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 29 章 ...

  •   能看得出,张二龙这是憋了好久了。他是家里小儿子,虽然农活儿重活儿一点没少干,但是爹妈宠着,兄嫂照顾着,又一直在村里长大没怎么离开过,为人处世上总有一种格外单纯直率的感觉。可是这一次的大火像是一把扯开了他对于人际关系上的朦胧遮挡,太过突然的变化让他有些无措,却又知道自己必须挺住,必须和哥哥一起撑起这个危如累卵的家。

      接下来的工作,三个人都沉默了很多。收割蔬菜藤蔓是个繁琐又劳累的活儿,空有一身蛮力未必就比拥有熟练技巧的人干得快,再加上陈钰为了提高产量采取了合理密植技术,三个人从五点来钟一直干到大天亮,也不过就搞定了一半的面积。张二龙看着时间差不多,就要离开了,家里盖房子的活儿还有一大堆,水暖墙面什么的,全靠他哥一个人盯着不放心,大棚这边剩下的活儿暂时也别太着急,明天他还会来接着干。

      傅征看了陈钰一眼,陈钰点点头,当先进了入口修在卧室储物间里面的地下室,再出来的时候,手里提着几个不透明的黑色大塑料袋。张二龙接过来打开一看,其中一个里面用食品级塑料袋装着十来个两合面抹肉馅蒸出来的花卷,个个都有拳头大小,另外几个塑料袋里面则是抽了真空密封装好的大米,加起来也得有个二十斤。

      “小陈,傅哥……你们这是……”张二龙过来给陈钰干活帮忙,工钱都是每个月月底结算,陈钰现在拿出来的这些大米如果按照眼下的市价来计算的话,的确是和工资差不多,但问题是你拿着同等的钞票到市场去,却根本就抢不到这么多粮食!张二龙明白陈钰和傅征的意思,怕单独拿东西出来自己不好收下,才想借着这种“粮食抵工钱”的方式帮自家一把,可就因为是这样,多日来在亲戚面前吃多了脸子的张二龙才越发觉得过意不去。

      “拿着吧,二龙。”傅征拍了拍张二龙结实的胳膊,又找了个干净的编织袋子把几个塑料袋都装进去,抓了一手的塑料袋穿街过巷有点扎眼,但是抱一个编织袋就“低调”多了。“这些年你和大龙哥也没少帮衬我们,虽然眼下稍微困难一些,但是谁家没个手头紧的时候?挺过去,会好的。”

      “是啊二龙哥,”陈钰也跟着在一边帮腔,“金玲嫂子回娘家,四叔四婶儿又住在亲戚家自己开火不方便,估计你和大龙哥平时吃饭全靠对付。这花卷是傅哥蒸的,给你俩拿回去一半,好歹也能顶个一顿半顿的。”

      张二龙拿着编织袋走了,傅征和陈钰看上去却并没有要松口气的意思。“上辈子,老张家也是这样吗?”傅征问道。

      “上辈子张四叔家没有着过这场火,一直到我死了的时候,他家的日子也不算太坏,自然看不出来什么。”陈钰皱着眉头答道,“算了不说他家的事情了,大龙哥就是茶壶煮饺子——肚里有数,现在吃点小亏,总比以后万一碰上急事儿被人占了大便宜要好。”

      “不说他家的事情,那就来说说咱们自己家的事情吧。”傅征拍了拍陈钰的脑袋,浓密的头发毛茸茸的,手感特别好,“我看你刚才收拾大棚的时候盯着地面和山墙来回看,是不是有什么新的想法?”

      “哎?观察得够仔细的了!”陈钰有些惊讶。

      “和你有关的事情,我啥时候不仔细了?”傅征真情实感,张口就来。

      “就你会说!”陈钰瞪了一眼,其实心里头美着呢,“我是在想,刚才咱们收拾得这个大棚,要不要也改造一下。”

      “改造?不是说以后冬天之顾一个大棚就好,怎么又要多弄一个了?”傅征有些奇怪。

      “我也说不好,就是这段时间发生了不少上辈子没发生过的事情,心里总有些没底。”陈钰也有点纠结,“大田里的地瓜再有半个多月差不多可以收了,等九月中旬天气凉下来之后,我想在今天这个大棚里面再种一茬土豆,多一样主食,好歹也能有个轮替。”

