想错过,才不管对不对,先学了起来。
这下,有了七太公打包票,她的心总算安定了下来,毕竟七太公是念过两年私塾的人,他说小宝教得对,肯定是对的。
而且小宝以后每个月都可以从族里领三斗黍米,足够小宝糊口了,她身上的压力也就减轻了很多。
所以,她过来后,第一眼就看上了这条大鱼,当然,还价肯定要还的,如果买东西不还价,肯定要吃亏的。
她和渔翁说了半天,渔翁终于同意,两个大钱卖给她。
赵二丫这才满意,摸出了两个钱,给了渔翁,提着鱼往家去。
“二牛,你看着小宝他们几个,不要乱跑。”路过看热闹的小宝他们,她又喊了一声。
“知道了。”大大小小几个人,拖长了调子,不耐烦地回答她。
“嘴里说知道了有什么用,心里也要知道才行。”她现在心情好,不和他们几个兔崽子计较,啰嗦了一句,就走了。
很快,村里的其他人也来了,又走了。有人买了几条小鱼,有人什么都没买,就过来看了一下。
赵明轩暗暗数了一下,除了二丫姐,还有七八个村民也买了鱼,渔翁这趟的收获,起码有十个大钱。十个大钱,听起来不多,但是这里的农户人家,两千大钱就能勉强过一年,一天赚十个大钱,已经算是不错的收益了。
“二牛哥,怎么我很少看到有人养这水鸟啊?大家都养几只,岂不是家家有鱼吃了?”赵明轩有点奇怪地问道。
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溪里既然靠山临水,肯定是要两头吃了。村里有猎户,但是以打渔为生的,他还没见过。
“这水鸟要从小养,才养得乖,而且还要训练,一般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传媳不传女,旁人学不会这些,怎么养?”赵二牛听小宝说得这事仿佛很简单,忍不住笑了。
“水鸟养起来麻烦,那弄条大船来打渔总行了吧?”赵明轩又问道。
蘅溪流经村旁时,水面快有两丈了,据说下游水面更加宽阔,足足三丈有余。
因为此处地势平坦,蘅溪的水流也是缓缓而下,水域中少有风浪,赵明轩估计这里应该挺适合打渔的,奇怪的是,他穿越过来这么多天,从来没见过水面上有渔船经过,这位渔翁和他的独木舟,也是第一次看到。
“傻蛋,一条大船要多少钱?小一点的就要几万钱,大船要几十万钱吧,平常人家哪有这么多钱?鱼才卖几个钱?渔翁一天的收获,也就卖十几个大钱吧。你算算这笔账,就算一天卖二十大钱,一年才赚到多少钱,要多少年才能赚回买船的钱?就算是有钱的人家,买条大船来打渔,恐怕都会亏得裤子都没了。”
自从小宝做了小夫子,教他们识字后,赵二牛就没机会压小宝一头了。现在能够找到机会鄙视小宝一下,赵二牛还是很高兴的。
“你才是傻蛋,你全家都是傻蛋!”赵明轩听到他这么人身攻击,忍不住就顺嘴反击了。
“呵呵呵,我全家都是傻蛋?等回家了我就和大母说说,到时候你就知道谁是傻蛋了。”赵二牛抓住了小宝话里的痛脚,得意洋洋地笑了起来。
竟然用大母来威胁小孩子,还丝毫不觉得脸红,怎么会有这么不要脸的家伙?
