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不得家人哭 ...

  •   李衡州心中挂念秦赐,初时随黎元猛出洛之后,便一马当先地冲回了晋阳城。

      那时候,晋阳城的情况还未至绝境,妇孺老少备战城堞,数十万军士来回巡逻,倒也庄严有素。晋阳侯府边,镇北将军的临时居所里,李衡州给秦赐带来了一句话。

      “皇后同将军说,‘你不可以死’。”

      秦赐正在检视舆图,半晌,才抬起头来:“什么?”

      “皇后同将军说,‘你不可以死’。”

      秦赐没有再说话。

      又数日后,晋阳国相华俨在侯府召见秦赐,说是自己与晋阳侯有一条声东击西的计策。

      “铁勒人数不多,最骁勇善战者不过万人。君侯的意思,先遣一支先锋精锐队伍出城诱击,将铁勒军人往西边的龙山里引过去,”华俨将沙盘上的铜车马移到龙山的位置,“我们再出动大军,攻破铁勒的本营!”

      秦赐看着他,像是不相信对方会说出如此愚蠢的计策,片刻,才静静开口:“铁勒的本营?”

      “不错,他们如今不是就驻扎在城外?”华俨一身儒衫,侃侃而谈,颇有几分清贵之气,连带他说的话好像也有了几分道理,“我们毁了他们的本营,看他们往哪里走。”

      秦赐道:“那过万的铁勒军人怎么办?”

      “龙山地势复杂,我们可于彼埋伏之。”华俨道,“最好是能生擒了鲜于岐,剩下的铁勒人群龙无首,又无营垒可回,自然要作鸟兽散。”

      秦赐笑了一下,“国相也知龙山地势复杂,我军唯一的优势便是人多,到了龙山里头,可就连这唯一的优势都失去了。”

      似乎是那了然的一笑刺激到了华俨,后者不由得抬高了声音:“将军的人马如何我不知道,我晋阳国的军人可都是万里挑一,身经百战的壮士!”

      “那就更不应该让他们去送死了。”秦赐仍旧平静,他将手中长策指向沙盘上的铁勒营垒,“铁勒人根本不在意那几个营垒,他们没有辎重负累,没有妇孺牵挂,何况这些营垒本在城外,攻下它们,对我们有何用处?到底我们还是要回来守晋阳城的。”

      “攻下它们,鲜于岐没了依凭,可不就只能退兵?”华俨冷笑道,“还是将军不相信我们可以攻下它们?”

      秦赐道:“如能将铁勒大军引开,攻下这几座空空的营垒,易如反掌——”

      “这就要看将军您的本事了!”华俨像是既往不咎地笑起来,“将军英名远播,卑臣早有耳闻,料必不是虚言!”

      沉默。

      简朴古雅的厅堂上,四处布着晋阳侯的亲兵,阶前殿下,甲兵闪耀着寒光。

      朝廷已经下了明令,要秦赐大军听受晋阳侯节度。秦赐不知这一道敕命是谁的意思,但也从中猜出了洛阳城吹来的一点风声。

      眼前华俨得意洋洋地捋着胡须的模样就是明证。

      秦赐想了很久,才一字一顿地道:“将士征战不易,如今的晋阳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我们只要守住片时,待朝廷援军赶到,铁勒之围自解。惟其如此,不论铁勒人如何搦战,我们都必须置之不理,坚守为上;君侯乃有意出城迎击,末将愚钝,诚不知何以为据……”

      “秦赐。”华俨听了,却似并没受到多大的触动,他往前一步,压低声音,直呼对方的名字,“你是不是害怕?君侯让你出城诱敌,你是不是害怕?”

      秦赐道:“末将不是害怕——”

      “不怕就好。”华俨笑道,“因为你就算怕,也还是必得上阵的。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守城太辛苦了,朝野局势瞬息万变,我们在这里守上半年,洛阳城里怕都没人认识我们了,你说是不是?”

      秦赐认真地道:“此事关乎天下社稷,不只是你我一二人的功名所系……”

      “你这个胡儿,怎么就说不通!”华俨翻了脸,“让你受君侯节度的诏旨是官家的亲笔手书,你懂不懂?官家早就看穿了秦家,所以有意要压制你的,你若还要拒不从命,那我就只好给官家及太后上书两封,到那时候,你可想想秦皇后能怎么救你吧!”

      秦赐蓦然抬眼。

      一瞬之间,华俨竟后退一步——他好像从那灰色的眼眸里看见了狼一样扑人而噬的狠光。

      然而立即,那光芒就消退了。秦赐垂落眼帘,道:“末将——自然听从晋阳侯节度。”

      华俨终于满意了,“这就好,这就好!”

