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朱真真早见过了家里使唤的人,一个厨娘,两个丫鬟,还有两个洒扫的婆子,加上她带来的两个丫鬟和李解的两个小厮,据说还有一个管家出门办事,总共主仆十二个人,两进的院子足够了。

      原先的人该做什么还做什么,朱真真也没动他们,只有两个丫鬟有些难办,她带了两个丫鬟过来,想着已经足够了的,没想到李解这里还有两个,同时心下抱怨他没和自己说清楚,想要发卖又觉着不忍,可他们小门小户的,哪里能用四个丫头,便暂将此事放下,想等着李解回来了再商量。

      趁着李解还没回来,她将整个房子转了一圈,大体上满意,后头还带了个小小的园子,只是听说上任主人是个败家子,坏了家业才将祖上的房子卖了,因此园子也是荒废不少,朱真真筹划着,不如种些花草,正好后院也有一口水井,平日里浇花什么的也算便宜。

      另外,房子虽都打扫的干净整洁,屋子的布置她却不满意,不过这也急不来,约莫着要住上好久呢,慢慢打理也就是了,她一面想一面吩咐众人准备了饭菜,自己则筹划着如何规整房屋,约束家人,另外也好和邻居搞好关系,该上门拜访一番才是。

      因是新搬来的房子,虽整洁却没有人气,箱笼乱糟糟的,也都没整理好,刚点上蜡烛,斜烟便抱了个小匣子进来,问她如何安置。

      朱真真忙接过,路上怕引人注意,便将这匣子和衣物放在了一起,险些忘了这事,如今想起来,赶紧接过收好,恰好横雾抱着被褥进来,笑道,“亏得夫人宝贝,还混在路上放了那么些时候,若是不宝贝,指不定放到什么时候了。”说的主仆三人都笑起来。

      虽是主仆,不过朱真真没什么架子,又待两人极好,横雾更是年纪小,不太懂规矩,登时问出了口,“不知道夫人这么宝贝的是什么东西?”

      这个嘛,朱真真神秘一笑,“没什么紧要的,不过是我喜欢的一些小玩意儿。”话虽如此说,却还是宝贝的将箱子放在了梳妆匣上,自己摸了摸钥匙发现尚在才放心。

      这匣子其实装的只是三张纸和一枚簪子,纸上的内容说出来别人要惊呆的,因为里面装的竟然是她和李解的和离书。

      和离书要双方签字画押,只不过这三份和离书都只有李解的签字画押,没有朱真真的。好好的恩爱夫妻,签什么和离书呢,说出去旁人定会惊掉大牙,这其中却有缘故。

      李解本也是青州人,比朱真真大了三岁,两人青梅竹马说不上,年纪还小的时候却是见过几次,一起玩儿过的。当时两人年纪还小,也没什么男女之大妨,不讲究这些。

      朱真真记得,当时李解虽年纪不大,却很有大人风范,像个小老头是的,看着古古板板,实则很是贴心。当年青州下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雪,护城河上都冻上了,恰好李夫人携儿子来朱家做客,当日便住下。

      次日两人一同偷偷溜出门,去护城河上冰嬉,朱真真不知深浅,直接栽到了冰窟窿里,是李解将人救了起来。

      那年河水很冰,李解也不过是个九岁的小小少年,却当机立断的跳了河,并大声呼救,这才将人救了上来。

      幸好当时护城河结冰的情形百年难得一见,是以青州城里的人倒有不少来到了护城河上,因众人合力,才将朱真真和李解救了上来,也算是二人福大命大。

      此后两人并未见过面,只听说后来李家家道中落,搬到了乡下去,后来又因为家里传下来的好地,惹上了官司,等朱家得到消息去打听的时候,李家已经破败,只剩下李解据说是连夜逃走,不知去向了。

      当时朱真真十四岁,已经和李家定亲两年。

      后来听说了李家的事情,不知多少人踏破了门槛来求娶朱真真,可是朱真真的父亲朱观达是个固执之人,认为既然李解可能还活着,那就不能悔婚,坚持要等李解回来。

      这一等,就等到了朱真真十九岁。

      朱真真的母亲急的不行,女儿已经十九岁,到了嫁人的岁数了,可是这李解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而丈夫还固守着婚约,不准女儿另许出去。

