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油菜称芸薹,东汉服虔者《通俗文》中,“芸薹谓之胡菜”。最早种植在当时的“胡、羌、陇、氐”等地,即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一带,其后逐步在黄河流域发展,以后传播到长江流域一带广为种植。 最早种植芸薹是用来吃叶子而不是用来榨油,慢慢的,祖先发现芸薹的种子通过简单地挤压就能榨出油,于是驯化后的芸薹一分为二,一种是用来榨油用的油用芸薹,而另外一种是用来食用的“菘”。能榨油的油用芸薹,就被称为了“油菜”。 而古老的油用芸薹就是现在油菜们的祖先,不管它们是什么种,都或多或少有油用芸薹的血统。如今,“油菜”这个词已经是一个统称,包括所有芸薹属收子用于榨油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