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第 34 章 ...

  •   堪称轰轰烈烈的抢收活动进行了足足三天两夜。

      哪怕是贫困县,照样也有几家“土财主”。对于现代化社会的职业农民而言,只要有那个技术和器械,包个几十亩上百亩地种粮食不算稀奇,往年里收了粮食回报最多的是他们,此刻抢收的时候最着急最忙碌的也是他们。村里生产合作社的几台收割机全都被他们包圆了,家里地块小一些的自然不干,冲到合作社一看,登记表上面靠前十位以内的大半都是刘家人,立刻就吵吵巴火地几乎动起手来。

      还是老所长有办法,“咣咣”地凿着合作社门口用来贴通告写消息的大黑板,提醒大家收庄稼要紧,有时间争抢前面几位的顺序,还不如赶紧先把自己的名字给排上。烂吵吵的村民们这才回过神来,一捋这主次关系,立刻深以为然,赶紧就把自家的名字和地块登记上,转身赶回家抢收一切可以用手工搞定的粮食秋菜去了。

      傅征留下来帮着老所长维持秩序,村里目前硕果仅存的另一位男性民警自家农活不少,只能先回去一步了;陈钰深知这一场大雪降温的厉害,不过因为早有准备,所以除了要再检查检查蔬菜大棚的“健康状态”之外,自家地里基本没啥活儿,就和张二龙结伴帮着刘畅爷爷去收他家的那几亩地了。

      这个时候的苞米棒子虽然已经成熟,但是干燥度还不够,直接用脱粒机会把还富含水分的苞米粒直接打碎甚至打烂,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哪怕那些动用了机器进行收割的人家也只是把苞米棒子都收回家里,晾晒之后再用小型脱粒机或者干脆手动脱粒。黄澄澄的玉米、大豆在车里载着,篮里装着,收货的村民们脸上却没了前几天那种轻松与愉快,眼神里全是说不出的焦躁与不安。大田边上支起了雪亮的探照灯,柴油发动机“突突突”的马达声整夜整夜地响,开收割机的师傅被村民们好烟好酒好吃喝地陪着供着,仅仅时隔半个月,全村就又回到了抢水灌溉时候那火气冲天的状态里。

      九月二十三号,全村绝大部分的田里完成了收割,虽然做不到颗粒归仓,但偶尔遗留在地里的那些零碎已经无碍大局。晚上九点多钟,呼呼的西北风准时刮了起来,刮了不到半个小时,气温就从零上二十多直接掉到了个位数,紧接着就是夹杂着冰块的雪团照着村子砸了下来。

      “这真是……从来就没见过这么大的雪!”老所长把厚厚的窗帘撩开一条缝,屋外没有路灯,乌漆墨黑看不清楚,但是被砸的劈啪作响的屋顶做不得假,迅速变白的地面也做不得假,“珠儿啊,你说我这眼看还有仨月就要退休了,老天爷怎么就不知道让我安安生生退下来呢?”

      老所长的老伴儿朱大娘刚在灶膛里添了柴火回来,炉子上面架上一个大漏斗,里面装了满满一桶苞米瓤子,赶着烧赶着往下掉,把火压得小一点,家里的柴火足够烧上四五天了。回到屋子里看着老伴儿跟个孩子似的趴在窗前撅着个腚往外看,有事好气又是好笑,上前拍了一把说道:“在自己家里没个正形儿也就算了,到了外面还这样。别看了,点着灯费电,赶紧上炕睡觉!”

      “得令!得令!”老所长趿拉着鞋在炕沿上坐下,环顾着屋里的环境。他们老两口下午的时候,连着日常要用的被褥、洗漱用品、换洗衣服还有一袋子大米,一起被傅征开车接到了家里,原本傅征和陈钰的意思是新房子墙厚,暖和,让老两口睡新房子,但是老所长没等反对,朱大娘已经拍了板,就睡到陈钰家老房子去。理由是那房子盖起来的时候她就帮了忙,结构什么的都熟悉,住得也方便。

      好在知道老所长两口子要住过来的时候,陈钰家老房子就已经进行了小规模的修补,屋顶防水没问题,门窗的一些细小缝隙重新贴了海绵密封条,一夏天的高温干燥倒是让这长久没人住的屋子里也没什么潮气,只要做做简单清洁抹抹灰就能直接住人了。陈钰和傅征两个人攒下来的大部分细粮都放在新房子地下室,但是地下室上面有储物间,储物间的门有锁头,外人等闲进不去,更何况他俩也相信所长老两口的人品,否则也不会轻易决定请人过来住。但是不得不说,老两口住在陈钰家的老房子里,依然是对双方来说都最舒服的选择。

      “灯灭了,应该是睡了。”陈钰和傅征趁着雪还没积多深,顶着风又到大棚边上转了一圈,这一次由于事前准备非常充分,部分设备也有了更新换代,三个大棚的状况都很好。已经空出来的两个大棚不用说,还种着菜的那个最新的大棚保温被放下得很及时,里面还维持着相当不错的温度,看来晚上是不用特意烧煤取暖了。

