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15章 ...

  •   “早餐做好了?今天吃什么?”洛彦从容的爬起身把外套套在自己身上,一边问身旁一脸懵逼的陈默。

      “油条豆浆。”陈默眉毛一跳,下意识开口道。

      洛彦点了点头,穿上鞋慢悠悠地往楼下走。

      “你昨晚几点回来的,你有一个月都跟外界失去联系,我……爷爷都差点报警了!”陈默恼火的皱着个眉,满脸兴师问罪的跟在洛彦身后。

      “我去的那个寨子没信号,又因为受了伤,所以才跟外界断了联系。”洛彦穿过吃饭的餐饮,来到院子里,找到自己的包,拉开拉链,拿出里面沐啸用大荷叶包着的熏肉和腊肠,递给陈默,示意他去把这些肉晾晒起来。

      陈默接过肉,但是却站着没动,他知道洛彦没有骗他,于是定定的打量着洛彦行动时的身形,想看出他当时到底伤到了哪。

      洛彦走到餐桌边,拿起一根油条撕成碎块浸泡到了豆浆碗里。然后笑着对陈默说:

      “别看了,快去挂肉,挂好了一起过来吃,我的伤早就好了,几个月不见,看不出来你还蛮关心我的嘛。”

      陈默:“………”

      “我是看你吃东西的样子娘们唧唧的,油条居然还要泡在豆浆里吃。”陈默冷冷道:“不要自作多情。”

      说完转身就走到院子边上的,用靠在围墙上的竹竿快速的搭成了一个简易的晾晒架。

      洛颜用筷子敲了敲碗,示意他过来吃早饭。

      陈默走到水池边洗了手,扯了块干毛巾,一边擦手一边走了过来。他穿着一件橘红色的T恤,宽松的牛仔裤吊儿郎当的挂在腰上,头发剪了个短寸,俊美的脸像朝露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没出什么事吧?”洛彦把手边的油条篮子递给了他。

      陈默喝了口豆浆,接过篮子,又随手剥了个鸡蛋放在洛彦碗里。

      “大事倒没有,就是你失联的那个月,林萧老是来铺子里打听你的消息。还有那个林二哥和其他林家人也是隔三差五就来。”

      陈默说完嗤了一声,显然十分不屑。

      洛彦道:“他们来也是因为担心我。”说着他怂了怂肩,无所谓的道:“就像当初我走之前跟你说的,我活到27岁也不全是因为运气。”

      “林萧是不是担心你我不知道,”陈默嘲弄道:“但其他林家人大概更担心你不能准时回来给他们家老爷子治病吧。”

      洛彦哭笑不得的看着陈默,半晌才说:“他们马上就不用担心了,我今天就过去给林老爷子看病,把这件事了了。”

      陈默点点头,卡擦一嘴咬下了一大块油条,然后又喝了口豆浆,才懒洋洋地说:“你走之前我还忙着去静安寺门口排队买了板栗,知道有多幸苦吗?排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到我,就因为爷爷说寺门口的板栗沾了香火气,能保佑你此行平安。”

      洛彦:“不是说随便买的吗?”

      陈默:“……”

      洛彦:“……”

      陈默:“你给我吐出来!”

      洛彦:“这都多长时间了,早就消化没了,说不定都已经被舟溪那边的屎壳郎搬走了。”

      陈默脸色发绿的看着手里的油条和豆浆,一时间吃也不是,不吃也是。

      洛彦觉得好笑,但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陈默小他了8岁,欺负一个比自己小的孩子,良心上还是会有些过不去。

      “吃你的吧,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一会儿我去林家你要是愿意就跟我一起去,看你整天待在铺子里都快发霉了。”洛彦提起桌子上的装豆浆的茶壶,帮他把豆浆加满。

      陈默一脸悻悻,默不作声的开始消灭早饭。

      “这豆浆是陈伯磨的吧?”洛彦打开茶壶盖子,鼻子凑近闻了闻味道,果然浓香扑鼻,不是街边小摊能吃到的美味,颜色也是乳白带着豆子的淡黄,看上去十分可口。

      他方才也就觉得这豆浆好喝,但现在静下来看,却觉得这豆浆磨的十分用心。

      “陈伯呢?怎么没看到他,他哪去了?”洛彦把茶壶放好,问坐在一旁的陈默。

      “隔壁魏五叔家的孩子晚上老是哭,怎么哄都没用,说是看了医生也没用,今早就来把爷爷请过去帮忙瞧瞧,看是什么东西在作祟。”陈默一口把碗里的豆浆全部喝干,然后开始收拾餐桌。

      魏五叔洛彦是知道的,这人开了一个小书店,就在洛彦的万宝斋旁边,这小书店里的书基本不怎么卖,都是靠借出去,一本书借一天的价格是一元钱,生意马马虎虎,就靠这样来养活一家老小,却实是十分不容易。

      五叔的老婆做的一手好面食,经常有事没事都会送些饺子包子什么的过来给街坊邻居们尝尝。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洛彦想着便起身准备过去看看。

      他绕过院子,打开后门来到隔壁,洛彦敲了敲紧闭着的木头旧门,“五叔,给我开个门,我是小洛。”

      不到一分钟,门就打开了,站在门口的五婶表情颓丧,眼下带着明显的乌青,她看到门口的洛彦,心下大概是高兴的,咧了咧嘴,却还是没能笑出来,眼角皱纹增多,法令纹深深陷了下去,看起来像是老了不止一岁,“小洛,你不是去贵州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这路上了还顺利?”

