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十里乡 ...

  •   知道铜钱换不到粮食后,林彻也不得不佩服,之前的山大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起码能搞到粮食,还能养活山寨里的五六百人。

      新路不通,林彻只能走老路,询问山匪以往的粮食来源。

      林彻很快得知,山寨里粮食的主要来源有两处,一是粮食成熟收割的时候,下山抢劫一波;二是抢劫过路的商人,用抢劫来的货去和地方豪强换取布、肉、米、面。

      山寨里没有账本之类的来对账,但林彻从山匪口中的信息大概总结出来:山匪们直接抢劫的粮食不算多,因为要顾忌着官兵,粮食的收割季节正是农人缴税的季节,山匪们这个时候下山抢粮,无异于从官府嘴里虎口夺食。

      所以山匪们就算下山去抢粮,也只能抢一丢丢;要是过了收割的季节去抢粮,农人手里头的粮都拿去缴税了,想抢也抢不到多少。

      山寨里粮食的主要来源还是靠抢劫过路商人的货物,之后又拿抢来的货物去豪强乡绅手里换取粮食。

      林彻大概了解了一下,在家中有家主、村里有村霸、乡有乡绅、县城有豪强、州郡有世家、都城有王上,这些阶层都把持着当地的武装的力量。

      搞清楚其中的关系以后,林彻也知道为什么山寨能做强做大了,山寨有充足的粮食渠道,官府剿匪的时候还有人通风报信,多好的条件啊,不做大做强都对不起自己。

      山寨现在被他接手了,也不见那些豪强乡绅有动静,怕是豪强乡绅瞅准了山寨里的粮食早晚得吃光,林彻也早晚得主动去求着他们给粮呢!

      林彻兜兜转转的,又回到了原地,手里没粮,山寨里的山匪吃不饱饭,肯定会反的。毕竟,现在他也是靠充足的粮食才安抚住山匪,山匪才肯老老实实干活的。

      林彻很是头疼,但日子总要过下去,林彻找来程四,询问了货物是事情,这才得知,百年以来,各国盛行茶道,可北方不产茶,只能从南方运过去,猪牙山下的大路说是官道、其实称为商路更合适,是百年前益郡的郡守牵头下属几个县修建的茶道。

      每逢茶叶成熟的季节,山下便是连绵不绝的商队,把制好的茶和各地的特产运到外头去,谋取生计,山大王只要抢几次商队,一年的伙食就都不用愁了。

      林彻在县城的商铺里见过茶,最便宜的茶也得三十钱一两,贵的得用银子才能买到。

      这儿一斤粟要两钱,一斤去壳脱皮粟米才五钱,但一两便宜的茶叶就得三十钱,足以见得茶叶之奢侈。

      林彻还问了下之前山大王劫道的情况,山大王一般时候只拦路,商队知趣点,缴点过路费,山大王也就放行了。
      但也有特殊情况,山大王想劫货的,大多不会留活口,怕泄露消息,都是把人全杀了,没杀的也全都捆上山当劳力了。

      林彻思考了一秒,就决定干回山匪的老本行,拦路收过路费!

      不过在此之前,林彻还是得先找到愿意和他交换物资的人,否则到时候茶叶他是抢到了,但找不到买家,换不到粮食,他又不喝茶,放着做什么?

      林彻打算率先出击,去找愿意收购茶叶的人,林彻又问了程四愿意和山匪打交道的豪强乡绅,打算去瞧瞧情况。

      然后,程四很认真的告诉林彻,他也不知道!山寨里其他人更不知道!每次交易都是山大王和人家一对一交易,把抢到的货物放到指定地点,然后再到对方指定的地点去拿粮食就行。

      林彻闻言,把之前组织截杀山大王的山匪找了来,询问粮食的事情,山匪们一问三不知,都属于冲动作案,只想着推翻山大王,自己做山大王,都没想过以后山寨怎么运作下去。

      瞧着傻乎乎的山匪,林彻明白了一个道理,果然,能管理好队伍的都是能耐人!他还是太嫩了,都没问清楚情况,就任由山匪把山大王嘎了,现在真真是寸步难行啊。

      不过但凡走过的路都能留下痕迹,这么大一个山寨,做交易的事还得山大王亲力亲为,没一个人知道,怎么看都不对劲!

