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14 ...

  •   竹铭哲分到了九亩地,在加上竹父、竹母的养老田,总共就有45亩土地,其中桑田有个15亩,竹父、竹母这些年以来能积攒下这多银钱,也是全靠这些桑田。

      第二天一大早,竹铭哲就拿着自己连夜赶制的图纸,去找竹父和竹母商量把水田改造成桑地的事情,但结果很不理想,就算知道桑田能赚钱,竹父、竹母也不肯把水田改造成桑地。

      “铭儿啊,你说的是有道理,这些年我们也靠养蚕赚了不少银钱,但这桑蚕到底不是吃的东西,没有粮食在手里,我和你娘始终放心不下。”竹父吸了吸烟斗,眼中尽是深深的沟壑,不当家不知油米贵。

      小儿子是读书人,到底不是他们这种在地里刨食,根本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没事的,等我们赚了钱,想买多少粮食都可以,到时候还能把娘的粮仓也存得满满的。”竹铭哲前世的时候总归是个生意人,还是有些生意头脑的,在竹铭哲看来,种桑养蚕只要规划好,是个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竹父、竹母并不这样想,虽说养殖桑蚕是赚了一点小钱,但本质上这些东西都比不上口粮重要。

      “那要是没赚钱怎么办?我们总不能坐吃山空吧,铭儿,你就听我和你娘的一句劝,你乖乖的去镇子上读书吧,种田养家的事情就交给我和你娘,只要我们在一天,就会支持你一直读书的,家里的活计你什么也不用做,田地我和你娘也会种的。”

      竹父苦心的劝说着,桑地是能赚钱,但要是把水田全部改造成桑地的话,赚的银钱恐怕还不够几人的口粮。

      “你爹说得对,铭儿,要不,你还是回镇上读书吧,放心,你的那份田地我们会帮你照顾好的。”竹母也连声附和道。

      谁不知道桑地能赚钱,但整个临扬县内那么多人家,都只把种桑养蚕当做业余收入,也是有迹可循的。

      桑蚕到底不能当做口粮来食用,要是丰年的话,桑蚕是能赚到不少钱;但是到了灾荒年,多少的桑蚕都比不上米粮重要,手头上没有足够的粮食,竹父总是放心不下。

      “娘,我昨天就去和夫子说了不读书的事,镇上的学校是回不去了,你放心,种桑绝对能赚钱的,我保证。”竹铭哲信誓旦旦的说着。

      竹铭哲从小生活的便是吃喝不愁的和平年代,从小到大虽说有感情的缺失,但至少在吃食上从来没有亏待过,因此,不能明白米粮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的重要性。

      在前世的时候,水稻的亩产量达到了一千公斤以上,一亩田地能维持两个人的生存,在加上国家水利工程的大量修筑,就算是到了旱涝灾害严重的灾年,也能及时的得到改善。

      就算是到了末世之后,竹铭哲也从来没有饿过肚子,自己和司文身上都带着一个储物空间,里面收集的粮食都够两人吃上10多年,因此,竹铭哲从来没有担心过食物的问题。

      但竹父、竹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古代粮食的亩产量最好的不过就是400多斤,连现代的一半也达不到,就算是上好的水田,也需要两到三亩才能够一个人的温饱,要是下等田的话,亩产量也只能达到200多斤,三到四亩才能养活一个人。

      就算全朝上下都是在种植粮食作物,但到了灾荒的年代,天公不作美的话,还是会到处尸横遍地;在古代,就是看天吃饭,和平年代、在加上粮食丰收的年限,粮价都能被下压到两三文钱一斤;要是朝廷打战、或是灾荒年代,那些商人都能把粮价提升到几两一斤。

      而处在底层的农民,不管是身在什么朝代,都是被欺压的命;丰收年粮食只能贱卖;灾荒年,家里没有储备粮食的话,就连买上一粒米的钱也没有,只能被活活饿死。

      所以,竹父明明知道桑地能赚上更多的银钱,也不愿意把水田改造成桑地,只要手中有了粮食,一切的生活才会有保障。

      原主向来都是竹母的心肝宝贝,无论做什么,竹父、竹母都会无条件的支持,在原主读书的时候,全家只有原主一人用得起笔墨纸砚、只有原主一人住在不漏雨、不漏水的砖瓦房里,就连书桌用具都是专门请镇里的木匠做的。

