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二十三章 ...

  •   赵家的米粮除了锁在灶间那只大铁皮柜里的精细粮,其他都是储存在楼房三楼,上面没有家具,场地十分空旷,此时前后两个房间里摆满了一袋袋系好的粮食,看上去蔚为壮观。

      赵承德轻车熟路拉过地上一满袋的红薯,拖拉着下了楼,随后弯腰使力一把扛起,准备带去井边清洗,而南宁则已经备好了水桶和篮子。

      看见被赵承德抗在肩上的红薯袋子,南宁显得有些吃惊:“这么多红薯啊?会不会太多了?”

      毕竟红薯才是正经能果腹的东西,而红薯干不过是随意吃食的零嘴,但同时因着赵承德这般把对自己的承诺放在心上,南宁的心里难免也感觉甜滋滋的。

      赵承德掂了掂肩头的这五六十斤生红薯笑了笑:“不算多,做好之后还得风干,那时候会缩的,能出个十来斤了不得了,况且过年别人家来咱们家拜年还得用,这回就多做一些。”

      赵奶奶年纪大了,辈分也高,因此春节里邻里亲眷来拜年的人特别多,赵家在往年每到腊月的中下旬时就会废些力气做点甜红薯干、糖锅巴块或者盐花生米出来充当年货,给那些来拜年的人抓一把甜甜嘴,现在早个把日子准备也不碍事,像是赵承德的钱姨婆家就已经完工得差不多了。

      “年货”是南宁这三四年里头一次听说的词,面对赵承德的解释他难免有些怔愣,活像是个没见过世面的。

      到底年纪还小,面皮也看轻,看着南宁有些转不过弯来的呆样,赵承德的目光宠溺又怜爱。

      刚想着捏捏小青年的脸,却听见后院外赵奶奶急促小步走进来的声音:“承德啊,咱们村的井不出水了……”

      *

      比起绍兴村井水出得慢的问题,旮沓村里各条巷子上的井是径直就不出水了,一开始是东边的几口井慢慢没井水上来,住在那里的人家也没注意,毕竟村里的井那么多,到别的地方打就是,直到全村的水井都渐渐不出水,这下全村人才都慌了起来。

      如今不比以前用水便捷,现在农村里的人都是要靠井水过活的,没水可是件重要的大事。

      不知是谁第一个发现井里水位没有恢复的,等赵承德和南宁来到严巷的大井旁时周围已经围了一圈人了,严巷与后一条巷子上的人都有,大家都忧心忡忡探头看着井水的状况。

      天冷之后村人的用水不比夏天,一般隔个两三天才会打一次,况且冬天井水的水位会下降,一时倒也没人发现什么不妥。但这次降得太多了,好似只覆在井底上方两三尺处,高低不平青苔遍布的井底石台也露出了几许,甚至还听说村里其他井有些已经完全干涸了。

      “咋会呢?咱们这地方的水是最多的呀……”裹着冬衣的长脚叔率先开口问道,他与赵家一样,同住在严巷上。

      作为处在运河边上的村镇,他们这里水资源充沛到每隔个几年就要发次大水,而这水井变枯的事还是头一回遇到。

      “是不是应该要清井了?”赵承德这时想起来绍兴村似乎也是同样的状况,“我前几天去绍兴村那边我姨婆家,他们也是井水出得慢的情况,都在清井里的泥沙。”

      “不过咱们这也没泥沙啊……”有人看着澄莹莹清澈见底的井底提出了疑问。

      旮沓村与绍兴村当初打井时候面对的地质完全不同,后者是软沃的土层,而前者则是岩石块砾,怎么会有泥沙堵住出水口?

      但因着百思不得其解,村里人只好死马当活马医,开始分配人手清除井下的石头块,他们预备把井再往下挖几米。

      这年头已经没有职业打井人了,一切都得靠自己动手,有人建议为表公平各巷每家每户都出一个劳力出来分组进行挖井,这获得了村里人的一致认可。

      赵家出的自然是赵承德,出乎意料的是,后巷难得看见的游学夫竟也跑来参加,一副要主动加入进严巷挖井活动中来的样子。

      他们后巷其实也是有一口井的,就是离得远些,如今也正组织着要下挖,而此时游学夫却来严巷帮忙,应该打的就是日后也在严巷井里打生活用水的主意。

      人多力量大,严巷的人对此也没反对,而是默认了他的行为,甚至还因游学夫的遭遇待他分外客气宽容,村里人到底大多本性淳朴。

      连游学夫在内,严巷一共有九个壮劳力参与挖井,人数太多,他们被分成了两组,一组四个,一组五个,两组每日轮换,默认身体不行的游学夫是五个里多出来的那个,赵承德也在里面,与他同组。