赵明轩顿时被赵二牛的无耻噎住了。
“好吧,就算我是傻蛋,你也聪明不到哪里去。大船不划算就不去说了,你说说看,为什么也没人用小船打渔?一天二十钱,一年起码七千钱,十年小船的钱就赚回来了吧。”不就是要比谁更无耻谁更不要脸吗,赵明轩难道会怕他?他非常坦然地承认了自己是个傻蛋,顺便还要挑衅一下赵二牛。
“笨,还十年赚回船钱,渔网难道不要钱,打渔的壮劳力就不算钱?一张渔网又不能天天用,起码要准备两张吧?农家人谁不会下河摸鱼,打了鱼又卖不上价钱,闲的时候打点自家吃可以有,真要以这个为生,还不如种地呢。”赵二牛见小宝服了软,兴致很好地说开了。
此时的渔网,都是用麻布或者麻绳做的,天天下水很快就会烂掉,所以才会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说法出现,本来间隔使用渔网是为了延长渔网的使用寿命,后来这话变成了说人行事没有恒心不能坚持到底,就是它的变义了。
这种麻绳麻布做的渔网,可不像用尼龙、聚乙烯做成的渔网那么轻巧,不管是抛网还是收网,都需要壮劳力操作,不是随便找个人就玩得转这活的。
但是壮劳力有这空闲,种地不好吗?只要不吝力气干活,年成不坏的话,种地怎么都饿不死人。所以除非是家里没地的,实在没办法之下,才会弄条小破船去打渔,一般人是不会以打渔为生的。
赵二牛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说得赵明轩越发觉得这事有点意思了。
这天晚上,他吃了二丫姐姐烧的鱼,就算二丫姐姐的厨艺一如既往的糟糕,不过看在鱼肉的份上,他依然连糊糊都多吃了几口,等到睡觉时,他就思考起了这个问题。
其他人没有轻便的渔网,但是他有啊,其他人买不起大船,但是他买得起啊……哦,不,他悄悄在系统商店查看了一下,发现他也买不起大船,随便一条三桅帆船,就要几千成就点,蒸汽船、柴油船这类的,则更贵了,至于宇宙飞船,后面跟着的那些“0”,他数都数不清。
这些天,他通过反复刷好感度和声望值,赚了不少成就点,现在快七千了,但是他还想存着兑换一批麦种,等秋收以后播种下去呢,所以成就点他用得非常节约,能不用就不用,就想省下来多兑换几粒。
大船没戏,小船呢,他看了一下,也就那种一边能坐五六个人的摇橹船或者撑篙船,他还能负担一下,不过这种摇橹船或者撑篙船,依然需要壮劳力摇橹或者撑篙驱动,他这个小身板可搞不定。
至于尼龙渔网,他倒是能兑换得起,但是拿出来明显会出大问题。
“小晋,有没有适合这个时代的捕鱼工具?”太过先进的东西,要编的谎话太多,赵明轩觉得自己迟早要编不下去,不想拿出来给自己增加麻烦了。
系统很快刷新了一下页面,为他推荐了一些商品。
赵明轩仔细看了一下,发现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竹制品。
“有图纸吗?”赵明轩记得赵大伯会编笸箩,编这些东西应该不在话下。
“有。”系统又刷新了一下,换了一排图纸。
赵明轩从中挑了三张,一张名叫歪箩,一张是鱼笼,一张是鱼罩。这些都是竹器,用来抓黄鳝或者抓鱼。
他看了一下图纸,难度系数都非常低,就算不看文字说明,看着图纸上的实物模样,应该也能做得出来。
三张图纸,才花了赵明轩57成就点,算得上是非常价廉了,至于是不是物美,还要看实际效果了。
“大伯,大伯,给我做几个歪箩吧。”第二天,赵明轩就拿着一张泛黄的图纸,去找赵大伯了。
歪箩体积小,做起来比较快,可以用来抓黄鳝和泥鳅,只要摆在水沟里河滩旁就行,这玩意儿省时又省力,据说是种田致富的不二法宝,赵明轩打算第一个就拿它试试水,效果好的话,再让赵大伯做其他的。
“歪箩怎么做的?做来要干什么?”赵大伯没做过这东西,开始问他做法和用途。
“可以用来抓黄鳝和泥鳅。歪箩长这样的……”赵明轩把图纸递了过去。
“这难道是那位高人……阿公给的?”赵大伯有点激动,接东西的手都在抖动了。
小宝路遇高人,得授本领这个故事,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已经传遍了整个村子,赵大伯看到这张泛黄的图纸,就想到了这个传说。
赵明轩笑而不语。
他让系统把图纸弄成这个效果,就是为了让人这么脑补,现在赵大伯这么配合,他只要微笑就可以了。
歪箩的形状类似不翘尾巴的“厂”字形,先用竹篾做两节等长的空心圆筒,在靠近开口处各挖一个与圆筒一般大小的洞,一节放进另一节,旁边用竹条拼接起来,另一节的洞口则朝外,用来连通两个圆筒。拼接好以后,“厂”字的两端一边放个开口的锥形,一边则是个密实的可脱卸盖子。
只要前一天傍晚,将歪箩放在水沟里,到了夜晚,想要寻找住处的黄鳝就会从锥形口爬进去,顺着那个洞口爬到横过来的那一节,然后就再也爬不出去了。到了第二天,将歪箩收回来,盖子一掀,就可以倒出来好多好多黄鳝了。
原理就是这么个原理,至于能不能抓到黄鳝,很快就要见分晓了。
如果是小宝自己要赵大伯做这个,赵大伯肯定带着七分疑虑,未必肯做。不过这是那位阿公给小宝的,赵大伯没有多说什么,就做了起来。
他先劈了点竹篾,编了两个空心圆筒,然后按照赵明轩的指点,挖好了洞,连接了起来。因为是第一次做这个,第一个成品连接处明显有点歪,等到做第二个的时候,赵大伯的技术有了不小的提高。
赵明轩没有让他多做,就做了两个,准备晚上去试试效果,效果好的话就多做点,效果不好,那就要换种东西做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