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 47 章 ...

  •   土豆是一种产量特别特别高的神奇作物,尤其是经过现代农业的各种培育改良之后的优质品种,配合成熟先进的种植技术,在其他诸如水稻、小麦等传统粮食作物还在为亩产1000公斤而努力时,这货已经在朝着亩产5000公斤的目标撒丫子狂奔了——当年放卫星一般亩产万斤的时代口号,如今竟然也有能真正实现的一天,不得不感慨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神奇。

      陈钰家大棚里种植的土豆,是专门为了适应北方气候培育出来的早熟高产良种。陈钰虽然对于土豆种植没有什么心得,但是他肯学习,又舍得下本钱,一开始就决定了采取滴灌+地膜覆盖的高效稳产种植方法,再加上有异能这张了不得的底牌,虽然在整个种植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小麻烦,但是最后的收货还是非常喜人的。不到一亩地的实际种植面积,产出接近6000斤的土豆,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个头硕大饱满的优良产品,换算一下,其实和夏天收货的地瓜产量也差不多了。

      分拣的步骤从土豆被翻出来的那一刻就开始进行了,陈钰负责收集个头很小和表皮破损不耐储藏的土豆,这些土豆装进框里,回头放些干菜辣椒,有条件的在切一些五花肉或者肉皮扔进去,用酱油大酱什么的上锅一焖,就是一道特别好吃的下饭菜。剩下的好品相的土豆则装进编织袋里,等到一会儿统一收拾储存起来。

      由于个头小的、有破损的土豆数量并不太多,所以陈钰前进的速度要比刘畅的速度快上不少,跟在后面的刘畅拾起一个巴掌长短,单个就足有一斤多重的大土豆,小心扒拉掉上面附着的一小团土疙瘩,忍不住有点叹气——同样是第一次上手种以前没种过的东西,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真是没法比,这么好品相的大土豆,放到平时那都是会直接送去食品厂做成薯条薯片,能给种植户增收的上等货,现在却是和那些个头小的一样,全用来填肚子了,一想想这两者之间的差价,就有点让人心疼。

      土豆装满一袋子后,也用不着陈钰他们来回搬运,就地放着就好,傅征看到之后会统一封口打包,放进提前修好的建议地窖里面。只是他力气大,百十来斤装满土豆的口袋,只要捆得结实一点,一趟运送个三四袋不成问题,反而是三个人捡土豆的速度经常跟不上运土豆的,需要傅征也加入拾捡的队伍中来平衡一下。

      六千斤的土豆并不会都属于陈钰家,种土豆和挖地窖的时候,张大龙一家和孙健爷俩都过来帮忙过,当时就说好,等到土豆种出来了就一道用土豆结算。土豆虽然也能饱肚子,但是鲜薯的含水量非常高,正常情况下在计算粮食产量时,都是五斤土豆一斤水稻或者小麦这样来换算的,所以在付工钱的时候陈钰也从来不占他们的便宜,同样按照正常的粮食价格翻上五倍付给几家。陈钰图个心安,几家人都是心思正的,自然也念着他的好,如此有来有往,倒是走得更亲密的些。

      刘畅和爷爷拿了工钱回家,至于回家之后是怎么个分配章程,会不会闹起来,陈钰自然没法管,也不会去管,只希望刘畅能更强硬一点,刘畅爷爷能拿的定注意,别一时耳根子软心也软,吃亏太多就好。

      忙活了几天,自家的土豆都进了地窖,折算成工钱的部分也被各家拿了回去,陈钰和傅征终于能够缓口气,开开心心准备过年了。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再加上全年都不是什么好光景,大家心里的这根弦始终崩得紧紧的,来回算计着家里的粮食够不够吃,取暖的煤炭够不够烧。和以前相比,哪怕当时是贫困村贫困户,但好歹能等来补贴,勤快点的想着借助补贴款和技术指导脱贫,懒一些的躺在炕上等着接钱,就算不去批判那些好吃懒做的,但好歹心里都有个盼头。不像如今,补贴款没了影子,技术指导没了消息,甚至要是自己不肯出力气,就算饿死了冻死了也没啥稀奇,家家户户都觉得日子过得紧巴巴惨兮兮。

      可就是在这样的时候,反而让所有人都开始珍惜起每一个传统节日来,这些有着一定象征意义的节日,像是一个个的节点,提醒着大家时间的流逝,人们在这艰苦了很多的日子里,反而找回了好多年前对于过节、过年的期盼。

      “来来来,开始列菜单啦~”陈钰也有点小兴奋,天灾降临后的第一个年头,他和傅征过得还不错——当然,和村里大多数家庭比起来,因该说是相当不错。重生伊始心里的阴霾已经在这一年中渐渐散去,哪怕日子与从前相比整体偏向困难,陈钰的精神头却显得更好了。