      “这个点儿,好像有些早啊……”陈钰脱了外套,一出溜就上了炕,狂风暴雪会迅速带走皮肤表面的温度,所以此刻外面的体感温度绝对已经是零下了。

      “就算早也得睡!”傅征的语气没得商量,“记得定闹表,过四个小时得起来看看情况。”

      “嗯,我知道。”陈钰也点头,把家里声音最大最刺耳的闹钟定在了一点半,顺手放在了炕头。对于末世里冬天的大雪,陈钰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他们这可是平房,要是不时刻关注着,说把房子埋了那就把房子埋了,老天爷跟你可半点情面都不带讲的。

      凌晨一点半,陈钰和傅征准时被催命似的闹铃叫醒,顺着窗玻璃往外一看,地面雪层的厚度已经快要没过大腿了。两个人二话不说穿戴好早已准备妥当的羽绒服和厚手套,鼻梁以下靠围巾,眉毛以上靠帽子,中间露出来的眼睛则戴上防风的护目镜,确认包裹严密之后,一前一后出了门。

      四月份那场倒春寒的时候,两个人已经有过一次配合除雪的经验,现在重新做起这活计来倒是得心应手配合默契,一条一人半宽窄的通路从房子门口斜插着向外延伸,中途转弯挖出一个岔路,一边通向大棚,另一边则通向老房子那边,省得明天所长老两口也出不了门。谁知两个人正闷头挖到半路上,突然听到前面有人打声招呼,抬头一看,老所长也出来清雪了,朱大娘拉开窗帘。

      两路人马中途汇合,不用多说便开始掉头朝着大棚的方向进发。老所长虽然眼看着退休了,但是身强体健,挥舞着脸盆大的铁锹半点不费事,反而显得陈钰有些弱鸡了。到了大棚脚底下,老所长和傅征在前面并肩开道,陈钰跟在后面用长柄的耙子将落在大棚上面的积雪扫下来。这些工作说起来似乎没多少,但是真正动手去做就知道有多费力了,有了一定厚度的雪重量也比较大,再加上脚底下踩不稳当,走一步晃三晃,体力消耗得特别快。

      “赶紧进来歇口气。”朱大娘看着三个男人拖着铁锹耙子走回来,立刻开门把人往屋里面拽,“一人一碗红糖姜水,都不许不喝!哎哟,这鬼天气,看把孩子冻得!”

      北方人熬的红糖姜水主料是老姜和葱根葱白,再放上拍扁切片的大蒜,最后放一勺红糖中和一下过分冲鼻的辣味,堪称冬日里的驱寒神器。冻得哆哆嗦嗦地回到室内,一碗姜汤灌下去,噼里啪啦几个喷嚏打出来,基本就没啥大事了。第一遍雪扫了一圈差不多就到了三点钟,雪不见小,但是风好像小了些,陈钰和傅征赶紧回了新家抓紧时间睡一会儿,下一次除雪定在了早上八点,如果雪不停下,今后的几天之内都会是这种睡睡醒醒的状态,必须抓紧时间补充精力。

      再醒来的时候,没有除过雪的地方,积雪已经有腰那么深了,上一次清理出来的小路上积雪很疏松,用铁锹铲子一推就开了,碰上需要扩展加宽的地方,就可以先用杠杆原理撬下大块厚实的积雪,再由傅征开动臂力直接扔到不用管的雪地里面去。老所长一看到这个方法也觉得不错,陈钰和朱大娘两个人撬动积雪的速度几乎更不上另外两位投掷的速度了。

      到底还是九月份,虽然下雪,天却还是早早地亮了。白天的这一场清雪却不是只管自家就好,有了春天那场暴雪压垮房子压死人的教训,这一次村子里早就提前订好了章程,按照居住地点,每家每户划分出一个大概的扫雪区域,要是发现沿途路过的人家没什么动静,该扫的地段也没有扫,一定要上去拍门问询,确定屋里人的状况。至于为什么不通过电话报警的手段,则是因为,最近十来天开始,通讯信号的状况已经越来越差了。

      确定了自家院子和大棚不会被积雪填埋压垮之后,朱大娘留下来看家,剩下的三人则拎着铁锹出门清扫自家负责的路段。这个时候出来清雪的人已经不少了,大人们互相之间打个招呼,小孩子则挥舞着马勺大的小铲子来回乱跑,说不上是帮忙还是帮倒忙。其中不乏当初对着陈钰大喊陈疯子的那群熊孩子,此刻却已经完全不记得当初自己口出恶言,冲到傅征三人面前,学着他和老所长平时的样子打个立正敬个礼,就又嘻嘻哈哈地跑了。

      陈钰家所在的地方已经是村子最靠东的边缘地带,需要负责的面积不太大,而且大雪未停也不用收拾得太干净,只要能有个走路的通道就好,半个小时也就搞定了。三个人正准备收拾收拾往家走,突然见到朱大娘很是惊慌地从院子里跑出来,一看到三个人便隔着老远喊道:“老头子,快点回家看看!咱家房子出事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第 3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