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3、亲征 ...

  •   萧知行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自然是不打算就这么妥协了事。

      正在他打算另辟蹊径时,西北边关传来急报,羌人偷袭边防小镇抢夺了小镇里的所有钱财粮食,而后杀光了所有人。

      之前羌国一直与大钦偶有摩擦,双方互有输赢,后来羌国发生内乱,一分为二,自身麻烦不断,倒也没再骚扰大钦边境。

      可据西北传来的消息,西羌国羌王病死,东羌国立马发动攻击,攻上王宫,占领了西羌国,现在东西羌国重新合二为一,疆域面积与以前相差无几。

      羌王统一了羌国,又把注意打到了大钦的国土上。这次他派人偷袭就是一个小小的试探,在此之后,他立马派了大队人马攻击山门关,山门关年久失修,将士们久未经战事,死伤众多,差点保不住山门关。

      后来还是虎威大将军及时赶到,才暂时解了山门关的围。据说此次羌国来势汹汹,配备了精良的兵马,现在的羌王又是一个心狠手辣懂谋略之辈,西北战事危急,需要朝廷的支持。

      战事紧急,朝中上下一直在议论这件事,而萧知行收到了周朗的一封密信,上面说了西北战事的具体情况,他让萧知行最好现在不要去,做舅舅的还是有些担心从未上过战场的外甥。

      可萧知行不这么想,除却他想上阵杀敌之外,这也是一个离开的契机。

      他已经知道这次自己没能离开是芸妃在背后使坏,不就还是担心他是个威胁吗?可如果他要去的地方是最危险的西北,他们又会如何?

      他给周朗去了信,表明自己的意思,然后他去找了南山王,他对南山王说自己要去西北,南山王知道战场凶险,不想让他去。可他对着自己的亲爹,他说的十分诚恳,自己的的确确是想上战场,不想一辈子困在裕安城。

      南山王自觉欠自己儿子的,见儿子憔悴万分却还是坚持要上西北,他心里十分矛盾,最后还是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只不过他担心皇帝不会答应,萧知行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他,南山王一听赞同这是个好主意。

      他又将计划告诉了季南风,让季南风传达给他爹,然后在百姓中传播,季南风立刻着手准备。

      等到时机合适,萧知行先去跟皇帝说了自己的请求。皇帝一听萧知行要去西北,眉头就皱了起来,觉得萧知行是在添乱。他嘱咐萧知行不要胡思乱想,战场刀剑无眼,还是老实地待在家中休养。

      萧知行情真意切地表明自己痛恨羌国,想要上阵杀敌之心,他情愿放弃王爷的头衔去西北大营中做一名小兵,只要能够杀掉羌国人。

      皇帝听了他的这个想法,没作何表示,而是让他回去了。

      他回去的路上碰到了芸妃,芸妃看着他的眼神充满了仇恨,很显然,她将陈其然的死算在了萧知行的头上。

      萧知行想到芸妃与陈其然的关系,心中又有了一个主意。

      回到府里,他还没来得及去临摹一副陈其然的遗书,就收到了李默的飞鸽传书。

      原来飞鹰组织最近接收了一单要杀个琼州商人,他跟过去救了那人,然后才发现是之前与陈其然做生意的那个人。那人感激李默救了他,李默问他关于陈其然的问题,他都回答了,不仅如此那人还拿出了几封书信,书信是陈其然与芸妃的往来凭证。李默觉得萧知行肯定能用上,便将书信放在了王府的别苑。

      这信来的及时,萧知行拿来信之后,从信里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他震惊之后又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怪不得芸妃与陈其然关系这么好,他们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在。

      他誊抄了一份,然后使人偷偷放在了芸妃房中,并警告她不准再随意干涉皇帝的决策,否则这信便会落到皇帝的面前。

      没过多久,西北再次传来急报,羌国兵力强悍,山门关失守了。将士们士气低落,受伤惨重,现在听到羌国兵都害怕。

      战事吃紧,士兵却害怕敌兵,这对大钦朝来说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有官员提出让皇上御驾亲征,鼓舞士兵,而且皇上亲自到场指挥兵马,这场仗必定会胜。

      但是这个提议立马遭到了一些官员的反对,皇上万金之躯,岂可轻易去危险之地,万一有什么不测,谁都担待不起。

      朝上吵得热烈,皇帝心烦意乱,凭心而论,他不愿意去西北,西北苦寒广袤,如今又正值战乱,他不愿去冒险。

      在宫里高床软枕无忧,又有珍馐美味,佳人在怀,他为何要御驾亲征。

      但是这话他不能说,他只能沉默地看着朝堂上的众人争吵,正心烦之际,宁王萧知行上殿了。

      萧知行当然明白皇帝的心思,但是他不能戳破,更不能自告奋勇说要代替皇帝去西北,他上殿之后便跪下,请求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加入西北战营成为一个士兵来守卫大钦。

