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三十八章 ...

  •   八月,宋贤宗赵靖宣崩。
      宫中一时传闻纷纷,皆道有近侍曾亲眼所见,当夜空中一如于泰山行宫时一般,雷电纷贯,紫霭盈空,有绛衣神人入福宁殿,而皇上驾崩时,面含笑意,安详如睡,手中紧紧握着的,却分明是那多年前赐予严大人,并已随之入殓下葬了的玉坠。
      此事传入朝中,文人大夫皆斥为无稽,惟有坊间盛传一时,未过几时,却也渐渐淡了。
      一月后,瑞王之子璋立,是为穆宗,重召杜回波为相,又三年,新政遍行,政通人和,举世升平,尘埃落定。

      “苏施主心静气定,便连老衲,也自甘不如了。”老僧落下手中一子,慈目含笑道,一侧有古松蔽日,清风过处,松子时随棋子落,空中也似淡酝了分微苦。
      苏远卿闻言亦抬头一笑,淡淡道:“禅师过谦了。”
      老僧不语,垂目端详棋局半晌,“静定而未皆空,苏施主心中,合该有未却尘缘。”
      “迷则为凡,悟则为圣,”苏远卿端了茶盏低头轻饮一口,低声道:“在下不过一介凡子,无能勘破皆空之境。”
      老僧抬头微微而笑,道:“天子仙逝之时,坊间传闻他原是与神人相伴而去,这世间又有几人能勘破尘缘二字。”
      苏远卿握了手中一枚黑子,兀自出神半晌,低头轻声道:“生时不得相伴,逝去却可相守,圣上亦是至情之人。”
      老僧为他斟满茶,山间野茶叶片饱满肥厚,碧澄澄浮沉在杯中,初时凛冽,饮得稍久,却便淡若无味。
      “我这般频频叨扰,不知喝了禅师多少茶,心中委实过意不去。”苏远卿回了神,看着手边竹刻的小盏笑道。
      老僧举了盏,长眉白髯,禅衣旧敝,眉目间却舒展着分悠然脱世的自在,缓缓道:“老衲本只与山林涧泉为伴,如今能遇苏施主,也是有缘。”
      二人又闲叙半晌,手谈几局,黄昏时候,苏远卿别过老僧,踏着林间厚厚落叶,慢慢往回而去。山间既深且闲,鲜有人迹,惟山腰一座小寺庙,隐在白云深处,四周古树遮天蔽日,尤是难寻,寺中只一名老僧,苏远卿平素无事,便步来与他饮茶对弈,谈文论道,山中岁月逝无声,不觉间竟已这般过去五年。
      山坳处搭了座小竹庐,前临松海,背倚层峦,一川晚照中默默独立,时而有鸟鸣荡响,只显得四下里愈加静谧空濛。
      苏远卿推了门,这一路走来,衣襟早已被山岚沾湿,他却也不在意,只轻拂了拂粗布褐衣上粘的落叶,进得屋去,挑了案上的白烛。
      冥色四合,夜风渐起,小窗透着昏黄的光,却隐隐满是温存暖意。书案上摆着方研好的新墨,一旁搁了只打开的小木匣,盛着几卷经书,苏远卿提笔凝神,将经文抄写了几遍,压在石砚之下,搁下笔,又将匣中的经书都取了出来,露出底部几封陈年的信笺。
      他小心拿出一封,展开来,傅耽书的字迹墨色已淡,笺纸却是保存的完好,苏远卿在灯下细细地读,眸子里尽含了柔情笑意,手指在“何需更问宫商事,劝君日日只思书”一句上反复轻轻摩挲,许久终是兀自笑起来。
      窗外山风飒飒,子规时啼,一如千年前,亦如千年后,万古不休。空山寂落,只彷佛不曾有过岁月,落叶化泥,来年却又开在枝头,轮回无尽,谁又知何处为始,何处为终。
      苏远卿起身剪了剪灯花,将信笺一封封叠好,一手轻抚了抚笺封。
      耽书,也许多年后月下再相逢,拱手一笑饮杯酒,一切又可以再从头。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第三十八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