      她侧过身子让洛彦进门,洛彦点了点头,笑着对五婶说:“挺顺利的,这不,一忙完就赶紧的回来了,在外面吃什么都不香,还是想念婶子你做的饺子啊。”

      这话自然不是真的,洛彦别的不说,就是在沐啸家里吃的那几顿饭,绝对是能和陈伯的手艺相提并论的。否则他也不会在一个月内就长胖了3公斤。

      果不其然,魏五婶听到洛彦这么说,心里很是高兴,她擦了擦手,虽然面上不显,但眼睛里终于是不是一片死气沉沉了,“那婶子去给你做点饺子,一会儿让你带回去吃?”

      “行,那我就先去看看陈伯和小宝。”小宝是魏五叔儿子的小名。两人老来得子,平时对这个孩子宠爱的不得了。

      说罢,洛彦就踩着楼梯往二楼爬,魏家的房屋格局非常小,虽说是小二层,但却远远比不上万宝斋那么宽阔,他们家的房子细看就像一个长方形立起来的盒子。盒子中间搭了一架梯子,梯子左边是厨房,右边是储物间之类的,前面则是书铺,顺着梯子往上爬,上面架起的一层就隔离开了,成了单独的卧室。这卧室不仅小,还矮,洛彦179的个子直起身站着就能堪堪的碰到房顶。

      在楼下洛彦就听到了孩子的哭声,然而声音很小,就像猫叫一样,若隐若现十分不清晰,等到了卧室,声音才稍微大了起来。

      “五叔,陈伯。”床边坐着的两个人,看到洛彦来了都准备站起来,洛彦摆摆手让他们坐下,然后快步走到了床边。

      “都哭了三天了,昨天哭的声音还很嘹亮,我当时还跟他妈说,这孩子中气足,厉害着呢,哪想到,他这一哭就整整哭了三天三夜,眼看现在声音越来越小,气息越来越弱,你说这可怎么办啊!”魏五叔哽咽的说着,眼泪不受控制的侵湿了眼眶。

      “少掌柜你给他看看吧,这孩子还一岁不到,真是作孽啊。”

      洛彦垂头看向孩子,只见这孩子脸上早就没有当时自己走之前见到红润,此时小脸苍白,眼睛红肿,哭了半天被自己噎到似的打了嗝,将断不断的又继续哭。

      “鼻梁山根见青中医上论是寒邪入侵脾胃。”洛彦翻看了孩子的唇舌,手脚。

      “回头让陈伯给你孩子开个中药浴,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要给他止哭。”洛彦道。“这样吧,给我抬一碗清水来。”

      他撸起袖子,坐到孩子面前,魏五叔很快就抬了一瓷碗清水过来。

      洛彦两指并拢,剑指状蘸清水在孩子额头写了个“王”字。一边轻声默念:“看孩娘娘,帮帮忙,家里有个夜啼郎,邪邪祟祟都速退,一觉睡到大天亮。”

      魏五叔看着眼前令人惊讶的一幕,孩子哭声越来越小,竟然就这么慢慢睡着了。

      洛颜待孩子完全熟睡了过去时,又在孩子额头上方虚空写个“静”字。

      魏家五婶不知什么时候也上来了,看到这神奇的场面不由捂住了嘴,生怕自己喜极而泣又把孩子吵醒。

      将孩子安顿好,几人走下楼,来到后门口,洛彦看了眼时间,已经八点了。

      他转过头吩咐五叔道:“找一根柴火棍(不能是槐木的),将一头烧的焦黑。(其实就是以前烧柴火,灶底下的拨火杖最好)把一边削平。

      中午十二点左右,用红色笔(朱砂调墨最好,实在找不到用红色圆珠笔也行)在削平地方写上禁咒。边写边念咒禁:拨火杖,天上五雷公,差(chai)来做神将,捉拿夜啼鬼,打杀不许放,急急如律令敕

      到了晚上将柴火棍立于小孩睡觉床头,男左女右。烧焦一头朝上。

      第二天早上烧香三支,将柴火棍送出门外。”

      洛彦沉思了片刻,转过头看着魏五婶又道:“五婶白天找好一棵桃树,三年以上树龄为佳。

      傍晚(现在来说就是六七点钟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从家里出发,一直走到树的地方折下桃枝往回走。注意,来回的路上禁言,不能回头张望,别人跟你打招呼也不要说话。回到家再说话。

      回到家,把所有门都打开,把孩子屋里上上下下用桃枝抽打一遍。

      大门口提前准备一碗清水,驱赶到门外的时候用清水在门槛处划一道直线,剩余的水泼出门外。关门,两个小时内不要开门。

      卧室你们的床四个角垫上桃枝,不用太多,每个角一支就够了。

      好了,暂时就是这么多,我还有事就先走了,晚些你们记得过来拿中药。”

      魏五叔和五婶连连点头,满眼感激。

      洛颜和陈伯拜别了魏家两口子,又从后门进了万宝斋的小院,陈伯手里端着魏五婶做的饺子,边走边说“少掌柜,你那两个方法是祝由科吧。”

      洛颜点头道,“对,我刚才念的咒语很简单吧,其实不单是我念的咒语,就是教给他们的方法,都算是没有道行的普通人都是可以使用的,看起来麻烦了一点,但至少他们两口子日后也能护得儿子周全。”

      陈伯恍然大悟。

      祝由科在中医里面被归纳为独立的一门手段,但其中的道理在其他门类的中医看来并没有什么奇怪的。《素问·金匮真言论》这一段:时、空、情、色、物、数,一一对应。有了时间,就有了共时性的现象,就有了命理和卜卦;对应了方位,就有了风水的坐向根基。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15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