      他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的都吃了一惊,虽然之前听说了宁王殿下想要去西北的事,但是皇上担心他的身体,早已经拒绝他了。谁知他今天上殿来,居然愿意不当王爷,只要能够去西北杀敌。

      众人不由地看向他,他今天的脸色依旧苍白,双颊无肉,下巴都变尖了。他太过瘦弱本来合身的衣衫显得又宽又大,衣袖下面的双手枯瘦无比,这样的宁王却要主动去西北,他当真是不要命了吗?

      “皇儿,父皇之前说过,你的身体不好,实在不宜舟车劳顿,更何况是去西北?”皇帝满脸慈爱。

      萧知行却十分坚持,“父皇,羌王贪婪,一心觊觎我大钦的疆域,急报上说边疆已经死了不少的百姓和战士,儿臣作为大钦子民,岂能视而不见?即使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听到羌国的残暴都咬牙切齿,前方的战士们在浴血奋战,儿臣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拼着儿臣的病弱之身,即使能够杀掉一个羌人,儿臣也值了。”

      这一番话铿锵有力,说得在场的官员热血沸腾,看萧知行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皇帝听完,微微扬眉,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口气也没之前的坚决了,只忧心道:“可你的身体……”

      “父皇,儿臣的身体一直不好,王妃的死伤儿臣太重,儿臣日感身体不行。所以儿臣更要去西北,苦耗生命不如上阵杀敌,即使是死儿臣也心甘情愿。”萧知行说得情真意切,只不过他跪得时间长了,有些不稳。

      刚刚还为萧知行所触动的官员,此时看他这副模样,更加担心他了。

      “胡闹,你是我大钦的宁王,怎可轻易言死?”皇帝斥责了他几句,但是萧知行听出来他动摇了。

      “皇上,不如让宁王殿下亲征,一可鼓舞士气,二则宁王殿下也能够在后方将养身体,不会让皇上过分担心。”

      大理寺卿开口说话,他这个建议让场上人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

      立马有人跳出来反对,认为萧知行病弱,如果到了西北便病倒了,不但不能振奋士兵之心,反倒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到时候羌国再趁机散步谣言,岂不是给羌国提供了机会。另外宁王没有皇上的威严,远不如皇上御驾亲征的效果好。

      宁王也认为此举不妥,他还是坚持要做一名小兵。

      另外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宁王完全可以去,毕竟宁王是大钦的王爷,又是大皇子,他能去就能让边关的战士感受到信心。宁王的病可以治,到时候太医可以跟着,再多备一些药材,怎么样都不会太糟。

      两方人又开始吵,皇帝其实赞同萧知行代替他去西北亲征,这样一来他就不用去了,而且西北一路颠簸,等到打退了羌国兵,萧知行身体这么差,也许就回不来了。

      他紧锁的眉头微微舒展,直接点到南山王:“南山王,你有何想法?”

      南山王出列,他看了看站在一旁的萧知行道:“微臣以为宁王殿下不宜舟车劳顿,皇上也不适合御驾亲征,毕竟一路上虽说有大军护送,但是陛下还是在裕安更能安万民的心,此事还是另想他法。”

      “微臣不这么觉得,宁王殿下去再合适不过,宁王殿下有爱国之心,又一向孝顺皇上,他去亲征,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了。”华丞相突然出口说话,却也是赞同萧知行出西北的。

      为了这件事,朝上吵了半天,最后皇帝赏了萧知行,说了句容后再议退了朝。

      之后几天宁王要去西北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裕安,他在朝堂之上的言论也随之流传,大家都说宁王仁慈,为了抵御敌人,居然愿意不做王爷只想杀敌。也有人说宁王因为王妃的死伤了心,本来人都要不行了,听到边关惨事,化悲痛为力量,誓要杀死羌人。

      民间朝堂都一直讨论,皇帝心累去了芸妃那里。他与芸妃谈起这件事,芸妃根本不想萧知行离开,但是想到那封信,她根本不敢说不。只得附和皇帝的说法,认为宁王离开去西北是最好的。

      皇帝见自己最心爱的妃子也是这么认为,当下就决定要让宁王亲征,大军护卫,抵达西北去对付羌国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