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 26 章 ...

  •   “爷爷,小钰哥来了,我先去做饭,高粱的事情你跟他说吧!”进了自家院子,刘畅抬高嗓门喊了一句,冷哼一声转身进了厨房,显然还在为刚才陈钰说她单身的事情闹小脾气。

      “这老丫头,脾气上天了都要!”刘畅爷爷看着孙女的背影,笑呵呵地迎出来。东北人称呼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时总喜欢在前面加个“老”字,称呼老伴儿叫“老头子”“老婆子”,称呼小辈儿叫“老疙瘩”“老丫头”,就连吵架时候骂一声“老东西”,只要语境不是真那么恶毒,总也带着点亲昵的意思。两个人稍微寒暄了几句,就带着陈钰往自家地头走。

      刘畅奶奶前两年就过世了,平时刘畅又在外地上学,家里只有刘畅爷爷一个人,好在家里一个也就不到两亩的地,老人家一个人也算忙得过来。开春雪灾的时候,老爷子也不是没有早做准备,甚至覆盖了双层的地膜,只是他家真的是比较倒霉,因为身处村子南边,本身又在一个小小的凹陷处,除了天上的落雪之外,呼呼的北风还把不少别的地方的积雪全都吹到了这块洼地里。厚度适中的雪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但是一旦超过了极限,就会像是一块厚重的板子一样,直接把已经长了巴掌高的小苗全都给压死了。如果不是有陈钰帮忙又育了一批苗,他家今年可就真的要全靠救济了。

      玉米催苗不像红薯所需时间那么长,也没有那么麻烦,但是大概是因为有着异能打底,这批催生出来的小苗长势明显要比隔壁家地块里面的玉米好一些。不过刘畅爷爷和陈钰关心的却都不是玉米,而是在肥力最差的一个角落里种下的几垄甜高粱。

      这些甜高粱和陈钰前阵子去县城里买回来的种子是同一个品种,不是为了吃结出来的高粱米,而是利用高粱自身生物量大,分蘖多,可以重复收割的特点,由中科院定向培育出来制作优质牲畜饲料的。上半年的时候,陈钰自家大棚的事情还忙不过来,没有闲心种植其他,刘畅爷爷因为花了种子钱得了上好的优质青苗,总觉得占了陈钰便宜过意不去,陈钰干脆请老爷子代他在地头种了一些容易打理的甜高粱,权当是补了种子和苗的查价,到了收货的时候,陈钰也可以用平价来回收割下来的高粱杆。

      高粱种和玉米苗是同时播种下去的,可眼下却长成了完全不同的样子。一边是玉米,由于还处在生长期,高度也就不到两米,可另一边同样是出于生长期的甜高粱,个头却已经窜到了三米多,有个别的植株已经估计快要三米五了,而且一株株的叶片足有巴掌宽,色泽浓绿,分明只有几垄,却像是一度绿色的围墙,完全看不见对面的情景。

      “小陈啊,这不会是长变异了吧?”刘畅爷爷头一次种这种东西,平时里又好伺候,给点水给点肥,见了风晒了太阳就长得跟疯了似的,“电视广播里不都说今年不少地方的作物啊景观植物啊都变异了吗?这个不会也出问题了吧?”人家小陈说是让自己种高粱,最后还要出钱买回去,说白了就是不想让他心里过不去,这要是给人家把东西种坏了,那可就不好了。

      “放心吧,刘爷爷。”陈钰却是看着高粱直乐,在外边随便找了根看着嫩一点的掰断,用牙齿撕掉了外面木质化比较严重的表皮,对着爽脆的嫩芯儿就是一口。高粱杆又叫甜杆,早年交通运输还不太发达的时候,南方的甘蔗运不过来,北方的孩子全靠这东西甜嘴,直到后来因为种玉米的经济价值更高,种高粱的人家渐渐少了,甜杆这东西也就逐渐消失了。“您老尝尝,现在正是好时候!”

      刘畅爷爷接过一截掰折的甜杆儿,放在嘴里嚼了嚼,立刻连眼睛都瞪得溜圆:“小陈你这高粱什么品种,咋镇(这么)甜?”

      陈钰也有点小嘚瑟,甜高粱试种成功直接关系到他家的养殖大业,心情一好也开始跟刘畅爷爷科普,说这种子是中科院培育的新品种,糖锤度比最甜的砂糖橘还要高,蛋白质含量超过玉米和被称为牧草之王的苜蓿,每年收货两茬,第二茬比第一茬的产量更高,两茬加起来每亩产量最高能达到十六吨……种了一辈子地的刘畅爷爷啃着甜杆儿,在地头听得目瞪口呆,一个劲儿地感叹现在的科学家真厉害,他们这群老头子算是落伍了。

      其实如果放任这种甜高粱继续生长,到了种子成熟的时候,高粱的茎秆高度能够达到五六米,那时候的高粱杆积攒了足够的糖分,才是最甜的时候,到时候要比甘蔗还要甜。但是这个时候的高粱杆木质素含量会比较高,牛羊都嚼不动,反而不适合做饲料了,所以趁着现在只长到三米来高的时候收割一波,才是最合适的。