      以往打井都是用的机械钻井,实在不行也是用古法土炸进行爆破后深挖,这次纯人力挖掘实在让人感觉到无处下手,后来多摸索了几次后才渐渐找到规律。井底的石块有大有小,但其实并不粘连,要有一个人先下去将石头掘松,再装进井口吊下来的篮子里运出井外。

      这一日轮到五人小组进行挖井,赵奶奶如前几次一般目送赵承德出门,嘴中照例说着注意小心的话,胸口却沉闷坠坠不已,难受之感更甚从前。

      这些日子她总是这个毛病缠身,连家里的活也不大能干,好在手脚麻利的南宁都接过去做了。

      现在赵家当家的是赵承德,掌家的是南宁,而她老太婆就像是个享福的活祖宗,这样的组合和谐却也怪异,尤其是之前走邻里时意外听说的可笑流言,赵奶奶觉得总要帮孙子娶个正经媳妇正一正名声才是。

      虽说赵承德承诺会把对象带来给自己看,但这么久不见,指不定就是诳她的。

      赵奶奶躺在炕上暗自打算着,她面色苍白竟隐隐透露出一丝死气。

      前几天已经把家里的几只金货带去镇上托金匠翻新,不日就能做好,听说其他村里已经有人开始杀年猪了,合该去割刀肉托媒人相看……

      正当赵奶奶想东想西的时候,突然只听后院井口那边传来“扑通”数声坠响,随后是男人们惊惶的大叫声。

      “砸死人了……”

      “承德被砸了!”

      “快来人!”

      ……

      赵奶奶一听只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一般,眼前顿时一片晕黑,什么都看不见了:“南宁啊,快扶我去……”

      但屋里并没有人回应她,正在柴房里给鸡和豚鼠喂食的南宁早就已经急匆匆丢下东西跑出去了。

      等赵奶奶扶着墙踉踉跄跄往外赶时,却见寒风凌冽中自家孙子毫无知觉地给人背回来了,紧闭着双眼的脸上满是流淌蜿蜒的温热鲜血……

      赵承德被石头生生砸破了脑袋。

      “这是怎么回事啊?”赵奶奶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内心惶惶不可外语,整个人几欲倒下。

      “还有气,快,寻个被窝温着!”孙婆婆挤在人群里朝赵奶奶喊道。

      此时灶间的炕还带着余温,恢复了一丝清明的赵奶奶让人把赵承德放在了炕床上。

      赵承德的身上还沾着湿泥,显然是刚从井里被人给拉出来,冰冰凉凉的手衬着脸上肆虐的血迹,把赵奶奶看得浑身都在颤抖。

      众人七手八脚帮赵承德把外裤和外衣都脱了,将他藏进被中,紧抿着唇的南宁又忙不迭起身去外头天井里拿热水瓶和毛巾兑温水给赵承德轻柔擦洗。

      血迹一点一点被擦去,露出了赵承德那张惨白到毫无血色的冷峻原脸,他的气息十分微弱,像是烈风中急剧跳动的烛火,正在渐渐泯灭生机。

      盆里的水很快变得酱红又浑浊,南宁红着眼眶端出去准备换一盆干净的。

      看着出门还好端端的孙子忽然变成这样,赵奶奶再也忍受不住内心的悲愤,她看着其他几个一起参与挖井的人,带着哭腔的声音沙哑力竭:“到底怎么回事?我家承德怎么就偏偏这样了呢!”

      几个人闻言面面相觑,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懊悔与羞愧。

      原来之前搬运井底石块的时候都是要先把底下的人拉上来,然后才把石头运上来,但他们见之前都稳稳当当,为节约力气和时间,这次便犯了懒,谁料半途孙坚用力拉绳子的时候踉跄打滑了一下,装石头的篮子因此被打翻,底下的赵承德被满篮子碎石块砸了个正着。

      “你真是要死,怎么这么不小心!”孙婆婆气得狠狠打了几下孙坚的后背,面对赵承德出的意外,她的孙子难辞其咎。

      孙坚咬着唇瓣的肉丧气地埋下脸,有件事他没说,那就是他脚滑摔跤时感觉到是有人绊了自己一下,但只是感觉,他并没有来得及看后面站着的是谁,也不知那人是不是不小心……

      严医生很快赶来了,他疏散了挤在赵家灶间里的人群,开始着手给赵承德诊治。

      大半的人纷纷走出赵家来到天井后院等待结果,恰好此时南宁已经换好温水,他端着面盆急促地迎着人流往屋里走,待走过某个人时,他的瞳孔却因瞥见对方微微上扬的嘴角而缩了缩。

      南宁边走边装作不经意地侧头看了一眼,目光处是一个阴郁又驼肩的背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