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临危受命进府 ...

  •   第七章·临危受命进府

      颜欢这里一时还没想到什么万全之策,晚间,赖二媳妇倒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却原来,那个如意姑娘回府后,便和赖二媳妇把三奶奶有关招魂的话给那府里的老太君学了一遍。

      老太君顿时觉得,她那宝贝孙儿之所以一直不醒,肯定是丢了魂的缘故。便是那国公爷根本就不信这样的说法,可架不住老太太信。

      于是,那府里一番闹腾后,国公爷不得不妥协了。

      老太太信不过别人,便命赖二第二天一早带着二爷的旧物去一趟铁网山。

      颜欢听了,自然也很想跟着一起去。可她这会儿正伤着,三奶奶是打死都不肯点头的。何况就是三奶奶自己,也被赖老嬷嬷约束着不许她去。

      老太太道:“三丫头这里离不开你,明儿你只管收拾两件姐儿的旧物件给老二,让他带过去喊一喊也就罢了。”

      果然,第二天,那赖二便带着二爷和欢颜的旧物去了铁网山。

      赖二走后,天近午时,那王太医不知怎么竟和那个小游郎中联手一起来给颜欢看诊了。

      三奶奶好奇问起,颜欢才知道,原来王太医从三奶奶这里知道了小游郎中的来历住址后便摸了过去。

      这二人原都有些痴性情,交流起医术心得来,竟是大有相见恨晚之势。王太医居然就这么在那小游郎中家里住了一晚

      因小游郎中把得一手好脉息,王太医也想提携这孩子一把,所以一大早,他就带着那小游郎中去了国公府,把他荐给了老太君。

      结果,小游郎中的结论也跟王太医他们一样——“二爷的脉息没问题”。

      说没问题,偏偏人家就是昏迷不醒呢!

      赖三奶奶可不关心那府里的二爷是醒着还是晕着,她只关心自个儿的女儿。听两个大夫都说女儿的脉息有了起色,便是那边招魂的赖二还没回来,三奶奶依旧觉得,这是招魂起了作用。

      小游郎中是个耿直不知回转的,一副很想跟三奶奶辩出个是非曲直的模样,王老太医倒是人老成精,知道有些事不好说破,便拉着小游郎中告辞了。

      而虽说“女儿”的脸色比昨天又好了许多,在撤换绷带时,看到“女儿”额头那注定要落疤的伤处,三奶奶依旧还是又伤心一回。

      伤心一回,她就叫着赖三爷的名字又哭骂了一回。只说后悔当初怎么就信了媒人的鬼话,错嫁了这么个总也看不见人影儿的丈夫。偏她一边骂着,一边又在偷偷数着赖三爷回来的日子。

      赖三奶奶那里想得好好的,只要颜欢装病装到赖三爷回来,家里的一切也就有个主心骨了。偏事情的发展,就是不肯如了三奶奶的意……

      *·*·*

      话说,赖二招魂回来后,“欢颜”的气色看着明显一天比一天好了。只她的人似乎还不怎么好,竟是清醒时糊涂。有些明明该她认得的人,她认不出,而一些仅只几面之缘的人,她倒一下子就认了出来。至于礼仪规矩,她更是给记了个乱七八糟……

      因此,赖家人也说不好,这次招魂到底是不是成功了。

      至于府里的二爷,则是自始至终就没“醒”过。

      国公府里,老太君为此颇为着急上火,把自老爷起,府里所有的人都统统骂了个遍。

      便有那曾奉老爷之命,陪同王太医给二爷看诊的方老嬷嬷,上前禀告老太君:

      其实,不仅府里二爷的脉息怪异,连那跟着一起出事的丫鬟欢颜的病情也一样古怪。都一样是脉息平安,偏人就是不对。至于其中有什么缘由……就不得而知了。

      老太君一听,顿时就有了个想法——该不是喊魂的时候,这二人的魂魄一时错乱,归错位了?!

      于是,当日,赖家就接到了府里老太君一道敕令——速把欢颜送进府去!

