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一章 ...

  •   因为多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宋湘,赵家的气氛颇显得有些微妙和尴尬,毫无意义地寒暄了一阵后,怕伤着人家姑娘的自尊心,赵奶奶特意把赵承德和南宁都赶出去了才说正事。

      “阿湘,婆婆知道你是个好的,只是我家承德没这个福气啊,还是不要耽误你了……”

      不知赵奶奶是怎么说的,只见宋湘提着她的饭盒走出来时脸上沮丧的表情遮也遮不住,而她饭盒外的包裹也并没有打开过的迹象,怎么拿来的,再怎么拿回去。

      “奶奶,我和南宁去送一送,顺便去街上买些东西。”说是送人,其实赵承德也有着自己的私心。

      南宁之前对他送宋湘糖糍粑的事提过一嘴,赵承德一直记在心里,这次便打算带南宁去街上买些好吃的小食,一次性吃个够。

      因着顺路,宋湘也没有拒绝,她径直在前头走着,没有发现后头比肩跟着的两人那时不时相互碰触的手。

      到了街上,三人两对开始分开,这次赵承德没有再留下陪宋湘等她母亲,而是带着南宁径直逛起了沿路摆着的小摊。

      望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宋湘眼眶涩涩的,觉得赵承德果真压根就没看上自己,甚至没有回头望上她一眼,还不他朋友……

      南宁确实回头看了一眼宋湘,只是眼神中带着一些说不出的味道,阴郁的目光衬着他瘦削的身影更显得几分莫测。

      宋湘没有瞧清,她低下头去,只觉得手中的饭盒像是她此刻的心情,沉甸甸的。

      社岗街上摆着的小吃摊不少,末世前这里就是连接临近几个村子的繁华集市,眼下当然也一样,只是比起以往要冷清许多。摆摊的都是极为熟悉的人家,俱都叫得出来名号,赵承德一一走过,诚心想买给南宁吃,却不想全被对方拒绝了。

      南宁扯住赵承德的外套衣袖:“算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不想吃这些……”

      果真,那些摊头周围围着的大多都是些拉着家长要买的贪吃孩子,而大人是不舍得花费钱粮吃这些的。

      “不想吃这些?”赵承德的目光快速掠过街两边的摊头,“那你想吃什么?”

      他抖了抖手中攒着的粮食袋子,里面装了鼓鼓囊囊小半袋的杂粮,像是铁了心想要把这些都花出去。

      节省的南宁刚想开口说不用,忽然眼尖地看见了路口拐角处的一破箩筐,筐里装着几只粘毛小鸡,细弱地唧啾叫着,显然是破壳后不久。

      这种冬天出生的生物天生身体要弱一些,不然也不会有“偎灶X”的说法,而鸡这种直肠动物同豚鼠一样,是要时刻吃食的,然而这种节气大地冻得梆梆硬,不像其他季节还能四处自己找到草籽吃,现在都是要主人家花家里粮食养的,况且天气冷,还得做好保暖免得它们冻死,因此直到南宁看的这一会,那只筐里的小鸡也没什么人问津。

      “婆婆不是总念叨着家里被偷的三只鸡吗?要不咱们给她买些小鸡回去吧。”南宁示意赵承德看向不远处待售的小鸡,几只翅翼嶙峋几根毛的小鸡仔瑟瑟缩缩团在筐里,看起来可怜兮兮的。

      卖鸡崽的婆婆曾经是街上捡垃圾的,她的儿子在外打工,就她与孙子两人作伴,可惜的是几年前孙子被人贩子给拐了,她儿子也一直没回来,她就只能一个人住在破旧的小房里,一待就是好些年。

      “这鸡怎么卖啊?”南宁拉着赵承德上前,比起吃完就没的食物,他还是更喜欢这种能有产出的生禽。

      听闻询价,那位裹着棉絮外露破袄的老婆婆抬起头来,她的两只眼睛布满了厚重的阴翳,正使劲盯着南宁打量,可见视力应该是十分的低下:“五斤粮食一只……”

      粮食通俗情况下自然指的是杂粮,南宁闻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他三斤重的豚鼠才不过卖十五斤,而这鸡崽怎么也不可能有一斤,二两顶天了。

      见人不说话,老婆婆叹了一声,她已经在这里卖了半天了,大家都嫌贵:“随便看着给吧,不拘什么都好。”小鸡崽容易死,她家穷,屋子也破烂冰冷,硬要养,只怕也是砸在手里。

      就算只是五斤的红薯土豆,那价钱也贵了,做生意精惯了的南宁一皱眉,刚准备开口再还一些下来,却被赵承德按住了:“成,就您说的这价吧。”

      破筐里总共五只鸡崽,赵承德全包了,二十五斤的瓜薯,多算给婆婆是十三斤杂粮,只是他今天仅带了五六斤的样子,还不够。

      “哦,你是赵家的承德啊?”老婆婆吃力地看向面前模糊的人影,语气有些欣喜,“那没事,你下次来给我也行,我就住在这边的……”