      ***

      这是一条必败的计策,秦赐心中明白。

      铁勒兵马轻捷剽悍,四处掳掠,从不随军携带辎重,攻下他们那空空的大营根本没有意义。但对于汉人而言,“攻营拔寨”的功劳,听上去倒是很厉害的。

      李衡州为秦赐备置战马,一边忧心忡忡地道:“您为什么不多劝劝?城中用度充足,最好的法子便是死守,若是那华国相说不通,您便去跟晋阳侯说说?”

      天边刮来大风阵阵,似是要将远方的沙尘都挟卷来了。秦赐拍了拍战马,眯起眼睛望过去,铁勒人的旌旗隐隐约约,像埋藏着无数兵士的怒吼。

      “过去夏子固曾与我说过一句话。”秦赐慢慢地道,“他说,战场上的事,归根结底,也还是朝堂上的事。我当时没明白,如今才明白了。”

      李衡州一怔,“什么?”

      “官家让我听从晋阳侯节度,又调回了温育良,显然是为了安抚温家,唯恐晋阳出事。但小娘子——”秦赐顿了一顿,声音发涩,“小娘子还是留了后招,她派黎将军带兵来援,而黎将军是秦家的人。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至少在黎将军到来之前,我绝不可以与晋阳侯撕破脸。”

      李衡州其实没能听懂,但他抓住了最重要的部分,“您是为了小娘子?”

      秦赐一个翻身利落上马,马鞭往前方指了指,“若是我与晋阳侯和国相争吵,依他们那个骄懦的性情,举城投降都说不定。”他冷漠地笑了笑,“如今他们还有点争功邀赏的劲头,我应当高兴才是。”

      李衡州愤然,“他们前几回擅自派兵出城,损的是他们自己的人;如今却让您去做诱饵,他们自己袭击个空营!”

      “这条计策,也不是全不可行。”秦赐沉思着,“我已命罗满持带人在龙山布下埋伏,我们的人数毕竟比铁勒人多一些——但到底只能靠我们自己。”

      轰隆声起,沙尘飞扬,是那内城门渐次地打开。秦赐回头,看见身后三千名整装待发的将士,每个年轻人的眼中都闪着不一样的光芒,好像那城门之后就是另一个崭新而宽敞的世界。

      他心中忽然想起一首诗,是很久以前,在秦府的小院里,跟着秦束一起学的。

      “我本邯郸士,祇役死河湄。不得家人哭,劳君行路悲。”

      “我会赢的。”末了,他低低地道,“我会将他们,都带回来的。”

      ***

      显阳宫前殿,那宦官引述着传信军士的话,但却又说不完全,每每在重要的地方卡住。

      “原说是按照晋阳侯的计策,秦将军带三千人出城,引铁勒人往西边的龙山去——龙山里还埋伏了一万七千人。铁勒人最精锐的部伍就是由鲜于岐带领的万余人,秦将军出城后虚晃几招,当即就引得鲜于岐追了上去……营垒中只留下数千人看守。晋阳侯和国相立刻整军而发,将那营垒杀了个七零八落,俘虏三百有余。但晋阳侯恋战,即使踏破敌垒也不肯退兵,龙山那边,秦将军屡次派人传信,让晋阳侯赶紧回城,他们虽靠埋伏杀掉了半数铁勒人,那鲜于岐却是最机警的,已经嗅到风声要在入夜前回营了……

      “晋阳侯却发了怒,说此间到底是谁听谁的?还、还提到了永宁宫的名讳……总之他一定要秦将军坚持到底。至于秦将军那边……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无人知详,只听几个逃兵说起,是秦将军怕鲜于岐掉头回营,若见到晋阳城门户大开必定长驱直入,所以他拼死要拖住鲜于岐……

      “到入夜时,晋阳侯又有了新想法,要奔龙山迎击上去,与秦将军来个首尾呼应……但是,但是天已经黑了……”

      ***

      残阳如血。荒凉林木间的大风好像将那残阳中的血腥气都抽了出来,狂躁地扑打到每个人的脸上。

      秦赐已带兵深入龙山,鲜于岐的人马紧随其后。但似乎是觉出了什么异样,又或者只是害怕夜晚降临,铁勒人不再往前追了。

      再往前走,便已没有己方的埋伏了。那夕阳即将要坠落了,四方山林都蒙着晦暗的晕,像是在等待着迎接最后那光芒万丈的一跃。

      黑夜的威胁,对于汉人胡人,都是一样公平的。

      罗满持已带兵聚拢过来,秦赐最后清点了一遍人数。两万人,还剩八千有余,但杀敌大半,并不算输得惨重。只是他不知道,此役要到何时才能结束。

      长剑上淋淋漓漓地垂下鲜血来,他浑身血污,也辨不清是自己的还是敌人的。但他的那双眼睛仍然很亮,他带领着将士往前披荆斩棘地走去,希望找到回城的道路。

      因为小娘子同他说了——

      “你不可以死。”

      “将军、将军!”