      而虽说赖家人离了国公府后,在自己家也被下人尊一声“爷”和“奶奶”,却到底是奴才的身份。主子有令,便是颜欢真个儿病得爬不起来,赖家人抬也得把她抬进府去,何况她原就是装的。

      于是,不得已之下,赖三奶奶只好哭天抹泪地替颜欢打扮了……

      *·*·*

      要说赖家,在国公府的下人圈里,那地位即便不是头等人家,好歹也是个头等档次里的人家。

      赖老嬷嬷原是国公府老太君的陪嫁丫头,嫁的又是老国公爷的心腹赖大总管的长子。只是,所谓风水轮流转,老国公爷和赖家老爷子相继去世后,现任国公爷带着他的心腹丁大总管接了国公府的大权,赖家渐渐也就被边缘化了,地位一日不如一日。

      而虽然说起来,赖家是国公府的世仆,可因赖老嬷嬷自来强势,偏她嫁的那个丈夫又有点弱,自赖老爷子过世后,府里的人倒渐渐忘了,赖家原是老国公爷留给现任国公爷的人,纷纷认为赖家是老太君陪嫁那一系的人马了。

      偏赖老嬷嬷因早年间的积劳,早早就因腿脚上的毛病荣养出府了。如今她那四个儿子,除了老大一家已经脱籍出府外,其他三个都在府里当差。只是,地位却已经远远比不上他们的爷爷和老子还在世时的风光。

      赖家四兄弟中,该算赖二在府里的地位最高。

      可这位“二大爷”说起来是府里的二管家,其实他也不过是给那国公爷的心腹丁大总管做副手罢了。

      偏偏赖二总想着他爷爷在世时的风光,总不怎么肯服那个丁大总管。

      所以,也就难怪颜欢刚“过来”,就看到丁大总管对那赖二一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模样了。

      比起眼高于顶的赖二爷,兄弟中排行最小的赖四爷为人就谦和了许多。

      他在府里单管着跟国公爷出门的差事。论地位,倒有点不上不下的意思。不过,和赖二爷不同,赖四爷为人比较圆滑,在府里的名声和人缘都还不错。

      至于欢颜的亲爹,赖三爷,听说一直在南方主理着老宅那边的事务。

      从颜欢打探到的消息来看,府里诸人对这位三爷的评价似乎挺高。只是,众人又都认为,会被挤到南边去的,都是在这府里立不住脚的。因此,看轻三爷的人其实也不在少数。

      说到这位赖三爷,颜欢倒从那两位来“探病”的“姑姑”那里听到一些闲话。

      据说,当初赖老嬷嬷给赖三爷看中的亲事,并不是三奶奶。当时三奶奶在某官宦人家做丫鬟,不知怎么叫三爷看中了,便绕过赖老嬷嬷,直接向当年才刚接掌家事的国公爷开了口。

      年轻的国公爷觉得这事儿新鲜,便让个管事直接去三奶奶的主家那里提了亲……

      而正是因为这门亲事不是赖老嬷嬷看中的,加上三奶奶生的又是女儿,三奶奶才格外地不受老奶奶待见。

      因三奶奶和大奶奶都是外聘的媳妇,并不在国公府的奴籍名册上,所以,赖家的媳妇中,只有赖二媳妇和赖四媳妇是在府里当差的。

      赖二媳妇在老太太的院里当差,具体管什么,颜欢不是很清楚。不过,她倒是从五姑娘的嘴里套问到,五姑娘的娘亲,赖四媳妇,是在内宅小厨房里当差的,据说做得一手好吃食……

      看看五姑娘那圆润的小身材,颜欢觉得,这消息应该是可靠的。

      如今国公府老太君相召,便是赖老嬷嬷的腿脚再不便利,此时也要撑着个拐杖,带着家里所有在府里有差事的儿孙们,去国公府给老太君请安的。

      于是,自穿越后,颜欢头一次走出赖家大门。

      *·*·*

      赖家门前,是一条不怎么宽敞的小巷。此时,那巷子里,更是被赖家人的车马小轿给挤了个水泄不通。

      赖老嬷嬷自是当仁不让地上了头前第一顶小轿。赖二媳妇和赖四媳妇也各上了一顶。三奶奶则拉着颜欢也上了一顶。后面跟着的丫鬟婆子则上了一辆骡车。而赖二和赖四兄弟二人,也各上了一匹下人们牵出来的骡子,牢牢护卫在赖老嬷嬷的小轿旁边。

