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   “行了,都别闷着,村里接收城市人口落户的事情是板上钉钉,这个改不了,但是具体怎么实施,现在还有商量的余地。大家啥想法都说出来,好好商量!”村委办公室里面,村里几位有威望说得上话的老人围着屋子角落里的炉子,一个个脸色都不太好看,村长刘树民抖了抖手里刚刚传过来的文件,当先开口问道。

      村里人以孙刘两家人数最多,现在这村委办公室里面坐着的,也以这两姓的老人为主,老刘家的代表开口定了调子,接下来自然是轮到老孙家这边来了。年纪最大的孙传山老爷子左右看看,说心里话,其实他不想出这个头,但是见身边几位老兄弟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只能清了清嗓子,接过刘树民手里刚从打印机里取出来,还有些余温的纸质文件看了一遍,皱着眉说道:“现在不同前几年,可以种点什么值钱的经济作物,眼下这年景,能填饱肚子的粮食作物那才是最根本的。可是咱们村儿本来地就少,地力也薄,本村这一千来口子人都要供不过来,为啥还非得要往咱们村里安排指标?”

      开了这个头儿,后面的话就好说了,因为孙传山说的,其实也正是其他几位老人心里想的,这种村委成员关起门来自己商量的小会议,没有那么多上纲上线的东西,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话,一半也就习惯了有啥说啥,当下纷纷应和道:“老孙说得没错,为啥非得往咱们村儿安排啊?!”

      “城里那帮小年轻怕是连土都没摸过几回,哪里懂得地里的把式啊,好好的地都能给种坏喽,更别提咱们村儿这薄地了!”

      “不是说城市里也盖了不少室内温室大棚吗,又是高科技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又是气雾栽培,人工补光啥的,吃的应该没那么缺吧?为啥非得让他们到俺们这村儿里来生活?”

      “还一来就来了五六十人,吃啥?喝啥?住哪儿?没吃没喝没地方住,恐怕还比不上在城里窝着领救济粮吧?”

      “村长,俺们这说的可都是最实际不过的东西,你可千万得跟上头好好反应一下,总不能上面一拍脑袋下了决定,就啥玩意儿都推给下面解决吧?!”

      刘树民看着身边异口同声表示着不满的老哥几个,脑门上的青筋都快蹦了起来,等到几个人心里的不满都发泄了一通之后,这才有些无奈地把刚才传看的文件收回来,翻到其中一页,拿手指头敲了敲说道:“这些抱怨的话,咱们私底下说说就行了,没看到文件上说了吗,安排城里人到乡村落户,参与农业生产,这事儿已经定了,没得商量!与其有那个闲心抱怨这抱怨那,还不如抓紧时间商量一下,赶到明年开春儿,这几十人真的被送到村儿里来,到底要怎么安置啊?”

      村委里的老人们虽说平时在村子里都挺有威信,但那主要是因为他们年纪大,辈分高,倒真不一定就有多高的工作能力,就拿刚才的“讨论”来说,有几个就是连文件内容都没怎么看,就顺着别人的话头和自己的心情开始反对了。此刻被村长点了点,赶紧又凑上来仔细看看文件上写了点啥,也才明白刚才那一通都是白闹了,一时间都有些讪讪地,闷头坐了回去,再问就不怎么说话了。

      刘树民看了一圈,孙传山刚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此刻不再说什么,其他几个也都躲躲闪闪地不想吭声,心里暗骂这群一到关键时刻就往回缩的王八犊子,只能转向另一边,抱着点希望点将问道:“周老弟,你对政策熟,要不你来说说是个什么看法?”

      被点将的“周老弟”,就是村派出所的老所长周丰林,就在这场地震之后,老所长终于也熬到了退休的年头,正式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将大多数工作都交到了傅征的手里,自己则转头就被刘树民给“返聘”进了村委会。周丰林当年虽然也是从外面派过来做村派出所所长的,但是在村子里生活了几十年下来,眼看着前后两拨岭头村的年轻人出生长大,和土生土长的本村人也没多少区别,再加上几十年主管治安,积威犹存,此刻进了村委,谁也没有说三道四。

      周丰林听见刘树民问到自己头上,知道自己不能不说,却也不能说得太多,当下稍微计较了一番说道:“我觉得这事儿得分两边同时进行。第一是这个人数的问题,刚才孙老哥他们说得没错,咱们村儿地少,地力又薄,周围不是山头就是盐碱地,那都是荒了多少年的地了,一时半刻开垦出来也基本不产出什么东西,这是客观事实,村长一定要着重汇报上去,强调咱们的困难,同时也是为了减轻村民们的负担,相信上面不会视而不见。”