      过年的餐桌上,但凡有点条件的,鸡和鱼是少不了的。村里家家户户都多少养了蛋肉两用的农家柴鸡,用不着另买,可是活鱼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找到的,最方便的买处就是陈钰家这边。临近年关,陈钰家大棚出产的新鲜蔬菜和水道里养殖的到了年头的活鱼,这几天都出了不少,只是这价格虽然照市价来说不算高,却不像是当初给张大龙抓鱼时那么优惠了。

      拿着粮食来换鱼的村民有的觉得太贵,讲价又始终达不到心理预期,气哼哼转身就走;有的却觉得价格可以接受,再看看那鱼却是新鲜,一下子买了三四条。对于村民的各种反应,陈钰从头到尾没说什么,买卖之前全凭自愿,买卖之后钱货两清,这种情况最是省心省力,至于对方会不会有什么不满,他也懒得却多加考虑了。

      入冬之后,因为隔三差五的大雪的影响,村里的集市时间变得非常不稳定,平均下来每个月也就能赶上两次就顶天了。好在过年之前的这一次,老天爷给力,连着好几天的大晴天,虽然温度依然上不去,但集市却照常开起来了。陈钰和傅征需要买的主要是肉类和一些调味料,陈钰和摊主订好了数量和价格,傅征那边再背着相应的粮食过来“付款”。

      由于稻子和麦子的大幅度减产,所以现在比较通行的计价标准物是玉米粒,土豆和地瓜同样可以用来交易,但是要根据品相进行相应的折价。这么一折价,里面的说道和猫腻就有点多了,买家卖家往往要争论上一会儿才能确定下来最终的价格数量,围观的人也不少,看上一会儿,心里大概也就有了谱,等到自己来买的时候不至于被多坑进去几斤粮食。

      前几年人们都追求健康饮食,控制脂肪的摄入,连带着连养猪的人都在研究怎么尽量在不耽误猪增重的同时尽量控制膘情,将表层的脂肪沉降到肌肉里,让猪肉味道更好吃。可是现在买猪肉却像是一下子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瘦的不爱要,专门挑比较肥的,哪怕炒菜炖菜的时候不直接下到锅里,那些大肥膘也可以单独提出来炼荤油和油梭子,等肉吃完了,只要在做菜时候放一勺子油梭子进去,照样香的很。

      陈钰和傅征也买了不少猪肉,还有一些剃得干净只剩下肉丝在上面的大骨头也都给包圆了,他家除了两口人要吃肉,可还有黑子这么个肉食大户呢。这些大骨头回家敲碎,用高压锅彻底煮熟,骨髓熬出来的汤和剔下来的肌腱,碎肉虽然不够让黑子可劲造,但是拌上饭食之后,黑子还是很爱吃的。

      至于那些被“压榨”得酥软了一些的骨头,烘干之后就可以粉碎做成骨粉了。虽然从纯粹的营养学角度来看,这些骨头在经过高温蒸煮之后,很多营养成分都被破坏的差不多了,但是骨骼中的磷和钙不但可以做成有机肥的添加物,更是给家禽家畜补充钙质的好东西。

      除了从集市上买肉,家里的养了大半年的几坨鲜肉也不能被忽视了。家里的六只羊早就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尤其是在吃习惯了陈钰调配的松针粉饲料之后,发育得更是快速,小公羊爬跨得格外起劲,如今五只母羊里面已经有四只揣上了羊羔。只要这段时间照顾得当,那么等到今年四月份天气开始转暖之后,他家连大带小就要有十只羊了。

      陈钰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自家养的这种羊是国外公羊品种和本地母羊品种杂交后的一个新品种,虽然在抗寒抗病等方面很有优势,但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初次怀孕的时间会严重影响今后的产奶量。剩下的这只羊今年没有揣上羔子,那么就要再等上大半年,直到秋天才会再有机会怀孕,这就是所谓的“空怀”,这会让整体的产奶量大大降低。

      陈钰养羊不是为了好玩,一个是需要奶源,另一个目的则是肉源,既然这只羊已经注定没法提供优质的奶源,那么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变成一盘菜了。

      九十多斤的羊,去了头蹄下水后还剩下五十来斤,好好分割处理一下,足够陈钰和傅征两个人吃上好久了。请来给宰羊的村里人没要粮食,而是要走了羊头和大半的下水,尤其是那副腰子被小心地揣好带了回去。陈钰当时没多想,晚上睡觉的时候拱到傅征身边,笑呵呵地小声说,母羊的腰子估计药用效果不太好,咱家那只公羊的腰子以后一定给你留着。傅征面对挑衅微微一笑绝不动气,只是身体力行地让陈钰明白,有些笑话轻易说不得。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