      一老一少在这边确定了收割高粱的日期,那边刘畅已经喊着让爷爷回家吃饭了。老爷子请陈钰留下来一起吃一口再走,陈钰一想到家里傅征那张黑脸,赶紧谢绝了,刘畅这时候也没有拖后腿,一张小嘴噼里啪啦地一顿敲边鼓,愣是把老爷子说得一愣一愣,没等脑子绕明白,陈钰已经出了大门走出去老远了。

      “老丫头,爷爷咱就不明白了,”刘畅爷爷吃了一口黄瓜蘸酱,看着明显有些沉默的孙女忍不住问道,“前两天你不是还跟爷爷绕着弯地打听小陈有没有对象么?怎么今天人都到家里了,又让你给赶跑了?”

      刘畅在最亲的爷爷面前从来不喜欢掩饰,嘴巴也撅了起来,气哼哼地说:“哎呀爷爷,你别问了,我不喜欢他了!”

      “婚姻大事,不带耍小脾气的!”刘畅爷爷严肃起来,“跟爷爷说说,你到底喜不喜欢他?小陈那小伙子人品真不错,能干又能挣钱,上边还没有公公婆婆压着,嫁过去就擎等着享福吧,咱们村儿多少老娘们都给自家闺女盯着呢!咱家是穷了点,但是你自己要强,绝对比别人家的丫头强,又是从小一起长大关系亲近,你要是真有那心思,爷爷亲自给你去问问。”

      刘畅沉默了几秒钟,放下手里的饭碗和筷子,平静地回答道:“爷爷,这事儿你不用管,我心里有数儿,我俩没戏。而且不光我不可能,咱村儿其他那些小姑娘也不可能。”

      “啊?为啥?”刘畅爷爷真糊涂了。

      “这事儿爷爷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小钰哥心里有人了。”

      由于刘畅爷爷帮着种的甜高粱面积太小,实在犯不上动用机器,到了第二天晌午擦黑的时候,陈钰和傅征开着自家的小货车停在了刘畅家的地头上,一人手里一把镰刀,开始到地里收割高粱。现在这阳光别看对于人类非常不友好,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却像是一剂大补药,只是一天的功夫,陈钰就觉得田里的高粱好像又长高了一截。

      “小钰,你歇着,我来我来,你指挥就好。”刘畅爷爷有自己的活计要忙,刘畅正在家里准备晚饭,周围没什么人围观,傅征自然显得狗腿了很多。昨天晚上陈钰一到家,傅征二话不说就把人带到了炕上,翻来覆去烙煎饼似的做到了前半夜,到最后陈钰眼睛也肿了嗓子也哑了,连把傅征踹下炕的力气都没有了。今天表现得这么好,明显是在讨饶呢!

      “地面以上留下十五厘米左右,保证每一根都有三到四个不定芽,去吧!”陈钰有点没好气地指挥着,不是他不动手,而是昨晚实在有点做狠了,他的腰现在还有点发木呢!

      “得嘞!”傅征抛了抛手里的镰刀就下了地。甜高粱的特点除了甜,蛋白质高,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生物量大。所谓生物量,其实就是长出地面的茎秆,叶片等所有部位的总和。由于现在高粱的茎秆还很脆,傅征力气又大,一镰刀下去,一株上分蘖出来的两三个茎秆就一起断了,可茎秆看着纤细,上面的叶子却是一大捧,根本握不住,所以傅征也只好砍两刀就往车上运一次,来来回回麻烦得很,却也没有别的办法。

      刘畅爷爷一共种了两分地的甜高粱,收割一茬下来看着至少也有一吨半,拉回家里用秸秆粉碎机破碎一下,稍加晾晒,让含水量降低一些,再拌上干燥的稻壳和麸皮进行一段时间的厌氧发酵,出来的成品不仅有着淡淡的酒香,而且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就是牲口们最喜欢的青贮饲料。

      外面的大型养殖场都会有专门的青贮饲料发酵池,陈钰家饲养规模小用不着专门修那些东西,上次去县城的时候后就特意买了不少450L的大塑料桶专门用来做发酵用。为了尽量排出空气,创造厌氧的环境,每次填充了一部分秸秆进去,傅征还要站到塑料桶里面,怀里抱着一块大石头,原地跳一跳,将桶里还未经过发酵的饲料踩得再密实一些(傅征脑洞大开想抱着陈钰一起跳,可惜提议被陈钰毫不犹豫的否决)。这样发酵好的饲料只要储存得当,就算放上八九个月都没什么问题,到了冬天也不担心牲口没吃的。

      陈钰和傅征这边美不滋儿地盘算着两个人的小日子,村子里其他人家自然也各有各的生活。八月六号,黄历显示的是宜婚丧嫁娶,岭头村再度热闹起来,因为村长刘树民的侄孙子刘启要娶媳妇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第 26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