      林彻傍晚时,把山下巡山的人都集中起来,仔细询问起有关山大王的事情来,山寨建在山顶,下山的路只有一条,能及时下山传递消息、还不容易被人发现的人,只有这群每天在山上巡逻的人了。

      在林彻一对一询问的压力下,林彻还是审问了一点消息,但都没啥用!因为对方每次都是主动来联系山大王的,巡山的人只是负责把人带上山、送下山,对方就连长相也用布头遮住,山匪们认不出来。

      林彻头疼,这样的话,他只能等对方主动找上门来,可他之前放了那么多苦力下山,山大王被擒的事早被传出去了,对方没来联系,不知道在观望还是直接放弃山寨了,他得去找另外的门路才行。

      最早的春茶也得清明前后,还得有一段日子山下才有茶商,存粮还能支撑两三月,倒是也能等来茶商,有的是时间找买家,这点倒是不怎么急了。

      不过,林彻不是干等着的人,谁知道以后的事情会怎么样。他还是多备一点物资来的好!

      粮铺不给他批发粮食,他就去零买!能攒一点是一点。

      说干就干,林彻挑了几个年轻力壮的人,带着麻布口袋、钱箱和刀下了山,又从山下的茅草屋里搜罗出几两木板车,一路浩浩荡荡进了村。

      林彻这次没跑远,就直接去了猪牙山下的十里乡。

      十里乡地广人稀,越过山坡和茶道,还有大片的荒地,走了半个时辰才看见了开垦种植过的田地。

      田地间劳作的人看到林彻一群人后,丢下手中的活计就跑了。

      林彻看到村子的时候,村头已经有一群拿着棍棒锄头的人守在村口,警惕的看着林彻一行人。

      “你们是干什么的?来这儿干嘛!”村头队伍里,有人扬声询问道。

      不远处的猪牙山上就有个山寨,生活在山下的村寨常年被抢,警惕心格外的高,看见林彻一行人身强体壮又拿着刀,便连忙跑回村报信,临时拉了一支民兵在村口等着。

      “我要买粮,你们找个能主事的人来。”林彻向前踏出一步,站在两支队伍中间,开口道。

      “没粮、我们村没粮食了!到别处买吧!”
      想也不想,直接驱赶道,眼前这群人除了站在前面的人,每个人都蒙了面,还拿着刀,瞧着就不好相与的,他们只想赶紧把人打发走。

      林彻当没听见,转身同山匪道:“把车上的箱子搬过来,打开,”

      箱子一打开,黄色的铜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格外的刺眼。村子里的人从没见过这么多钱,有好些人眼睛直直的盯着铜钱看。

      “各位行行好,我老家遭了灾,家里缺粮,乡民凑出钱来,让我买些粮食回去,我着急要粮,一石粟、菽愿意出三百五十钱的价。”林彻随意编了借口道。

      “真的,一石粟,三百五十钱?”有人忍不住开口道。
      当下,一石粟估摸着有一百斤出头的样子,来村子里收购的粮商只愿意出二百四十钱,最贵的时候也不过二百八十钱而已。

      “铜钱就摆在这儿,哪儿有假?”林彻反问。

      村民一下子窃窃私语起来,一石粮能换三百五十钱,对他们的诱惑太大了。但大多人都还是很理智,这个时节,粮种才种下去不久,家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没多少人愿意换。

      一时间,双方就僵持住了,林彻正思索要不要强制手段时,村民后方传来一道苍老的声音:
      “你们当真只买粮,不伤人?”

      老村长这般姗姗来迟,也是有原因的,林彻不愿意遮面,这个村子里有被林彻放下山的人,远远的就认出了林彻的模样,和老村长说了。

      老村长快速询问了情况,觉着来者不善,大家跑去村口看情况的时候,他找人搬救兵去了。

      他们村子人口少,只不过三四十户人家,青壮年人口不过七八十人,对上拿着刀的山匪压根抵不过。

      让人找乡长报信后,老村长这才赶着来看情况。老村长一面觉着能闯入山寨里救人的人不像是坏人,但一瞅林彻一行人的穿着打扮又觉着和山匪没什么两样。

      “我对天发誓,我们真的是来买粮的,三百五十钱一石,要是骗人,天打五雷劈!”
      林彻察觉出老村长的试探,当即胡扯道。这种事信则有不信则无,刚好他是不信的那一波。

      林彻不信,但其他人看林彻信誓旦旦的模样都信了,老村长虽然怀疑,但也想稳住林彻一行人,起码得等到乡长来,便朝村民开口道:
      “大家想换就换点吧,家里的粮食不够还能进城买,这位侠士一石收一旦粟三百五十钱呢,还是我们赚了。”

      说完话,还招呼家里的小辈回去扛粮食。

      有了老村长带头,陆陆续续的有人拿粮食来换铜板,村口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十里乡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