      马蹄嘚嘚狂躁地响起,是他方才派出的传令兵——“晋阳侯他往这边来了,说要同您首尾相应,请您做好准备!”

      “什么?!”秦赐蓦然勒马回头,马匹长身立起,发出一声长长的嘶鸣。他马鞭一扬,厉声道:“不行,快追,快将铁勒人再追回来!”

      夕阳刹那间跌落,黑夜,终于还是不可避免地降临下来。

      ***

      “晋阳侯领着得胜之师,斗志昂扬,掉头去龙山迎击铁勒人……入夜时分,铁勒人从龙山山口杀将出来,晋阳侯一见,竟吓得马失前蹄……那山口狭窄,四方又暗不辨物,我方五万兵马恐慌之下相互踩踏奔突,都争相往回逃!”

      那宦官说到激动之处,几乎破音,阿援给他打了个眼色,他缩了缩脖子,再小心看向皇后。

      皇后的表情却是没有变。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道:“那时华国相正在城楼上据守,见我方军马逃归,便放下吊桥让他们进城。谁知道铁勒人就跟在后面!那时候,那时候秦将军,竟也从龙山中追了出来,朝铁勒人弓-弩连发,那鲜于岐似乎被射中,攻势却未稍阻——秦将军追上来与鲜于岐缠斗,一边示意华国相收起吊桥,但是来不及了,铁勒人马已经和我方军马一同飞奔入城!华国相见大势已去,当即号令残兵,往南退去,与黎将军会合……”

      “大势已去?”

      秦束轻轻地出了声。

      她的眼神里带着笑,但却冷冽如冰,那宦官看了一眼,竟打了个寒颤:“是,晋阳侯已经战死,秦将军当时也只剩下数百人还在身边……”

      “那他华俨,号令的‘残兵’,有多少人?”

      宦官想了想,“最后他带去黎将军部的,有十八万左右……”

      “十八万劲装男儿,就这样被他带走,留下一城手无寸铁的老弱妇孺给铁勒人屠戮?”秦束笑了,“且莫忘了那些老弱妇孺之所以遭屠,还是因为自己的君侯和国相要出城杀敌呢。”

      宦官赔着笑脸:“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秦束转身,慢慢走回御座前,优雅地坐下,低头理了理衣襟,才道:“你方才说,秦赐下落不明?”

      “是,是。”宦官道,“铁勒人占领晋阳之后,便在城门上挂出了晋阳侯与其他许多将领的人头,但没有、没有秦将军……黎将军猜测,他可能是做了铁勒人的俘虏。”

      “他投降了?”秦束直接地问。

      “黎将军没有说。”那宦官又缩了缩脖子,好像想将自己全身都缩进地底下的阴影里,“但他确实,确实是死战到了最后一刻的……”

      ***

      “小娘子……”

      “小娘子?”

      “小娘子!”

      阿援焦急的声音仿佛是回响在天外。过了很久,秦束那迷茫的眼神才慢慢拼凑起来,她转过头,看见阿援一副要哭出来的模样,她反而很奇怪:“怎么了?他还没有死。”

      是啊,他还没有死。就算他做了铁勒人的俘虏,就算他这辈子都可能不再能回来——但他到底是还没有死。

      想到这一层,一颗心便自私地高兴起来。但这高兴却又是轻飘飘的,因为那个人虽然很可能是没有死,但其实却与死了没有两样。

      那宦官已回去了。他是奉王全的命令来提前告知她军情,也不知官家那边接到晋阳陷落的消息会作何感想。大约到了明日,晋阳城的遭遇便会天下皆知了。

      “娘娘。”

      有宫婢在外报称:“夏夫人温氏到了,正在偏殿等候。”

      夏夫人——这个陌生的称谓让秦束怔了怔,而后转头笑道:“本宫险些忘了,她今日会来。”

      那笑容苍白而透明,像是一触即破的。阿援心疼地道:“要不,婢子去回绝了她,让她改日再来?”

      “不。”秦束将手扶着御座站起,手心却又一阵剧痛,她低头,才发现掌心被刺破,血早已止住,惟留一个小而深的豁口。她扯着衣袖掩住了它,轻轻地道:“她是夏冰的妻子,温家的女儿,本宫绝不能让她看出一丝半毫的异常。”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不得家人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