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扯淡续 ...


  •   2旧体诗词歌赋不只是一种继承
      还是一种创新。
      记得作者君还是阳间一人的时候。
      某某某某说打碎旧体,他那诗是创新。
      谁分析旧体诗词歌赋都会继承,现在网络诗词解析类书都是继承者。只有优秀的继承者和渣滓继承者和平平无奇的继承者的区别。

      3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作者: 贺铸 (宋代)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三四句对的工整
      不过感人至深的是后面两句
      海子说
      雨是一生错过
      雨是悲欢离合
      琼瑶说
      点点滴滴都是回忆
      挥挥衣袖怎么容易

      雨
      在诗人耳朵里不是雨
      是一帧一帧的回忆。
      最后一句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雨一点一滴,一片一片的思绪,在空虚寂寞冷的心境里,绵绵不绝依依不舍
      没有任何艺术手法
      纯粹真挚,浑金璞玉
      为什么他没成为千古名句?
      4文采的两重境界
      绚烂至极如晚霞
      质朴无华如浑金璞玉
      每一种
      都可以倾城。
      虽然这是
      两路的人。

      5诗是天人合一
      是情与理的综合。
      有很多人说乾隆作诗多
      没有好的
      我是觉着
      是你们没有发现美的眼睛
      乾隆悼亡诗因情真意挚惊才绝艳。
      成为乾隆本人的一大亮点。

      如懿传将乾隆最爱的人改成如懿
      那些诗说成“死后哀荣有用,死了成了恩爱夫妻了”
      就像张爱玲《红楼梦魇》里语:“传说有个"旧时真本"写湘云为丐,宝玉作更夫,雪夜重逢,结为夫妇,看了真是石破天惊,云垂海立,永远不能忘记。”
      黯然失色。
      6
      我不是很喜欢满树花落类似的诗句,因为意境平庸,诗人就是将平庸写到不平庸。
      就像一抬头,满天明月,我不知道有什么诗意,这是诗意,谁不可以诗意?

      人张若虚一出手“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陆海潘江。
      7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意思是才华有很多种,体制外的,和体制内的,体制外的是另类才华。如果你文史哲中有一门课高八斗,博大精深,那么你可以站在珠穆朗玛峰顶看人间烟火。

      如果你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那么你就一个二流人才。

      但是
      你会被体制秒成渣。

      你要进的此时此刻此地,你也要出的来。你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你也要超脱这些形成自己的风格。

      叶嘉莹老师其实是一个优秀的继承者,她那些诗,一看来自阅读,归于阅读,没有长宽高,也没有自己。

      格律的最高境界

      是不拘格律

      是古体

      你在平地上,诗人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文学是翅膀
      和潜水艇

      8苦难是一种磨炼
      不是才华经过苦难破碎
      而是经过苦难磨炼出来才华
      感悟是才华的一种

      王国维“向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的意思不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而是就算你清清白白,天日可表,别人说不清不楚,你就积毁销骨,所以你做人要做白莲花
      就像外国文学的主题常常是做人要善良。就像美女与野兽和简爱一样的参差对照手法一样的主题。
      你扔了一个垃圾别人也可以是说你炸了地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百度说

      静安先生这阙词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言近而指远,意决而辞婉”(《人间词·甲稿·序》 ,表现了词人最真切的内心世界。起句化用《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表达了词人身处诽谤之泥潭,处处受人诋毁。“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可谓静安先生创造语,甚是新奇,这是傲然的自在之美,不可凑泊。古来狷介之士与绝世之女在人格精神上都是相同的,他们都在向世人宣示一种不可玷污的独立人性,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大存在。狷介执着的静安先生对此会有更深的感受。

      讲了半天意思就是这是王国维自己创造的,引经据典半天意思是我也不清楚。
      还有一个女作家苏某讲朦胧诗,讲的可朦胧,古今中外,旁征博引,空洞乏味,言之无物。

      9作者君1---22岁是活人,从中间抽回忆,可能会很老
      不要介意

      林黛玉咏柳絮那词主题是婚姻

      百度

      林黛玉的咏絮词《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逑,
      漂泊亦如人命薄。
      空缱倦,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昭华竟白头。
      叹今生难拾难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
      凭你去,忍淹留。
      林黛玉以咏柳絮为主题,来感叹自己的命运遭遇。

      不是命运。
      虽然大家都这么说但是
      。
      逐对成逑。缱绻风流
      草木愁的是
      白头谁收
      嫁东风随你

      懂?