      “我知道,下次把剩下的粮食给您背过来送家里去。”赵承德承诺道。

      老婆婆像是放了心,很愉快地把鸡崽连着破箩筐一起送给了赵承德,随后紧紧抓着赵承德给她的杂粮袋子慢慢吞吞摸索着回家了。

      南宁一直站在边上听着赵承德和卖鸡婆婆交流,他虽然不太理解,但也乖巧地没有说话打扰。

      抱着箩筐的赵承德自老婆婆走远后,这才回过头对着南宁解释道:“这个婆婆她家里没有地,就养着几只鸡,全靠卖鸡蛋过活。”

      说起来,赵家之前也是一样的养鸡生蛋换钱,只是他家有土地,亩数还不少,平日里祖孙俩吃用都由地里产出,鸡蛋换来的都是闲用,而这个婆婆才叫真正的拮据。

      南宁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出来的话却一针见血,他其实有些不太赞同赵承德的好善乐施:“像老婆婆这种情况的村里应该还有很多吧?我秋末的时候还见过你们村里人挖野阙草吃?”

      秋天是最为肥硕的丰收季节,但肥硕和丰收指的是果实,而遍地的野菜其实都老得咬不动了,如果还要去挖,那定是家里实在已经揭不开锅了。

      赵承德应了一声:“是不少。”

      自土地改革以后,不是每个农村人都能有自留地,后来为了换些租金,又有一些村里人会把自己的地租出去给外人办厂房,而厂房这种打过地基的建筑不是轻易能拆除的,再说里面也灌过水泥填过沙土,就算劳心劳力拆掉,那底下的地也恢复不了原样,压根种不了庄稼,卖鸡老婆婆家就属于后面一种,有地和没地没啥两样。

      “帮得过来吗?”南宁顿了顿,想组织一下话语劝赵承德以后不要再用自家的粮食帮助那些穷困的人家,毕竟数量太多了,根本照顾不过来。

      “怕我败家,祸祸掉家里的东西?”赵承德闻言笑了起来,忍不住空出一只手弹了南宁额头一下:“放心吧,咱们家其实没你想得那么需要节俭,总之不会苦了自家人。”

      赵奶奶对于两人带回来的小鸡仔是又惊又喜,内心深处被偷了三只鸡的愤懑感一下子就抚平了。

      “这天冷,也不知道能不能养活。”赵奶奶细细地瞅着几只叠在一起的小毛团,眼中的欢喜呼之欲出。

      不过好在之前葡萄藤底下的鸡窝还在,虽然这次赵奶奶是绝不会再把鸡养在外面了,但是里面之前搭窝用的稻草还是可以二次循环用的,正好拿来给这几只小鸡重做新窝。

      新做鸡窝的事自然还是落到了赵承德的身上,只是当他去旧鸡窝里打算取稻草时却皱起了眉,里面满满都是干燥的鸡粪,将稻草揪结在一块,让人无处下手。

      赵家今年没有种米稻,大米和稻草自然也没有收获,但因着家里本身就有几百斤白米的存粮,种不种稻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只是眼下要用到稻草了却是犯了难。

      “阿奶,我去绍兴村姨婆家讨些今年的新稻草来。”站在场外葡萄藤地下的赵承德扬声对着坐在家门口的赵奶奶说道。

      赵承德口中的姨婆就是赵奶奶的亲妹妹,当年两姐妹嫁得近,来去也不过临近两个村子的距离。

      绍兴村最出名的就是他们的水田,村里面几乎家家都是种稻的,钱姨婆家也是一样,今年听说他们那稻谷的收成不好,但想来稻草应该不会缺。

      “哦…去吧,带两个南瓜去,再在地里摘几颗莴苣一起……”赵奶奶慢吞吞地嘱咐着赵承德。

      赵家的地大约有两块,一块是在矮坡马路的南面,亩数三亩多一些,用来种豆子/红薯/土豆等主食粮,还有一块就在葡萄藤的旁边,大概几分的模样,是专门用来种菜吃的。

      现在菜地里空了大半,还剩下一些比较耐寒的蔬菜,比如莴苣青菜等,青菜才刚种过两轮,眼下还是小荷尖尖,不大好拿出手,所以赵奶奶只叫赵承德拿莴苣。

      南宁一直跟在赵承德的身边,他好奇地看着这一块地势低洼的菜地,目光从菜地东边的葡萄藤滑向北边的羊棚,又看了看羊棚旁攀爬勾落的枯黄丝瓜藤蔓和地上攀附着的南瓜藤叶,眼神里意趣盎然,有地真好。

      见南宁一直打量着羊棚这间小杂物舍,撅断了几根莴苣的赵承德笑了笑直起腰来:“这还是当年我爷爷搭的呢。”

      “还有这边上一圈篱笆桩……”赵承德指着将菜地/羊棚/葡萄藤三者圈住围起来的一整圈一人高的桩木介绍道,“这也是我爷爷从前一根根插下去的,别看现在都是枯枝的模样,其实都是活的,等到了春天就会长出叶子和花……”

      就像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一样,南宁有些艳羡地看着。

      不过也不需要艳羡。

      赵承德握住南宁的手腕,拉着他去看菜地中央的一洼小水塘:“夏天的时候,这水里会有很多小龙虾,别的地方的基本都给人捉绝了,但这里是我们的,等明年夏天我带你来捉……”

      南宁弯了弯眼角,赵承德正在将他往自己的世界里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