      若换个上帝角度,颜欢觉得,自己该就是在看一部古装电视剧了。偏偏这会儿她是坐在轿子里,也是一个参演的演员……

      一行人走动起来后,颜欢忍不住撩开那轿窗上的竹帘,好奇看出去。便只见轿旁不时经过一些穿着朴素的人们。

      那些人看到他们这一行人,都纷纷停下脚步来向着赖二兄弟行礼问安。

      此时便能看出,那赖四果然是比赖二更懂得做人了。不管上前来行礼问安之人是衣着普通还是衣着光鲜,赖四总愿意回应别人一个热呼呼的笑脸。偏赖二却是对那些衣着普通的路人视而不见,又对那些衣着光鲜的,堆出一脸如面对丁大管家时那种表面谦恭又内含踞傲的微笑。

      颜欢隔着竹帘默默旁观了一会儿,忽然间觉得,这赖四的行事风格其实和她有很多相似之处。

      由着赖四,却是不由又叫她想起析斯亦对她的无声评价……

      虽然那人从来没有跟她明说过,颜欢却就是知道,她在那人眼里,就是个世故圆滑没下限的!

      哼!

      颜欢默默冷哼。

      她觉得,自己还是不够圆滑。不然,也不至于总被他的眼神给刺激到一心想要去激怒他了!

      如果她早点醒悟,早点跟那人一刀两断就好了……

      她正第N次懊恼着自己的一时意气用事,忽然,旁边伸过来的一只手,将窗上的竹帘给放回了原处。

      “果然是这些日子把你闷坏了。”三奶奶笑道,“看一眼也就罢了,再看下去,若被人看到,可就要说你没规矩了。”

      这些日子以来,其实颜欢出的纰漏还挺多的。如果换个人,只怕早就要疑心这“欢颜”是换了个芯儿的。偏那爱女心切的三奶奶先入为主,加上颜欢也是巧舌如簧,倒叫三奶奶一直没有疑心过她——

      因三奶奶总叫她在人前装糊涂,便是有她一时有认不出的人,或者不知道的事,她只随口一糊弄,三奶奶就真当是女儿依着她的主意在假装了。

      而虽然三奶奶的话是那么说,到底也是个心疼女儿的。只过了一会儿,她就亲自卷起一点竹帘,让颜欢好歹也能看到一点轿外的风景。

      直到如今,颜欢也不知道她现在身处哪个朝代,当前的国号又是什么——她倒是问过一回,却只得到一个她从没听说过的年号“裕丰”,以及一个颇为笼统的称呼:中原……

      想想也是,哪怕是后世,人们无缘无故也不会把国家的全称给放在嘴边。

      不过,颜欢倒也知道,她眼下正身处帝都——好吧,人家帝都就叫“帝都”,叫她连个参照都没有……

      她原还想着,借着这机会看一看街景,不定就能有什么线索,可叫她意外的是,那赖家离国公府,居然比她想像的要近得好多。

      出了赖家门前的窄巷,他们这一列车马轿子顺着巷口往右一拐,便来到一条比赖家门前小巷宽了两倍有余的小街。

      叫颜欢惊奇的是,这条小街的南边是一堵高高的围墙,遮得小街上几乎都看不到日照。而另一边,则是一片低矮的房舍,以及一个个时不时闪过眼角的小巷入口。

      她还没能看出这是个什么地方,她们的轿子就已经落了地。

      等着下人从后面上来打起轿帘时,三奶奶再次凑到颜欢耳旁低声嘱咐道:“到了那府里你只跟在家里一样,什么都装糊涂,万事总有我呢。”

      颜欢还没来得及答话,三房的小丫鬟平安和顺利就已经上前打起了轿帘。三奶奶捏了捏颜欢的手,便先一步下了轿,再回身扶着颜欢也下了轿。

      下轿后,颜欢一抬头,便只见前方不远处的街边上,坐南朝北开着一扇颇为低调的黑漆大门——后来她才知道,这里竟就是荣国府的后门。

      那后门前,此时早已经候着好几个衣着光鲜的丫鬟婆子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章 临危受命进府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