      似乎也一切的关心都用在了原主身上,看到竹铭哲伤心的神情,竹母一时也于心不忍,想到宝贝儿子昨天还给自己买了玉镯,于是,一狠心。

      竹母便偷偷摸摸的回到了自己的屋子,要是现在有人看见竹母的模样,还以为家里进了小贼呢。

      竹母再次出来的时候,怀里抱着一个灰色的小瓦罐,瓦罐上面还残留着新鲜的泥土,罐子打开,里面有着一层银色的、细碎的银钱,这一罐子算下来,该是竹母全部的身家,看着有个五六十两左右。

      竹母满心不舍的看了一眼,便把灰色的小瓦罐推到了竹铭哲的眼前。

      “铭儿,你不是要做生意吗?诺,要是没有本钱的话,把这些都拿去,娘相信你。”

      竹铭哲看着眼前的瓦罐,终于明白了前世为什么原主能输掉全部的家当了,这竹父、竹母也对自己太不设防了,这才多大一会,就把自己全部身家给自己拿来了。

      自己并不缺钱,缺的只是自己身上那些银钱的由来,毕竟谁都知道,竹铭哲是一个乡下的小子,就算家里是村上的富户,就算在有钱,也多不了多少。

      要是竹铭哲一下子就拿出几百、几千两银子来,肯定会惹得大家怀疑。

      看了看一脸心疼的竹母,在想想今天说的事情,竹铭哲还是默默的抱起了小瓦罐。

      自己还是先得做出一点成绩来,让竹父、竹母看看,否则把水田改造成桑地这事肯定没得商量。

      “娘,我们打个赌,要是我把里面的银钱变得多上一倍的话,你和爹就把家里所有的水田都改造成桑地,要是没有的话,我就再也不提改造桑地这事了。”

      竹铭哲兴致勃勃的提议道,这事怎么算下来都是自己稳赚不赔。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田地都是农民的根,要不是家里有什么困难的话,农民绝对不会变卖土地。

      因此,竹铭哲想要种植更多的桑树。得到更到的蚕茧、丝线,还是得从家里的田地入手。

      竹父和竹母两人对视了一眼,竹父轻轻点了一下头,竹母便二话不说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在他们看来,赚银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以前全家十多个人,一年也才能攒下二、三两的银钱。

      现在只是竹铭哲一个人的话,怕是十多年都攒不到瓦罐中的银钱,要知道瓦罐之中的银钱可是有六十多两呢!

      甚至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竹铭哲根本不会做生意,能把所有的钱都赔光。

      就算这样子,只要家里的田地都在,自己两人也能养活这个宝贝儿子。

      只当花了那么多钱,买一个教训罢了,总归这些银钱都是小儿子的。

      要不是小儿子的话,家里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田地。

      当初竹母怀着小儿子的时候,吃的好,喝得好,临产期的时候,还梦到了瑞兽钻进了自己的肚子。

      结果第二天的时候,竹母很是顺利的生下了小儿子,过程中没有受任何一点苦,不像是生前几个一样,疼得死去活来的。

      因此,竹母认为小儿子就是一个福娃,在加上原主一生下来就白白净净像是个面团似的,眼睛睁的大大的,又圆又亮,一点都不像农家子,倒像是富贵人家的小少爷。

      从小就招人疼,更在原主满月的时候,竹父意外得到了一支人参,换了竹家这几十亩的田地。

      从那之后,两人就把小儿子疼到了骨子里,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竹家从来没有出过读书人,但竹母还是毅然决然的把小儿子送到了镇上进学,五个孩子里也唯独小儿子一人能识书断字。

      在几个兄弟很小的时候,竹父、竹母就表明了,这些东西都是小儿子的,就是因为有了小儿子,他们才能吃饱穿暖,还有泥瓦房住。

      这个认知从小就根深地步的被牢记在几个兄弟的脑海中,几个兄弟小的时候,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人。

      知道有了小弟之后,生活才慢慢好了起来,所以对竹父、竹母的话,深信不疑,这些年以来也任劳任怨。

      并没有抱怨过竹父、竹母偏心的事情,所以才在分家的时候,得到那么多田地而受宠若惊。

      就算在原主的前世,即使那么少的田地,几个兄弟对竹父、竹母的分配,也没有任何的抱怨,抱怨的从来只有娶进门的几个媳妇而已。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14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