      “第二个就是刚才说到的衣食住行的问题。城里现在本身已经按照户口实行了配给制,只要拿着户口本就能领到粮食,不说衣食无忧,但是至少饿不死人,所以要想说动这些城里人到村里自己种地,就必须给出一定的好处,最起码要保证来了村子里有地方住,而且随身携带的口粮能维持到明年粮食收获之前不能被饿死。如果连这个都解决不了,那么被列入下乡名单的城里人自己就会玩命闹起来,也根本不会有人响应政策号召。”

      “你这么说,倒是也有道理,但是……”底层的劳动人民对于权力机关的感情复杂而微妙,既有强烈的依附倾向,骨子里却又有着天然的不信任甚至是敌视感,理智上刘树民知道老周的分析有道理,但是却也下意识地就想问一句,万一部队不讲道理了,把人抓到车上就给拉到乡下一扔,你能有啥办法?当然这年头也就是一闪而过,自己都觉得太过扯淡,活人又不是生猪,哪可能那么任凭摆布?要真是有当官的智商掉线到这个地步,那城里头早就彻底乱套了。

      周丰林看着刘树民先是纠结,后来又释然,知道他基本上是转过这个弯来了,于是接着说:“我看文件上说,即便送人到村子里参与生产,那也要等到明年开春前后,按照今年的情况,应该也就是三月末四月初,眼下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咱们还有时间多了解情况,多做好准备。”

      其实仔细想想,周丰林这其实也啥有用的玩意儿都没说,但至少在这个屋子里,他还是分析得最多最透彻的,再加上白话的时间够长,一屋子人也就都有了一种“我们讨论了好多东西,得出了重要结论”的错觉,眼见时间临近中午,便就地散会,回家吃饭了。至于村长刘树民,自然是要趁热打铁,顺着思路好好总结一下本村的具体困难,要拿出当年争来贫困村名额的劲头,说什么也要把安排下来的人数减少个三分之一再说。

      周丰林走出村委办公室,正看到傅征站在外面。推荐傅征接任派出所所长的报告,周丰林在正式退休之前几个月就已经递了上去,但是眼下到处都乱成了一锅粥,一时半会儿的还没个回信,所以傅征虽然做着的是所长的工作,但是正式文件没有下达,多少就让人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好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村子里常驻人口早就习惯了傅征小同志参与日常管理,新回来的亲戚们还没太摸准村子里的人脉关系,不敢轻易当这个被打的出头鸟,偶尔有的那几个刺儿头没等闹起来就先被本村的地头蛇给收拾了,再想想傅征那“异能者”的身份和强大的武力值,自然也就一个个安安静静地猫着不动了。总的来说,傅征接任所长工作的第一个月,平稳过度,一切顺利。

      “所长,开完会了?”傅征看到周丰林走过来,敬了个礼笑着问道。

      “不是所长啦,以后不用这么叫了,直接喊叔就行了。”周丰林摆了摆手也笑道。

      “这不是习惯了么。那行,以后改喊周叔了。周叔,刚才开会,什么情况?” 村子里这一冬天除了地震和雪灾之外基本没啥事情,那些张家长李家短的琐碎,自有左邻右舍的热心村民帮着调节,真正需要派出所出面的事情并不太多。傅征这也是有点日常的小事情要跟村长确认一下,看到这边散会了,自然随口就想问几句。

      “还是关于城里人来村里安家落户的事情,这都讨论第三回了,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出最后的结果。”周丰林摇摇头也是无奈,再开口时声音却是降了下来:“真要我说啊,这反应问题的事儿,没戏!”

      “没戏?为啥?”傅征有些奇怪地问道。

      “那文件后面还付了一张表,连送到咱们村儿安家的具体成员名单都确定下来了,要是没有太特殊的情况,恐怕这就已经是最后的决定,不会轻易改动了。”周丰林回忆了一下那张表格,村里这帮老头儿说话都喜欢往玄乎里形容,说是下来五六十人,实际上真实人数只有37人,一共分成八户,估计是上有老下有小地举家都过来了,不过这都轮不到他一个退休老头子操心,很快就转移了话题说道:“算了,不说这闹心事儿,前两天看见张二龙那小子,说你家陈钰病了,怎么回事,严不严重?是不是不注意着凉啦?”

      周丰林对于傅征和陈钰的关系心里门儿清,此刻上来就在陈钰前面加了个定语,也没感觉有啥不对,反而是傅征耳朵尖红了一小下,随即坦然说道:“没啥大事,大娘给的姜汤方子确实管用,我盯着他喝了两碗,好好睡一觉,今天早上已经好多了。”

      傅征扯谎扯得面不改色,陈钰确实在床上趴了两天不假,但原因绝对不是风寒——当然了也不是因为他晚上捣乱,而是因为上个礼拜连续七八天的阴沉没太阳的天气,让陈钰累着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第 4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