      之前还断断续续的有媒人上门提亲,现在确是一个也没有了,但是面对固执的丈夫和优哉游哉的女儿,她也无法,只能暗自垂泪。

      其实朱观达何尝不着急,他好好的女儿,聪明又美丽,教养的知书达理蕙质兰心,见过的没有不称赞的,是远近闻名的好女孩家,当初听说李家出了事,不知多少人上门求亲。他虽是个小小的举人,内心着实得意。

      可是,他回绝了一切上门提亲的媒人,当中确实有几门好亲事,州府的大户也过来要将朱真真说给自家的嫡次子,那可是长房在京做官的大户人家,可是朱观达觉着,人不能言而无信,咬着牙硬挺着。

      他想着,既然李解逃跑了,那生见人,死见尸,一定会有个说法,这说法一等,就是五年。

      朱真真的生日是在秋天,还有半年便满十九岁了,在这个时代,着实是个老姑娘,不过她看起来毫不着急的样子,每日该做什么照旧做什么,看书喝茶赏花,帮着母亲料理家事。

      朱真真两个哥哥,早就成了亲,嫂子们和她相处也好,父母疼爱,身体健康,朱真真觉着,生活真的挺美好的,除了时不时的,她母亲和嫂子们会对着朱真真叹气,餐桌上母亲欲言又止的想要说些什么,往往这个时候朱观达便视而不见,板着一张脸吃饭。

      只是,每当听说谁家女儿出嫁的时候,也难免辗转反侧。

      朱真真却觉着,嫁人有什么好,不如在家里自在不说,这个年代风险真是大,若她一不小心嫁错了人,怕是连离婚的机会都没有,一个人也能清清静静的过日子,父母总不会亏了她。她也有手有脚,总归是饿不死的。

      何况,父亲执拗,随着她年纪越来越大,父母争执的次数也逐渐增多,本来坚持的父亲却一次次的败下阵来,只是还强撑着,内心又何尝没有悔意。若她再露出什么神色来,就是雪上加霜。这一世,父亲虽古板,待她却极好,她又怎么忍心让他深夜辗转时多背负一层枷锁。

      可是在朱真真十九岁那年春天,李解忽然回来了。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在京城做生意的小商人,拿着当年定亲的信物找上门来,要和朱真真成亲。

      对于李解的到来,朱家人可以说是又喜又惊,朱观达尤其得意,一下子挺直了腰杆,仿佛连额头上的皱纹都少了许多。

      可是他在外日久却连个信儿也没有,如今忽然拿着信物回来说要迎娶朱真真,朱家人心里都有些嘀咕,不确定是就此退婚还是嫁过去,毕竟朱真真等了他五年,也算是仁至义尽,就此退婚也没人会说些什么。

      李解当时也提出,若是嫁过来自然迎娶,若是想要退婚另嫁,他以礼相待,将彩礼都赠送,算作朱真真的嫁妆。女孩子青春年华有限,朱家如此对他,他自当回礼。

      只是这样一来,朱观达自然更不肯让女儿改嫁,如今李解回来,朱夫人也想起了两家当初的交情,何况察其言语行事举止都颇有大家风范,因此虽如今成了商籍,从身份上来说虽不大匹配,还是让朱真真嫁了过去。

      依照朱观达的想法,李解幼时读书也算颇有天赋,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不得不从了商,却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尚肯回来迎娶女儿,便叮嘱一番,意思是若是将来光景好了,便再让孩子读书为是,李解笑着答应了。

      不过当事人朱真真可是另有想法,她觉着等了李解这么多年,可不能白等。

      “那真真想要如何呢?”李解站在月光下,笑眯眯的看着朱真真,他的态度是如此自然坦荡,似乎完全不担心朱真真借此提出不合理要求。

      朱真真歪着头笑了一下,颇有些挑衅,“我要和离书。”

      微不可见的,李解的瞳孔缩了一下,“和离书?何不直接退婚。”

      朱真真摇头,“我并没有说不嫁给你。不过,你须得答应我,日后只我一个,如此才不枉我待你的情意,若日后你又二心,我便拿了和离书走人,你我两不相欠,如何?”

      李解深深的看着她,半晌方轻出声,“好极,我若负你,你便离我而去,绝不相拦。”然后便出了这个和离书给她。

      此事只有两人知晓,连朱真真的父母家人都一概不知,如此惊世骇俗之事,便是他们知道了也只会大呼荒唐,不许朱真真如此行事。

      朱真真抱着匣子想的入神,忽听人通报李解回来了,忙放下匣子,提起裙子飞奔过去迎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 3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