      “想种咱就种,你拿主意就好。不过你刚才说的改造是要怎么实施?”傅征亲了亲陈钰的脸,要说他俩互相表白眼看着也要一年了,傅征却越来越喜欢平时这些黏黏糊糊的小接触了。

      “整个大棚地面再向下挖30厘米,挖出来的土全都用来加厚山墙。”陈钰用手远远指着大棚比划着,显然心里已经有了腹稿,“今年冬天会比去年还冷,只靠保温被没有供暖设备,我怕今年冬天大棚会很难熬过去,所以种植细菜的那个大棚回头也要找几个支架安装进去,用来晚上点把火升升温了。”

      傅征算了算,挖土的土方量着实不小,如果再加上加固山墙,那么工作量就更大了。村里倒是有一台挖掘机,但是个头太大,开不进大棚里面来,将近两百的土方要是全靠人力挖掘,没有十天半个月的集中作业下不来。他俩这一个多月的生产计划排得太满,实在是没有功夫干这个,难怪刚才陈钰也是满脸的犹豫,看来只能放到冬天收了土豆之后再说了。

      八月二十四号,又到了村子里小集的日子。前几天,主抓刘会计,不对,应该是前·刘会计案子的小警员被调回了市内,还有两个同样是县城里“支援”过来的警员也前后脚离开了,整个村派出所剩下的已经全都是本村的人了。警力资源略显不足,但是好在上面一向鼓励村民自治,只要不触犯法律底线,乡约民俗对于村民的约束力量还是很大的,真正用到他们警察的地方也并不多。

      小集和大集的地点都是在村里最正中的主街上,傅征去周边来回转转,确认没什么闹事的捣乱的,陈钰则直奔集市,其实他想要买的东西并不多,主要还是想印证一下张二龙所说的情况。

      “老赵,今天怎么没有猪肉啦?!”陈钰还没走到肉摊旁边,就已经听到有人在前面喊上了。

      老赵就是卖肉的贩子,岭头村附近没有养猪场,村民们都是赶着有集市的时候买上一定了量冻起来吃,否则错过了还要算算今天那个村子有赶集,再跑到别的村去买。

      “以后赶上小集就不卖肉了!”老赵也是典型的北方汉子,嗓门粗糙,声音洪亮,一张嘴方圆二里地都能听见动静。

      “啥?咋不买了呢?”立刻有人问道。

      “以后吧,每到小集,我就过啦统计一下多少人买肉,都买哪一块肉,心里大致有个数,才好从屠宰场上货。还有哈,以后卖肉按新价码,除了钱还得给粮食,一斤肉三斤粮,一斤骨头给个半斤差不多了,土豆地瓜苞米面啥的都行,大米白面可以折半,但是不给不行!”

      “老赵,你这也够黑的了!也不看看现在肉价都多贵了!”有婶子不高兴地说道。

      “这位大姐,你以为我想要粮食啊?实话跟你说,现在世道变了,我去屠宰场拿猪肉都得交粮食了,否则根本拿不出来!哎大姐你别瞪眼,你上十里八乡的村子里打听打听,那个不说我老赵这价钱要得公道实在的?”

      陈钰没有再接着往里面挤,而是转到了别的地方。他家自己就是种菜的,常见的家常菜都能在大棚里面找到,菜自然是不会买的,但是生姜大蒜之类的调料似乎不太多了,趁着现在还有的买,尽量要储备一些。这小摊上卖的姜要做种姜差点意思,不过他有异能在手,这玩意儿又好种得很,不怕长不出来。

      一趟集市走下来,陈钰也看出来了,虽然真正带着粮食出来买东西的几乎没有,但是大多数人似乎都已经听到了类似的风声,对于用粮食交易的事情心知肚明。一个个嘴上叫骂得凶狠,但是都没什么诧异的表情在里面,顶多是对于对方要价太高感到不满罢了。反观他和傅征,一个一心一意宅在家里生根,一个上班上得心不在焉,倒是应了那句俗语,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都是够心大的了。

      八月底的时候,陈钰和傅征又去了一次刘畅爷爷家里,这一回却是要来收割第二茬的甜高粱了。上一茬收割的时候还是七月中,当时地面上留了15厘米高的岔口,收割之后又稍稍补了点水肥,不到十天就窜到了一米高,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按照饲料作物的要求,正好是收割的时候。只不过这一次,陈钰和傅征没有全部收割掉,在地头留了五棵苗,算上分蘖一共二十来根甜高粱,这全是准备要等着种子蜡熟留种的。

      陈钰手里还有在县城里新买来的高粱种,他只是想切实地看一看,这经过辐射暴晒之后结出来的高粱种和原来的品相有什么不同。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优良的种子未必能方便地买到,少不得还得农人自己多多操心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第 2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