      10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他是觉得这句话很高,我是觉得白居易元微之不是完美的,这句话很低
      风吹雨,风是风,雨是雨。
      没有混融一体。

      不如飘雨或者浮雨

      谢道韫咏絮和其兄撒盐高明在哪里呢,
      谢风和雪是一体的,兄是空中一把盐。
      11又是红楼梦

      我觉得后面史湘云船上浓妆艳抹成为船妓,对着宝玉再来一句二哥哥。同样一句话放在不同环境中先后对比。
      12白云深处有人家
      和白云生处有人家
      我认为是生。
      他又不是要说云山雾罩一个人找隐士
      他说的是远上山,远到彩虹尽头,白云生处,极目远眺。前后文是联系的。
      13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意思是水的绿是动态的,一层一层参差不齐的。
      14文学和武功是相通的,也要稳准狠。
      比如
      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林改了两个词,但是
      改写和提纯精准了。
      现在的人喜欢第一种
      我
      觉得
      。
      15
      题遗山诗

      作者: 赵翼 (清代)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个,我不是很认同
      人间正道是沧桑诸如此类的句子
      薛涛说“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东飞又西飞”爱情也好,国家也罢。一到沧桑,就落入俗套。
      一首诗最初的纯真和后面的返璞归真是最难得的。
      中庸的句子,恕我直言
      满世界都是。
      就像菜地里的萝卜。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句话出自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的《三重境界》。
      诗词歌赋和禅
      都是天人合一,同源分流。
      苏东坡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
      苏东坡是一个没有心机,不精于自谋,完全听任自然的人,林语堂称他自己也有“赤子之心”。所以,苏东坡对父母、对兄弟、对妻子儿女、对朋友、对仆人、甚至对敌人都不怀恶意,而是心揣一片善意。他与弟弟苏辙多少年都是同甘共苦、相帮相扶,是彼此心照不宣的知己。他对爱妾朝云、旧爱堂妹更是情深意长。对害过他的学生、政敌,他也光明磊落,心地坦荡。
      ——林语堂
      我倒是觉得苏轼有些“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的意味。
      经过各种场合之后知而不为。淳朴天然,男山中高士世外仙姝。就像金代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其四》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所以,王朝云来了句不合时宜。
      就像名利场中一个完全不通名利的小孩是可贵的,可是也未必明朗坚定,通得过检验,一枝过了之后宁折不弯的竹子更加可贵。有多少人来自世外,经过人间,之后忘了自己本来是什么。末了洋洋得意,觉得这叫“大人”多少人来自朱陈村,然后满腹心机,然后再也没回去。

      16论调:余秀华是个农妇,所以如何如何
      在一次宴会上,赵匡胤说:“闻卿在国中好作诗。”,让李煜举其得意的一联。李煜沉吟久之,诵其《咏扇》云:“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揖让答礼时,团扇在手,如挥动一轮明月;扇子摇动,清风满怀,心旷神怡。赵匡胤一笑置之:“满怀之风,却有多少?”后来他对近臣说:“好一个翰林学士。”

      赵匡胤便派人带着以将出师、宜早入朝的手谕来威逼利诱。李煜说:“我对你俯首称臣,不过是要保住我手头一壁江山,如果你连这都不容忍,唯有玉碎拼命了。”
      赵匡胤听罢,决计出兵南唐,生擒李煜。而此时李煜则与臣下发誓:“他日王师见讨,孤当躬擐戎服,亲督士卒,背城一战,以存社稷。”赵匡胤听说后只笑其为大话,对左右说:“徒有其口,必无其志。”
      ——百度

      出身在农村,就是农妇吗?
      李煜还出身在皇家呢,还不是一个翰林学士,投错胎了。
      她应该是那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不懂人际关系”的人,投错胎了。
      和陈鲁豫聊天的时候涉猎了一些(虽然没消化然后到含蓄浑融的意境)和丈夫的关系又僵到冰点。有的人,一个人搞一个后宫,瞒着a和b,瞒着b和c,瞒着c和d……然后跟我说“我有一百个女人,你要不要做我一百零一个”
      ……
      是谁在扯淡,这是一个问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扯淡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